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粤北棉花坑铀矿床特富矿体矿物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高飞 庞雅庆 赵琳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91-192,共2页
1矿床地质概况棉花坑铀矿床位于诸广复式岩体南部,是花岗岩型铀矿床延深最大的矿床之一,也是目前中国花岗岩型铀矿床中单个矿床规模最大的。矿床围岩主要为中粒斑状二云母花岗岩和中粗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等。铀矿化主要赋存在近南北向... 1矿床地质概况棉花坑铀矿床位于诸广复式岩体南部,是花岗岩型铀矿床延深最大的矿床之一,也是目前中国花岗岩型铀矿床中单个矿床规模最大的。矿床围岩主要为中粒斑状二云母花岗岩和中粗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等。铀矿化主要赋存在近南北向的断裂构造带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铀矿 主要因素 黑色萤石 非晶铀矿 富矿体 红色微晶石英 铀矿床 棉花坑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沽源地区460矿床的铀钼矿物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孟艳宁 范洪海 +1 位作者 陈东欢 王生云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4期335-343,共9页
沽源460矿床为典型的火山岩型铀钼多金属矿床,矿石类型复杂。系统采集了460矿床的钻孔岩芯样品,通过岩矿鉴定,电子探针、扫描电镜及径迹蚀刻,分析研究其矿化蚀变类型及特征、矿石矿物组合及铀矿物存在形式的研究。查明了460矿床的矿化... 沽源460矿床为典型的火山岩型铀钼多金属矿床,矿石类型复杂。系统采集了460矿床的钻孔岩芯样品,通过岩矿鉴定,电子探针、扫描电镜及径迹蚀刻,分析研究其矿化蚀变类型及特征、矿石矿物组合及铀矿物存在形式的研究。查明了460矿床的矿化蚀变类型主要为:伊利石化、硅化、萤石化、赤铁矿化、黄铁矿化、闪锌矿化、胶硫钼矿化;铀的存在形式为:以独立的铀矿物形式存在于沥青铀矿和铀石中;以类质同相的形式存在于胶硫钼矿中;以吸附状态存在于基质、裂隙及铀钼矿物的边缘。上述研究成果为460矿床铀钼资源的进一步的开采和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钼矿床 铀存在形式 胶硫钼矿 沽源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沽源地区460矿床矿石矿物存在形式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孟艳宁 范洪海 +1 位作者 陈东欢 王生云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551-552,共2页
沽源地区的铀矿地质工作始于20世纪60年代,80年代至今铀矿地质工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前人对该地区的矿床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认识。460矿床为沽源地区典型的火山岩型铀钼多金属矿床,矿石类型复杂。该矿床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华北... 沽源地区的铀矿地质工作始于20世纪60年代,80年代至今铀矿地质工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前人对该地区的矿床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认识。460矿床为沽源地区典型的火山岩型铀钼多金属矿床,矿石类型复杂。该矿床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华北大陆北缘的沽源-红山子铀多金属成矿带。该成矿带基础地质研究成果丰富,部分矿床已完成详查进入勘探阶段。本文在充分研究和吸收现有研究资料及成果的基础上,针对该矿床进行了系统地矿物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铀矿 脉状 非晶铀矿 胶硫钼矿 矿石矿物 铀矿物 放射性矿物 矿床 矿藏 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其古尔铀矿床黄铁矿热电性研究
4
