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建庄地区直罗组铀矿化定位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刘坤鹏 刘凯鹏 +3 位作者 王晓鹏 李卫 龚斌利 韩迪 《西北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0-238,共9页
笔者总结建庄地区目的层直罗组构造、沉积相、氧化带及伽玛异常展布特征,建立“三过渡”铀矿定位模式,指导了建庄地区铀矿找矿工作,指出“三过渡”复合区规模是影响工业矿体连续性的主要因素,对铀矿找矿和综合研究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建庄地区 直罗组 辫状河 铀矿化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喷涂用低密度聚氯乙烯焊缝密封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高蒲 薛志伟 +1 位作者 王刚锋 高明明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0-55,共6页
本文制备了一种机器人喷涂用低密度聚氯乙烯焊缝密封胶,分别研究了玻璃微珠种类、组分、加入量、生产工艺对试样密度、流淌性、黏度、抗压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样的密度与玻璃微珠性能有关;玻璃微珠的抗压性能影响现场施工喷涂后... 本文制备了一种机器人喷涂用低密度聚氯乙烯焊缝密封胶,分别研究了玻璃微珠种类、组分、加入量、生产工艺对试样密度、流淌性、黏度、抗压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样的密度与玻璃微珠性能有关;玻璃微珠的抗压性能影响现场施工喷涂后试样的最终密度。随玻璃微珠质量分数的增加,试样稳定性提高,密度逐渐变小,但拉伸强度和弯曲试验结果均会下降,流淌性也会受影响。批量生产时,高速分散和三辊研磨会影响玻璃微珠的降低密度效果,采用预混合及低速循环搅拌方式使玻璃微珠和物料分散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 聚氯乙烯焊缝密封胶 抗压性能 玻璃微珠 黏度 力学性能 生产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西缘英东地区上油砂山组黄铁矿与砂岩型铀矿化关系研究
3
作者 李强 赵兴齐 +8 位作者 陈擎 陈云杰 陈斌 荣骁 赵旭 康利刚 时志浩 李天石 龚奇福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74-1285,共12页
英东地区砂岩型铀矿是近年在柴达木盆地西缘古-新近系中新发现的具有工业价值的砂岩型铀矿。为了查明赋矿地层中黄铁矿成因及形成机理,探讨其与铀矿化之间关系,本文对含矿砂岩中的黄铁矿、铀矿物开展矿物学研究,并分析了黄铁矿微量元素... 英东地区砂岩型铀矿是近年在柴达木盆地西缘古-新近系中新发现的具有工业价值的砂岩型铀矿。为了查明赋矿地层中黄铁矿成因及形成机理,探讨其与铀矿化之间关系,本文对含矿砂岩中的黄铁矿、铀矿物开展矿物学研究,并分析了黄铁矿微量元素和S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①上油砂山组含矿砂岩中黄铁矿主要以胶状和粒状形式存在,多与铀矿物相伴生,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显示其具有相似的物质来源。黄铁矿显著富集As且Co/Ni值较低,表明其形成于低温沉积环境。②上油砂山组含矿砂岩中黄铁矿δ^(34)S_(CDT)分布范围为1.2‰~14.1‰,平均值为7.9‰,表明硫的分馏程度较低,岩石中硫的来源比较单一,认为黄铁矿的形成与有机物热解作用密切相关,其硫源主要为油气和沉积硫化物。③综合研究区铀成矿地质条件,认为英东地区上油砂山组含矿砂岩中黄铁矿为铀成矿提供了必要的还原剂,增加了目的层砂体还原容量,有利于砂岩型铀矿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 S同位素 砂岩型铀矿 上油砂山组 柴达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盐水体中总放射性活度测定方法研究
4
作者 赵奎 刘中平 +1 位作者 胡燕 刘宸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0-586,共7页
