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控矿断裂带的航空高光谱遥感技术研究——以黑石山-花牛山深大断裂带为例 被引量:24
1
作者 刘德长 邱骏挺 +1 位作者 田丰 孙雨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66-375,共10页
利用引进的CASI/SASI/TASI成像光谱系统在甘肃北山柳园-方山口地区获得了3500km2的高空间、高光谱分辨率遥感数据。应用该数据对柳园-方山口地区十余种矿化相关蚀变进行了精细矿物填图,根据蚀变矿物与断裂构造的空间关系,可以区分出成... 利用引进的CASI/SASI/TASI成像光谱系统在甘肃北山柳园-方山口地区获得了3500km2的高空间、高光谱分辨率遥感数据。应用该数据对柳园-方山口地区十余种矿化相关蚀变进行了精细矿物填图,根据蚀变矿物与断裂构造的空间关系,可以区分出成矿构造与非成矿构造。将识别出的成矿构造进行组合,可以得到研究区的成矿构造格架,再将该区已知矿床(点)分布图与其叠合,可以看出:该区已知矿床(点)明显受成矿构造格架控制。深入分析发现,其中黑石山-花牛山大断裂带为成矿构造格架的主干构造。该断裂带在遥感图像上呈"之"字形,通过对受该断裂控制的岩浆岩的岩性识别,确认其为一条深切硅镁壳的深大断裂带。断裂带的EW段在岩浆活动期间被拉张,造成花岗岩类-超基性岩浆的侵入,为成矿提供了重要的物源和热源。在成矿期黑石山-花牛山深大断裂带扭动方向发生了反转,由成岩期的右行变为左行,EW区段由拉张变为挤压,造成成矿热流体上升和对含矿地层的改造,有利于多金属矿床的形成。通过建立航空高光谱遥感找矿模型并开展模式找矿,在柳园-方山口地区新发现了7处多金属矿的找矿靶区(金3处,镍1处,钨钼1处,铜钼1处,铅银1处)。上述研究说明,航空高光谱遥感技术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研究区域控矿断裂带及其成矿作用,并以新的思路和方法指导区域找矿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高光谱遥感 黑石山-花牛山大断裂带 深部构造 流体成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高光谱遥感油气探测技术研究及应用效果 被引量:8
2
作者 刘德长 童勤龙 +7 位作者 李志忠 赵英俊 杨燕杰 王茂芝 谢涛 叶发旺 邱骏挺 王子涛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72-284,共13页
利用航空高光谱遥感技术探测油气已是一项近年来逐渐推广的新技术,也是当前遥感地质领域研究的前缘和热点。由于地表干扰因素复杂,信息真假识别困难,遥感探测油气的效果不甚理想。本文依托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的"油气... 利用航空高光谱遥感技术探测油气已是一项近年来逐渐推广的新技术,也是当前遥感地质领域研究的前缘和热点。由于地表干扰因素复杂,信息真假识别困难,遥感探测油气的效果不甚理想。本文依托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的"油气资源选区调查"项目,利用CASI/SAAI/TASI航空成像系统,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和伊犁盆地示范区获得的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遥感数据,开展了航空高光谱遥感的油气探测示范研究。笔者通过构建油气渗漏异常的光谱识别模型,借助油气渗漏异常的光谱曲线与干扰因素光谱曲线的对比和烃与蚀变矿物丰度值的消长关系,解决了油气渗漏异常信息提取中干扰因素的排除难题。同时,开发了适合油气信息提取的波段分类方法,并强调将油气地质知识,贯穿于信息提取的全过程,改变了以往只按已有程序处理,结合野外实际不够的倾向,从而有效地提升了航空高光谱油气探测的效果。经示范应用表明,航空高光谱遥感在油气探测中可以快速、大面积地提取油气信息,区分含油地层和非含油地层;提取油页岩和含油煤层,直观其展布特征和控制要素,分析其不同地段的含油丰度;提取油气渗漏异常,尤其是第四系覆盖区地质人员不易发现,而对油气勘查有重要价值的弱渗漏异常信息,圈定油气渗漏异常区。上述这些探测效果,正是油气资源调查、选区和评价需要掌握的重要信息。高光谱遥感探测油气的技术优势,是其它油气勘查手段无法替代的。因此,在油气资源调查和勘查中应充分发挥高光谱遥感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高光谱遥感 油气探测示范区 油页岩 含油煤层 油气渗漏 探测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液流体活动规律高光谱遥感分析示范研究——以新疆白杨河铀矿床为例 被引量:9
