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株洲冶炼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技术研发前景 被引量:1
1
作者 肖功明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19,共5页
株冶在纪念建厂50周年之际,根据循环经济原则,制定宏伟的改造规划。通过引进先进的直接冶炼技术,对现有工艺进行更新换代改造,使铅、锌两个系统产生的渣料、烟灰、烟气在两个系统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实现铅锌资源互为利用、铅锌工艺联动,... 株冶在纪念建厂50周年之际,根据循环经济原则,制定宏伟的改造规划。通过引进先进的直接冶炼技术,对现有工艺进行更新换代改造,使铅、锌两个系统产生的渣料、烟灰、烟气在两个系统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实现铅锌资源互为利用、铅锌工艺联动,使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率由目前的72%提高到82%以上,步入世界先进水平,成为一个真正的具有时代意义的绿色环保冶金企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生产 株洲冶炼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 直接炼铅 直接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金银冶炼氧化渣中回收铋的生产实践 被引量:4
2
作者 熊德强 肖金娥 《贵金属》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6-20,共5页
铋是1种重要的金属,对金银冶炼渣中的铋需加以回收。本文论述了自金银冶炼产出的氧化渣中,采用单独还原熔炼提铋和粗铋精炼回收铋的技术及原理。介绍了适应以金银熔炼中产出的氧化渣为原料,经济地生产市场急需、用户满意的高纯铋的工艺... 铋是1种重要的金属,对金银冶炼渣中的铋需加以回收。本文论述了自金银冶炼产出的氧化渣中,采用单独还原熔炼提铋和粗铋精炼回收铋的技术及原理。介绍了适应以金银熔炼中产出的氧化渣为原料,经济地生产市场急需、用户满意的高纯铋的工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炼冶金 氧化渣 粗铋 控制 精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酮在活性炭固定床上的吸附穿透曲线数学模拟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立清 唐琳 +4 位作者 高招 李海龙 汪明霞 周建飞 唐运学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1-84,共4页
实验测试在15℃下,丙酮以不同进样浓度通过活性炭(C40/4)固定床的透出浓度(c)和时间(t)的关系.根据测试的实验数据绘制c t穿透曲线图,通过分析曲线的变化规律,预测穿透曲线关于曲线上"半浓度"点对称,建立数学模型,对模型中的... 实验测试在15℃下,丙酮以不同进样浓度通过活性炭(C40/4)固定床的透出浓度(c)和时间(t)的关系.根据测试的实验数据绘制c t穿透曲线图,通过分析曲线的变化规律,预测穿透曲线关于曲线上"半浓度"点对称,建立数学模型,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估计,并用化学工程软件编写模型程序,模拟穿透曲线.本研究中采用相关性法和相对误差分析法分析模拟结果,模拟数据与实验数据的相对误差绝对值小于10%,相关系数值远大于0.95,说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适用于描述固定床活性炭吸附挥发性有机物丙酮的穿透曲线.本研究为有机蒸气吸附过程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活性炭 固定床 丙酮 穿透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高铁酸钾产率和稳定性的方法 被引量:17
4
作者 朱启安 王树峰 +1 位作者 黄伯清 谭仪文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93-597,共5页
在至少一种高铁稳定剂存在下,用纯净的C l2与分析纯的KOH、Fe(NO3)3.9H2O反应制得了稳定的K2FeO4,研究了催化剂N i(Ⅱ)、Co(Ⅱ)及稳定剂Na3PO4、CuC l2.2H2O、Na2S iO3.9H2O、Na3H2IO6对高铁酸钾产率和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N i(... 在至少一种高铁稳定剂存在下,用纯净的C l2与分析纯的KOH、Fe(NO3)3.9H2O反应制得了稳定的K2FeO4,研究了催化剂N i(Ⅱ)、Co(Ⅱ)及稳定剂Na3PO4、CuC l2.2H2O、Na2S iO3.9H2O、Na3H2IO6对高铁酸钾产率和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N i(Ⅱ)和Co(Ⅱ)具有很高的催化分解高铁酸钾的活性,当在反应体系中加入质量分数为30×10-6的N i(Ⅱ)或Co(Ⅱ),高铁酸钾的产率降低为0,因此,为降低N i(Ⅱ)和Co(Ⅱ)的含量,制备高铁酸钾应使用AR试剂。添加Na3PO4、Na3H2IO6、CuC l2.2H2O、Na2S iO3.9H2O等稳定剂,特别是同时添加CuC l2.2H2O、Na2S iO3.9H2O和Na3H2IO6等稳定剂,能大幅提高高铁酸钾的产率及稳定性:产率约从73%提高到88%;固态高铁酸钾在烧杯中经18 d敞开放置,分解率由46%降低到5%;在温度为80℃、pH=11的碱性溶液中,高铁酸钾完全分解的时间从8 h增加到16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酸钾 水处理剂 稳定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等静压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被引量:43
