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交流电磁场的碳钢表面分叉裂纹监测技术研究
1
作者 杨会敏 刘伟达 +7 位作者 李伟 王俊龙 袁新安 严宇 徐喆 彭炎 刘子淇 国兆栋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81,共10页
针对传统技术在监测多方向裂纹扩展时存在的局限性,提出基于交流电磁场(ACFM)的监测碳钢表面分叉裂纹的方法。通过构建正交线圈激励的交流电磁场模型,实现了对不同长度、深度及角度裂纹的定量评估,提升了对平行于感应电流方向裂纹的监... 针对传统技术在监测多方向裂纹扩展时存在的局限性,提出基于交流电磁场(ACFM)的监测碳钢表面分叉裂纹的方法。通过构建正交线圈激励的交流电磁场模型,实现了对不同长度、深度及角度裂纹的定量评估,提升了对平行于感应电流方向裂纹的监测能力。建立正交激励仿真模型,优化监测激励频率与传感器布局,设计并验证了硬件系统,最终构建分叉裂纹监测系统。结果表明:正交监测方法可准确识别分叉裂纹特征,显著提高监测的可靠性与精度。在不同尺寸裂纹的扩展过程监测中,确定裂纹最大偏离距离为12mm;对于垂直分叉裂纹、45°分叉裂纹和45°折弯裂纹,测得裂纹长度的最大误差为14%,倾斜角的最大误差为6.67%。研究为碳钢表面分叉裂纹的监测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钢 分叉裂纹 交流电磁场检测 监测技术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MD的厚壁奥氏体不锈钢焊缝双晶面阵全聚焦降噪成像研究
2
作者 刘伟达 杨宸旭 +6 位作者 王俊龙 刘梓昱 杨会敏 严宇 徐喆 廖静瑜 林莉 《压电与声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3-519,共7页
针对厚壁奥氏体不锈钢焊缝超声信号噪声水平高,模态复杂而导致缺陷检测信噪比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MD)降噪的一发一收纵波(TRL)双晶面阵全聚焦成像方法。在厚度76 mm的奥氏体不锈钢焊缝试块上加工深度10~70 mm、直径3.2 m... 针对厚壁奥氏体不锈钢焊缝超声信号噪声水平高,模态复杂而导致缺陷检测信噪比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MD)降噪的一发一收纵波(TRL)双晶面阵全聚焦成像方法。在厚度76 mm的奥氏体不锈钢焊缝试块上加工深度10~70 mm、直径3.2 mm的横通孔缺陷,选择中心频率2.25 MHz的TRL探头采集全矩阵捕获(FMC)数据。利用灰狼算法优化FMC信号VMD的惩罚因子系数和分解层数,根据模态分量的频谱能量分布和互相关系数重构全矩阵数据矩阵。建立三维空间的声束传播延时叠加法则,将FMC降噪信号进行全聚焦成像。研究表明,相比于原始FMC数据、经验模态分解降噪和小波包分解降噪的成像结果,VMD降噪成像的缺陷信噪比分别提高了4.69~6.85 dB、2.28~4.40 dB和2.29~4.47 dB,有效提升了焊缝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不锈钢焊缝 变分模态分解 信噪比 双晶面阵 全聚焦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谱诊断的窄间隙激光填丝焊气孔缺陷检测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佘昆 李冬辉 +3 位作者 杨凯淞 杨立军 刘金平 黄一鸣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7-514,共8页
窄间隙激光焊作为核电领域大型厚壁构件的先进连接工艺,具有热输入小、焊接效率高、接头质量高等优点。然而,受现场复杂施焊环境影响,焊缝内部易因污染物清理不尽而产生气孔缺陷。传统的焊后无损检测费时耗力,且检测结果受零部件尺寸结... 窄间隙激光焊作为核电领域大型厚壁构件的先进连接工艺,具有热输入小、焊接效率高、接头质量高等优点。然而,受现场复杂施焊环境影响,焊缝内部易因污染物清理不尽而产生气孔缺陷。传统的焊后无损检测费时耗力,且检测结果受零部件尺寸结构制约及检测人员主观判断影响,因此亟待发展气孔缺陷在线检测技术。本文设计研制了基于发射光谱的窄间隙激光焊质量检测系统,探究工艺参数及水、油等污染物对气孔缺陷的影响规律,分析水对激光致等离子体电子温度、光谱强度的作用机制,开发因污染物导致的气孔缺陷在线预警软件系统。结果表明,窄间隙激光焊时由于受工件侧壁拘束使得等离子体密度高,对激光反射、散射作用强,测得光谱强度值较弱。窄间隙填丝焊时由于激光能量存在损耗、不能完全被母材和丝材吸收,其测得的光谱强度小于窄间隙自熔焊。采用Boltzmann作图法求得窄间隙激光填丝焊光致等离子体电子温度为7201.1 K,电子密度为5.2797×10^(15)cm^(-3),均小于窄间隙激光自熔焊时的热力学状态参数。在本文的6组自熔焊工艺参数范围内,X射线探伤未检测到密集气孔缺陷。当母材表面有水时,焊缝表面有气孔产生,通过X射线探伤观察到焊缝中有大量密集气孔存在。与正常工艺下获得的光谱数据相比,光谱仪全波段上的相对光强均降低,电子温度也下降至6900~7200 K范围内动态波动,但电子密度会增大。采用神经网络模型对主成分分析降维后的光谱数据进行训练,可对窄间隙激光填丝焊时因水、油等污染物导致的气孔缺陷进行高准确率的预测。开发的气孔检测系统可对因污染物导致的气孔缺陷进行有效识别,准确率达90%,响应时间在0.1 s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间隙激光焊 光谱诊断 光致等离子体 气孔缺陷 在线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壁奥氏体不锈钢焊缝双晶纵波面阵探头矢量相干全聚焦成像研究