3
作者 叶发旺 张川 +3 位作者 徐清俊 孟树 邱骏挺 王建刚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47-1364,共18页
高光谱遥感技术可以有效地用于分析热液流体活动规律,进而指导找矿预测。利用国际先进的CASI/SASI航空高光谱遥感技术、并结合ASD便携式地面高光谱技术手段,文章从航空、地面、深部钻孔岩芯等不同尺度对白杨河铀矿区及周围地表和深部的... 高光谱遥感技术可以有效地用于分析热液流体活动规律,进而指导找矿预测。利用国际先进的CASI/SASI航空高光谱遥感技术、并结合ASD便携式地面高光谱技术手段,文章从航空、地面、深部钻孔岩芯等不同尺度对白杨河铀矿区及周围地表和深部的热液蚀变类型和热液活动规律等进行了立体识别与研究。研究表明,白杨河铀矿区及周围航空高光谱遥感识别的蚀变矿物在空间上可分为北部蚀变区、矿区蚀变区、南部蚀变区等3个蚀变带。北部蚀变区发育一套以叶腊石、明矾石、高铝绢云母为主的酸性热液蚀变组合;矿区蚀变区地表发育高铝绢云母、中铝绢云母、赤铁矿、硅化等热液蚀变,矿区深部钻孔岩芯主要发育高铝绢云母、中铝绢云母、低铝绢云母、高岭石、赤铁矿、褐铁矿、绿泥石等蚀变矿物及其混合蚀变,且绢云母蚀变矿物的Al-OH吸收峰波长位置存在“单向递减”和“先减后增”等2种明显变化规律;南部蚀变区发育低铝绢云母和中铝绢云母蚀变。分析表明,北部蚀变区是相对的区域热液流体活动中心,铀矿区蚀变区是流体活动中心旁侧的一个明显的热液流体活动区,南部蚀变区是更加远离流体活动中心的,温度进一步降低的流体活动区。矿区北缘接触带的热液蚀变温度要比南缘接触带蚀变温度高,北缘接触带热液流体蚀变温度具有由中西部向东部不断降低、由接触带向接触带外围不断降低的特点。总之,白杨河铀矿区深部热液流体活动至少存在“直流型”和“分流型”2种典型的形式,前者反映热液流体活动温度自深部→接触带→浅部不断降低的特点,后者反映热液流体活动温度自接触带分别向上和向下逐渐降低的特点。此外,文章还对热液流体活动与铀矿化关系,以及矿区外围铀矿找矿方向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高光谱遥感 矿物识别 热液流体活动 热液流体活动中心 白杨河铀矿床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光谱热红外遥感技术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4
作者 刘德长 邱骏挺 +1 位作者 闫柏琨 田丰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90-1200,共11页
高光谱热红外遥感技术用于地质找矿,目前国内外都在探索,由于热红外发射光谱的混合为线性混合,利用线性解混技术可以对硅酸盐类矿物,如石英进行识别和提取。这是其优于可见光—近红外和短波红外之处。大多数金属矿床与石英脉—硅化带的... 高光谱热红外遥感技术用于地质找矿,目前国内外都在探索,由于热红外发射光谱的混合为线性混合,利用线性解混技术可以对硅酸盐类矿物,如石英进行识别和提取。这是其优于可见光—近红外和短波红外之处。大多数金属矿床与石英脉—硅化带的关系密切。另外,石英脉与硅化带的控矿作用又有差异。因此,利用高光谱遥感技术提取石英脉—硅化带,并将二者区分开来,对于金属矿的找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航空高光谱热红外遥感技术由于可以获取高空间分辨率(亚米级)的高光谱热红外数据,可以进行热红外矿物精细填图,提取规模小的石英脉或硅化带,从而更具地质找矿价值。本文利用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遥感信息与图像分析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航空热红外成像系统(TASI),在甘肃北山柳园—方山口和新疆雪米斯坦地区获取了高空间分辨率的高光谱热红外遥感数据,从开展实用化热红外大气校正与光谱重建技术入手,探索了石英脉—硅化带提取与区分,解决了地质找矿中石英脉—硅化带的提取与区分这一具普遍性的关键技术难题,并通过示范应用,取得了明显的找矿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遥感 热红外 石英脉—硅化带 地质找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技术的钻孔岩心蚀变信息研究:以新疆白杨河铀矿床为例 被引量:16
5
作者 徐清俊 叶发旺 +1 位作者 张川 刘洪成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2期184-190,共7页