水中放射性总活度是水体日常辐射监测的必测项目,常规低本底α/β测量仪不适宜于高盐分水体中总放射性活度的测量,低本底液体闪烁法具有操作简单、探测效率高且能够实现α/β甄别等优点,能够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在优化的条件下,α源对β... 水中放射性总活度是水体日常辐射监测的必测项目,常规低本底α/β测量仪不适宜于高盐分水体中总放射性活度的测量,低本底液体闪烁法具有操作简单、探测效率高且能够实现α/β甄别等优点,能够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在优化的条件下,α源对β道的串道比K_(αβ)和β源对α道的串道比K_(βα)分别为18.6%和7.50%,总α、总β放射性活度检出限分别为0.052Bq/L和0.080Bq/L,对3个不同含量的样品测试研究其精密度和准确度,总α放射性活度测量相对标准偏差为6.9%~8.6%,相对误差分别为-6.27%~3.33%。总β放射性活度测量相对标准偏差为的6.2%~9.3%,相对误差分别为-4.44%~9.17%。对不同盐分样品进行加标回收试验,总α放射性活度的加标回收率在91.8%~106%之间,总β放射性活度的加标回收率在93.3%~111%之间。用液体闪烁法与低本底测量仪测量高盐分模拟样品的结果表明,低本底α/β测量仪的测量结果因受到盐分的影响而偏离推荐值,液体闪烁法测试结果与模拟样品推荐值接近。用液体闪烁法测量高盐分真实样品,其精密度与准确度满足分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闪烁法 总α、总β 高盐份 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表层的概念界定及其水文生态效应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杨泽元 许登科 +4 位作者 郑志伟 石玉红 史晓琼 张艳娜 李文莉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7-81,95,共6页
干表层(DSL,Dry Surface Layer)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土-气界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陆地水分循环。文章以土壤物理学、土壤水动力学、土壤热力学和水文地质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在综合分析前人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室内物理试验的部分观测成果... 干表层(DSL,Dry Surface Layer)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土-气界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陆地水分循环。文章以土壤物理学、土壤水动力学、土壤热力学和水文地质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在综合分析前人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室内物理试验的部分观测成果,界定了干表层的概念,探讨了此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辨析了干表层和(下伏)土壤干层两个概念的关系;阐明了干表层与地下水位埋深的关系,干表层对降雨入渗、蒸发和植被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气界面 干表层 概念界定 水文生态效应 干旱半干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首山铀成矿带芨岭矿床铀矿物特征及成矿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王生云 范洪海 +9 位作者 顾大钊 钟军 陈金勇 宋继叶 朱泉龙 王刚 王伟 邵东 荣骁 宋振涛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6期501-513,共13页
芨岭矿床位于甘肃龙首山铀成矿带中段,是我国北方钠交代型铀矿床的典型代表之一。本次通过岩矿鉴定、电子探针分析,结合电子探针U-Th-Pb化学法和LA-ICP-MS U-Pb同位素方法,对芨岭铀矿床铀矿物特征及成矿年代学进行了研究。芨岭矿床铀的... 芨岭矿床位于甘肃龙首山铀成矿带中段,是我国北方钠交代型铀矿床的典型代表之一。本次通过岩矿鉴定、电子探针分析,结合电子探针U-Th-Pb化学法和LA-ICP-MS U-Pb同位素方法,对芨岭铀矿床铀矿物特征及成矿年代学进行了研究。芨岭矿床铀的赋存形式以独立铀矿物为主,少量以吸附铀及含铀副矿物形式存在。铀矿物有沥青铀矿、铀石、氧化型沥青铀矿、晶质铀矿及次生铀矿物,其中沥青铀矿为主要铀矿物。电子探针矿物成份分析显示,在不同类型铀矿物中沥青铀矿铀含量最高,晶质铀矿化学成份总量及钍、铅含量较高;氧化型沥青铀矿为铀矿物的派生产物,其化学成份变化较大且总量偏低;晶质铀矿稀土元素总量较高,轻稀土元素相对亏损,重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铕异常明显;沥青铀矿稀土元素总量较低,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晶质铀矿形成时代为441 Ma,可能代表了赋矿围岩(中粗粒似斑状花岗岩)的形成时代,沥青铀矿年龄为99 Ma和50 Ma,可能代表了芨岭矿床的两期热液铀成矿作用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芨岭钠交代型铀矿床 铀矿物特征 成矿年代学 龙首山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水百合香气成分的气相色谱保留指数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焦龙 王媛 +3 位作者 邰文亮 刘焕焕 薛志伟 王彦昭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00-605,共6页