作者 修晓茜 张玉燕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643-644,共2页
铁的硫化物是环境条件的一个主要的指示器,过渡带中菱铁矿(Fe CO3)和黄铁矿(Fe S2)等对地球化学环境敏感的矿物的富集,指示了有利于铀成矿的中性一弱酸性、还原的地球化学环境。张本筠等1985年对黄铁矿在表生带中铀的迁移和沉淀的影响... 铁的硫化物是环境条件的一个主要的指示器,过渡带中菱铁矿(Fe CO3)和黄铁矿(Fe S2)等对地球化学环境敏感的矿物的富集,指示了有利于铀成矿的中性一弱酸性、还原的地球化学环境。张本筠等1985年对黄铁矿在表生带中铀的迁移和沉淀的影响做了全面的分析。黄铁矿还是铀迁移和沉淀的最灵敏的指示剂。影响铀和铁迁移的主要参数是p H和Eh,在表生条件下的其余参数包括温度、压力和化学势。可以根据表生带水中硫和铁离子的含量,借助于与地质因素有关的物理一化学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其古尔铀矿床 地球化学环境 铀成矿 古尔 全球环境 黄铁矿热电性 热电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巴音青格利铀矿床地质特征 被引量:8
5
作者 张艳 易超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111-112,共2页
鄂尔多斯盆地横跨陕、甘、宁、内蒙与晋五省,是我国的第二大沉积盆地,也是我国现存的最稳定、完整的构造单元。盆地总体呈"西翼陡窄,东翼宽缓"、近南北走向的极不对称向斜(吴柏林等,2016)。巴音青格利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 鄂尔多斯盆地横跨陕、甘、宁、内蒙与晋五省,是我国的第二大沉积盆地,也是我国现存的最稳定、完整的构造单元。盆地总体呈"西翼陡窄,东翼宽缓"、近南北走向的极不对称向斜(吴柏林等,2016)。巴音青格利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铀矿化产出在中侏罗统直罗组下段砂体,铀矿化受古层间氧化带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 直罗组 砂岩型铀矿床 地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康定偏岩子造山型金矿床成因:石英微量元素和硫化物S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3
6
作者 宋明伟 彭义伟 +7 位作者 陈友良 刘畅 田建吉 赵鹤森 王琦 王智 周钰昌 吴锋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6-613,共18页
大渡河金矿带是中国重要的金矿化富集区,发育一系列造山型金矿床。偏岩子金矿床位于大渡河南段的康定地区,矿体赋存于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中。金成矿过程分为金-黄铁矿-石英阶段、金-氟镁石阶段、金-硫化物-氟镁石-石英阶段和黄铁矿-白云... 大渡河金矿带是中国重要的金矿化富集区,发育一系列造山型金矿床。偏岩子金矿床位于大渡河南段的康定地区,矿体赋存于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中。金成矿过程分为金-黄铁矿-石英阶段、金-氟镁石阶段、金-硫化物-氟镁石-石英阶段和黄铁矿-白云石-白云母阶段4个成矿阶段。通过石英中微量元素和硫化物S同位素的原位分析,旨在约束成矿流体性质、成矿物质来源和矿床成因。石英中Li,B,Na,Al,P和K相对富集,主要以Al^(3+)^(+)(Li^(+),Na^(+),K^(+),H^(+))Si^(4+)和Al^(3+)^(+)P 5^(+)2Si^(4+)的替换机制进入石英晶格。石英中Al与Li呈明显正相关关系,指示其形成温度较低。围岩中硫化物的δ^(34) S值介于-22.3‰~-13.1‰之间,表明S来源于海相硫酸盐的细菌还原作用;矿石中硫化物的δ^(34) S值范围为5.4‰~7.0‰,与交代岩石圈地幔的硫同位素值一致。综合矿床地质特征、石英微量元素和硫化物硫同位素组成,研究认为偏岩子属于造山型金矿床。成矿流体在上升过程中与赋矿白云岩接触,发生水-岩反应,导致自然金、含金硫化物、氟镁石和萤石的沉淀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镁石 石英微量元素 原位S同位素 造山型金矿床 偏岩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寺庄金矿床成因:流体包裹体与石英溶解度证据 被引量:31
7