新疆白杨河矿床是近年来发现的亚洲最大的次火山岩型铀铍矿床。应用美国ASD可见光—短波红外地面光谱仪对新疆白杨河铀矿床的三个钻孔进行全孔岩心光谱测量与分析,确定了矿体中热液蚀变矿物主要有高铝绢云母、中铝绢云母、低铝绢云母、... 新疆白杨河矿床是近年来发现的亚洲最大的次火山岩型铀铍矿床。应用美国ASD可见光—短波红外地面光谱仪对新疆白杨河铀矿床的三个钻孔进行全孔岩心光谱测量与分析,确定了矿体中热液蚀变矿物主要有高铝绢云母、中铝绢云母、低铝绢云母、绿泥石、蒙脱石、碳酸盐、赤铁矿和褐铁矿等。铀矿化富集部位的蚀变矿物组合为高铝绢云母+中铝绢云母+绿泥石(+少量高岭石与碳酸盐)+赤铁矿,铀矿化主要与赤铁矿化、高铝绢云母和中铝绢云母有关,尤其可能是三者共同存在的地段更是铀成矿的有利地段,这可以为白杨河矿床深部铀矿勘探提供参考与借鉴。同时,区域铀矿找矿中,要注意强烈发育低铝绢云母蚀变与高铝绢云母蚀变的过渡带,要注意有基性岩脉发育的地段,这些地段是铀矿找矿的有利地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D光谱仪 钻孔 蚀变矿物 绢云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遥感数据在地质环境稳定性评价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陆冬华 赵英俊 +2 位作者 张东辉 秦凯 裴承凯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04期399-400,共2页
遥感技术在地质环境调查中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具有面积大、速度快、信息丰富的特点,特别是在断裂构造识别方面具有全面准确识别的技术优势,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地质专业知识,能够对研究区的地质环境稳定性进行全面的评价。随着遥... 遥感技术在地质环境调查中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具有面积大、速度快、信息丰富的特点,特别是在断裂构造识别方面具有全面准确识别的技术优势,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地质专业知识,能够对研究区的地质环境稳定性进行全面的评价。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多类型的遥感数据实现了对地观测的信息全面清晰的采集(王润生等,20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评价 遥感 地质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矿光谱综合分析系统构建技术研究
7
作者 张东辉 赵英俊 +2 位作者 秦凯 陆冬华 裴承凯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04期395-396,共2页
卫星、航空和地面遥感传感器都是接收地物目标的反射信号,不同的地物表面对不同波长电磁波的吸收和反射特性不同,形成地物的反射率随波长变化的特征波谱,称为地物光谱(童庆禧,2006)。光谱对于岩石分类和矿物识别具有指纹效应,是联系... 卫星、航空和地面遥感传感器都是接收地物目标的反射信号,不同的地物表面对不同波长电磁波的吸收和反射特性不同,形成地物的反射率随波长变化的特征波谱,称为地物光谱(童庆禧,2006)。光谱对于岩石分类和矿物识别具有指纹效应,是联系遥感地质理论和遥感采矿应用的桥梁(秦凯和赵英俊,20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矿光谱 光谱特征 数据库 光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芯高光谱成像及勘查指示意义研究--以西藏邦铺大型多金属矿床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吴畅宇 代晶晶 +4 位作者 宋扬 陈伟 刘治博 刘洪成 白龙洋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44,共7页
