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武夷山地区银矿类型、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万良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1998年第1期28-33,共6页
北武夷山地区银矿资源丰富。本文根据成矿地质背景等特征,将区内银矿分为4类9型。银成矿受一定的含银地质建造、岩浆侵入-喷发活动以及不同级别的断裂、破碎带、环形构造控制。
关键词 银矿床 类型 特征 成矿条件 成矿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地质档案工作之思考
2
作者 彭龙珠 《中国地质》 CAS CSCD 1997年第8期25-26,32,共3页
长期以来,地质档案工作为地质找矿、地质科研作出了贡献。地质工作的二次创业、地质经济及多种经营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认真研究探索市场经济中地质档案工作的新路子。
关键词 地质档案 档案工作 地质找矿 市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硅酸的助凝作用 被引量:9
3
作者 石健 朱永刚 +1 位作者 王东升 钟佐燊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9-42,共4页
研究了较佳形态活性硅酸对工业氯化铁、工业PAC助凝时模拟体系的混凝行为。结果表明,较佳形态的活性硅酸具有明显的助凝效果,当有活性硅酸助凝时,体系Zeta电位明显降低,而除浊效率得到明显提高。同时发现在有活性硅酸参与下的混凝机理... 研究了较佳形态活性硅酸对工业氯化铁、工业PAC助凝时模拟体系的混凝行为。结果表明,较佳形态的活性硅酸具有明显的助凝效果,当有活性硅酸助凝时,体系Zeta电位明显降低,而除浊效率得到明显提高。同时发现在有活性硅酸参与下的混凝机理有别于单纯铝盐或铁盐,活性硅酸的介入会削弱铝盐或铁盐在混凝中的电中和作用,但同时强化了黏接架桥与网捕卷扫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 活性硅酸 电性中和 网捕卷扫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浸铀细菌活性的因素初探 被引量:5
4
作者 石健 茅均标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3期312-317,共6页
微生物浸铀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难浸铀矿石的浸出率 ,其关键技术是培养高活性的菌种。为了培养能适应多种恶劣条件的高活性菌种 ,必须对影响浸铀微生物活性的各种因素进行研究。通过实验室对浸铀细菌硫杆菌属中的氧化亚铁硫杆菌的活性因... 微生物浸铀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难浸铀矿石的浸出率 ,其关键技术是培养高活性的菌种。为了培养能适应多种恶劣条件的高活性菌种 ,必须对影响浸铀微生物活性的各种因素进行研究。通过实验室对浸铀细菌硫杆菌属中的氧化亚铁硫杆菌的活性因素的研究 ,并结合实际对从江西山南矿区的野外矿样中分离筛选出的菌株的活性的影响因素作了初步探讨 ,认为pH值为 1 8、温度为 30℃、接种量为 2 0 %及 90r/min的充气条件是该硫杆菌最佳的培养条件。通过对磷、铀两种元素在不同浓度下对细菌活性影响的试验 ,得出高浓度的磷、铀对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但通过驯化可以降低及弱化这种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矿石 浸铀细菌 氧化亚铁硫铁菌 细菌活性 接种量 充气条件 PH值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饮用高浓度含氡井水人员血液学、免疫学和遗传学指标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胡勤芳 林清泉 +1 位作者 张敬德 姜艳霞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42-246,252,共6页
本文对 3 0例长期饮用高浓度含氡井水人员的血液学、免疫学及细胞遗传学指标进行了观察 ,并对饮用水中的氡含量进行现场检测。结果表明 ,由饮用含氡井水和摄入氡产生的人均年待积有效剂量为 5 .6mSv;在此受照水平 ,可见血液学中嗜酸粒... 本文对 3 0例长期饮用高浓度含氡井水人员的血液学、免疫学及细胞遗传学指标进行了观察 ,并对饮用水中的氡含量进行现场检测。结果表明 ,由饮用含氡井水和摄入氡产生的人均年待积有效剂量为 5 .6mSv;在此受照水平 ,可见血液学中嗜酸粒细胞以及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高于对照组人员 ;未见血液学其他指标、免疫学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水 血液学 免疫学 细胞遗传学 人体 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砷高锑难浸金矿石的碱性水化学预氧化氰化浸金工艺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江国红 张岳 +1 位作者 欧阳伦熬 陈丽琴 《湿法冶金》 CAS 2004年第4期199-201,共3页
介绍了高砷、高锑难浸金矿石的成分、工艺矿物学特征,碱性(NaOH)水化学预氧化 氰化浸金工艺,考察了碱性水化学预氧化 氰化浸金工艺对影响金浸出的褚因素,探讨了矿石成分的改变及金难浸的原因。结果表明,矿石用碱(NaOH)水化学预氧化后,... 介绍了高砷、高锑难浸金矿石的成分、工艺矿物学特征,碱性(NaOH)水化学预氧化 氰化浸金工艺,考察了碱性水化学预氧化 氰化浸金工艺对影响金浸出的褚因素,探讨了矿石成分的改变及金难浸的原因。结果表明,矿石用碱(NaOH)水化学预氧化后,成分及工艺矿物性质发生了显著变化,矿渣以脉石矿物为主,硫化矿物少量,金浸出率达91.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化浸金 难浸金矿石 金浸出率 工艺研究 硫化矿物 预氧化 工艺矿物学 脉石矿物 矿物性质 水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色系统理论预测大气氮氧化物污染的应用 被引量:12