4
作者 杨宸旭 严宇 +6 位作者 刘梓昱 王俊龙 马志远 杨会敏 刘伟达 张东辉 林莉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0-66,共7页
针对厚壁奥氏体不锈钢焊缝全聚焦(TFM)成像信噪比低、影响缺陷辨识的问题,开展一发一收纵波(TRL)面阵探头结合矢量相干因子(VCF)的加权成像研究。在厚度76 mm奥氏体不锈钢焊缝试块中加工深度为10,30,50,70 mm,直径为3.2 mm横通孔缺陷,... 针对厚壁奥氏体不锈钢焊缝全聚焦(TFM)成像信噪比低、影响缺陷辨识的问题,开展一发一收纵波(TRL)面阵探头结合矢量相干因子(VCF)的加权成像研究。在厚度76 mm奥氏体不锈钢焊缝试块中加工深度为10,30,50,70 mm,直径为3.2 mm横通孔缺陷,利用中心频率2.25 MHz、阵元排布16×4×2的TRL探头采集全矩阵数据。根据探头的二维阵列双模块结构,建立基于三维声束传播路径的延时叠加计算法则,提取信号瞬时相位构建VCF,并利用权重因子重构成像数据矩阵,形成针对厚壁奥氏体不锈钢焊缝的TRL-TFM-VCF成像方法。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扇形扫描和全聚焦成像,TRL-TFM-VCF方法焊缝近表面(深度10 mm)缺陷信噪比分别提升了9.98 dB和6.37 dB;近底面(深度70 mm)缺陷信噪比分别提升了8.33 dB和3.00 dB;阵列性能参数分别降低了4.74和4.85。该方法可有效提升厚壁奥氏体不锈钢焊缝超声检测信噪比和对缺陷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不锈钢焊缝 双晶面阵探头 全聚焦成像 矢量相干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锆铁金属层顶部注水试验设计及结果
5
作者 房芳芳 韩昆 +1 位作者 李宗洋 王增辉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27-1334,共8页
通过向压力容器内注水的措施带走部分衰变热被认为是更高功率堆设计中缓解金属层“热聚焦”效应的潜在措施之一。但往金属层顶部注水可能存在复杂的物理现象,有必要开展试验研究,以验证该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以锆铁原型金属材料... 通过向压力容器内注水的措施带走部分衰变热被认为是更高功率堆设计中缓解金属层“热聚焦”效应的潜在措施之一。但往金属层顶部注水可能存在复杂的物理现象,有必要开展试验研究,以验证该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以锆铁原型金属材料为工质,对金属层注水试验装置进行设计,并开展典型试验研究,对试验后的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范围内,向金属层顶部注水未导致蒸汽爆炸、大量熔融物飞溅及氢气爆炸等现象,注水后金属层表面移出的热流密度高于实际电站下封头形成稳定熔池后向上的辐射换热热流密度。本文结果证明了通过向熔池顶部注水,有助于缓解金属层的“热聚焦”效应,可为严重事故下管理策略的制定提供有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内注水 金属层顶部注水 堆内滞留 严重事故缓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轴向内流诱发的柱体结构流致振动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双龙 陆道纲 +3 位作者 马勇哲 侯胜杰 曹琼 杜爱兵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03-709,共7页