西藏邦铺矿床是冈底斯成矿带上重要的斑岩-矽卡岩型矿床,矿区东段矽卡岩矿体研究程度较低。高光谱成像技术可以快速获取岩芯样品“图谱合一”的高光谱数据,选取邦铺矿床东段矽卡岩典型岩芯为样品,应用国产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自主研发... 西藏邦铺矿床是冈底斯成矿带上重要的斑岩-矽卡岩型矿床,矿区东段矽卡岩矿体研究程度较低。高光谱成像技术可以快速获取岩芯样品“图谱合一”的高光谱数据,选取邦铺矿床东段矽卡岩典型岩芯为样品,应用国产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自主研发岩芯扫描仪与国外SPECIM岩芯成像仪,开展短波红外(SWIR)高光谱成像测试及对比分析,揭示典型矿物的短波红外光谱特征,并探讨先进的高光谱成像技术应用于矽卡岩勘探的潜力与优势。对同一批岩芯样品分别进行了国内外仪器的高光谱成像测试,利用最小噪声分离变换以及纯净像元指数进行端元提取,而后结合光谱信息散度法选取不同矿物的训练集和验证集样本,采用光谱角填图法进行蚀变矿物填图。共识别出方解石、绿帘石、绿泥石、角闪石、石英、白云母六种矿物,两种仪器矿物填图的结果大体一致,并反映了不同蚀变矿物之间的组合与分布。SPECIM成像仪对两个钻孔样品的平均填图精度为91.5%,Kappa系数为0.87;核工业高光谱成像仪对两个钻孔的填图精度为75%左右,Kappa系数为0.66。两种仪器获取的高光谱数据信噪比均较高,但是由于核工业仪器的数据空间分辨率相对更低,导致图像中存在更多的混合像元,进而影响了填图精度,其空间分辨率的进一步提高是下一步研发的重点。高光谱成像数据表明ZK0010钻孔绿泥石Fe-OH吸收峰波长变化范围为2252.3~2260 nm,ZK0011钻孔绿泥石Fe-OH吸收峰变化范围为2251.7~2258.5 nm,由上至下均向短波方向移动,表明了绿泥石远离矿化中心而相对富Mg,其高值指示了矿体中心位置。高光谱成像技术相较于传统的点测法可以提供更加丰富的空间信息和光谱信息,为指针矿物的光谱特征参数提取与变化规律分析提供了技术支撑。利用高光谱成像提供的大量光谱数据进行绿泥石Fe-OH峰位统计分析,进而可以通过其波长高值位置指示矽卡岩矿床勘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芯高光谱成像 短波红外 矽卡岩 邦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蚀变信息提取对比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田青林 潘蔚 +2 位作者 李瀚波 余长发 陈雪娇 《地质科技情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18-225,238,共9页
以Landsat-8、ASTER和WorldView-3(WV-3)影像为数据源,在分析影像波谱特征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3种数据中的蚀变矿物信息,得到研究区蚀变矿物分布图。通过对比发现,不同数据的提取结果在空间位置上基本保持一致,说明3种影像在... 以Landsat-8、ASTER和WorldView-3(WV-3)影像为数据源,在分析影像波谱特征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3种数据中的蚀变矿物信息,得到研究区蚀变矿物分布图。通过对比发现,不同数据的提取结果在空间位置上基本保持一致,说明3种影像在蚀变信息提取方面均具有一定准确性和可靠性。Landsat-8数据适合提取羟基、铁染等基团信息,而ASTER和WV-3数据能进一步识别不同类型的含羟基蚀变矿物及碳酸盐蚀变矿物,并且由于WV-3数据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丰富的短波红外波段,蚀变信息提取精度明显优于Landsat-8和ASTER数据,在遥感地质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at-8 ASTER World View-3 蚀变信息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TER遥感数据在植被覆盖区铀矿勘查中的应用:以云南省牟定地区为例
10
作者 张元涛 姚建 +5 位作者 王四利 王波 陈志国 晏中海 潘蔚 田虹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006-4016,共11页