7
作者 茅均标 石健 +1 位作者 刘刚 李继明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38-40,共3页
根据中国南方某省所辖城市近年来NOX 污染指数的测量数据的统计资料 ,建立了GM (1,1)灰色预测模型 ,通过预测探讨了大气中氮氧化物指数的变化趋势。所建模型残差仅 1.17% ,关联系数为 0 .90 67,精度较高 ,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适应性 。
关键词 灰色预测 GM(1 1)模型 NOx污染指数 氮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重力资料在相山盆地铀控矿构造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8
作者 魏祥荣 龙期华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1996年第2期37-44,共8页
遥感结合地面重力资料综合分析是进行立体地质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通过带、线、环、块等四类遥感影像信息与地面重力梯度带、重力异常及基底起伏等信息的对比分析,厘定了相山矿田基底构造格架,对矿四构造演化及其对铀成矿的控制... 遥感结合地面重力资料综合分析是进行立体地质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通过带、线、环、块等四类遥感影像信息与地面重力梯度带、重力异常及基底起伏等信息的对比分析,厘定了相山矿田基底构造格架,对矿四构造演化及其对铀成矿的控制作用作了深层次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地面重力 铀矿床 控矿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砷高硫金精矿固化焙烧-氰化浸出试验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江国红 刘升明 +2 位作者 张岳 欧阳仑熬 张艳敏 《湿法冶金》 CAS 2004年第2期76-79,共4页
介绍了高砷高硫金精矿矿物成分、固化焙烧 氰化浸出工艺条件,探讨了焙砂氰化浸出的机理。试验结果表明,金精矿经固化焙烧,焙砂氰化浸出时加入适量混合氧化剂(H2O2+KMnO4)和助浸剂G能显著提高金的浸出率,金浸出率为88.4%,砷、硫固化率均... 介绍了高砷高硫金精矿矿物成分、固化焙烧 氰化浸出工艺条件,探讨了焙砂氰化浸出的机理。试验结果表明,金精矿经固化焙烧,焙砂氰化浸出时加入适量混合氧化剂(H2O2+KMnO4)和助浸剂G能显著提高金的浸出率,金浸出率为88.4%,砷、硫固化率均为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砷高硫金精矿 固化焙烧 氰化浸出 试验研究 金浸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有机酸(Ar(OH)_3COOH)从废定影液中回收银 被引量:6
10
作者 江国红 《湿法冶金》 CAS 2001年第2期88-91,共4页
介绍了用有机酸 (Ar(OH) 3COOH)从废定影液中还原银的方法及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 ,用有机酸 (Ar(OH) 3COOH)从废定影液中还原银 ,银还原率为 99 2 0 % ,总回收率为 94 5 % ,回收的银粉 (片 )中银的质量分数为 97 43%
关键词 有机酸 废定影液 回收 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钍的光度分析概况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乡珍 《湿法冶金》 CAS 2003年第2期102-105,共4页
总结了近年来钍的常规光度法和荧光光度法发展概况。参考文献59篇。
关键词 光度分析 荧光光度法 显色剂 桑色素法 水杨醛缩碳酰腙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钇的光度分析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乡珍 《湿法冶金》 CAS 2001年第2期107-111,共5页
对钇的光度分析方法 ,包括常规光度法、化学发光法、流动注射动力学法和荧光光度法等近些年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参考文献 5
关键词 光度法 光度分析 化学发光法 荧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安山岩金矿石氰化浸金工艺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江国红 杜兴胜 窦小平 《湿法冶金》 CAS 1999年第1期7-10,共4页
论述了变安山岩金矿石的矿石成份、矿物特征、氰化浸金的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矿石渗透性差,但可浸性好。矿石氰化浸出时,加入少量L活性聚凝剂能有效地改善矿石渗透性。同时,加入适量双氧水(H2O2),既可减少NaCN耗量... 论述了变安山岩金矿石的矿石成份、矿物特征、氰化浸金的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矿石渗透性差,但可浸性好。矿石氰化浸出时,加入少量L活性聚凝剂能有效地改善矿石渗透性。同时,加入适量双氧水(H2O2),既可减少NaCN耗量,又加快了金浸出速度,缩短了浸出时间,提高金浸出率167%。金浸出率为8108%,最终金回收率为71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安山岩 金矿石 氰化浸金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浓酸熟化法溶浸含铀火山岩矿石中的铀 被引量:3