采用比较分子场分析(Co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CoMSIA)方法,研究了香水百合中38种香气成分分子结构与气相色谱保留指数值之间的定量构效关系。用外部测试集验证法和留一交叉验证法对模型的稳健性和预测能力进行了检验,并通过CoM... 采用比较分子场分析(Co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CoMSIA)方法,研究了香水百合中38种香气成分分子结构与气相色谱保留指数值之间的定量构效关系。用外部测试集验证法和留一交叉验证法对模型的稳健性和预测能力进行了检验,并通过CoMSIA模型和CoMFA模型的分子场三维等势图研究了这些化合物分子中不同化学结构对保留指数值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CoMSIA模型和CoMFA模型都具有较好的稳健性和预测能力,且能够合理解释结构对保留指数值的影响,可应用于对香水百合香气成分的色谱保留指数值的预测。与CoMFA模型相比,CoMSIA模型的预测准确度更高,在香水百合香气成分的色谱定量构效关系研究中,显然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保留指数 比较分子场分析 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 香气成分 香水百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甘蔗渣吸附水中Th(Ⅳ)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攀峰 邰文亮 +3 位作者 杨贤 王强 花榕 刘云海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74-177,186,共5页
以NaOH改性前后的甘蔗渣为吸附剂,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pH、离子强度、吸附时间、溶液浓度和温度等因素对改性前后甘蔗渣吸附水中Th(Ⅳ)的影响。结果表明:pH对吸附的影响较大,离子强度对吸附的影响较弱,表明Th(Ⅳ)在改性前后甘蔗渣上... 以NaOH改性前后的甘蔗渣为吸附剂,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pH、离子强度、吸附时间、溶液浓度和温度等因素对改性前后甘蔗渣吸附水中Th(Ⅳ)的影响。结果表明:pH对吸附的影响较大,离子强度对吸附的影响较弱,表明Th(Ⅳ)在改性前后甘蔗渣上的吸附受表面络合控制;升高温度有利于吸附反应;改性前的甘蔗渣达到吸附平衡的时间为120min,改性后的甘蔗渣达到吸附平衡的时间为180min;改性前后甘蔗渣吸附Th(Ⅳ)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这表明Th(Ⅳ)在改性前后甘蔗渣上的吸附是受化学作用控制的单分子层的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甘蔗渣 氢氧化钠 吸附等温线 吸附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龙首山芨岭铀矿床成矿热液流体特征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赵如意 王博 +4 位作者 陈毓川 王刚 陈云杰 聂利 李涛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82-294,共13页
芨岭铀矿是中国北方最典型的钠交代型铀矿床之一,文章通过对芨岭矿床ZKJ9-4钻孔深部所见含矿蚀变闪长岩、近矿蚀变闪长岩、远矿蚀变闪长岩、闪长岩原岩地球化学特征和组分迁移计算及矿体中心部位的淡粉红色方解石脉流体包裹体特征、均... 芨岭铀矿是中国北方最典型的钠交代型铀矿床之一,文章通过对芨岭矿床ZKJ9-4钻孔深部所见含矿蚀变闪长岩、近矿蚀变闪长岩、远矿蚀变闪长岩、闪长岩原岩地球化学特征和组分迁移计算及矿体中心部位的淡粉红色方解石脉流体包裹体特征、均一温度、盐度和激光拉曼光谱研究,认为芨岭钠交代型铀矿床的成矿流体含有大量碳酸铀酰络合物[UO_2(CO_3)_2]^(2–)和[UO_2(CO_3)_2]^(4–)的同时还含有丰富的SiO_2、Na^+、Ca^(2+)、Mg^(2+)、Fe^(2+)、Mn^(2+)、∑REE、U、Th、Ga、Sr、Zr、Ba、Rb、Nb、Mo、Cd、Sn、Hf、Ti、Ta、CO_2、H_2S和CH_4等组分,成矿流体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并对MnO、K_2O、Cr和Co具有较强的交代溶蚀作用。