为将遥感技术用于云南省牟定地区铀矿勘查,基于先进星载热发射和反射辐射仪(advanced spaceborne thermal emission and reflection radiometer,ASTER)遥感数据通过干扰去除+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方法,提取了... 为将遥感技术用于云南省牟定地区铀矿勘查,基于先进星载热发射和反射辐射仪(advanced spaceborne thermal emission and reflection radiometer,ASTER)遥感数据通过干扰去除+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方法,提取了研究区Al-OH、Mg-OH、CO_3~(2-)及铁染类蚀变信息;通过PCA及PCI Geomatica软件中的LINE模型自动提取了研究区线性构造,并绘制了线性构造密度图。最后结合地质资料,分析了研究区铀成矿与蚀变及线性构造的关系,并圈定一处成矿有利区。该研究可为该区后续勘查提供一定思路,同时也可为遥感技术在植被覆盖区矿产勘查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TER 蚀变矿物 线性构造 铀矿 牟定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GC标准的高放废物地质处置预选区监测数据汇聚技术研究
11
作者 刘原麟 黄树桃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04期397-398,共2页
围绕建成高放射性废物处置库的目标,各部门已经在预选区开展近二十年的工作。但当前各项目组数据采集在测点位置、数据内容等方面缺乏统一协调性,存在数据的获取依赖于人工值守、自动化程度低等不便之处;数据传输汇聚全采用光或磁介质... 围绕建成高放射性废物处置库的目标,各部门已经在预选区开展近二十年的工作。但当前各项目组数据采集在测点位置、数据内容等方面缺乏统一协调性,存在数据的获取依赖于人工值守、自动化程度低等不便之处;数据传输汇聚全采用光或磁介质、实时性差、效率低,进而导致数据的综合分析利用程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GC标准 高放废物地质处置 动态数据汇集 无线传感器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洲大陆遥感地质解译、诠释与矿产勘查战略选区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德长 童勤龙 +1 位作者 林子喻 杨国防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6-143,共8页
为研究欧洲大陆基础地质和矿产分布规律,以Landsat ETM+为主要信息源,应用遥感信息技术,研究了欧洲大陆的遥感影像特征,对欧洲大陆的地层、岩体、构造进行了遥感地质解译;结合相关的地质矿产资料,编制了1∶500万欧洲大陆地质矿产遥感解... 为研究欧洲大陆基础地质和矿产分布规律,以Landsat ETM+为主要信息源,应用遥感信息技术,研究了欧洲大陆的遥感影像特征,对欧洲大陆的地层、岩体、构造进行了遥感地质解译;结合相关的地质矿产资料,编制了1∶500万欧洲大陆地质矿产遥感解译图等系列图件,发现了一些新的地质体和地质现象;在此基础上,对欧洲大陆基础地质和矿产分布规律的科学问题提出了一些新认识;根据这些新认识,进行了矿产勘查的战略选区,筛选出俄罗斯科拉半岛穹窿地区、乌克兰地盾区和乌拉尔造山带北端沃尔库塔区等8处找矿有利地区,为境外投资战略决策和欧洲大陆矿产勘查战略选区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大陆 遥感解译 地质认识 矿产勘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谱主次吸收谱带组合特征相似性测度的高光谱遥感矿物信息提取 被引量:10
13
作者 车永飞 赵英俊 +1 位作者 伊丕源 周家晶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4期1-4,12,共5页
吸收谱带组合特征是识别和区分具体矿物类型的重要参量。研究表明,地物单一光谱特征不稳定性无法全面反映地物光谱间的相似性,直接影响识别效果。提出一种基于矿物光谱的主次吸收谱带组合特征的相似性测度方法;该方法基于光谱主次吸收... 吸收谱带组合特征是识别和区分具体矿物类型的重要参量。研究表明,地物单一光谱特征不稳定性无法全面反映地物光谱间的相似性,直接影响识别效果。提出一种基于矿物光谱的主次吸收谱带组合特征的相似性测度方法;该方法基于光谱主次吸收特征的最小二乘相似性拟合法,对光谱特征较稳定的主、次吸收特征参量赋以不同的权重系数,将图像光谱与标准光谱库中各个参考光谱分别在主吸收特征与次级吸收特征波段进行加权比较,从而得到识别结果。基于CAIS/SASI机载高光谱数据,IDL编程实现光谱主次吸收特征最小二乘相似性拟合算法对实验区的绢云母、绿泥石蚀变矿物信息提取,并与常规光谱角制图处理结果的比较分析,发现新算法能更细致地进行高光谱遥感地物信息提取,有较强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遥感 光谱相似性测度 吸收谱带组合特征 矿物信息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红外高光谱遥感回归分析定量反演石英含量 被引量:10
