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铀溶解与迁移沉淀成矿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正义 王勇剑 +3 位作者 刘红旭 王生云 郭春影 白芸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01-408,共8页
深入探讨铀溶解、迁移以及沉淀成矿特征对于研究铀基本性状、铀矿成因、铀水冶和污染治理都至关重要。多年来的实践研究证明,热力学计算和与之有关的铀溶解实验得出的相图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从中可以获得关于成矿作用中铀迁移形式、沉... 深入探讨铀溶解、迁移以及沉淀成矿特征对于研究铀基本性状、铀矿成因、铀水冶和污染治理都至关重要。多年来的实践研究证明,热力学计算和与之有关的铀溶解实验得出的相图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从中可以获得关于成矿作用中铀迁移形式、沉淀的物理化学条件以及成矿机制的认识。通过梳理近年来发表的铀溶解与矿物平衡的Eh-pH图、各类新相图图解及其应用现状,并结合相关图解的物理化学含义提出了若干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溶解 迁移 沉淀 铀矿物与溶液平衡 成矿特征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攀枝花大田地区铀矿化透镜地质体特征、成因及其对深源铀成矿的启示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凤岗 姚建 +4 位作者 吴玉 陈友良 孙泽轩 张玉顺 李秋实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2-931,共20页
提要:【研究目的】近期在四川省攀枝花大田地区发现了呈雁列式展布铀矿化透镜体群,无论是在铀矿化特征上还是在成因上均极为特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研究方法】通过对铀矿化透镜体开展岩石学、矿物学、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地质学... 提要:【研究目的】近期在四川省攀枝花大田地区发现了呈雁列式展布铀矿化透镜体群,无论是在铀矿化特征上还是在成因上均极为特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研究方法】通过对铀矿化透镜体开展岩石学、矿物学、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地质学及年代学、铀赋存状态及铀矿化与透镜体之间的成因联系等研究。【研究结果】铀矿化透镜体基本由斜长石组成并发生了强烈钠黝帘石化,具有岩浆岩常见的镶嵌结构,形成年龄为821 Ma(SIMS锆石U-Pb)。化学组成上具有富Na_(2)O(含量3.95%~5.68%,平均为5.09%)、CaO(含量4.40%~7.35%,平均为5.46%),贫SiO_(2)(含量51.52%~55.09%,平均为53.34%)的特征。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铀矿化透镜体具有极低的ΣREE含量(含量9.96×10^(-6)~33.63×10^(-6),平均为22.03×10^(-6)),特殊的铕正异常(δEu=1.59~5.51,平均为2.68)稀土配分模式。I_(Sr)值介于0.7060~0.7088,平均为0.7074,具有地幔来源特征。透镜体中铀主要呈独特的“铀钛矿物聚集体”形式存在,主要由“金红石+铀钛混合物+钛铀矿+晶质铀矿+锆石”等矿物组成,且上述矿物具有由“金红石(Ti)→铀钛混合物(Ti>U)→钛铀矿(Ti700℃)高压(>15 kbar)的环境中,U与Ti具有极强的亲和性,形成以Na U^(4+)(Ti^(4+))[Ti O_(4)]^(4+)(F,Cl)为主要形式的络合物,并在熔体中向富钠的部位迁移、富集。铀与透镜体具有同源、同成因特征,而“铀钛矿物聚集体”是在等压降温过程中因温度降低从浆状体中分离出来所形成。攀枝花大田地区铀矿化透镜体的发现提供了深源铀成矿的地质实例,为探讨深源铀成矿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矿化透镜体 铀钛矿物聚集体 斜长岩 幔源 矿产勘查工程 攀枝花大田地区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盆地乌库尔其地区腐殖酸与铀成矿关系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张玉燕 邱骏挺 +1 位作者 修晓茜 王文全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49-353,共5页