5
作者 谌启明 杨靖 +1 位作者 单先裕 Jan Westerlund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2003年第2期33-38,共6页
在介绍热等静压技术和设备发展的基础上,对其在提高铸件质量以及拓展高速钢、双炼钢和超级双炼钢、高性能陶瓷等新型材料应用领域方面的作用,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并预计,因热等静压技术所具有的优势,在今后几年其应用增长可达到每年递... 在介绍热等静压技术和设备发展的基础上,对其在提高铸件质量以及拓展高速钢、双炼钢和超级双炼钢、高性能陶瓷等新型材料应用领域方面的作用,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并预计,因热等静压技术所具有的优势,在今后几年其应用增长可达到每年递增15%~20%的水平,且随着其在铝加工工艺中应用的拓展,年增长率可望达到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等静压 技术和设备 压力介质 粉末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炼铅过程数值仿真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卓 谢德成 +2 位作者 夏中卫 周萍 廖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344-3350,共7页
应用CFD软件对悬浮炼铅过程进行仿真研究,建立炼铅过程的数值仿真模型,并对该过程开展气、粒两相多场耦合仿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数值仿真模型基本准确可靠;工业氧经氧焰喷嘴喷入反应塔后,形成明显的圆柱形高速气流柱;反应主要集中在... 应用CFD软件对悬浮炼铅过程进行仿真研究,建立炼铅过程的数值仿真模型,并对该过程开展气、粒两相多场耦合仿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数值仿真模型基本准确可靠;工业氧经氧焰喷嘴喷入反应塔后,形成明显的圆柱形高速气流柱;反应主要集中在氧焰喷嘴正下方约1m处进行,高温区域位置集中在喷嘴至下方约2m处。通过对其过程的数值仿真研究,可以直观地了解炉内速度场、温度场、气相浓度场以及颗粒轨迹,从而对悬浮炼铅炉的运行维护以及参数优化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炼铅 气粒两相 多场耦合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缆护套材料Pb-Te-Cu合金的研究
7
作者 郭文显 魏文武 +1 位作者 周华文 陈红雨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4-37,46,共5页
通过对新型电缆护套Pb-Te-Cu合金和传统电缆护套Pb-Sb-Cu合金进行金相结构、扫描形貌观察以及能谱分析,认为新型电缆护套合金Pb-Te-Cu具有明显的结构与性能优势,是一种机械性能好、适合于电缆护套挤压成型的良好合金材料。
关键词 电缆护套 Pb-Te-Cu合金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汞碱性锌锰电池用锌粉的制备
8
作者 朱启安 谭仪文 石荣恺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1-62,共2页
通过电解含ZnO的KOH溶液和缓蚀剂金属氧化物(包括PbO、Bi2O3、In2O3),得到锌合金粉。最佳工艺条件为:KOH溶液浓度30%;在1LKOH溶液中加入0 20gPbO、0 03gBi2O3和0 02gIn2O3;电解温度70℃;电流密度300mA/cm2。实验表明:在测试条件下,锌粉... 通过电解含ZnO的KOH溶液和缓蚀剂金属氧化物(包括PbO、Bi2O3、In2O3),得到锌合金粉。最佳工艺条件为:KOH溶液浓度30%;在1LKOH溶液中加入0 20gPbO、0 03gBi2O3和0 02gIn2O3;电解温度70℃;电流密度300mA/cm2。实验表明:在测试条件下,锌粉析气量能降到0 15ml/g·d,缓蚀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汞锌粉 析气速率 碱性锌锰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钙铋合金与铅钙合金铸造性能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唐明成 梁景志 陈红雨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7-39,共3页
对含铋的铅钙合金和常规铅钙合金所铸造的板栅进行了扫描电镜形貌、能谱、元素面扫描等分析,结果显示:含铋的铅钙合金不存在铝成团现象,且钙分布均匀,较好地解释了含铋的铅钙合金铸造性能优良的原因。
关键词 铅钙合金 铅酸蓄电池 密封蓄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封铅酸蓄电池负极汇流排腐蚀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唐明成 梁景志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4期76-80,共5页
