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Xpert MTB/RIF检测技术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8
1
作者 周喜桃 张跃军 +1 位作者 曾莉怡 龙云铸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8年第12期1335-1340,共6页
目的 评价Xpert MTB/RIF 检测技术在综合性医院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入住株洲市中心医院疑似结核病患者的各类标本376份,其中痰标本227份(60.37%),肺泡灌洗液109份(28.99%),脑脊液21份(5.59%),胸腔... 目的 评价Xpert MTB/RIF 检测技术在综合性医院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入住株洲市中心医院疑似结核病患者的各类标本376份,其中痰标本227份(60.37%),肺泡灌洗液109份(28.99%),脑脊液21份(5.59%),胸腔积液15份(3.99%),其他标本4份(1.06%,包括引流液、脓液、分泌物、尿液各1份),分别进行GeneXpert MTB/RIF检测(简称“Xpert法”)、夹层杯液基集菌抗酸染色涂片镜检法(简称“夹层杯法”)和传统固体罗氏培养法(简称“固体培养法”)检测结果的比较和临床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资料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 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376例疑似结核病患者的各类标本中,最终临床诊断为结核病349例,非结核病27例。Xpert法检测阳性率(37.50%,141/376)明显高于夹层杯法(22.87%,86/376)和固体培养法(17.82%,67/376)(χ 2值分别为19.09、36.39,P值均〈0.05);以临床诊断结果为标准,Xpert法检测敏感度(40.11%,140/349)明显高于夹层杯法(23.50%,82/349)和固体培养法敏感度(19.20%,67/349)(χ 2值分别为19.86、35.98,P值均〈0.05),且Xpert法检测结果与临床确诊结果的一致性(K=0.080)高于夹层杯法(K=0.016)与固体培养法(K=0.033)。140份Xpert法检测阳性的标本中利福平耐药率(15.71%,22/140)与63份固体培养法检测阳性的标本中利福平耐药率(14.29%,9/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07,P〉0.05),且耐利福平患者一致。 结论 Xpert法检测技术操作简单、快捷、敏感度高,对综合性医院早期诊断、治疗结核病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核酸扩增技术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3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陈祥 蒋最明 +3 位作者 顾敏 罗文辉 陶瑶 唐满玲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32-335,共4页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以皮肤干燥、湿疹样皮损和明显瘙痒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慢性过敏性皮肤病^([1])。近年来,AD的发病率逐步上升,影响着全球约20%儿童及3%成人^([2-3])。有研究表明免疫失调是AD发病的关键环节,其中辅助性T细胞(Th)1/Th2...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以皮肤干燥、湿疹样皮损和明显瘙痒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慢性过敏性皮肤病^([1])。近年来,AD的发病率逐步上升,影响着全球约20%儿童及3%成人^([2-3])。有研究表明免疫失调是AD发病的关键环节,其中辅助性T细胞(Th)1/Th2分化失衡引起细胞因子分泌异常在AD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4])。白细胞介素(IL)-33是IL-1细胞因子家族成员,IL-33与其受体结合后激活Th2及肥大细胞等,产生IL-4及IL-5等细胞因子,从而促进Th2型细胞因子介导的免疫反应^([5])。多项研究发现IL-33在AD患者皮损中表达水平升高^([6-7])。此外,AD患者血清可在体外抑制角质形成细胞β-防御素2的表达,从而减弱皮肤抗炎能力,进一步提示IL-33在AD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8])本研究通过检测AD患者血清IL-33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资料的相关性,探讨IL-33在A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白细胞介素-3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C型凝集素结构域家族4成员G水平及其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陈祥 蒋最明 +5 位作者 李胜 顾敏 周喜桃 罗文辉 林慧 唐满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2808-2811,共4页
目的探究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患者血清C型凝集素结构域家族4成员G(C-type lectin domain family 4 member G,CLEC4G)水平及其临床价值。方法收集60例AD患者(观察组)和29例对照者(对照组)血液样本,检测样本中CLEC4G、白细... 目的探究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患者血清C型凝集素结构域家族4成员G(C-type lectin domain family 4 member G,CLEC4G)水平及其临床价值。方法收集60例AD患者(观察组)和29例对照者(对照组)血液样本,检测样本中CLEC4G、白细胞介素-33(interleukin-33,IL-33)、总免疫球蛋白E(total IgE,tIgE)、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pecific IgE,sIgE)及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分析CLEC4G水平与AD患者临床资料及IL-33间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CLEC4G、IL-33等指标评估AD发病的风险。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血清CLEC4G水平显著降低[(359.4±57.3)pg/mL vs(521.8±48.1)pg/mL];CLEC4G水平在儿童期、青少年与成年期及男、女性AD患者中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IgE≤100 kU/L组相比,CLEC4G水平在100~200 kU/L组、tIgE≥200 kU/L组患者中显著降低,但在100~200 kU/L组、tIgE≥200 kU/L组间无显著差异;血清CLEC4G水平只在AD病情中度组中显著降低,在其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33在观察组患者血清中水平升高,但CLEC4G与IL-33间无显著相关性(r=0.090,P=0.495);年龄小于14岁、IL-33是AD发病的危险因子,OR值分别为2.756、1.241,95%CI分别为1.076~7.060、1.030~1.495;而CLEC4G为AD发病的保护因子(OR=0.890,95%CI:0.809~0.979)。结论CLEC4G可能是独立于IL-33介导AD发病的保护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C型凝集素结构域家族4成员G 白细胞介素-33 免疫球蛋白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