本文以中国实验快堆辐照容器组件为实验研究对象,研究了复杂轴向内流诱发的柱体结构的流致振动特性。实验采用了与真实组件1∶1几何相似的模型,研究包括额定流量(14 m 3/h)在内共8种流量运行工况下的组件振动情况,用以揭示不同流量下的... 本文以中国实验快堆辐照容器组件为实验研究对象,研究了复杂轴向内流诱发的柱体结构的流致振动特性。实验采用了与真实组件1∶1几何相似的模型,研究包括额定流量(14 m 3/h)在内共8种流量运行工况下的组件振动情况,用以揭示不同流量下的组件流致振动特性;并且本文还开展了边界条件与流致振动实验基本一致的模态实验,从而对流致振动频谱进行更准确的分析。实验采集组件在不同流量的流体冲刷下的振动响应及动态应变响应,经过信号处理之后得到组件振动的位移谱、振幅均方值以及应变峰值。从位移谱上得到组件的振动位移频谱有两个贡献较大的峰,该峰分别对应流体激振力频率与组件一阶固有频率,实验结果表明流体激振频率随流量增大而增大,组件位移随流量增大而波动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致振动实验 快堆组件 固有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茨–水环泵组在大型直接空冷机组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安亚军 张志勇 +3 位作者 陈瑞君 孙健 赵自愿 申梦岭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2-37,共6页
为解决应用于火电机组的水环泵汽蚀问题,通过对某600 MW直接空冷机组抽真空系统出力进行实际测试,提出了水环泵实际运行中存在最大抽吸出力点,并分析了出力降低原因,结合水环泵转子裂纹情况,分析了水环泵汽蚀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前... 为解决应用于火电机组的水环泵汽蚀问题,通过对某600 MW直接空冷机组抽真空系统出力进行实际测试,提出了水环泵实际运行中存在最大抽吸出力点,并分析了出力降低原因,结合水环泵转子裂纹情况,分析了水环泵汽蚀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前置除水罗茨–水环泵组系统,结合测试数据及泵组选型理论,提出了现有泵组的替代方案,新的泵组系统可有效解决汽蚀且节能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厂 直接空冷机组 水环泵 汽蚀 空气泄漏率 等温压缩 压比 流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事故工况下大质量碎片床形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房芳芳 韩昆 +2 位作者 王增辉 陈炼 何旭道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210-2217,共8页
碎片床形成实验作为评估碎片床可冷却性、再熔化可能性以及冷却措施的前期输入条件,具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本文进行了大质量碎片床形成实验研究,以氧化锆为工质开展了不同熔融物质量、射流直径、水池深度、水过冷度等因素组合条件下的... 碎片床形成实验作为评估碎片床可冷却性、再熔化可能性以及冷却措施的前期输入条件,具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本文进行了大质量碎片床形成实验研究,以氧化锆为工质开展了不同熔融物质量、射流直径、水池深度、水过冷度等因素组合条件下的实验。基于4组实验工况,获取了碎片床结构、碎片形态及尺寸分布、碎片床孔隙率等参数。结果表明:随着熔融物质量增加及水过冷度的减小,形成的碎片床中大尺寸碎片所占份额增加;在本实验装置条件下,碎片床平均孔隙率为0.345。本文结果可对碎片床的可冷却性及再熔化研究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事故 熔融物 燃料冷却剂相互作用 射流破碎 碎片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发射光谱的激光填丝焊接过程监测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冯英超 黄一鸣 +5 位作者 刘金平 贾晨鹏 陈鹏 武少杰 任绪凯 余焕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27-1935,共9页
针对ER316L不锈钢激光填丝焊过程中因送丝不稳定导致的焊缝质量问题,提出了基于光致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诊断的在线监测方法,构建了焊缝质量预测模型,对实现焊接过程自适应控制和激光焊接智能化有重要意义。为深入研究激光焊中激光与焊材... 针对ER316L不锈钢激光填丝焊过程中因送丝不稳定导致的焊缝质量问题,提出了基于光致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诊断的在线监测方法,构建了焊缝质量预测模型,对实现焊接过程自适应控制和激光焊接智能化有重要意义。为深入研究激光焊中激光与焊材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行了激光自熔焊、激光填丝焊试验,同步采集了光致等离子体的光谱信息,并与TIG焊工艺下的电弧光谱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激光自熔焊时光谱由连续谱和强度较弱的FeⅠ636.44 nm、CrⅠ427.48 nm线谱组成;激光填丝焊时辐射光强显著增加,并产生大量CrⅠ谱线;电弧光谱包含大量的ArⅠ、ArⅡ谱线及少量的FeⅠ谱线。