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缓冲材料大型试验台架和热-水-力-化学耦合性能研究 被引量:35
1
作者 刘月妙 王驹 +4 位作者 曹胜飞 马利科 谢敬礼 赵星光 陈亮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756-2762,2789,共8页
缓冲材料作为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库中一道重要的人工屏障,与高放废物容器和处置库围岩直接接触,在高放废物衰变热、辐射作用和地下水等影响下产生复杂的热-水-力-化学耦合作用,为了验证缓冲材料是否能长期有效地发挥其屏障材料的作用,... 缓冲材料作为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库中一道重要的人工屏障,与高放废物容器和处置库围岩直接接触,在高放废物衰变热、辐射作用和地下水等影响下产生复杂的热-水-力-化学耦合作用,为了验证缓冲材料是否能长期有效地发挥其屏障材料的作用,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利用高庙子钠基膨润土组装并运行了模拟中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室1:2尺寸的大型缓冲材料膨润土试验台架(China-Mock-Up)。建立了缓冲材料试验台架的安装和试验方法,依据实测数据和理论分析,揭示了热-水-力-化学耦合作用条件下膨润土中的相对湿度是在加热器的热效应和外部供水的湿效应共同作用下发生变化的,压实膨润土中应力的变化主要是由于膨润土遇水膨胀和加热器的热效应引起的,试验验证了模拟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室内加热器(废物罐)运行初期的位移过程,为缓冲材料和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工程参数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放废物地质处置 缓冲材料 钠基膨润土 热-水-力-化学耦合 大型试验台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安全全过程系统分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凌辉 王驹 +1 位作者 陈伟明 陈亮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1-109,共9页
高水平放射性废物(以下简称"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安全全过程系统分析是对处置库长期安全的综合性系统分析。本文论述了安全全过程系统分析的概念及近20年发展情况,强调了其在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规划、选址、设计、建设、运行... 高水平放射性废物(以下简称"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安全全过程系统分析是对处置库长期安全的综合性系统分析。本文论述了安全全过程系统分析的概念及近20年发展情况,强调了其在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规划、选址、设计、建设、运行、关闭和关闭后等各阶段的重要性。以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和经合组织核能署(NEA)技术文件为主,阐述了安全全过程系统分析的背景、安全策略、评价基础、安全评价及综合等核心组成部分,列举了其应用中管理和技术方面的12个关键点,分析了芬兰、瑞典、美国和法国的研究应用现状,并对我国放射性废物地质处置安全全过程系统分析的发展及应用现状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放废物 地质处置 安全全过程系统分析 管理 技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21世纪进展 被引量:59
3
作者 王驹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072-2082,共11页
21世纪近20年,我国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进入了一稳步发展的新阶段,在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战略规划、选址和场址评价、工程屏障研究、处置库和地下实验室概念设计、核素迁移和安全评价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其主要亮点包括颁布了《... 21世纪近20年,我国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进入了一稳步发展的新阶段,在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战略规划、选址和场址评价、工程屏障研究、处置库和地下实验室概念设计、核素迁移和安全评价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其主要亮点包括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制定了《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究开发规划指南》,颁布了《高放废物地质处置设施选址》核安全导则,确定了2020年前开工建设地下实验室、2050年建成高放废物处置库的目标,甘肃北山预选区被确定为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首选预选区,建立了场址评价方法技术体系,确定了内蒙古高庙子膨润土为我国高放废物处置库的首选缓冲回填材料,建立了我国首台缓冲回填材料热-水-力-化学耦合条件下特性研究大型实验台架(China-Mock-Up),获得了一批关键放射性核素的迁移行为数据,开展了初步的安全评价,完成了地下实验室安全技术研究。