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治未病管理在骨科的应用效果评估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彦胜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第1期209-211,216,共4页
目的评估中医治未病管理在骨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在骨科工作的医务人员40名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信封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各20名,参比组医务人员应用基础方式管理,观察组医务人员应用中医治未病管理... 目的评估中医治未病管理在骨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在骨科工作的医务人员40名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信封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各20名,参比组医务人员应用基础方式管理,观察组医务人员应用中医治未病管理。分析两组管理效果。结果管理后,观察组医务人员的骨科知识掌握情况、下肢静脉血栓知识掌握情况、工作能力均好于参比组,且管理满意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在骨科工作的医务人员进行管理时,使用中医治未病管理能够丰富医务人员骨科知识和下肢静脉血栓知识,增强医务人员工作能力,提升管理服务质量,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治未病管理 骨科 下肢静脉血栓 工作能力 管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置换患者围术期实施加速康复外科管理的价值
2
作者 崔奕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第33期51-53,189,共4页
目的分析探究加速康复外科管理在关节置换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1年4月该院30名医务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2020年3—9月期间实施常规管理(常规组),2020年10月—2021年4月实施加速康复外科管理(研究组)。同时选择... 目的分析探究加速康复外科管理在关节置换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1年4月该院30名医务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2020年3—9月期间实施常规管理(常规组),2020年10月—2021年4月实施加速康复外科管理(研究组)。同时选择100例关节置换患者参与该次研究,对管理满意度进行评分。对比分析两组管理效果、管理质量以及管理满意度评分。结果研究组管理效果各项指标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管理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较常规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管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管理在关节置换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医务人员管理质量,高效开展各项管理工作,管理满意度更高,对于全面提升管理效果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置换 康复外科 管理质量 管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疼痛管理模式在创伤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评估 被引量:1
3
作者 齐浩宏 陈彦胜 颜清华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第36期85-88,共4页
目的评估疼痛管理模式在创伤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选取该院创伤骨科的30名医务工作者展开调查,按照随机信封分组法分为两组。参比组医务工作者15名,应用基础管理模式,研究组医务工作者15名,应用疼痛管理... 目的评估疼痛管理模式在创伤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选取该院创伤骨科的30名医务工作者展开调查,按照随机信封分组法分为两组。参比组医务工作者15名,应用基础管理模式,研究组医务工作者15名,应用疼痛管理模式。分析两组医务工作者管理后的创伤骨折知识了解情况、疼痛管理知识了解情况、工作能力、管理满意度。结果管理后研究组医务工作者的创伤骨折相关知识及疼痛管理知识了解情况均优于参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医务工作者管理后的工作能力强于参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医务工作者负责患者管理后的管理满意度高于参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创伤骨科的医务工作者进行管理时,使用疼痛管理模式能够丰富医务工作者创伤骨折知识,提升疼痛管理认知,锻炼工作能力,提高管理满意度,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管理 创伤骨科 创伤骨折知识 疼痛管理知识 工作能力 管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