根据Boltzmann作图法和Stark展宽法,求得激光填丝焊时光致等离子体电子温度为5024.9 K,电子密度为2.375×10^(16)cm^(-3),满足局部热力学平衡状态。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了激光焊接质量与光谱特征参量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谱线强度和电子温度与焊缝质量有很强的相关性。当成形良好时,CrⅠ谱线强度数值较高,FeⅠ谱线强度较低,电子温度在小范围内稳态波动;当产生偏丝缺陷时,CrⅠ谱线强度较低,而FeⅠ谱线强度较高,电子温度急剧变化。以平滑去噪处理后的CrⅠ529.83 nm谱线强度、FeⅠ636.44 nm谱线强度和电子温度为输入,构建单隐含层神经网络焊缝质量分类模型,识别成形良好和偏丝缺陷两种状态,测试10次的平均准确率为88%。采用t分布随机邻域嵌入算法对光谱数据进行维数约简,以得到的3维嵌入向量为输入特征,采用同样的神经网络结构进行焊缝质量模式识别,平均准确率为97%。结果表明,对光谱数据进行降维处理得到的特征包含了线谱和连续谱信息,比人为选取的特征线谱更能准确表征焊缝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填丝焊 光谱诊断 特征提取 机器学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82铝合金激光填丝焊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邵明皓 张华 +3 位作者 张健 刘德博 张晓峰 朱煦峣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8-32,共5页
以3 mm厚6082-T6铝合金板为母材进行激光填丝焊接,研究激光功率与焊接速度对焊缝成型、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激光功率为1800 W、焊接速度为0.9 m/min时,焊缝成型最好。接头显微硬度从母材到焊缝中心呈现先减小后增大... 以3 mm厚6082-T6铝合金板为母材进行激光填丝焊接,研究激光功率与焊接速度对焊缝成型、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激光功率为1800 W、焊接速度为0.9 m/min时,焊缝成型最好。接头显微硬度从母材到焊缝中心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热影响区处存在明显的软化。接头抗拉强度可达300 MPa,伸长率为3.60%。在焊缝背面熔透的条件下,随激光功率增大或焊接速度减小,焊缝的整体成型质量逐渐变好,焊缝中心晶粒尺寸增大,力学性能变差。同时随着激光功率增大,接头气孔数量、尺寸及气孔率均增大。由于6082铝合金本身具有较高的热裂纹敏感性,而且在填丝焊过程中加入Zn,易形成低熔点共晶相,在热循环作用下局部液化导致沿晶开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82铝合金 激光填丝焊 激光功率 焊接速度 气孔率 热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滑板支座不同摩擦系数对楼层反应谱的影响
11
作者 戴纳新 王东梅 +2 位作者 谭平 周福霖 申梦岭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7-147,共11页
采用课题组建立的楼层反应谱Benchmark模型,研究弹性滑板支座不同摩擦系数对楼层反应谱的影响.使用ETABS软件建立隔震结构有限元模型,在底层柱底和基础之间布置弹性滑板支座,为了使楼层反应谱具有实用性和代表性,输入FEMA P695中推荐的2... 采用课题组建立的楼层反应谱Benchmark模型,研究弹性滑板支座不同摩擦系数对楼层反应谱的影响.使用ETABS软件建立隔震结构有限元模型,在底层柱底和基础之间布置弹性滑板支座,为了使楼层反应谱具有实用性和代表性,输入FEMA P695中推荐的22条远场地震动,分别对4个摩擦系数的基础隔震结构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研究弹性滑板支座摩擦系数对楼层反应谱的影响,且与铅芯橡胶支座隔震结构楼层反应谱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摩擦系数影响楼层反应谱的谱值,但不改变楼层反应谱峰值出现的周期,不影响楼层反应谱的频谱特征;在周期0~6 s内,文中4种摩擦系数的弹性滑板支座结构的楼层反应谱谱值均小于铅芯橡胶支座的谱值,说明该结构弹性滑板支座的隔震性能优于铅芯橡胶支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系数 弹性滑板支座 地震动 楼层反应谱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棘产品的开发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16
