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剂量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长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军 祖比亚 +3 位作者 林德帅 杨俊生 覃学勇 廖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38-540,共3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将28例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3例)和对照组(12例)。治疗组采用小剂量来氟米特治疗(略去负荷剂量,10 mg/d维持),对照组使用柳氮磺胺吡啶治疗,1.5~2.0 g/d。观察期18个... 目的观察小剂量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将28例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3例)和对照组(12例)。治疗组采用小剂量来氟米特治疗(略去负荷剂量,10 mg/d维持),对照组使用柳氮磺胺吡啶治疗,1.5~2.0 g/d。观察期18个月,观察指标:主要疗效指标为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患者及医师对疾病状况总体评价;次要疗效指标为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晨僵时间、健康评价问卷(HAQ)、C反应蛋白(CRP)水平;同时记录美国风湿病学会疗效评价指标(ACR20、ACR50)。结果治疗18个月后,治疗组患者主要疗效指标——肿胀关节数、医师及患者总体评价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次要疗效指标——VAS、晨僵时间、HAQ评分改善方面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达到ACR20标准的病例,治疗组占76.9%,对照组为75.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达到ACR50标准的病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1.5%和41.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胃肠道反应轻微,有2例出现血压升高,2例出现肝酶升高,2例退出;对照组有1例退出。结论长期小剂量来氟米特治疗活动性RA,与柳氮磺胺吡啶相比疗效确切,患者耐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来氟米特 小剂量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