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遗传算法的集中式传动系统齿轮修形及模态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余晓波 陈素姣 +1 位作者 章勇华 马彬隽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0-347,共8页
集中式传动系统布局紧凑,部件间距小,因此对其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以某工程机械的集中式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首先,进行了其振动噪声测试,并分析了齿轮微观修形原理;其次,考虑了... 集中式传动系统布局紧凑,部件间距小,因此对其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以某工程机械的集中式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首先,进行了其振动噪声测试,并分析了齿轮微观修形原理;其次,考虑了系统模态共振与齿轮啮合的相互耦合,建立了该传动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仿真,结果显示,齿轮副接触斑点和模态的仿真结果与测试结果一致,验证了建模方法的可行性;接着,基于遗传算法求解了齿轮微观修形参数,实现了齿轮微观修形的最优设计,并通过模态优化来避免系统共振;最后,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齿轮修形后传动系统的噪声降低至95.2 dB,比修形前下降了4.8 dB。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齿轮微观修形和模态优化方法可以降低传动系统的振动噪声,这为集中式传动系统的NVH控制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动系统 遗传算法 微观修形 模态分析 传递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激励下行星滚柱丝杠非线性振动研究
2
作者 莫帅 吴生阳 +3 位作者 张燕琛 赵新浩 陈素姣 张伟 《振动.测试与诊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1-429,616,共10页
针对现有行星滚柱丝杠刚体模型忽略螺纹弹性变形及齿轮啮合激励耦合效应的局限,构建了融合齿轮啮合激励以及螺纹变形的动载荷分布模型。首先,阐明了啮合激励对螺纹副瞬态接触行为的作用机制,并据此推导出齿轮啮合振动和螺纹轴向振动微... 针对现有行星滚柱丝杠刚体模型忽略螺纹弹性变形及齿轮啮合激励耦合效应的局限,构建了融合齿轮啮合激励以及螺纹变形的动载荷分布模型。首先,阐明了啮合激励对螺纹副瞬态接触行为的作用机制,并据此推导出齿轮啮合振动和螺纹轴向振动微分方程;其次,采用小波变换、相图和庞加莱截面等时频分析技术研究系统动态响应,揭示了在不同外部载荷频率下的分岔演化模式;最后,对系统行为进行全局分析,以研究初始条件对系统响应的影响,为理解系统的整体动态演化奠定了基础。结果表明,齿轮和螺纹啮合之间的耦合相互作用会引起明显的非线性动态行为,并且齿轮副系统对初始状态的依赖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滚柱丝杠 非线性动力学 螺纹变形 分岔与混沌 全局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锥齿轮传动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特性
3
作者 莫帅 张润东 +5 位作者 董舜方 赵新浩 周大坤 陈素姣 姚博炜 张伟 《力学学报》 2025年第8期1985-1995,共11页
螺旋锥齿轮传动比高,工作平稳可靠,多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工业以及精密工程机械等高速重载领域.研究螺旋锥齿轮副传动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可为螺旋锥齿轮的设计、生产和应用提供参考.首先综合考虑了轴承支承力、时变啮合刚度、齿侧... 螺旋锥齿轮传动比高,工作平稳可靠,多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工业以及精密工程机械等高速重载领域.研究螺旋锥齿轮副传动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可为螺旋锥齿轮的设计、生产和应用提供参考.首先综合考虑了轴承支承力、时变啮合刚度、齿侧间隙、啮合阻尼及静态传动误差等关键非线性因素,构建了螺旋锥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并采用龙格库塔法求解系统振动微分方程.然后通过时域图、频域图、相图、庞加莱截面图、分岔图、小波时频图及李雅普诺夫指数图等来分析系统在不同外激励幅值影响下的非线性动态特性.最后搭建了螺旋锥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特性验证平台,将试验测试信号与数值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建模方法的准确性与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外激励幅值的增大,系统运动状态将从混沌运动状态逐渐转变为多周期运动状态,再转变为单周期运动状态,这表明过低的外激励幅值易诱发系统进入混沌运动状态,适度增大外激励幅值可有效提升传动系统的平稳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锥齿轮 非线性动力学 时变啮合刚度 混沌与分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速器振动噪声分析及轮齿修形优化 被引量:7
4
作者 鄢万斌 余晓波 +3 位作者 卢再毅 章勇华 张森博 刘春宝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9-146,共8页
变速器是影响整车噪声振动舒适性(Noise Vibration&Harshness,NVH)的重要因素,如何降低变速器运行过程中的呼啸噪声是研究焦点。面向工程中应用的变速器,建立了综合考虑壳体刚度、轴承接触变形等因素的变速器壳体有限元模型,分析了... 变速器是影响整车噪声振动舒适性(Noise Vibration&Harshness,NVH)的重要因素,如何降低变速器运行过程中的呼啸噪声是研究焦点。面向工程中应用的变速器,建立了综合考虑壳体刚度、轴承接触变形等因素的变速器壳体有限元模型,分析了齿轮传递误差及接触斑点,对比了接触斑点的测试与仿真结果,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根据频谱分布确定了噪声激励源为输出齿轮副,给出了变速器齿轮修形的技术方案。优化后,变速器系统齿轮动态啮合过程的传动误差下降了69%、噪声下降了4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 呼啸噪声 传递误差 接触斑点 微观修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载机变速器壳体优化设计及模态识别
5
作者 莫剑云 陈勇 +2 位作者 徐匀 余晓波 章勇华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4期799-811,共13页
随着工程机械发展和国际环保标准引入,对工程机械装载机变速器的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VH)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对变速器壳体进行结构设计优化,可有效减小变速器的振动和噪声以提高装载机变速器的NVH性能。以某装载机变速器为研究对... 随着工程机械发展和国际环保标准引入,对工程机械装载机变速器的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VH)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对变速器壳体进行结构设计优化,可有效减小变速器的振动和噪声以提高装载机变速器的NVH性能。以某装载机变速器为研究对象,重点开展其壳体NVH性能研究,运用块兰索斯(block Lanczos)模态法提取得到共振关键部位振型振幅,采用变密度法拓扑优化方法,以刚度最大化及基频提升为目标进行优化后得到优化壳体。对比优化前后壳体的模态特性,结果表明,优化壳体的一阶固有频率提升10.88%,可有效避开与齿轮啮合频率的共振区间,前三阶模态关键部位振动幅值相应下降2.67%~26.45%。同时通过模态试验构建模态置信准则矩阵验证仿真与实测模态参数的相关性,有效保证数值模型的置信度。对优化壳体与齿廓修形齿轮进行装机测试,结果表明噪声声压级降低了6~7 dBA,为变速器可靠运行提供了有效保障。聚焦于装载机变速器壳体结构优化设计,对装载机变速器NVH性能改善具有示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载机 变速器壳体 有限元 优化设计 模态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