12
作者 刘雪凌 权永荣 陈旭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6期8960-8961,8987,共3页
沙棘果肉、种子以及果渣中所富含的营养成分及活性物质具有特殊的应用价值与巨大的应用前景。对我国沙棘的地理分布、有效成分、生理功能进行了概述,重点综述了沙棘相关产品的开发,并对我国沙棘产业的近一步研究与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沙棘 地理分布 有效成分 生理功能 产品开发 前景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反应堆厚壁压力容器焊缝TOFD检测缺陷高度分辨率探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张树潇 谢雪 +5 位作者 刘丽丽 罗忠兵 杨会敏 张东辉 林莉 张贵锋 《压力容器》 2014年第6期64-69,共6页
对壁厚220 mm的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焊缝超声衍射时差法(TOFD)检测中缺陷高度分辨率进行理论分析,绘制了缺陷高度分辨率随缺陷埋深变化的函数曲线。当缺陷高度小于系统高度分辨率时,提出利用基于傅里叶变换的频谱分析法测算缺陷高度。3个... 对壁厚220 mm的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焊缝超声衍射时差法(TOFD)检测中缺陷高度分辨率进行理论分析,绘制了缺陷高度分辨率随缺陷埋深变化的函数曲线。当缺陷高度小于系统高度分辨率时,提出利用基于傅里叶变换的频谱分析法测算缺陷高度。3个侧通孔(埋深22.5 mm,3.0mm;埋深40.0 mm,2.0 mm;埋深80.0 mm,2.0 mm)的试验分析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进一步的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对埋深182.0 mm,2.0 mm侧通孔的TOFD检测信号进行频谱分析,能够准确确定缺陷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衍射时差法 缺陷 高度分辨率 频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OFD周向扫查的厚壁管道倾斜裂纹精准定量 被引量:10
14
作者 马天天 林莉 +2 位作者 张东辉 严宇 金士杰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3-29,共7页
利用超声衍射时差法(TOFD)对厚壁管道实施周向扫查时,曲率表面与直通波路径不重合,引起倾斜裂纹长度和角度定量误差。为实现深层裂纹检测,提高探头中心距(PCS)进一步增加检测误差。考虑管道外壁曲率半径、PCS与裂纹端点深度之间的几何关... 利用超声衍射时差法(TOFD)对厚壁管道实施周向扫查时,曲率表面与直通波路径不重合,引起倾斜裂纹长度和角度定量误差。为实现深层裂纹检测,提高探头中心距(PCS)进一步增加检测误差。考虑管道外壁曲率半径、PCS与裂纹端点深度之间的几何关系,开展厚壁管道倾斜裂纹精准定量研究。推导厚壁管道TOFD检测周向扫查时,裂纹长度和倾斜角度定量公式,并对比优化前后检测误差。仿真研究表明,对壁厚30.0 mm,外壁曲率半径148.0 mm的碳钢管道内,长度4.0 mm,倾斜角度10°~50°的裂纹实施检测时,长度和倾斜角度定量误差分别下降可达0.10 mm和1.58°。实验针对碳钢管道试块中长度4.0 mm,倾斜角度30°的裂纹,长度和倾斜角度定量误差从0.30 mm和2.74°,降低至0.27 mm和0.28°。所述方法可适用于不同曲率管道内部倾斜裂纹定量检测,应用范围较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衍射时差法 厚壁管道 周向扫查 倾斜裂纹 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分闸掣子缺陷引起的断路器合后即分质量事件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韩燕 关成海 +2 位作者 闫斌斌 葛亮 郭明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3-198,206,共7页
针对一起弹簧机构高压断路器合后即分的质量事件,通过现场事件过程分析,断路器现场状况检查试验,事件模拟,分闸掣子装置数据测量,查明故障原因。因为分闸掣子装置脱口器锁杆与衔铁之间间隙偏小和掣子装置中线圈复位异形弹簧角度超差,导... 针对一起弹簧机构高压断路器合后即分的质量事件,通过现场事件过程分析,断路器现场状况检查试验,事件模拟,分闸掣子装置数据测量,查明故障原因。因为分闸掣子装置脱口器锁杆与衔铁之间间隙偏小和掣子装置中线圈复位异形弹簧角度超差,导致抗冲击能力下降。正常合闸冲击力使衔铁振动较大,衔铁碰撞锁杆,造成锁杆运动使舌片失去闭锁,导致断路器分闸,并根据故障原因提出了改进的分闸掣子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断路器 分闸掣子 合后即分 异形弹簧 质量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片生长γ′-Fe_4N薄膜的结构及其磁学性能