确定甘肃北山的新场为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地下实验室的场址。2019年5月6日,国家国防科工局批复中国北山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地下实验室工程建设立项建议书,标志着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正式进入地下实验室阶段。这一系列工作进展和取得的成绩为我国2020年开工建设地下实验室、掌握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放废物 地质处置 地下实验室 场址评价 甘肃北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放废物处置库预选场址包气带土壤渗透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杰彪 苏锐 +3 位作者 周志超 郭永海 季瑞利 张明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12-1421,共10页
在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选址和性能评价过程中,水文地质条件是其中最要的因素之一,而包气带土壤渗透性又是水文地质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甘肃北山地区是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场址首选预选区,新场一向阳山地段是北山预选区的重点候... 在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选址和性能评价过程中,水文地质条件是其中最要的因素之一,而包气带土壤渗透性又是水文地质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甘肃北山地区是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场址首选预选区,新场一向阳山地段是北山预选区的重点候选场址之一。为查明该地区包气带土壤渗透性特征,本文选用双环法和Guelph入渗仪法两种试验方法开展包气带土壤渗透性的研究并综合分析了影响土壤渗透性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区内包气带土壤渗透性能差异较大。总体来看,沟谷地带的土壤饱和渗透系数(心)大于缓坡地带,缓坡地带玩大于平滩地带;(2)构造影响带如很大,不同构造影响带K。存在一定的差异;(3)研究区包气带土壤渗透性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粒径〉0.5mm的粗砂与粒径〈0.1mm的极细砂、粉粒及黏粒含量,而粒径为0.5~0.1mm的中砂、细砂含量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渗透性 新场-向阳山预选场址 高放废物处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放废物处置库新疆阿奇山预选地段地下水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郭永海 李娜娜 +3 位作者 周志超 董建楠 张明 刘淑芬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13-117,共5页
本文以我国高放废物处置库预选地段之一的新疆阿奇山地段为例,在野外调查、样品测试基础上,重点讨论了该地段地下水同位素特征及其水文地质意义,并结合地段水文地质条件,识别研究区内地下水的来源及其交替能力。结果表明,阿奇山地区地... 本文以我国高放废物处置库预选地段之一的新疆阿奇山地段为例,在野外调查、样品测试基础上,重点讨论了该地段地下水同位素特征及其水文地质意义,并结合地段水文地质条件,识别研究区内地下水的来源及其交替能力。结果表明,阿奇山地区地下水主要源自当地大气降水入渗补给,深部地下水交替能力明显弱于浅部地下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放废物处置库 地下水 同位素 阿奇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放废物处置库预选区地学信息数据库结构与功能设计 被引量:6
6
作者 王鹏 黄树桃 +7 位作者 王驹 赵永安 邬伦 蔡恒 高敏 王洪斌 王树红 刘原麟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1-79,共9页
高放废物处置库选址和场址评价工作过程中会产生海量的数据资源,其具有涉及学科类型多、跨越时间尺度长等特点,因此采用信息技术建立处置库预选区地学信息数据库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通过收集高放废物处置库预选区地学领域的多源、多学科... 高放废物处置库选址和场址评价工作过程中会产生海量的数据资源,其具有涉及学科类型多、跨越时间尺度长等特点,因此采用信息技术建立处置库预选区地学信息数据库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通过收集高放废物处置库预选区地学领域的多源、多学科数据,并设计和建设多源地学信息数据库,开发实现了高放废物处置库预选区地学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对地学信息数据库中所有信息数据类型的增删改查等基本操作,也可以实现网页终端的全文检索及下载需求,甚至可以实现对某类专业数据的统计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放废物 地质处置 地学信息数据库 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放废物处置库新疆雅满苏和天湖预选地段地下水同位素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被引量:4
7