作者 卫清 范宏瑞 +3 位作者 蓝廷广 刘玄 姜晓辉 文博杰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49-1062,共14页
寺庄金矿床位于胶北地体西北缘,招远-莱州金矿区焦家金矿带南段。矿体赋存于焦家主断裂寺庄段下盘的玲珑花岗岩中,以蚀变岩型矿石为主,石英脉型矿石为次。成矿流体可分为石英-钾长石(成矿前)和石英-黄铁矿-金(主成矿期)两个主要阶段。... 寺庄金矿床位于胶北地体西北缘,招远-莱州金矿区焦家金矿带南段。矿体赋存于焦家主断裂寺庄段下盘的玲珑花岗岩中,以蚀变岩型矿石为主,石英脉型矿石为次。成矿流体可分为石英-钾长石(成矿前)和石英-黄铁矿-金(主成矿期)两个主要阶段。流体包裹体测温结果表明,主成矿期石英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33~310℃,盐度为0%~12%NaC leqv,成矿流体属于中低温、中低盐度的H2O-CO2-NaC l体系。根据氢、氧同位素测试结果并结合前人数据发现,石英δ18O石英值变化于9.7‰~14.2‰,δDH-2O变化于77.7‰^-55.0‰,经计算获得的石英包裹体的δ18OH‰2O值落在-0.5‰~6.1之间,因此推测寺庄金矿床成矿流体为岩浆水与大气降水的混合,且主要为岩浆水,演化到后期可能有部分大气降水参与。硫同位素研究表明,寺庄金矿床与矿带中段的焦家和新城金矿床具有类似的硫同位素组成,其黄铁矿的δ34S值为7.5‰~9.4‰。这一范围与玲珑花岗岩和胶东群变质岩的硫同位素组成相近,可能暗示寺庄金矿床成矿物质来自中生代花岗岩。利用最新提出的适用于H2O-CO2-NaC l三元混合流体的石英溶解度模型,计算发现寺庄金矿床成矿流体中石英溶解度为0.015mol/kg,这与胶东地质事实相符。成矿期热液中的SiO 2含量极低,其对热液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极为敏感。随着成矿流体演化到后期可能有部分大气降水的加入,或是流体迁移至容矿构造压力下降导致的沸腾作用使得成矿流体温度下降,造成SiO 2的大量沉淀,改变了残余流体中Au-S络合物的稳定保存条件,进而发生大规模的金矿化事件。这可能是寺庄乃至整个胶西北金矿都发育有强烈的硅化蚀变带以及石英脉型矿体的一个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稳定同位素 石英溶解度 寺庄金矿 胶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阿尔金早古生代同碰撞花岗质岩浆记录及其对增生造山过程的启示 被引量:13
8
作者 吴玉 陈正乐 +5 位作者 陈柏林 王永 孙岳 孟令通 何江涛 王斌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21-1346,共26页
本文对出露在北阿尔金的喀腊大湾似斑状花岗岩、沟口泉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卓尔布拉克花岗岩和木孜萨依白云母花岗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研究。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喀腊大湾似斑状花岗岩具有高硅和... 本文对出露在北阿尔金的喀腊大湾似斑状花岗岩、沟口泉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卓尔布拉克花岗岩和木孜萨依白云母花岗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研究。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喀腊大湾似斑状花岗岩具有高硅和钠,低铁、镁和钙的特征,铝饱和指数(A/CNK)为1.03~1.04,属弱过铝质I-S过渡型花岗岩;沟口泉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和卓尔布拉克花岗岩具有相对高的钠含量和准铝质-弱过铝质特征,表现为I型花岗岩;木孜萨依白云母花岗岩具有高硅、富碱、富集Rb、Th和LREE,亏损Ba、Sr、Ti和Eu特征,铝饱和指数大于1.1,属过铝质S型花岗岩。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4个岩体的年龄分别为432.4±4.9Ma、432.8±4.1Ma、439.6±3.5Ma和437.3±2.4Ma。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和构造判别图解,揭示这4个岩体均形成于同碰撞构造背景下,表明北阿尔金洋最终关闭以及洋陆转换的时间节点应为445~440Ma。