通过对负极汇流排合金的腐蚀情况进行观察,发现在浮充使用的密封铅酸蓄电池中,负极汇流排表面上的电势随汇流排离负极板距离的升高出现电势升高,导致阳极腐蚀的发生,并且腐蚀结构和组成随高度的增加也有所不同,汇流排的剖面观察显示晶... 通过对负极汇流排合金的腐蚀情况进行观察,发现在浮充使用的密封铅酸蓄电池中,负极汇流排表面上的电势随汇流排离负极板距离的升高出现电势升高,导致阳极腐蚀的发生,并且腐蚀结构和组成随高度的增加也有所不同,汇流排的剖面观察显示晶间腐蚀也是导致汇流排腐蚀失效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极汇流排 铅合金 腐蚀 密封铅酸蓄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压烧结添加MoS_2的Ti_3SiC_2复合陶瓷及性能 被引量:2
11
作者 梅方胜 梅炳初 《稀有金属快报》 CSCD 2008年第10期24-31,共8页
利用热压烧结工艺(Hot-Pressing Sintering HP)制备不同MoS2质量含量的Ti3SiC2复合陶瓷,并研究其性能。研究表明,在烧结温度为1400℃,30MPa压力,保温60min的条件下,Ti3SiC2复合陶瓷烧结体的相对密度达99%以上。在Ti3SiC2中添加MoS2能大... 利用热压烧结工艺(Hot-Pressing Sintering HP)制备不同MoS2质量含量的Ti3SiC2复合陶瓷,并研究其性能。研究表明,在烧结温度为1400℃,30MPa压力,保温60min的条件下,Ti3SiC2复合陶瓷烧结体的相对密度达99%以上。在Ti3SiC2中添加MoS2能大幅提高材料的性能,当MoS2含量为4w%时,Ti3SiC2复合陶瓷的显微硬度达到7.83GPa,同时它的电导率达到10.05×106S·m-1。在载荷为38N和转速为400r/min下,Ti3SiC2复合陶瓷在干摩擦和油润滑两种摩擦条件下的摩擦系数分别为0.176~0.283和0.062~0.134,并且试样的磨损率分别为2.657×10-6mm3·N-1·m-1和1.968×10-7mm3·N-1·m-1,比单相Ti3SiC2陶瓷的磨损率(9.9×10-5mm3·N-1·m-1)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压烧结 TiaSiC2复合陶瓷 MOS2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摩擦条件下MoS2-Ti3SiC2的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3
12
作者 梅方胜 陈卫飞 梅炳初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09年第2期56-60,共5页
采用热压烧结法制备MoS2添加量为4%(质量分数)的Ti3SiC2复合陶瓷,并研究其与GCr15钢在干摩擦和油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磨损特性及磨损机制。结果表明,Ti3SiC2复合陶瓷与GCr15钢在干摩擦时,随时间的变化,占主导地位的磨损机制发生了变化,从... 采用热压烧结法制备MoS2添加量为4%(质量分数)的Ti3SiC2复合陶瓷,并研究其与GCr15钢在干摩擦和油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磨损特性及磨损机制。结果表明,Ti3SiC2复合陶瓷与GCr15钢在干摩擦时,随时间的变化,占主导地位的磨损机制发生了变化,从以磨粒磨损为主转变为以粘着磨损为主。摩擦系数为0.176~0.283,磨损率最大为2.657×10-6mm3·N-1·m-1。油润滑条件下摩擦系数为0.062~0.134,磨损率在10-7~10-6mm3·N-1·m-1之间。复合陶瓷的干摩擦系数略高于单相Ti3SiC2的摩擦系数0.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压烧结 Ti3SiC2复合陶瓷 磨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磷酸中铅基合金的电化学行为
13
作者 唐明成 李石 +4 位作者 吴颖民 魏文武 陈红雨 李伟善 蒋雄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9-141,共3页
利用循环伏安线性扫描,研究了Pb-Ca-Sn-Al-Bi和Pb-Ca-Sn-Al合金电极分别在硫酸/磷酸中的阳极氧化行为。分析了Bi(Ⅲ)的掺入对铅酸蓄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b电极中掺入Bi(Ⅲ)能提高其稳定的放电容量;另一方面,Pb电极在磷酸胶... 利用循环伏安线性扫描,研究了Pb-Ca-Sn-Al-Bi和Pb-Ca-Sn-Al合金电极分别在硫酸/磷酸中的阳极氧化行为。分析了Bi(Ⅲ)的掺入对铅酸蓄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b电极中掺入Bi(Ⅲ)能提高其稳定的放电容量;另一方面,Pb电极在磷酸胶体电解液中的电量表现出明显增大的趋势,而在磷酸溶液中的电量增大相对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酸蓄电池 胶体电池 阳极氧化 板栅合金 Pb-Ca-Bi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石英砂中的氧化钙和氧化镁 被引量:10
14
作者 鲁青庆 《岩矿测试》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14-316,共3页