作者 郭永海 李娜娜 +3 位作者 周志超 董建楠 张明 刘淑芬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76-382,共7页
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是将高放废物与人类环境安全隔离的有效途径。高放废物处置库的围岩通常为低渗透的岩体,其安全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围岩对核废物的屏障功能和作为核素迁移载体的裂隙水运动特征。因此,开展处置库场址水文地质评价工作... 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是将高放废物与人类环境安全隔离的有效途径。高放废物处置库的围岩通常为低渗透的岩体,其安全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围岩对核废物的屏障功能和作为核素迁移载体的裂隙水运动特征。因此,开展处置库场址水文地质评价工作尤为重要。新疆雅满苏和天湖预选地段是我国高放废物处置库预选地段之一。花岗岩是选定的围岩。在过去的3年里,为了认识该地段地下水的形成机制和更新能力,提供该区处置库场址筛选和评价的依据,在该区开展了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和地下水样品采集。根据调查结果和样品测试数据,本文主要讨论了该地段地下水同位素特征及其水文地质意义,结果表明,地下水δ~2H值主要分布在10.6‰至-82.5‰之间,平均值-46.1‰;δ^(18)O值主要分布在10.2‰至-9.8‰‰之间,平均值-2.06‰;地下水氚含量在<1TU^46.1TU之间。地下水δ~2H和δ^(18)O散点图显示,二者主要落在大气降水线的附近和下方,表明区内地下水主要源自当地现代降水的补给,并经受了强烈的蒸发作用,且深部地下水交替能力明显弱于浅部地下水。这一认识为该区处置库选址和场址评价提供了重要水文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放废物处置库 水文地质 同位素 地下水 雅满苏和天湖地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放废物处置预选区地学信息数据模型构建 被引量:2
8
作者 王鹏 黄树桃 +5 位作者 王驹 赵永安 邬伦 蔡恒 高敏 王洪斌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71-1078,共8页
针对高放废物地质处置选址与场址评价阶段的信息化建设工作,采用GIS技术、数据管理技术、数据分析技术等,旨在基于地学信息数据模型的构建,建立统一的、一体化的、高度综合的高放废物地质处置预选区地学信息库,以覆盖地质、水文地质、... 针对高放废物地质处置选址与场址评价阶段的信息化建设工作,采用GIS技术、数据管理技术、数据分析技术等,旨在基于地学信息数据模型的构建,建立统一的、一体化的、高度综合的高放废物地质处置预选区地学信息库,以覆盖地质、水文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多学科研究内容。着重讨论了预选区地学信息数据模型建设的方法和技术,并通过预选区地学信息库的工程实例说明了数据模型的成功应用。预选区地学信息数据模型的建设可以为场址筛选、场址性能评价等研究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对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发工作的推进也将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放废物地质处置 预选区地学信息库 数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放废物处置库新疆雅满苏和天湖预选地段地下水同位素特征
9
作者 郭永海 李娜娜 +3 位作者 周志超 董建楠 张明 刘淑芬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0期114-116,共3页
高放废物的深地质处置方案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得到公认。安全处置高放废物的前提是必须选择合适的处置库场址。由于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的特殊要求,必须对高放废物处置库的场址进行多学科、全方位的详细调查。而场址的适宜性在很大程度上取... 高放废物的深地质处置方案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得到公认。安全处置高放废物的前提是必须选择合适的处置库场址。由于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的特殊要求,必须对高放废物处置库的场址进行多学科、全方位的详细调查。而场址的适宜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水文地质条件,因为地下水是高放废物有害核素释放和迁移的主要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放废物处置库 地下水 同位素特征 深地质处置 地段 预选 新疆 水文地质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散裂隙网络模拟在地下硐室稳定性中的应用——以甘肃北山地下实验室为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纪景仁 王驹 +2 位作者 唐振平 李亚伟 凌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9281-9287,共7页
