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老年心理学的博物馆服务策略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肖劲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5-38,共4页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将持续相当长的时期。在此背景下,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需要认真分析老年人到博物馆的动机,积极研究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有意识地在策展、教育活动设计和实施、志愿者团队建设等诸多方面采取...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将持续相当长的时期。在此背景下,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需要认真分析老年人到博物馆的动机,积极研究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有意识地在策展、教育活动设计和实施、志愿者团队建设等诸多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服务策略,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及服务,让老年观众在博物馆中能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好地弘扬尊重和关爱老年人的社会风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老年人 生理特征 心理特征 博物馆服务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博物馆的品牌建设 被引量:11
2
作者 肖劲 《中国博物馆》 2006年第3期91-96,共6页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注重实施品牌战略。博物馆要想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也必须建立自己的品牌。本文以阐释品牌的内涵入手,着重论述了博物馆加强品牌建设的目的、意义和主要方面。
关键词 品牌建设 博物馆 市场竞争 品牌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博物馆的资源整合策略 被引量:4
3
作者 肖劲 《中国博物馆》 2003年第1期41-44,共4页
关键词 教育整合 博物馆 核心内容 策略 资源整合 时刻 文化整合 广泛 现代意义 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攸县网岭古墓群出土西汉陶器的科学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志强 文国勋 +2 位作者 周珺 邱玥 肖亚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2-67,共6页
为研究湖南攸县网岭古墓群出土的西汉时期陶器的组成结构和保存现状,利用超景深三维视频显微镜、X射线荧光光谱仪、热膨胀仪、扫描电镜-能谱仪、红外光谱仪,对陶器的胎体成分、烧制温度、表面涂层属性等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这批... 为研究湖南攸县网岭古墓群出土的西汉时期陶器的组成结构和保存现状,利用超景深三维视频显微镜、X射线荧光光谱仪、热膨胀仪、扫描电镜-能谱仪、红外光谱仪,对陶器的胎体成分、烧制温度、表面涂层属性等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这批陶器胎体成分相近,为高铁易熔黏土;陶胎结构较为疏松,烧成温度范围为880~960℃;确定样品表面有锡层装饰,属于锡涂陶的范畴,同时红外光谱分析显示表面黑色物质中存在胶结材料。以上分析结果为研究西汉时期锡涂陶的成分组成、制作工艺及发展等提供了新的研究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岭古墓群 西汉 锡涂陶 组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赣地区古代越人的铁器化进程 被引量:2
5
作者 文国勋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2-148,共7页
湘赣地区一直是古代越人的重要聚居地,随着东周时期各国铁器的发展,湘赣地区越人也开始了铁器化进程,但这进程是伴随楚文化的南渐而逐步完成的。春秋中晚期,越文化遗址和高等级越墓中已开始出土铁质工具;至战国早中期,越人铁器使用进入... 湘赣地区一直是古代越人的重要聚居地,随着东周时期各国铁器的发展,湘赣地区越人也开始了铁器化进程,但这进程是伴随楚文化的南渐而逐步完成的。春秋中晚期,越文化遗址和高等级越墓中已开始出土铁质工具;至战国早中期,越人铁器使用进入发展阶段,除遗址外在平民墓葬中也有铁器出土;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湘赣地区越人完成铁器化的进程,种类数量增多、分布范围向南扩大,为湘赣地区越文化融入汉文化一统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赣地区 越人 铁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斗瓶”研究
6
作者 文国勋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4-77,共4页
随着宋代制瓷业的兴盛,开始烧制造型丰富的各类瓷器,“斗瓶”即是宋人日常生活常用瓷器造型之一。2001年,湖南株洲北宋墓中出土一件铭文瓷器,瓶肩部两侧阴刻有“熙宁九年”和“赵家斗瓶”8字铭文,瓶的自铭可与北宋文献中所记载的“斗瓶... 随着宋代制瓷业的兴盛,开始烧制造型丰富的各类瓷器,“斗瓶”即是宋人日常生活常用瓷器造型之一。2001年,湖南株洲北宋墓中出土一件铭文瓷器,瓶肩部两侧阴刻有“熙宁九年”和“赵家斗瓶”8字铭文,瓶的自铭可与北宋文献中所记载的“斗瓶”印证,由此可知“斗瓶”是一种有别于梅瓶的瓶式,可作装酒或装水之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斗瓶 梅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