成矿流体是起源于岩浆演化晚期的再平衡岩浆水,热液温度为(300±20)℃,盐度为2.99 wt%~4.57 wt%NaCl,密度为0.75~0.77 g/cm^3。流体沸腾是芨岭钠交代型铀矿成矿物质的早期卸载机制,晚期成矿流体中加入了大量的大气降水,流体混合作用进一步促进了成矿物质的卸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首山 芨岭铀矿床 组分迁移 方解石脉 流体包裹体 成矿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石泉铀矿床晶质铀矿矿物学特征研究及其找矿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建俊 王伟 +3 位作者 王刚 王凯兴 余驰达 刘晓东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60-677,共18页
龙首山铀成矿带西段的红石泉铀矿床是中国典型的伟晶岩型铀矿床,具有“岩体型”矿化特征。文章以红石泉晶质铀矿为切入点,结合全岩地球化学与晶质铀矿矿物学以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探讨红石泉矿床铀矿物蚀变演化及铀矿化特征,得出以下认... 龙首山铀成矿带西段的红石泉铀矿床是中国典型的伟晶岩型铀矿床,具有“岩体型”矿化特征。文章以红石泉晶质铀矿为切入点,结合全岩地球化学与晶质铀矿矿物学以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探讨红石泉矿床铀矿物蚀变演化及铀矿化特征,得出以下认识:①红石泉矿床原生晶质铀矿受明显热液蚀变改造,w(UO_(2)+ThO_(2)+PbO+REE_(2)O_(3)+Y_(2)O_(3))逐渐减少,w(CaO+SiO_(2)+FeO+Al_(2)O_(3))明显增加,在蚀变改造过程中U从晶质铀矿中释放,随流体迁移;②红石泉矿床晶质铀矿Pb丢失现象较普遍,其中在背散射图像中较亮的A类晶质铀矿Pb丢失机制为重结晶,其重结晶加权平均年龄为(416±18)Ma,而较暗的B类晶质铀矿Pb丢失机制为扩散(浸出);③红石泉矿床岩浆铀成矿阶段之后,存在后期热液铀成矿作用。根据全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区内正长岩结晶年龄,文章推测红石泉矿床热液铀成矿与正长岩浆分异的碱性热液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岩浆型铀矿床 晶质铀矿 成矿特征 红石泉铀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铁基材料应用于氧化体系去除水体污染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委托 朱晓伟 杜江坤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7-81,共5页
近年来,对常规的铁基材料进行硫化改性已经成为抑制铁材料团聚和氧化,提高其反应活性的重要技术手段。通过硫化铁基材料可构建非均相氧化体系,该体系反应更高效且适用范围更广,在水处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常见的硫化含铁物质... 近年来,对常规的铁基材料进行硫化改性已经成为抑制铁材料团聚和氧化,提高其反应活性的重要技术手段。通过硫化铁基材料可构建非均相氧化体系,该体系反应更高效且适用范围更广,在水处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常见的硫化含铁物质作为非均相类Fenton催化剂去除水体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探讨了经硫化处理后不同种类的铁化合物催化降解有机物的性能,讨论了硫掺杂对于提高催化剂反应活性以及拓宽其适用范围的作用机理。最后指出,硫化铁基材料的制备参数优化和探索自然界中硫化物的实际应用潜力及其与水生物体的相互作用机制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掺杂 铁基材料 非均相 氧化反应 有机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亚铜/铁酸铋光催化剂催化还原溶液中U(Ⅵ)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宸 李小燕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99-203,共5页