14
作者 江国红 《湿法冶金》 CAS 1997年第2期31-33,共3页
关键词 铀矿 浓酸熟化法 浸出 火山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铕的光度分析新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乡珍 《湿法冶金》 CAS 2001年第1期47-53,共7页
综述了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来铕的光度分析方法。对常规光度法 ,流动注射光度法 ,动力学光度法 ,导数光度法和荧光光度法的测定条件及测定范围进行了总结。参考文献 78篇。
关键词 光度法 光度分析 流动流射光度法 动力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含砷难浸金矿石中提取金银铜锌的工艺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江国红 易聘泉 《湿法冶金》 CAS 1997年第1期6-9,共4页
文章叙述了含砷难浸金矿石经加盐两段焙烧、培砂氯化浸金、湿法分步浸出Ag、Cu、Zn、As、Pb等有价金属的试验研究结果。与全泥氯化浸金工艺相比,该法Au浸出率高(92.44%),各有价金属回收率高,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难浸金矿 加盐 焙烧 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铂的光度分析新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乡珍 《湿法冶金》 CAS 1999年第2期65-70,共6页
铂的光度分析法包括常规光度法、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浮选光度法、化学发光法和液芯光纤光度法。本文综述了这几种方法的新进展。参考文献59篇。
关键词 光度法 光度分析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山铀矿田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示踪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廖宇华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150-153,共4页
相山铀矿田是我国著名的火山岩型热液铀矿田。作者对矿田 4个有代表性的铀矿床的赋矿主岩、铀矿石、沥青铀矿样品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 ,探讨了其成岩、成矿的物质来源 ,揭示了两种不同地球化学类型铀矿床的稀土元素与铀矿化... 相山铀矿田是我国著名的火山岩型热液铀矿田。作者对矿田 4个有代表性的铀矿床的赋矿主岩、铀矿石、沥青铀矿样品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 ,探讨了其成岩、成矿的物质来源 ,揭示了两种不同地球化学类型铀矿床的稀土元素与铀矿化呈正消长关系 ,尤其是富矿床中铀与重稀土元素 ,主要来自深部原生流体 ,并呈现出共沉淀的特点 ,含铀热液分异演化愈强 ,则铀矿化愈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E示踪 分馏作用 铀矿床 稀土元素 地球化学特征 成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大桥坞斑岩体“双层结构”与铀矿化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爱群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1997年第4期319-327,共9页
本文介绍的大桥坞铀矿床产于中生代蒙山破火山口中某一石英斑岩体及隐爆角砾岩体内外接触带,属斑岩型铀矿。铀成矿主要与斑岩体的“双层结构”有关,即“双层结构”成矿模式。浅部石英斑岩体为含矿岩体,深部花岗斑岩体为矿源岩体。矿... 本文介绍的大桥坞铀矿床产于中生代蒙山破火山口中某一石英斑岩体及隐爆角砾岩体内外接触带,属斑岩型铀矿。铀成矿主要与斑岩体的“双层结构”有关,即“双层结构”成矿模式。浅部石英斑岩体为含矿岩体,深部花岗斑岩体为矿源岩体。矿化以裂隙型、角砾型为主,呈细脉状、浸染状。矿体形态主要呈脉状,与围岩界线不清。成岩物质来源于壳幔混源的富铀钙碱性岩浆;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深部富铀花岗岩浆冷凝结晶分异时产生的富铀岩浆期后热液。成矿过程主要是富铀岩浆期后热液流体,沿断裂裂隙系统上升、运移,并萃取围岩中的铀,在浅部石英斑岩体的内外接触带发生隐爆而成岩成矿。早期为铀-赤铁矿化阶段,晚期为铀-金属硫化物矿化阶段,两期叠加作用而致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矿床 矿化 斑岩体 双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荃盆地的找矿方向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万良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17-22,共6页
从地质背景角度,分析了马荃盆地的良好成矿远景,从矿化产出情况探讨了盆地的找矿方向,即在马鞍峰至乌岭一带,NW向构造与火山构造复合处,寻找火山口、隐爆岩筒控制的脉型铀矿化。
关键词 地质背景 矿化情况 找矿方向 马荃盆地 铀矿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