以甘肃北山地下实验室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离散裂隙网络-离散元(discrete fracture network-discrete element method, DFN-DEM)耦合方法在花岗岩地下硐室围岩稳定性分析方面的探索研究。选取地下实验室工程勘察范围内代表性勘察钻孔和地... 以甘肃北山地下实验室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离散裂隙网络-离散元(discrete fracture network-discrete element method, DFN-DEM)耦合方法在花岗岩地下硐室围岩稳定性分析方面的探索研究。选取地下实验室工程勘察范围内代表性勘察钻孔和地表露头裂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利用三维离散单元软件3DEC构建离散裂隙网络(discrete fracture network, DFN)和等效岩体模型,模拟分析了地下实验室-560 m水平试验巷道的硐室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硐室开挖引起硐室围岩应力重分布,裂隙与硐室开挖面相交部位发生应力集中现象,硐室围岩出现位移变形;在现有条件下,硐室围岩变形量较小,应力集中程度不高,地下硐室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放废物地质处置 地下实验室 离散裂隙网络 等效岩体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低氧条件下膨润土添加碳酸钠和菱铁矿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娜娜 刘月妙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344-2352,共9页
为探究处置库高温低氧条件下,添加剂对膨润土-北山水体系化学性能的影响,开展了膨润土-北山水体系中添加菱铁矿和碳酸钠的试验研究。研究了体系pH值和Eh值、胶体zeta电位和黏度、膨润土中可交换阳离子和矿物成分以及液相离子成分随碳酸... 为探究处置库高温低氧条件下,添加剂对膨润土-北山水体系化学性能的影响,开展了膨润土-北山水体系中添加菱铁矿和碳酸钠的试验研究。研究了体系pH值和Eh值、胶体zeta电位和黏度、膨润土中可交换阳离子和矿物成分以及液相离子成分随碳酸钠和菱铁矿添加量的变化。结果表明,90℃低氧条件下膨润土中添加碳酸钠不仅可使体系的pH值维持在7.84~8.99,而且膨润土中可交换Na^+升高至60 mmol/100 g,有效阻止了钠基膨润土向钙基膨润土的转化,同时增强了胶体的稳定性;添加菱铁矿可使体系的Eh值降低至-124 mV,并维持在还原状态;碳酸钠和菱铁矿的加入对膨润土矿物成分无很大影响。最终得出高温低氧条件下,增强膨润土化学缓冲性能的膨润土、碳酸钠、菱铁矿的最佳质量配比为400∶12∶1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 高温低氧 胶体 可交换阳离子 矿物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庙子膨润土热膨胀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曹胜飞 刘月妙 +3 位作者 谢敬礼 闫安 高玉峰 佟强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77-383,F0002,共8页
采用DIL806热膨胀仪,通过室内试验系统研究了不同影响因素对高庙子压实膨润土样品热膨胀性能的影响,获得了膨润土样品热膨胀系数随干密度、升温速率、含水率和环境气氛等条件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膨润土样品的热膨胀系数随着干密... 采用DIL806热膨胀仪,通过室内试验系统研究了不同影响因素对高庙子压实膨润土样品热膨胀性能的影响,获得了膨润土样品热膨胀系数随干密度、升温速率、含水率和环境气氛等条件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膨润土样品的热膨胀系数随着干密度的增大而增大;样品热膨胀系数随初始含水率的升高而降低;高含水率的膨润土样品,其热膨胀系数随升温速率的升高而增大,含水率为0的试验样品其热膨胀系数随升温速率的升高略有下降;对于同一干密度和含水率的试验样品,空气氛围环境下样品的热膨胀系数要高于氩气氛围环境下的热膨胀系数。研究成果对分析膨润土的热膨胀性能,评价高放废物处置缓冲材料的长期稳定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庙子膨润土 热膨胀系数 干密度 含水率 升温速率 气氛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山地区大气降水中水化学及稳定同位素特征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杰彪 苏锐 +1 位作者 周志超 郭永海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152-5161,共10页
为揭示甘肃北山地区大气降水的水化学及同位素特征,利用2012~2019年度采集的97件大气降水样品,采用相关性分析,富集因子,气团后向轨迹分析等多种方法对北山地区稳定同位素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降水中主要离子变化特征,不同离子来源及贡... 为揭示甘肃北山地区大气降水的水化学及同位素特征,利用2012~2019年度采集的97件大气降水样品,采用相关性分析,富集因子,气团后向轨迹分析等多种方法对北山地区稳定同位素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降水中主要离子变化特征,不同离子来源及贡献,水汽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北山地区区域降水线的斜率与截距均高于张掖地区大气降水线;该区降水中稳定同位素比率明显受季节性,温度和高程效应的影响,在年尺度下,降雨量效应不明显;该区降水中氘盈余变化较大,雨季降水中氘盈余显著小于旱季降水中氘盈余值;北山地区大气降水的水化学型主要为HCO3·SO4-Ca和HCO3-Ca型,降水中离子浓度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降雨量的增加对离子浓度具有一定的稀释作用;Na^+受海源和陆源物质的双重影响;绝大部分的Ca^2+,K^+,HCO3^-和部分Mg^2+来源于陆源,SO4^2-与NO3^-的主要来自于人类活动输入;区内冬夏季水汽来源基本一致,来源于西北方向的季风源是北山地区最主要的水汽来源.