伊犁盆地南缘乌库尔其地区铀矿化主要分布在中、下侏罗统水西沟群暗色含煤建造中,暗色含煤建造往往含有许多有机质,在有机质中与铀沉淀富集关系最密切的是腐殖酸(HA)。运用强碱配合焦磷酸盐对层间氧化带不同分带岩石中腐殖酸进行分离及... 伊犁盆地南缘乌库尔其地区铀矿化主要分布在中、下侏罗统水西沟群暗色含煤建造中,暗色含煤建造往往含有许多有机质,在有机质中与铀沉淀富集关系最密切的是腐殖酸(HA)。运用强碱配合焦磷酸盐对层间氧化带不同分带岩石中腐殖酸进行分离及提取实验,并在HF-HCl混酸处理下去除腐殖酸中硅酸盐杂质,降低样品灰分,达到纯化样品的目的。所提取的腐殖酸中含量高的元素是C、O、H,分别占53.74%、39.23%和4.03%,同时还含有较少量N、S。红外光谱分析表明,伊犁盆地可提取腐植酸的芳香度高、分子量大、腐殖化程度较低。此外腐殖酸中含有羧基、羟基、酚羟基、羰基等酸性官能团,使其具有较强的还原、络合和吸附能力,在铀的沉淀富集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殖酸 铀矿 伊犁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岗岩型铀矿床中矿前期蚀变对铀活化溶解的实验研究及其找矿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正义 张玉燕 李晓光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3期216-222,共7页
产铀花岗岩岩体多为二云母花岗岩,其中黑云母遭受白云母化,进而改变晶体结构和铀的赋存状态,产生铀的活化溶解。大量实验结果表明,黑云母转变为白云母易发生于含钾、铝的氯化物酸性溶液中,形成温度多在350~500℃,压力(PH2O)20~100MPa... 产铀花岗岩岩体多为二云母花岗岩,其中黑云母遭受白云母化,进而改变晶体结构和铀的赋存状态,产生铀的活化溶解。大量实验结果表明,黑云母转变为白云母易发生于含钾、铝的氯化物酸性溶液中,形成温度多在350~500℃,压力(PH2O)20~100MPa。实验结果证实,酸性初始溶液对形成造岩矿物的白云母化和伊利石化更有利,并往往稳定于pH=3~4的范围,白云母化时转入溶液的铀含量最高可达30%。黑云母的绿泥石化易发生于400℃,50MPa含镁、钠,pH=6~8的弱碱溶液中。黑云母转变为绿泥石比其转变为白云母时释放出的铀要少得多,一般低于检测限。实验结果还表明,晶质铀矿在黑云母的白云母化条件下转入溶液的铀为104~130μg/L,比晶质铀矿在黑云母绿泥石化条件下转入溶液的铀(12.2μg/L)高近一个数量级。这种"矿前期蚀变"在"退色蚀变"过程中铀的丢失现象对于找矿具有普遍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铀矿床 “矿前期蚀变” 铀活化溶解实验 找矿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非铀矿资源特征及我国企业投资建议
5
作者 王健菲 宋继叶 +1 位作者 张晓 林双幸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51-2361,共11页
南非铀资源量位居世界前列,研究南非铀资源特征与投资环境可以为我国铀矿勘查开发“走出去”战略提供参考。笔者等以IAEA等权威机构发布的数据为基础,综合分析南非铀资源量、铀矿床类型、铀矿床规模及投资环境。目前,南非主要存在6种类... 南非铀资源量位居世界前列,研究南非铀资源特征与投资环境可以为我国铀矿勘查开发“走出去”战略提供参考。笔者等以IAEA等权威机构发布的数据为基础,综合分析南非铀资源量、铀矿床类型、铀矿床规模及投资环境。目前,南非主要存在6种类型的铀矿床,铀矿床主要分布于太古宙地盾金—铀、铜—铂族元素—金刚石成矿区和古生代—中、新生代卡鲁盆地铀—金刚石—砂金成矿区。综合勘查开发现状、国家政治稳定性、社会经济和基础设施等因素,笔者等认为南非铀矿投资环境属“一般”等级水平。但近年来,南非投资环境总体趋势在向好发展,而且维特瓦斯兰德盆地金(铀)矿床一直在开采,潜力巨大,因此南非铀资源值得中国企业关注,及时抓住投资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资源 铀矿类型 铀矿规模 投资环境 南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北方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与油气关系研究 被引量:41
6
作者 刘武生 赵兴齐 +1 位作者 史清平 张梓楠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9-287,共9页