通过湿浸渍法制备出了Cu_(2)O/BiFeO_(3)可见光响应型异质结光催化剂,将它们用于光催化还原去除水溶液中的U(Ⅵ),并研究了复合光催化剂在不同条件下的光催化效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分析(EDS)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分析(UV-... 通过湿浸渍法制备出了Cu_(2)O/BiFeO_(3)可见光响应型异质结光催化剂,将它们用于光催化还原去除水溶液中的U(Ⅵ),并研究了复合光催化剂在不同条件下的光催化效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分析(EDS)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分析(UV-Vis)法对催化剂材料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在溶液pH为5,U(Ⅵ)的初始浓度为5mg/L,空穴捕获剂用量为8%的条件下,Cu_(2)O质量分数为15%时Cu_(2)O/BiFeO_(3)异质结光催化剂对溶液中U(Ⅵ)的催化还原速率最快,反应到100min时去除率达到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亚铜/铁酸铋 可见光 光催化 铀酰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龙首山牛角沟铀矿点钾钠混合交代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如意 王博 +4 位作者 陈毓川 陈云杰 荣骁 王刚 李涛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469-2484,共16页
牛角沟铀矿点是甘肃省龙首山铀成矿带中段东部重要的钠交代型铀矿点,该矿点外围新发现的钾钠混合交代花岗岩在该区难得一见。为更细致的解析钾钠混合交代作用,本文从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等方面开展研究,认为牛角沟... 牛角沟铀矿点是甘肃省龙首山铀成矿带中段东部重要的钠交代型铀矿点,该矿点外围新发现的钾钠混合交代花岗岩在该区难得一见。为更细致的解析钾钠混合交代作用,本文从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等方面开展研究,认为牛角沟中粗粒花岗岩是早古生代(445.2±7.8Ma)祁连山—龙首山造山作用晚期,后碰撞伸展环境中产出的中硅、富碱弱过铝、低铁和钙而贫钛、镁、磷的高钾钙碱性花岗岩。钾钠混合交代作用形成蚀变岩从中心向外依次为孔洞状钾钠混合交代花岗岩→雪花状方解石化钾钠混合交代花岗岩→少石英无暗色矿物紫红色钾钠混合交代花岗岩→假象绿泥石化花岗岩逐渐过渡为正常花岗岩。钾钠混合交代作用的热液溶蚀萃取了流经花岗岩中的SiO2、TiO_2、FeO、Fe_2O_3、MnO、MgO、CaO和P2O5,以及REE、Ba、Sr、Zr、Sc、Cr、Sr、Co、Mo、Hf、Bi、Sb、Pb等化学组分,迁入孔洞状钾钠混合交代花岗岩中的组分有Na_2O、K_2O、MnO、Th、U、Rb、Nb、Ta、W、Sr等。CaO、MnO、Na_2O、Th、U、Nb、Ta、Rb、HREE等组分与方解石一起迁入雪花状方解石化钾钠混合交代蚀变带中,而TiO_2、FeO、Fe_2O_3、MgO、CaO、P_2O_5、V、U、Se、Zr等化学组分在紫红色钾钠混合交代花岗岩中析出富集。钾钠混合交代花岗岩性脆、易碎、多孔、"疏松",为之后钠交代铀成矿作用提供了良好的围岩基础。其侵位时代进一步印证了龙首山钠交代型铀矿成矿作用起始于444~442Ma前后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首山牛角沟矿点 钾钠混合交代铀成矿 地球化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北缘上干柴沟组砂体特征及铀成矿作用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廉康 赵兴齐 +1 位作者 王继斌 张淼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4期311-319,共9页
柴北缘上干柴沟组为半湿润、半干旱环境下的陆源碎屑岩建造,主要发育冲积扇-辫状河沉积体系和扇三角洲沉积体系。砂体的空间展布、岩性-岩相及岩石地球化学等特征表明地层结构良好,具有一定还原能力。油气成藏流体包裹体均一法、显微激... 柴北缘上干柴沟组为半湿润、半干旱环境下的陆源碎屑岩建造,主要发育冲积扇-辫状河沉积体系和扇三角洲沉积体系。砂体的空间展布、岩性-岩相及岩石地球化学等特征表明地层结构良好,具有一定还原能力。油气成藏流体包裹体均一法、显微激光拉曼光谱法及酸解烃数据分析显示铀矿化与油气渗出还原作用有关,烃类气体的逸散增加了砂体的还原容量。分析认为上干柴沟组是砂岩型铀矿有利目的层,层间渗入氧化与油气渗出还原蚀变界面附近是重点找矿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体特征 铀成矿作用 上干柴沟组 柴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瞬变电磁法小线圈装置的电磁场响应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时志浩 程久龙 +1 位作者 徐忠忠 姜国庆 《矿业科学学报》 CSCD 2023年第3期308-314,共7页