锆石Hf同位素结果显示沟口泉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和卓尔布拉克花岗岩岩浆起源于新生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喀腊大湾似斑状花岗岩起源于变杂砂岩部分熔融,木孜萨依白云母花岗岩起源于变泥质岩石的低程度部分熔融;但喀腊大湾似斑状花岗岩和木孜萨依白云母花岗岩ε_(Hf)(t)值分别为+0.18~+5.88和-6.47~+4.52,反映二者的岩浆源区也均有新生地壳物质的加入。上述这些特征与北祁连早古生代同碰撞花岗岩体具有良好的可对比性,进一步支持二者曾作为统一的整体经历了洋盆裂解-扩张-俯冲-闭合造山等构造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碰撞花岗岩 增生造山 洋陆转化 早古生代 北阿尔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阿尔金地区超基性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潜力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王永 吴玉 +6 位作者 陈柏林 陈正乐 王斌 石永红 谭人文 高允 申景辉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20-1240,共21页
北阿尔金地区经历了新元古代中期—早寒武世北阿尔金洋裂解形成及扩张、中寒武世—晚奥陶世北阿尔金洋双向俯冲-增生和早志留世—早泥盆世北阿尔金洋碰撞造山作用,在漫长的构造演化过程中保留了较多的基性-超基性岩体,地球化学研究显示... 北阿尔金地区经历了新元古代中期—早寒武世北阿尔金洋裂解形成及扩张、中寒武世—晚奥陶世北阿尔金洋双向俯冲-增生和早志留世—早泥盆世北阿尔金洋碰撞造山作用,在漫长的构造演化过程中保留了较多的基性-超基性岩体,地球化学研究显示,北阿尔金地区至少存在两种构造环境下的超基性岩。第一种超基性岩的微量元素特征显示其几乎没有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铂族元素含量低于原始地幔,推断其可能来源于原始地幔20%左右的部分熔融,形成于大陆裂谷的构造环境,为洋盆快速拉张时期幔源岩浆的快速上升侵位,代表了北阿尔金洋的初始裂解期间的岩浆活动。第二种超基性岩源区较为复杂,经历了较为强烈的地壳物质的混染,该组样品所在的蛇绿岩带具有俯冲带环境下蛇绿岩的特征,可能形成于汇聚背景下的弧后盆地环境,洋壳的俯冲携带大量的水及大陆边缘陆壳物质进入地幔岩浆源区,代表了北阿尔金地区在早古生代的古洋盆的俯冲消减过程。第一组样品的m/f值平均为1.64,为无矿的富铁质超基性岩,不具有Cu-Ni成矿潜力,铂族元素分析显示,其母岩浆可能为玄武质岩浆和超镁铁质岩浆混合的结果,为硫不饱和岩浆,经历过有限的硫化物熔离作用;第二组样品的铂族元素和Ni的含量较高,主要来源于地幔,未经历硫化物的熔离作用,m/f值平均17.95,为与铬铁矿有关的镁质超基性岩,具有形成铬铁矿的潜力,但形成铜镍硫化物矿床的潜力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基性岩 地球化学 铜镍硫化物矿床 成矿潜力 北阿尔金 新疆 地质调查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阿尔金恰什坎萨依沟地区早古生代构造变形特征及构造演化启示 被引量:7
10
作者 吴玉 陈正乐 +6 位作者 陈柏林 王永 孟令通 孙岳 何江涛 王斌 张文高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9年第3期301-312,共12页
出露在青藏高原北缘的红柳沟-拉配泉蛇绿混杂岩带一直以来为深入研究北阿尔金早古生代构造格架及演化提供了宝贵信息。经详细的野外地质填图和构造解析,文章针对红柳沟-拉配泉蛇绿混杂岩带内的构造样式、变形特征及形成时限进行研究,将... 出露在青藏高原北缘的红柳沟-拉配泉蛇绿混杂岩带一直以来为深入研究北阿尔金早古生代构造格架及演化提供了宝贵信息。经详细的野外地质填图和构造解析,文章针对红柳沟-拉配泉蛇绿混杂岩带内的构造样式、变形特征及形成时限进行研究,将北阿尔金蛇绿混杂岩带进一步细分为北侧混杂单元、中间层序单元和南侧混杂单元三个次级构造单元,南、北两侧混杂单元内以发育一系列复杂褶皱和逆冲断层为典型构造特征。卷入褶皱变形的最年轻地层岩石为中-晚奥陶世硅质岩,并被(416.8±3.7)Ma未变形的正长斑岩脉所截切;卷入逆冲断层的混杂岩中辉长岩和斜长花岗岩年龄为479~521Ma和512.1~518.5Ma,随后也被410.7~418.5Ma未变形的冰沟岩体所侵位。这些基本事实表明,褶皱构造与逆冲断层均形成于中奥陶世-早泥盆世,推测其成因与北阿尔金洋俯冲作用导致的洋壳强烈缩短变形有关。在南侧混杂单元,褶皱构造样式自北向南逐渐由直立褶皱转变为斜歪褶皱,最后转变为倒转褶皱,显示出递进变形特征。