油气与砂岩型铀矿的相互作用关系日益受到地质、特别是铀矿地质学者的重视,单个能源矿产的成矿理论已日趋成熟,但相互作用关系研究却十分薄弱,是亟需探究和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本文通过中国北方典型砂岩型铀矿与油气时空分布特征... 油气与砂岩型铀矿的相互作用关系日益受到地质、特别是铀矿地质学者的重视,单个能源矿产的成矿理论已日趋成熟,但相互作用关系研究却十分薄弱,是亟需探究和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本文通过中国北方典型砂岩型铀矿与油气时空分布特征分析、镜下微观分析、化学计算,表明油气主要通过吸附作用、还原作用、供铀作用和保铀作用促使铀的富集成矿。其中,油气的裂解产物沥青、有机酸层对铀有强烈的吸附作用;油气的还原作用主要是通过强还原气体(H_2、CH_4、CO、H_2S等)将高价、活化的铀离子还原成四价、稳定的铀矿物;油气与硫酸根离子相互作用生成的有机酸能够通过酸溶、萃取和金属-有机络合作用将途经围岩的部分铀富集并在成矿部位释放,从而叠加改造铀成矿作用,增加铀的来源;油气逸出的强还原气体H_2、CO能使地层产生酸化,形成高岭土化,从而使氧化带呈弱碱性、成矿带呈弱酸性特征。砂岩型铀成矿作用与油气的关系对砂岩型铀矿含矿目的层的厘定、铀矿床定位、补充完善砂岩型铀成矿理论、"烟囱效应"指导找油气等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 砂岩型铀矿 分布特征 成矿作用 找矿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直罗组黄铁矿与砂岩型铀矿化关系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陈超 刘洪军 +5 位作者 侯惠群 韩绍阳 柯丹 白云生 欧光习 李言瑞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375-3380,共6页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是我国砂岩型铀矿重要成矿区。通过对盆地北部大营铀矿床直罗组赋矿地层砂岩野外观察、镜下鉴定发现,黄铁矿存在多种产状,它们的宏观、镜下产状存在一定对应关系。对黄铁矿硫同位素的分析测试以及蚀变矿物的研究发现,...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是我国砂岩型铀矿重要成矿区。通过对盆地北部大营铀矿床直罗组赋矿地层砂岩野外观察、镜下鉴定发现,黄铁矿存在多种产状,它们的宏观、镜下产状存在一定对应关系。对黄铁矿硫同位素的分析测试以及蚀变矿物的研究发现,δ^(34)S的变化范围-36.5‰^-27.3‰,平均值为-32.28‰,为较小的负值,具有明显生物成因作用。同时草莓状黄铁矿以及生物碎屑胞腔中的铀矿物的发现,也证实了铀成矿期的生物作用。地下水中U^(6+)、Fe^(2+)与"轻"的H_2^(32)S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形成了黄铁矿与铀矿的紧密伴生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型铀矿 黄铁矿 硫同位素 蚀变 大营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山铀矿岩芯HySpex成像高光谱数据蚀变矿物提取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2
8
作者 孙雨 聂江涛 +3 位作者 田丰 秦凯 杨国防 王健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5-174,共10页
成像高光谱遥感具有图谱合一的优势,能够根据光谱特征直接识别地物,是遥感领域的前沿方向。本文使用江西省相山铀矿田岩芯HySpex成像高光谱数据,采用基于专家知识的MTMF和波段运算方法开展了蚀变矿物填图,提取了赤铁矿、伊利石、绿泥石... 成像高光谱遥感具有图谱合一的优势,能够根据光谱特征直接识别地物,是遥感领域的前沿方向。本文使用江西省相山铀矿田岩芯HySpex成像高光谱数据,采用基于专家知识的MTMF和波段运算方法开展了蚀变矿物填图,提取了赤铁矿、伊利石、绿泥石和方解石4种蚀变矿物,制作了铀矿岩芯高光谱蚀变矿物分布图。通过分析高光谱蚀变矿物类型、组合和分布规律,在岩芯中划分出中心蚀变带、近矿蚀变带和矿旁蚀变带,中心蚀变带蚀变矿物为赤铁矿+伊利石+绿泥石+方解石,近矿蚀变带为伊利石+方解石,矿旁蚀变带为零星分布的伊利石+方解石。其中,岩芯高光谱遥感提取出的绿泥石第二吸收峰位于2270 nm,光谱特征分析显示属于富铁绿泥石,与前人得出的与铀矿化密切相关的绿泥石主要为富铁绿泥石的结论一致。铀矿岩芯HySpex岩芯成像高光谱数据应用实践表明该数据在地质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和广泛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高光谱 蚀变矿物 HySpex 相山铀矿田 江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相山西部地区深部多金属矿化矿石组构学、矿物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9