研究小尺寸且方便在井下安装的瞬变电磁法探测装置,可为掘进巷道随掘随探和预报水害提供新思路。基于全空间瞬变电磁理论,采用三维时域有限元法进行数值模拟,探讨了小线圈激励获得的二次场响应特征和磁芯线圈接收的瞬变电磁响应特征。... 研究小尺寸且方便在井下安装的瞬变电磁法探测装置,可为掘进巷道随掘随探和预报水害提供新思路。基于全空间瞬变电磁理论,采用三维时域有限元法进行数值模拟,探讨了小线圈激励获得的二次场响应特征和磁芯线圈接收的瞬变电磁响应特征。构建巷道掘进工作面前方含水断层地质-地球物理模型,研究了小线圈装置对含水断层的瞬变电磁响应特征,对比分析小线圈与常规线圈超前探测的效果差异。研究表明:小回线源激励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衰减规律与常规发射线框对应的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变化规律相同,磁芯线圈能有效地提高感应信号强度;小线圈装置与常规线圈装置探测应用效果良好,可以有效解释低阻区分布范围,探测结果与巷道掘进验证结果吻合。结合井下现场试验,验证了小线圈装置应用于矿井瞬变电磁法超前探测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瞬变电磁法 小线圈 电磁场响应特征 数值模拟 井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电子探针研究甘肃陇南赵家庄金矿载金矿物特征 被引量:4
16
作者 荆国强 廉康 +2 位作者 胡菲菲 李磊 杜亚龙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90-498,共9页
应用偏光显微镜与电子探针相结合的手段是研究载金矿物的主要方法。本文采用镜下鉴定和电子探针分析技术,对赵家庄金矿中载金矿物含量、形态特征及其与其他矿物的空间关系开展研究,并对载金矿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探寻具有找矿意义的... 应用偏光显微镜与电子探针相结合的手段是研究载金矿物的主要方法。本文采用镜下鉴定和电子探针分析技术,对赵家庄金矿中载金矿物含量、形态特征及其与其他矿物的空间关系开展研究,并对载金矿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探寻具有找矿意义的载金矿物和总结标志矿物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金矿石中主要载金矿物为黄铁矿,少量为黄铜矿、闪锌矿,这些载金矿物中Au含量依次为:细晶黄铁矿>粗晶黄铁矿>草莓状黄铁矿>黄铜矿。不同时期的黄铁矿(粗晶黄铁矿、细晶黄铁矿、草莓状黄铁矿)中Au的分布均匀,但存在差异性,主要表现为细晶黄铁矿和草莓状黄铁矿中的Au含量较高(平均含量0. 14%~0. 18%),这种现象表明此类矿物为构造热液期形成,金易富集。Au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可见金"包裹于脉石矿物中,或以裂隙金的形式嵌布在矿物晶隙及裂隙中;另一种是"不可见金"以纳米级颗粒金的形式存在于载金矿物中,也是Au的主要存在形式。本研究为后期矿床的成因、成矿过程和成矿机理研究提供了佐证,同时易于根据含金矿物的特征选择合适的选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探针 赋存状态 载金矿物 黄铁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废弃矿山生态破坏与环境修复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朱鹏 张轶群 +2 位作者 陈建昌 徐巧兵 尉小龙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4期341-346,共6页
矿产资源的开发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却又不可避免的破坏矿区的生态环境,因此,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成为了近年来我国重点解决的一项工作任务。以北京顺义区某废弃矿山为例,详细分析了该矿山生态环境问题及形成的原因,提出... 矿产资源的开发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却又不可避免的破坏矿区的生态环境,因此,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成为了近年来我国重点解决的一项工作任务。以北京顺义区某废弃矿山为例,详细分析了该矿山生态环境问题及形成的原因,提出了修复治理设计方案以及预期效益,最后通过本次设计方案研究得出两点心得体会,以供他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开发 生态环境修复 废弃矿山 设计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巴塘县砂西银铅锌多金属矿床辉长岩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18