褶皱所对应的应变椭球体也发生了旋转,表现出顶端指向北北东向的剪切作用,与混杂单元内逆冲断层所具有的向北北东方向逆冲、推覆特征相一致,从而推测它们与北阿尔金洋南南西向俯冲消减有密切联系。另外,在北侧混杂单元内还发育有同时期向南南东方向逆冲的断层以及轴面倾向北北东的斜歪褶皱,暗示北阿尔金洋在早古生代可能还发育有北北东方向的俯冲极性,整个北阿尔金洋俯冲消减模式可能具有双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杂岩 褶皱 逆冲断层 构造演化 早古生代 北阿尔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Mo-U等多指标判别黑色岩系中硅质岩形成氧化-还原环境的可行性分析及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岩 漆富成 +3 位作者 陈文 张德会 赵亮亮 刘汉彬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52-871,共20页
硅质岩作为一种重要的沉积岩类型,是研究前新生代古海洋环境的重要手段,但其缺乏在氧化-还原环境方面的应用;同时硅质岩是黑色岩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拓展硅质岩在该方面的应用,有利于加深对黑色岩系形成机理的认识。本文综述了硅质岩的现... 硅质岩作为一种重要的沉积岩类型,是研究前新生代古海洋环境的重要手段,但其缺乏在氧化-还原环境方面的应用;同时硅质岩是黑色岩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拓展硅质岩在该方面的应用,有利于加深对黑色岩系形成机理的认识。本文综述了硅质岩的现有研究方法、黑色岩系中黑色页岩和硅质岩研究的局限性和互补性,并论述了将Mo-U等氧化-还原敏感金属多指标判别方法应用于硅质岩,用来判断其形成的氧化-还原环境和盆地局限性等方面的理论可行性。在分析扬子地块及其周缘黑色岩系及硅质岩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认为将在黑色页岩使用成熟的氧化-还原环境研究方法应用于互层的(热水沉积)硅质岩,理论上具有可行性,并在扬子地块西北缘若尔盖地区奥陶-志留纪黑色岩系中互层的黑色页岩和热水沉积硅质岩岩性组合中得到进一步验证。该方法的应用可深化对扬子地块西北缘黑色岩系沉积环境特殊性及其中U-Au-Ni-Mo-V多金属矿源层形成机理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岩系 硅质岩 氧化-还原敏感金属 奥陶-志留纪 沉积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特阿拉伯Jabal Twalah地区铀/钍矿化特征与成矿机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洪作 王丹 +3 位作者 张云龙 张鸿 舒徐洁 程成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828-3841,共14页
目前,沙特阿拉伯西北部Jabal Twalah地区铀钍资源勘查程度较低,对该地区的铀成矿机制研究相对薄弱。本文主要对该地区新发现的伟晶岩型和花岗岩热液型铀矿化带的矿化特征和成矿机制开展研究。区内与铀钍矿化相关的伟晶岩和围岩花岗岩中... 目前,沙特阿拉伯西北部Jabal Twalah地区铀钍资源勘查程度较低,对该地区的铀成矿机制研究相对薄弱。本文主要对该地区新发现的伟晶岩型和花岗岩热液型铀矿化带的矿化特征和成矿机制开展研究。区内与铀钍矿化相关的伟晶岩和围岩花岗岩中锆石LA-ICP-MS U-Pb年龄分别为638.6±3.2 Ma和632.5±1.5 Ma,两者时代基本一致。综合岩相学、地球化学以及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研究结果,发现矿化伟晶岩强烈富集U、Th、稀土及稀有金属元素,复杂的高温蚀变矿物组合特征暗示可能经历了岩浆期后热液的改造,改造前后矿化伟晶岩中的铀和钍未发生分离,以副矿物形式存在而无独立铀矿物,具岩浆矿物组合的特征,如金红石、锆石、氟碳铈矿、磷钇矿、钍石等。花岗岩热液型单铀矿化带的地表样品中铀矿物主要为硅铅铀矿和硅钙铀矿,脉石矿物主要为赤铁矿、萤石、石英以及少量方解石,铀矿化受控于高铀含量的碱性花岗岩、强烈硅化构造破碎带以及晚期酸性—基性脉岩活动等因素。强烈硅化的构造破碎带及其转折部位或者与脉岩交汇部位是今后重要的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伟晶岩 碱性花岗岩 铀矿化 成矿机制 阿拉伯地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