14
作者 郭帮杰 张杰林 武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125-130,共6页
热液矿床是重要的矿床类型,包含金矿、铜矿、锡矿、铀矿、钨矿、铅锌矿等重要矿床。在多数情况下,热液活动造成其与围岩石英含量的差异。目前遥感技术仅能提取SiO_2含量(或相对含量)及其分布范围,难以精确反映石英含量的差异信息。通过... 热液矿床是重要的矿床类型,包含金矿、铜矿、锡矿、铀矿、钨矿、铅锌矿等重要矿床。在多数情况下,热液活动造成其与围岩石英含量的差异。目前遥感技术仅能提取SiO_2含量(或相对含量)及其分布范围,难以精确反映石英含量的差异信息。通过分析JHU波谱库中不同矿物的光谱曲线以及其他多种含石英岩石和不含石英岩石的光谱曲线,区分了SiO_2光谱特征谱段和石英光谱特征谱段。使用热红外地面光谱仪102f实测样品光谱,通过线性回归方程统计出石英含量的计算公式。最后,通过热红外成像光谱仪(thermal airborne hyperspectral imager,TASI)提取研究区石英含量来验证公式的正确性,并得到野外验证。得出结果:8.6μm处的发射峰是8~11.5μm范围内石英唯一明显的光谱特征,其发射峰的凸显程度与石英含量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红外遥感 石英定量反演 高光谱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空间信息技术建立东河口滑坡风险评估模型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东辉 赵英俊 +2 位作者 薛东剑 谢世文 赵宁博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7-102,共6页
采用遥感数据作为单体滑坡信息的获取源,地理信息系统作为空间数据管理与分析的手段,风险评估危险性、易损性和危害性三级模式作为滑坡灾害风险评估的理论基础,分析了单体滑坡灾害风险评估的原理,在此基础上提取了致灾性和承灾性指标,... 采用遥感数据作为单体滑坡信息的获取源,地理信息系统作为空间数据管理与分析的手段,风险评估危险性、易损性和危害性三级模式作为滑坡灾害风险评估的理论基础,分析了单体滑坡灾害风险评估的原理,在此基础上提取了致灾性和承灾性指标,建立了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聚类检验.得出东河口滑坡的危险度为0.79,易损性度为0.66,危害度为0.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信息 东河口滑坡 风险评估 模糊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地物机载激光雷达测量系统回波强度特征实验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伊丕源 童鹏 赵英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216-221,共6页
机载激光雷达测量系统Li DAR回波强度信息的利用正成为研究热点,许多学者利用归一化校正方法进行回波强度处理并以此为参考辅助地物分类,这种校正方法主要考虑了激光传输距离、入射角的影响;且假定地面平坦、为朗伯体,但自然界中绝大多... 机载激光雷达测量系统Li DAR回波强度信息的利用正成为研究热点,许多学者利用归一化校正方法进行回波强度处理并以此为参考辅助地物分类,这种校正方法主要考虑了激光传输距离、入射角的影响;且假定地面平坦、为朗伯体,但自然界中绝大多数地物都是各项散射异性的非朗伯体;且目前的研究中有关地物激光反射特性的定量分析较少。选取12种城市典型地物,通过反射率、反射比因子测量,并与回波强度值进行对比,分析了不同地物的回波强度特征及影响因素。实验证明,形态结构简单且平坦的地物,其回波强度均值之间的差异性与激光反射率、反射比因子的测量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基于回波强度的可分性较强;而倾斜地物(如房顶)、树木等形态复杂的地物,其产生的回波强度值范围较大,对地物分类的参考价值较小。实际应用中,可首先利用其他参数(如高程、回波次序)对Li DAR数据进行分类,然后针对回波强度之间差异较大的地物应用回波强度辅助分类,会取得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率 回波强度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以来铀矿地质遥感的科技进步与持续发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德长 赵英俊 杨旭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10年第1期14-18,共5页