9
作者 刘军港 李子颖 +2 位作者 聂江涛 王健 李秀珍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67-381,共15页
江西相山铀矿田西部地区实施的铀矿科学深钻3号孔在深部-700 m发现大量铅锌多金属矿化脉,垂向上呈"上铀下多金属"的分布特征。文章对深部多金属矿化进行了详细的矿物学和矿石组构学研究,并对其成因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矿石... 江西相山铀矿田西部地区实施的铀矿科学深钻3号孔在深部-700 m发现大量铅锌多金属矿化脉,垂向上呈"上铀下多金属"的分布特征。文章对深部多金属矿化进行了详细的矿物学和矿石组构学研究,并对其成因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矿石结构主要有中细粒及微粒结构、自形晶粒状结构、他形晶粒状结构、填隙结构、包含结构、镶边结构、固溶体分离结构、碎裂结构、环带结构等;矿石构造主要有脉状构造、细脉状构造、条带状构造、角砾状构造、致密块状构造、稠密浸染状构造等。矿化类型主要有石英-毒砂-黄铁矿(锡石、黄铜矿)型、黄铁矿型、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型、闪锌矿-方铅矿-碳酸盐(菱铁矿-方解石)型,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分带性。根据矿物组合和穿插关系,矿化过程经历了成矿前期的碱性流体作用,形成矿前期绿泥石、锡石和金红石。铅锌成矿期经历了石英-毒砂阶段、黄铁矿化阶段、铅锌矿化阶段、铅锌银碳酸盐阶段等多期叠加。成矿后期以形成碳酸盐-石英脉为特征。综合分析认为,相山深部多金属矿化具有浅成、中低温特征,是与次火山岩有关的低硫化型浅成中低温热液多金属矿化。目前已经发现的铅锌多金属矿化很可能是深部矿化的一个端员,深部很有可能存在与成矿有关的次火山岩体,且具有寻找斑岩型多金属矿化的成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矿石组构学 多期多阶段成矿 浅成低温热液型多金属矿化 相山铀矿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音戈壁盆地南部塔木素铀矿床水岩作用特征及其与铀成矿关系研究 被引量:23
10
作者 王凤岗 侯树仁 +2 位作者 张良 门宏 王俊林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33-646,共14页
在较封闭的环境中,塔木素铀矿床高矿化度(平均矿化度为35.4 g/L)NaCl型地下水中的Na+替换了斜长石中的Ca2+,使斜长石由更长石(An≈13)转变为钠长石(An≈1),被替换出的Ca_2+(以CaO计,约占斜长石总质量的4.5%)与地下水中的HCO_3^-、CO_3^(... 在较封闭的环境中,塔木素铀矿床高矿化度(平均矿化度为35.4 g/L)NaCl型地下水中的Na+替换了斜长石中的Ca2+,使斜长石由更长石(An≈13)转变为钠长石(An≈1),被替换出的Ca_2+(以CaO计,约占斜长石总质量的4.5%)与地下水中的HCO_3^-、CO_3^(2-)及Mg^(2+)等结合形成了白云石等碳酸盐胶结物。在此过程中发生了脱碳作用,促使地下水中以[UO_2(CO_3)_3]^(4-)、[UO_2(CO_3)_3]^(2-)等碳酸铀酰络合离子及Mg CO_3·Na_2UO_2(CO_3)_2复盐发生分离而形成了铀的沉淀,并受扩散作用影响,水中的铀趋向于向水岩作用相对强烈地段迁移,从而促使铀在特定的层位集中、富集。同时,斜长石因水岩作用(溶解、溶蚀等),在解理面及表面形成了次生的缝隙及孔洞等,为铀沉淀提供了空间。成岩后,含SO_4^(2-)等的酸性地表水沿层间下渗,溶解了砂岩中碳酸盐胶结物而形成了溶洞,为后期再次迁移的铀提供了沉淀空间,并形成了铀的进一步叠加、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岩作用 铀成矿 塔木素铀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北海相磷块岩中纳米级钛铀矿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漆富成 李治兴 +4 位作者 王文全 杨志强 彭波 王振云 东艳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569-577,共9页