研究成果可为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选址和性能评价以及未来地下处置库建设提供依据,也有助于丰富西北干旱区的水文循环过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稳定同位素 水化学 水汽来源 北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境示踪剂氯的北山地区浅部地下水补给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杰彪 苏锐 +4 位作者 周志超 郭永海 季瑞利 张明 王洪斌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5-143,共9页
地下水补给研究是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库选址和场址评价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甘肃北山地区是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场址首选预选区,为查明该区地下水补给特征,基于环境示踪剂氯查明了北山地区浅部地下水补给量。结果表明:(1)总体而言,... 地下水补给研究是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库选址和场址评价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甘肃北山地区是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场址首选预选区,为查明该区地下水补给特征,基于环境示踪剂氯查明了北山地区浅部地下水补给量。结果表明:(1)总体而言,氯质量平衡方法在北山地区应用效果较好。(2)基于包气带的氯质量平衡方法计算得出的浅部地下水垂向补给量在渗透性较大的沟谷盆地中为0.07~2.03 mm·a-1,平均值约1.0 mm·a-1。(3)基于饱和带的氯质量平衡方法计算得出北山地区浅部地下水多年平均入渗补给量为0.25 mm·a-1,不足多年平均降水量的0.5%。相关结果可为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选址和场址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补给 高放废物地质处置 环境示踪剂 氯质量平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岩石裂隙空间分布模式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鹏 李晓昭 +2 位作者 王驹 章杨松 付安学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86-1093,共8页
文中以甘肃北山花岗岩中发育的构造裂隙(主要指节理尺度)为研究对象,应用地质统计分析理论,以裂隙面密度P21作为地质统计分析的区域性变量,探索花岗岩岩体裂隙空间分布模式。结果表明:甘肃北山芨芨槽候选场址区域内花岗岩岩体裂隙空间... 文中以甘肃北山花岗岩中发育的构造裂隙(主要指节理尺度)为研究对象,应用地质统计分析理论,以裂隙面密度P21作为地质统计分析的区域性变量,探索花岗岩岩体裂隙空间分布模式。结果表明:甘肃北山芨芨槽候选场址区域内花岗岩岩体裂隙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特征,变异主轴方向明显;变异主轴区域内的裂隙分组地质统计特征显示,区域内第1分组裂隙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均匀随机分布,而是具有明显的"空穴效应"特征,应该在三维裂隙网络建模工作中予以考虑。本文在考虑本组裂隙"空穴效应"特征基础上,针对三维裂隙网络建模方法提出了新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北山 花岗岩裂隙 地质统计学 空间分布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庙子膨润土与北山地下水的长期作用试验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娜娜 刘月妙 郭永海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97-303,共7页
以内蒙古兴和县高庙子钠基膨润土和甘肃北山BS05号钻孔地下水为研究对象,依托低氧手套箱,在常温低氧条件下开展膨润土与地下水长期作用试验研究,获得了1年内膨润土-北山地下水体系pH和Eh值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得到了作用前后体系液相关键... 以内蒙古兴和县高庙子钠基膨润土和甘肃北山BS05号钻孔地下水为研究对象,依托低氧手套箱,在常温低氧条件下开展膨润土与地下水长期作用试验研究,获得了1年内膨润土-北山地下水体系pH和Eh值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得到了作用前后体系液相关键离子成分以及固相可交换阳离子、化学成分,依托拉曼光谱仪测定了作用前后膨润土的结构。结果表明,膨润土-北山地下水体系在本试验条件和时间范围内可以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庙子钠基膨润土 蒙脱石 PH EH 可交换阳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剂对膨润土-地下水体系化学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娜娜 刘月妙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5-80,共6页