采用微波消解-硼酸络合-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石英砂中的氧化钙和氧化镁.样品在MK-Ⅲ型实验室微波炉上消解,消解压力为2.0 MPa、消解时间为5 min,以硼酸络合消除氢氟酸的影响.方法已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7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小... 采用微波消解-硼酸络合-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石英砂中的氧化钙和氧化镁.样品在MK-Ⅲ型实验室微波炉上消解,消解压力为2.0 MPa、消解时间为5 min,以硼酸络合消除氢氟酸的影响.方法已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7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5%,加标回收率为95.0%~10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解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 石英砂 氧化钙 氧化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挥发窑废渣物理分选回收工艺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辉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2007年第1期31-35,共5页
针对锌挥发窑窑渣粒度小、残碳高、硬度大、含有价金属多且含量低、综合回收难度大的特点,利用窑渣中铁质与碳质等的磁性差和密度差,开发了水力冲洗法分离部分焦粉、破碎-磁选法分离铁渣与焦粉、球磨-磁选法生产铁粉和重选法富集生产银... 针对锌挥发窑窑渣粒度小、残碳高、硬度大、含有价金属多且含量低、综合回收难度大的特点,利用窑渣中铁质与碳质等的磁性差和密度差,开发了水力冲洗法分离部分焦粉、破碎-磁选法分离铁渣与焦粉、球磨-磁选法生产铁粉和重选法富集生产银铁矿等技术,实现了对窑渣中Ag、Cu、In等有价金属的物理分选回收,并使湿法炼锌工业中的挥发窑废渣资源得到了有效地综合循环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回收 挥发窑窑渣 磁选 重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萃铟余液中回收镓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肖华利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2003年第2期5-7,共3页
介绍了用高碳链的羟肟酸[YW-100(高)]+煤油+异辛醇及N503+煤油+异辛醇两段溶剂萃取和电积法从萃铟余液中回收镓的工艺设想,提出了回收镓的原则工艺流程。
关键词 萃铟余液 溶剂萃取 电积 回收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炼锌工业挥发窑窑渣资源化综合循环利用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辉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6-50,共5页
介绍了湿法炼锌工业挥发窑窑渣的产生过程,分析了窑渣的物理化学性质,论述了窑渣堆积的危害,讨论了窑渣处理的工艺方案。开发的窑渣资源化综合循环利用新工艺,很好地解决了渣山治理的问题,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湿法炼锌 挥发窑窑渣 破碎-球磨-磁选-重选法 资源化综合循环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镍合金的研制及在含硅活性钢热镀锌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辉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26,36,共5页
研究了镍在锌液中的溶解规律及无芯电炉熔炼锌镍合金的工艺条件。开发了使用海绵镍配制锌镍合金产品的专利工艺,并进行了大规模生产。锌镍合金用于热浸镀锌,能很好地解决含硅活性钢热浸镀时的圣德林效应。
关键词 锌镍合金 合金配制 热浸镀锌 圣德林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酸系统热平衡测试与节能措施研究
19
作者 孙平平 时章明 +3 位作者 王明军 沈浩 陈通 李云新 《冶金能源》 2010年第6期57-60,共4页
通过对某厂硫酸系统的热平衡测试与计算,全面了解该系统的热工状况。针对存在节能或废热回收潜力的环节,提出了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措施和建议,并指出低温位热能的回收利用是制酸系统节能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 工业制酸 热平衡测试 节能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铅浮渣反射炉烟尘中提铟的生产实践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朗明 《中国有色冶金》 CAS 2004年第3期28-30,共3页
介绍了从铅浮渣反射炉烟尘中提取铟的工艺流程、技术条件及生产实践,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铅浮渣 反射炉 烟尘 提取 工艺流程 浸出 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