在扬子陆块东南缘湘西北武陵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海相黑色岩系下部鲕粒磷块岩中发现超细小纳米级钛铀矿。通过扫描电镜能谱分析测定钛铀矿的化学成分,Ti质量分数为19.24%~20.37%,U为44.37%~46.86%,O为26.05%~31.01%,V和Cr元素以类质同... 在扬子陆块东南缘湘西北武陵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海相黑色岩系下部鲕粒磷块岩中发现超细小纳米级钛铀矿。通过扫描电镜能谱分析测定钛铀矿的化学成分,Ti质量分数为19.24%~20.37%,U为44.37%~46.86%,O为26.05%~31.01%,V和Cr元素以类质同象混入物形式存在于钛铀矿中。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能谱曲线也表明其为U和Ti的复杂氧化物,化学式为(U)Ti2O6(OH)。钛铀矿产出于同沉积鲕粒磷块岩经强溶蚀重结晶作用形成的磷块岩微裂隙和重结晶磷灰石晶粒间微空隙中,与重结晶磷灰石、重结晶石英、锐钛矿、含铅黄铁矿、叶腊石、金云母、绢云母等共沉淀析出。通过钛铀矿空间占位和载体基质的微区解剖研究认为,湘西北海相磷块岩中钛铀矿的形成与镁铁质—超镁铁质海底喷流系统侵位于海相磷块岩发生热液脱碳作用有关。纳米级钛铀矿的发现对探讨钛铀矿在自然界的存在状态及其成因机理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铀矿 海相磷块岩 扫描电镜 微区 海底喷流 热液脱碳 成因机理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北下庄铀矿田不同类型矿床成矿流体对比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何德宝 范洪海 +1 位作者 孟艳宁 孙远强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03-311,共9页
流体包裹体、同位素组成对比研究发现,下庄矿田硅质脉型和交点型铀矿成矿流体具有相同来源,为地幔流体和大气降水混合产物。铀成矿机制为成矿流体减压沸腾成矿、不同流体混合成矿。硅质脉型铀矿两种混合流体的均一温度、盐度分别为270~... 流体包裹体、同位素组成对比研究发现,下庄矿田硅质脉型和交点型铀矿成矿流体具有相同来源,为地幔流体和大气降水混合产物。铀成矿机制为成矿流体减压沸腾成矿、不同流体混合成矿。硅质脉型铀矿两种混合流体的均一温度、盐度分别为270~320℃,5.26%~7.45%;120~160℃,1.57%~4.03%。交点型铀矿两种混合流体的均一温度、盐度分别为350~370℃,6.59%~7.86%;110~250℃、0.58%~4.03%。高温、中等盐度流体来自地幔,气相成分为CO2、H2;中低温、低盐度流体为壳源流体(主要来自大气降水)。相对于交点型铀矿床,硅质脉型铀矿床的成矿深度浅,大气降水成分增多,其深部具有类似交点型铀矿成矿条件,是老矿山扩大资源量的主攻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流体 减压沸腾 交点型 硅质脉型 下庄铀矿田 粤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赣杭构造带火山岩型铀矿成矿规律与成矿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3
作者 刘军港 李子颖 +1 位作者 张万良 聂江涛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7年第1期25-34,共10页
华南赣杭构造带是典型的火山岩型铀矿床成矿带,其铀矿成矿时代、控矿规律及热液蚀变等方面有一定的共同特征。铀成矿流体主要为深源高温、高压、中高盐度、富含挥发分的还原性流体,晚期有大气降水加入,富铀基底和富集地幔可能共同提供... 华南赣杭构造带是典型的火山岩型铀矿床成矿带,其铀矿成矿时代、控矿规律及热液蚀变等方面有一定的共同特征。铀成矿流体主要为深源高温、高压、中高盐度、富含挥发分的还原性流体,晚期有大气降水加入,富铀基底和富集地幔可能共同提供了成矿物质,成矿期铀可能主要以正四价杂化配合物形式运移。矿床的形成是中生代大陆热点作用晚期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杭构造带 火山岩型铀矿 成矿规律 大陆热点作用 成矿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山-诸广岩体铀矿床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模式探讨 被引量:23
14
作者 徐浩 崔焕敏 +1 位作者 蔡煜琦 何德宝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4期315-322,共8页
