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动车组半主动悬挂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黎剑锋 王凯平 +3 位作者 向贤虎 戴仁德 赵长龙 李海涛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1-25,共5页
对高速动车组半主动悬挂系统进行研究,完成了半主动悬挂系统的理论分析、系统设计、控制策略设计、半主动减振器和控制器工程化样机的研制及系统的台架动力学性能试验等工作。台架试验采用实测不平顺轨道谱,对比了不同速度下半主动正常... 对高速动车组半主动悬挂系统进行研究,完成了半主动悬挂系统的理论分析、系统设计、控制策略设计、半主动减振器和控制器工程化样机的研制及系统的台架动力学性能试验等工作。台架试验采用实测不平顺轨道谱,对比了不同速度下半主动正常和半主动失效工况下车体的动力学性能指标,试验结果表明,研制成功的半主动悬挂系统能较有效地改善高速动车组车体的横向动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主动悬挂系统 天棚原理 动力学性能 模糊控制 平稳性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动车组半主动悬挂系统动力学性能仿真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王凯平 黎剑锋 +2 位作者 向贤虎 赵长龙 李海涛 《机车电传动》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14,共4页
介绍了基于天棚控制理论的半主动减振器原理,以CRH380A动车组头车为研究对象,对天棚阻尼系数和时滞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天棚阻尼系数越大,车体横向减振性能越优,但系统允许的最大时滞减小;天棚阻尼系数的... 介绍了基于天棚控制理论的半主动减振器原理,以CRH380A动车组头车为研究对象,对天棚阻尼系数和时滞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天棚阻尼系数越大,车体横向减振性能越优,但系统允许的最大时滞减小;天棚阻尼系数的设计要同时考虑横向振动性能和系统时滞的影响。半主动控制模式比被动模式对车体横向振动的改善效果均比较明显,平均改善率超过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棚原理 半主动悬挂系统 动力学性能 天棚阻尼系数 时滞 高速动车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轨列车再生制动能量回馈系统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金辉 李鲲鹏 易韵岚 《机车电传动》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4-67,75,共5页
为了对城轨列车再生制动能量回馈系统的功能及系统可靠性进行验证,阐述了能馈变流器数学模型、双闭环控制策略及SVPWM调制模式,进行仿真及现场带车试验。仿真及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很好地稳定直流母线电压,保证车辆的安全运行,能可... 为了对城轨列车再生制动能量回馈系统的功能及系统可靠性进行验证,阐述了能馈变流器数学模型、双闭环控制策略及SVPWM调制模式,进行仿真及现场带车试验。仿真及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很好地稳定直流母线电压,保证车辆的安全运行,能可靠、稳定地实现制动能量回馈功能,回馈的交流电能质量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轨列车 再生制动 能量回馈 SVPWM 变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热物特性的油气悬挂缸理论模型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宋光伟 王凯平 +2 位作者 殷盛福 陈健 王宇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94-397,共4页
在分析油气悬挂缸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文章利用实际气体的状态方程、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和热力学的相关理论,建立了油气悬挂缸的非线性理论模型,该模型较为全面地考虑了油液的可压缩性、黏温特性以及内部热量传递的过程;并应用Matlab/Simu... 在分析油气悬挂缸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文章利用实际气体的状态方程、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和热力学的相关理论,建立了油气悬挂缸的非线性理论模型,该模型较为全面地考虑了油液的可压缩性、黏温特性以及内部热量传递的过程;并应用Matlab/Simulink对建立的理论模型进行求解。将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考虑热物特性的油气悬挂缸理论模型不仅比不考虑热物特性的理论模型更加符合油气悬挂缸的实际工作过程,而且还能够预测工作过程中油液和气体的温度变化趋势和温度平衡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悬挂缸 热物特性 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车滚动试验台轨道轮对强度及联接安全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夏应贵 王凯平 《机车电传动》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9-82,85,共5页
以中国北车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滚动试验台中轨道轮对为模型,研究了轮轴在不同工况下的应力分布及其变化规律,轨道轮在承受轴重静载荷和动载荷情况下轮和轴的接触应力,同时也对轨道轮对在高速旋转状态下,轮轴配合联接的安全进行了... 以中国北车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滚动试验台中轨道轮对为模型,研究了轮轴在不同工况下的应力分布及其变化规律,轨道轮在承受轴重静载荷和动载荷情况下轮和轴的接触应力,同时也对轨道轮对在高速旋转状态下,轮轴配合联接的安全进行了校核计算。分析结果对轨道轮对设计以及轮轴尺寸配合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轮对 强度 应力 载荷 公差 过盈 有限元分析 高速旋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