16
作者 刘伟达 陈蕊 +4 位作者 王丽丽 李宏广 安涛 张东辉 徐士翀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6-159,共4页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方法,保持氩气流量不变,控制氮气的体积分数为10%,12.5%,15%,分别用Si(100)单晶和SrTiO_3(100)单晶基片制备Fe-N薄膜.用X射线衍射(XRD)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方法对两种不同基片生长Fe-N薄膜的结构及磁学性能进行表征...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方法,保持氩气流量不变,控制氮气的体积分数为10%,12.5%,15%,分别用Si(100)单晶和SrTiO_3(100)单晶基片制备Fe-N薄膜.用X射线衍射(XRD)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方法对两种不同基片生长Fe-N薄膜的结构及磁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SrTiO_3(100)单晶基片上得到了单相γ′-Fe_4N薄膜,与Si(100)基片上的样品相比,SrTiO_3(100)更有利于诱导γ′-Fe_4N薄膜的取向性生长;当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2.5%时,制备单相γ′-Fe_4N薄膜的晶粒结晶度较好,且饱和磁化强度较高,矫顽力比Si(100)为基片获得的Fe-N薄膜样品低,软磁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薄膜 基片 微观结构 磁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厂无损检测空间分析工具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蒋韦锋 章维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9-113,共5页
核电、火电、化工等领域经常发生因检测不可达造成管道焊缝缺陷漏检,在设计阶段解决工业管道服役阶段检测的可达性问题非常有意义。基于三维布置设计平台开发出一种核电厂管道焊缝无损检测的设计工具。该工具将表征焊缝无损检测参数和... 核电、火电、化工等领域经常发生因检测不可达造成管道焊缝缺陷漏检,在设计阶段解决工业管道服役阶段检测的可达性问题非常有意义。基于三维布置设计平台开发出一种核电厂管道焊缝无损检测的设计工具。该工具将表征焊缝无损检测参数和检测空间需求在三维布置设计环境中有机结合,实现了焊缝无损检测可达性的模拟分析以及检查清单的自动生成,提升了设计质量与效率。所提出的无损检测空间需求三维模拟分析方法,首次将管道焊缝检测要求纳入项目前期三维布置设计中,可从源头上消除焊缝检测不可达的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厂 无损检测 工业管道 检测空间 PD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11耐热钢窄间隙焊接接头组织分布特征与性能分析
18
作者 杨秦政 王海东 +2 位作者 李晓延 王挺 张伟栋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01-1106,共6页
针对P11耐热钢采用钨极氩弧自动焊进行多层单道窄间隙焊接,对接头进行金相试验和力学性能测试,重点探讨并总结了窄间隙钨极氩弧多层单道焊接接头组织的分布特征及与硬度的对应关系。测试结果表明:接头中的填充焊道组织为铁素体和屈氏体... 针对P11耐热钢采用钨极氩弧自动焊进行多层单道窄间隙焊接,对接头进行金相试验和力学性能测试,重点探讨并总结了窄间隙钨极氩弧多层单道焊接接头组织的分布特征及与硬度的对应关系。测试结果表明:接头中的填充焊道组织为铁素体和屈氏体,粗、细晶区呈交互层叠状分布,组织较母材细小,硬度高于母材;盖面焊道组织以回火马氏体和粒状贝氏体为主,组织粗大且出现了网状屈氏体,硬度较填充焊道组织高;焊接热影响区中铁素体+珠光体组织呈条带状分布,与焊缝内组织相近。接头拉伸试验结果表明接头各区域抗拉强度较为均匀,与组织分析结果相吻合。冲击试验结果表明接头各区域冲击吸收能量均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间隙焊接 组织分布 维氏硬度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