桃山-诸广铀成矿带是我国最大的花岗岩型铀成矿带,带内集中产出了桃山、鹿井、下庄等花岗岩型大矿田。桃山-诸广岩体地区位于华南活动带内。从区域重力、航磁、航放异常入手,结合地质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筛选出与铀元素富集有关的物探异常... 桃山-诸广铀成矿带是我国最大的花岗岩型铀成矿带,带内集中产出了桃山、鹿井、下庄等花岗岩型大矿田。桃山-诸广岩体地区位于华南活动带内。从区域重力、航磁、航放异常入手,结合地质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筛选出与铀元素富集有关的物探异常,列出了地球物理异常找矿的两级标志,总结了桃山-诸广岩体地区花岗岩型铀矿床区域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山-诸广 花岗岩型铀矿床 地质-地球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沧盆地超大型锗(铀)矿床成矿机理及其模拟实验 被引量:10
15
作者 刘正义 张玉燕 +2 位作者 尹金双 修晓茜 刘红旭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1期1-7,共7页
通过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煤岩学、有机地球化学及成矿模拟实验的研究,首次阐明临沧盆地大寨超大型煤中锗(铀)的有机成矿机理:初始锗来源于赋锗的花岗岩风化产物;在泥炭化阶段通过微生物对陆生高等植物降解和改造,经有机质吸附和生成锗络... 通过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煤岩学、有机地球化学及成矿模拟实验的研究,首次阐明临沧盆地大寨超大型煤中锗(铀)的有机成矿机理:初始锗来源于赋锗的花岗岩风化产物;在泥炭化阶段通过微生物对陆生高等植物降解和改造,经有机质吸附和生成锗络合物等环节构成富锗泥炭层。当富锗泥炭层形成褐煤时,未成熟有机质从含锗的粒间孔隙水中富集锗形成褐煤锗矿层;在表生氧化阶段中,褐煤锗矿层中锗被含氧地下水淋滤、迁移、叠加再造形成富大锗矿体。为进一步探讨锗矿的有机成矿机理进行了包括浸出、吸附、络合的锗矿预富集,以及锗重新迁移和聚集实验,来表述和证明上述有机成矿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成矿机理 模拟实验 锗(铀)矿床 临沧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蒙其古尔铀矿床高岭石化蚀变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章月 秦明宽 +3 位作者 刘红旭 张晓 耿英英 吴亚平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232-233,共2页
蒙其古尔铀矿床位于新疆伊犁盆地南缘,该矿床在我国北方已知砂岩型铀矿床中,铀矿石品位最高,埋藏深度较大(局部地段超过500 m),层间氧化带发育最为典型的地区。本次研究主要针对蒙其古尔铀矿床矿石粘土化蚀变异常强烈的特点,从粘土矿物... 蒙其古尔铀矿床位于新疆伊犁盆地南缘,该矿床在我国北方已知砂岩型铀矿床中,铀矿石品位最高,埋藏深度较大(局部地段超过500 m),层间氧化带发育最为典型的地区。本次研究主要针对蒙其古尔铀矿床矿石粘土化蚀变异常强烈的特点,从粘土矿物种类、含量和规模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矿床 蚀变带 层间氧化带 粘土化 铀成矿 古尔 盆地南缘 盆地沉积 粘土矿物 灰白色砂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北部雪米斯坦火山岩带含铀地层时代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田建吉 李子颖 +3 位作者 范洪海 李月湘 衣龙升 刘权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244-245,共2页
雪米斯坦火山岩带是新疆规模最大的铀-稀有金属成矿带之一,成矿带长约120 km,自西向东由白杨河铀-铍矿田及雪米斯坦工区、七一工区、十月工区、阿尔肯特矿点和一批异常点组成。长期以来,该区地层划分和时代归属存在着疑问和争议,不但在... 雪米斯坦火山岩带是新疆规模最大的铀-稀有金属成矿带之一,成矿带长约120 km,自西向东由白杨河铀-铍矿田及雪米斯坦工区、七一工区、十月工区、阿尔肯特矿点和一批异常点组成。长期以来,该区地层划分和时代归属存在着疑问和争议,不但在地层研究上造成缺陷,而且对放射性异常的寻找、对比和评价铀矿资源带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带 地层划分 地层研究 斯坦 成矿带 地层时代 矿田 铀矿资源 阿尔肯 早二叠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CeBr_(3)探测器井下γ能谱测量^(238)U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冯延强 王海洋 +2 位作者 王铁健 焦仓文 程纪星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422-428,共7页