作者 黄方方 张成江 荣骁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324-325,共2页
1区域地质背景砂西银铅锌矿床位于四川省巴塘县措拉乡辖区内,地处西南三江北段的义敦岛弧褶皱带主孤带中段,区内岩浆活动频繁,褶皱、断裂十分发育,总体构造线呈近SN向展布,次向NW向、NE向和近NW向。顺层断裂构造十分发育,岩石强劈理化... 1区域地质背景砂西银铅锌矿床位于四川省巴塘县措拉乡辖区内,地处西南三江北段的义敦岛弧褶皱带主孤带中段,区内岩浆活动频繁,褶皱、断裂十分发育,总体构造线呈近SN向展布,次向NW向、NE向和近NW向。顺层断裂构造十分发育,岩石强劈理化。主要断裂构造总体走向为北北西向,与区域构造线基本一致。区域性的德格—乡城、得来—定曲等深大断裂为分区断裂,控制着区内的地层、岩浆岩及矿产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多金属矿 地球化学特征 区域构造线 断裂构造 铅锌矿床 劈理 区域地质背景 义敦 巴塘县 总体走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轻量化聚氯乙烯抗石击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高蒲 薛志伟 +1 位作者 高明明 王刚锋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8-32,共5页
制备了一种轻量化聚氯乙烯抗石击涂料,分别研究了发泡剂种类、烘烤温度、发泡剂添加量、分散速率及研磨工艺对试样的发泡倍率、耐冲击性、弯曲性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样的发泡倍率和表面状态与发泡剂的自身性能有关;F-78D和F-48D这... 制备了一种轻量化聚氯乙烯抗石击涂料,分别研究了发泡剂种类、烘烤温度、发泡剂添加量、分散速率及研磨工艺对试样的发泡倍率、耐冲击性、弯曲性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样的发泡倍率和表面状态与发泡剂的自身性能有关;F-78D和F-48D这2种发泡微球具有不同的发泡温度范围,过高的烘烤温度会降低发泡倍率。试样发泡倍率会随发泡剂用量加大而提高,但内聚力会下降,导致耐冲击性、抗石击性及抗弯曲性均下降。分散速率超过一定转速后,会使发泡微球破裂,而三辊研磨也会造成发泡微球破裂,使发泡倍率下降,应采用二次加料方式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抗石击涂料 发泡剂 烘烤温度 轻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冲绳海槽泥火山发育区甲烷气体来源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清 蔡峰 +8 位作者 闫桂京 孙运宝 李昂 骆迪 王星星 徐翠玲 董刚 尹希杰 杨贤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20年第9期79-86,共8页
高沉积速率、构造活动发育和高热流值3个重要地质条件促使了冲绳海槽广泛发育泥火山、气烟囱等烃类流体渗漏构造,前人对该类泥火山及气烟囱的地球物理特征做过较多的研究,但是鲜有研究从地球化学角度揭示渗漏流体来源及形成机制。本研... 高沉积速率、构造活动发育和高热流值3个重要地质条件促使了冲绳海槽广泛发育泥火山、气烟囱等烃类流体渗漏构造,前人对该类泥火山及气烟囱的地球物理特征做过较多的研究,但是鲜有研究从地球化学角度揭示渗漏流体来源及形成机制。本研究通过对东海冲绳海槽中部泥火山发育区2个泥火山站位开展海底钻探取样,获取浅表层60 m沉积物并开展孔隙水烃类浓度、甲烷稳定碳、氢同位素研究。通过分析发现,18-01孔孔隙水顶空烃类比值C1/C2为960.53~1120.75,甲烷稳定碳同位素(δ^13CCH4)为-36.07‰^-56.60‰V-PDB,甲烷稳定氢同位素(δDCH4)为-163.94‰^-237.81‰V-SMOW;在18-05孔,孔隙水顶空烃类比值C1/C2为1064.66~1546.74,δ^13CC H4为-36.10‰^-62.92‰V-PDB,δDCH4为-122.86‰^-282.09‰V-SMOW。系统分析2个站位甲烷气源均为热解成因或以热解成因为主的混合成因。综合分析2个站位泥火山及气烟囱发育的地质背景以及高通量甲烷渗漏的特征认为,深部地层中有机热解成因甲烷流体是通过断层、气烟囱等运移通道,在流体超压的驱动下渗漏、扩散至浅表层地层中,并在海底形成了泥火山以及羽状流等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解成因甲烷 泥火山 孔隙水 超压 冲绳海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