从采用新型遥感技术、引进航空成像光谱测量系统和开发后遥感应用技术等方面,论述了新世纪以来我国铀矿地质遥感所取得的科技进步,并对铀矿地质遥感的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铀矿地质遥感 科技进步 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卫星遥感数据在铀矿化褪色蚀变识别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叶发旺 刘德长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7-123,共7页
针对高空间分辨率(简称"高分")卫星遥感技术已在地质勘查领域取得很多应用效果,但在矿化蚀变信息识别和分析中的典型应用尚不多见的现状,从铀矿地质勘查角度阐述了QuickBird高分卫星遥感数据在铀矿化褪色蚀变信息识别和分析... 针对高空间分辨率(简称"高分")卫星遥感技术已在地质勘查领域取得很多应用效果,但在矿化蚀变信息识别和分析中的典型应用尚不多见的现状,从铀矿地质勘查角度阐述了QuickBird高分卫星遥感数据在铀矿化褪色蚀变信息识别和分析中的典型应用,包括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北缘巴什布拉克铀矿区油气还原褪色蚀变识别和空间分布规律分析中的应用和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北缘柯坪断隆东段与铀矿化密切相关的灰白色褪色蚀变的发现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分析中的应用。2个典型应用说明了高分卫星遥感数据在矿化蚀变信息识别方面可以取得很好的应用效果,值得广大遥感地质工作者今后进一步深入挖掘其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卫星遥感 铀矿化褪色蚀变 典型应用 新疆塔里木盆地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什布拉克铀矿区遥感油气还原蚀变信息提取 被引量:5
19
作者 叶发旺 刘德长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08年第4期39-42,I0002,共5页
从巴什布拉克铀矿床油气还原蚀变岩石的光谱特征分析入手,开展了基于ETM数据的白垩系油气还原蚀变信息的反向增强和基于ASTER数据的直接增强技术研究。通过对增强的油气还原蚀变信息分布特征的分析,发现矿床所在的北西西向狭长的白垩系... 从巴什布拉克铀矿床油气还原蚀变岩石的光谱特征分析入手,开展了基于ETM数据的白垩系油气还原蚀变信息的反向增强和基于ASTER数据的直接增强技术研究。通过对增强的油气还原蚀变信息分布特征的分析,发现矿床所在的北西西向狭长的白垩系出露范围内,西段的油气还原蚀变强烈,中段和东段的蚀变弱,从而为矿区外围铀矿找矿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什布拉克铀矿区 反向增强 油气还原蚀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卫星遥感的三维景观建模与优化技术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伊丕源 赵英俊 《遥感信息》 CSCD 2013年第2期42-46,共5页
基于QuickBird卫星图像立体像对提取的三维可视化信息,结合VC++6.0平台和DirectX SDK,自主开发构建研究区的三维景观。针对基于卫星影像构建的大范围场景,包含的模型和纹理图像的数据量大,系统的负担加重,导致绘制速度降低的现象,采用... 基于QuickBird卫星图像立体像对提取的三维可视化信息,结合VC++6.0平台和DirectX SDK,自主开发构建研究区的三维景观。针对基于卫星影像构建的大范围场景,包含的模型和纹理图像的数据量大,系统的负担加重,导致绘制速度降低的现象,采用可见性剔除、LOD技术和Mipmap等技术,对DEM和纹理图像进行优化,提高了系统的运行速度,实现了三维可视化场景流畅的交互浏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建模 优化方法 LOD技术 Mipmap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