为实现铀资源勘查中无需铀镭平衡修正、镭氡平衡修正,通过现场测井技术便可直接获取地层铀含量,研究了基于新型溴化铈(CeBr_(3))探测器的井下γ能谱测铀技术。针对井下地层铀矿体高强度γ射线的采集需求,设计了基于FPGA的快速数字化信... 为实现铀资源勘查中无需铀镭平衡修正、镭氡平衡修正,通过现场测井技术便可直接获取地层铀含量,研究了基于新型溴化铈(CeBr_(3))探测器的井下γ能谱测铀技术。针对井下地层铀矿体高强度γ射线的采集需求,设计了基于FPGA的快速数字化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实测获取了标准饱和模型井的γ射线谱,并分析了来自镭系214 Bi的934 keV及1120 keV对于1001 keV能峰的剥谱影响,构建了1001 keV能峰处铀镭比例系数,最后利用1001 keV能峰剥谱后的净面积计算了^(238) U含量,并在国家标准饱和模型井实测验证。结果表明,利用1001 keV能峰在各标准饱和模型井的^(238) U测量值与标称值相对偏差均在±1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Br_(3)探测器 井下γ能谱 ^(238)U 1001 ke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北花岗岩型铀矿成矿地质体的初步厘定及其找矿意义 被引量:13
19
作者 夏宗强 王丙华 +3 位作者 谢小占 刘军 庞雅庆 张敏燕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2期132-138,共7页
应用"成矿地质体"理论,初步厘定了粤北地区花岗岩型铀矿的成矿地质体,并讨论了成矿地质体与铀成矿的关系及其找矿意义。粤北花岗岩型铀矿成矿地质体为燕山早期晚阶段至燕山晚期补充侵入的花岗岩小岩体和酸性、中基性岩墙(脉)... 应用"成矿地质体"理论,初步厘定了粤北地区花岗岩型铀矿的成矿地质体,并讨论了成矿地质体与铀成矿的关系及其找矿意义。粤北花岗岩型铀矿成矿地质体为燕山早期晚阶段至燕山晚期补充侵入的花岗岩小岩体和酸性、中基性岩墙(脉),成矿地质体与铀成矿在时间一致、空间上相伴,并在铀成矿过程中提供热源和矿化剂。通过成矿地质体的厘定,对下一步找矿,尤其是寻找绢英岩化类型的富大铀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地质体 花岗岩型铀矿 成岩-成矿时差 诸广南部 下庄矿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岩型铀矿床成矿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林效宾 刘红旭 +2 位作者 李西得 郝伟林 王志明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712-3725,共14页
现阶段砂岩型铀矿床成矿年龄测定主要有铀矿物U-Th-Pb表观年龄、全岩(铀矿物)样品等时线年龄、铀矿物微区原位U-Pb年龄等方法。综合各方法的原理及优缺点,认为砂岩型铀矿床的铀矿物通常颗粒细小且缺少可供扣除初始铅的伴生矿物存在,除... 现阶段砂岩型铀矿床成矿年龄测定主要有铀矿物U-Th-Pb表观年龄、全岩(铀矿物)样品等时线年龄、铀矿物微区原位U-Pb年龄等方法。综合各方法的原理及优缺点,认为砂岩型铀矿床的铀矿物通常颗粒细小且缺少可供扣除初始铅的伴生矿物存在,除等时线年龄方法外,铀矿物的选取及初始铅同位素的扣除均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U-Pb等时线年龄方法的优点是可利用全岩样品分析数据及忽略初始铅的影响,但由于砂岩型铀矿床阶段性成矿的特点,时常会导致所得到的铀铅同位素数据在等时线图解中散乱分布无法成线或所得到的等时线年龄无实际地质意义等问题。本文主要是结合砂岩型铀矿床"幕式"成矿的特点,从改进砂岩型铀矿床等时线年龄拟合的理论基础入手,提出了利用"平行"等时线方法计算矿石最后一次富集成矿年龄的方法,并提出了利用238U-206Pb等时线年龄、235U-207Pb等时线年龄、206Pb/204Pb-207Pb/204Pb图解及初始铅同位素组成等指标对成矿年龄地质意义进行综合判定的方法。以哈达图、蒙其古尔和扎吉斯坦三个铀矿床全岩样品数据进行了实例计算,等时线年龄计算结果表明上述理论方法可行,能够准确计算砂岩型铀矿床的成矿年龄。"平行"等时线方法无需考虑铀矿石矿化次数及最后一次成矿时铅同位素含量及组成,在理论上可应用于其它类型铀矿床成矿年龄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型铀矿床 成矿年代学 U-PB同位素 成矿年龄 “平行”等时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