本文以菱铁矿和碳酸钠为添加剂,在常温低氧条件下开展试验研究,考察了不同添加量下,菱铁矿和碳酸钠对膨润土-北山地下水体系的pH值、氧化还原电位(Eh值)、液相关键阳离子成分、固相矿物成分和可交换阳离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碳... 本文以菱铁矿和碳酸钠为添加剂,在常温低氧条件下开展试验研究,考察了不同添加量下,菱铁矿和碳酸钠对膨润土-北山地下水体系的pH值、氧化还原电位(Eh值)、液相关键阳离子成分、固相矿物成分和可交换阳离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碳酸钠后不仅保证体系维持在碱性范围,而且有效地阻止了钠基膨润土向钙基膨润土的转化;菱铁矿的加入使得体系维持在还原状态,Eh值稳定-158mV;菱铁矿和碳酸钠的加入并未改变膨润土本身的矿物成分。通过试验,最终获得了试验条件下增强膨润土化学缓冲性能的菱铁矿和碳酸钠的最佳添加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 菱铁矿 PH值 Eh值 矿物成分 可交换阳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北缘三危山断裂晚第四纪以来的逆冲运动及其深部构造特征 被引量:9
18
作者 云龙 张进 +5 位作者 肖骑斌 王驹 凌辉 罗辉 田霄 张竞嘉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107-2122,共16页
三危山断裂为阿尔金断裂带东段的重要分支,位于青藏高原北缘北向扩展的前缘位置,为一条左旋走滑兼逆冲的活动断裂。通过卫片解译和野外实际调查,发现三危山主断裂穿过鸣沙山后,向西至党河水库及阳关镇附近以断层陡坎的形式出露地表。由... 三危山断裂为阿尔金断裂带东段的重要分支,位于青藏高原北缘北向扩展的前缘位置,为一条左旋走滑兼逆冲的活动断裂。通过卫片解译和野外实际调查,发现三危山主断裂穿过鸣沙山后,向西至党河水库及阳关镇附近以断层陡坎的形式出露地表。由阳关镇段向西至党河水库段,穿过鸣沙山至三危山主断裂,断层陡坎的形态由复杂变简单,落差基本集中于2~6m,但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水平位移量也逐渐变小,反映了断裂活动强度由西向东逐渐减弱的特点。探槽和剖面解译结果显示,该段断裂错断下更新统玉门组(Qp^1)砂岩和砾岩、中更新统酒泉组(Qp^2)砂砾石层以及上更新统(Qp^3)冲洪积砂砾石层。卫片解译、野外实地调查和深部大地电磁(MT)剖面的解译结果表明,南截山断裂向西在莫高窟南侧与三危山断裂交汇,二者在深部向阿尔金断裂收敛,上述三条断裂共同构成区域挤压性非对称半正花状构造。高原北缘的扩展是通过一系列北东-南西向走滑断裂活动及其所夹地块向北东运动和挤压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危山断裂 逆冲运动 断层陡坎 阿尔金断裂 区域挤压性非对称半正花状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北缘三危山断裂晚第四纪以来的左旋走滑活动 被引量:14
19
作者 云龙 杨晓平 +1 位作者 宋方敏 王驹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34-446,共13页
通过对三危山断裂沿线微地貌的实地调查,发现山前主要分布2期冲洪积扇,多呈上叠式排布。对比区域冲洪积扇的分布和形成年龄,结合文中的光释光测年(OSL)结果,认为三危山山前老冲洪积扇形成于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发育于冲洪积扇... 通过对三危山断裂沿线微地貌的实地调查,发现山前主要分布2期冲洪积扇,多呈上叠式排布。对比区域冲洪积扇的分布和形成年龄,结合文中的光释光测年(OSL)结果,认为三危山山前老冲洪积扇形成于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发育于冲洪积扇上的纹沟、断裂通过的山脊被同步左旋位错,最大和最小位错量分别为5.5m和1.7m,但大多分布在3.0~4.5m之间。结合光释光测年(OSL)结果,得出三危山断裂在距今1.4万a和2.0万a以来的左旋走滑速率分别为(0.33±0.04)mm/a和(0.28±0.03)m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更新世 左旋走滑 三危山断裂 阿尔金断裂带 青藏高原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北缘三危山断裂东北段的古地震事件 被引量:10
20
作者 云龙 杨晓平 +2 位作者 王驹 宋方敏 陈献程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6-198,共13页
三危山断裂位于青藏高原北缘,为阿尔金断裂带的一条重要分支,研究其晚更新世以来的活动特征,可为全面地把握青藏高原北缘的地震活动规律提供基础资料。在对三危山断裂东北段(十工口子西-双塔)进行遥感资料解译、野外地质地貌调查和探槽... 三危山断裂位于青藏高原北缘,为阿尔金断裂带的一条重要分支,研究其晚更新世以来的活动特征,可为全面地把握青藏高原北缘的地震活动规律提供基础资料。在对三危山断裂东北段(十工口子西-双塔)进行遥感资料解译、野外地质地貌调查和探槽开挖,并分析探槽内揭露的断层、地层和楔状堆积三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堆积物的光释光断代研究,最终利用逐次限定法分析了古地震事件发生的年代。研究发现该断裂段上晚更新世以来发生了3次古地震事件:距今最远的一次事件E1发生在约5.3万年前,接近5.3万年;第二次事件E2发生于距今约4万年之前,5.3万年之后,更接近4万年;最近的一次事件E3发生于距今7.42—2.47ka。由于晚更新世以来探槽开挖地点地层沉积的不连续,或地层沉积之后发生的侵蚀作用,导致探槽内揭露出的古地震事件存在严重缺失。但可以确定的是,在晚更新世中晚期和全新世,三危山断裂东北段上确有破裂地表的古地震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震事件 三危山断裂 阿尔金断裂 青藏高原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