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0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背景、问题与重构——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铁道机车专业群为例 被引量:23
1
作者 何雷 陈振棠 黄志杰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61,共9页
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是推动职业教育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路径。当前正是产业变革的关键时期,以课程体系建设为抓手开展内涵建设和提质培优是职业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双高”建设首先必须建设优质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当前专业群课程建设... 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是推动职业教育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路径。当前正是产业变革的关键时期,以课程体系建设为抓手开展内涵建设和提质培优是职业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双高”建设首先必须建设优质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当前专业群课程建设面临课程定位不清、课程内容与产业发展脱节、课程融通不足、“双创”教育和评价体系缺失等现实问题。从产教融合视域下开展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明确课程目标,对接岗位标准和岗位群开发课程内容、构建课程体系;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开展“三教”改革;全方位推进课程评价体系和完善制度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高职专业群 课程体系 岗位群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生涯规划教育模式的有效构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学习生涯规划教育实践研究报告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国珍 《成人教育》 2012年第1期39-40,共2页
加强学生学习生涯的系统指导、引领和管理是高等职业院校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开展一以贯之的学习生涯规划教育,指导学生制订并践行学习生涯规划,并对学习生涯规划的实施实行全程跟踪指导与监控,有效构建起了... 加强学生学习生涯的系统指导、引领和管理是高等职业院校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开展一以贯之的学习生涯规划教育,指导学生制订并践行学习生涯规划,并对学习生涯规划的实施实行全程跟踪指导与监控,有效构建起了学生学习生涯规划教育工作模式,为高等职业院校学风建设探索出了新的路子,为辅导员经营班级提供了新的操作范式,促进了辅导员的专业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生涯规划 教育模式 意识和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化管理模式下汽车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实践研究——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洪广 《河北农机》 2017年第9期30-30,32,共2页
实训基地是实践教学环节无以替代的"航母平台",培养出与企业"零对接"的人才是实训基地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采用企业化的标准管理和运作,才能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适应企业的模式和方式。柳州铁道... 实训基地是实践教学环节无以替代的"航母平台",培养出与企业"零对接"的人才是实训基地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采用企业化的标准管理和运作,才能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适应企业的模式和方式。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实训基地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引入企业化的管理模式对实训基地进行建设和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合作 企业化 管理模式 建设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创新校企合作合力体系的探索
4
作者 郭健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93-96,共4页
校企合作是一个牵涉多方的庞杂系统,个别项目、表面形式的合作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本文对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聚集全方位学院发展合力,推进深层次校企合作,开展大力度工学结合改革,精心开展多模式、深层次、全方位、立体式的校企合... 校企合作是一个牵涉多方的庞杂系统,个别项目、表面形式的合作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本文对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聚集全方位学院发展合力,推进深层次校企合作,开展大力度工学结合改革,精心开展多模式、深层次、全方位、立体式的校企合作,进行了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合作 高职教育 改革创新 运行机制 合力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实际汽车维修中汽车底盘方面的岗位需求调研报告——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5
作者 杨玲玲 甘慧萍 《湖北农机化》 2020年第7期26-27,共2页
本文以柳州地区一类汽车维修企业的维修技师为调查对象,随机抽取,以点看面,宏观了解柳州市一类汽车维修企业在汽车底盘方面的岗位需求,为日后对在校学生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汽车维修 底盘 岗位需求 调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汽车传动系统的检修》课程岗位需求知识点——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课程为例
6
作者 杨玲玲 《湖北农机化》 2019年第15期71-71,共1页
《汽车传动系统的检修》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课程授课过程中知识点的选择至关重要,通过走访汽车相关企业,得到该课程的岗位需求知识点,在授课过程中根据岗位需求知识点进行授课,形成企业真实工作岗位需求与学... 《汽车传动系统的检修》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课程授课过程中知识点的选择至关重要,通过走访汽车相关企业,得到该课程的岗位需求知识点,在授课过程中根据岗位需求知识点进行授课,形成企业真实工作岗位需求与学校授课理论知识的有效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位 需求 知识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疫情下《底盘系统的检测与维修》课程中微课与云课堂的完美结合——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7
作者 杨玲玲 《湖北农机化》 2020年第8期106-106,共1页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使原本应该回校的学生开始了网上学习之路,本文作者以自己讲授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底盘系统的检测与维修》为例,讲解了如何将微课应用到云课堂中,既提高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兴趣,又大大提高学生...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使原本应该回校的学生开始了网上学习之路,本文作者以自己讲授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底盘系统的检测与维修》为例,讲解了如何将微课应用到云课堂中,既提高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兴趣,又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课 云课堂 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海绵城市景观公园设计--以柳州天山公园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庆祥 《现代园艺》 2024年第9期126-128,共3页
为解决传统景观设计展示缺乏交互性和体验感的情况,以及提高目前城市景观“海绵城市”建设效率等问题。结合具象化的虚拟现实技术,针对景观设计需求确定开发路径,从系统功能、整体虚拟平台和具体的设计等方面,采用3ds Max和Unity 3D等... 为解决传统景观设计展示缺乏交互性和体验感的情况,以及提高目前城市景观“海绵城市”建设效率等问题。结合具象化的虚拟现实技术,针对景观设计需求确定开发路径,从系统功能、整体虚拟平台和具体的设计等方面,采用3ds Max和Unity 3D等相关软件开发平台,设计开发基于虚拟仿真的城市公园景观“海绵城市”建设系统。经验证,该系统通过性能测试,总体效果评估为90分以上,为提高城市景观和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 海绵城市理念 城市景观公园 交互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以“铁道车辆构造”课程为例
9
作者 谢新民 《南方农机》 2024年第3期187-190,198,共5页
铁道车辆是旅客和货物运输的主要运载工具,而铁道类高职院校作为车辆教学的主体单位,承担着铁道车辆的教学任务。基于此,笔者针对铁道车辆构造复杂、设施操作流程及检修工艺烦琐、教师实践经验缺少、实训设备缺少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 铁道车辆是旅客和货物运输的主要运载工具,而铁道类高职院校作为车辆教学的主体单位,承担着铁道车辆的教学任务。基于此,笔者针对铁道车辆构造复杂、设施操作流程及检修工艺烦琐、教师实践经验缺少、实训设备缺少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建设虚拟仿真实训设备、产教融合校企行协同育人、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等一系列对策。教学实践证明,提出的对策提升了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了毕业生从学校到企业的校企有效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道车辆构造 职业教育 实训基地 校企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协同共育柳州乡村人才
10
作者 陈宇 刘双 云雁 《村委主任》 2025年第6期202-204,共3页
文章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下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区县的人才培育难题展开探讨,深度分析了人才培育现状,提出打造政府、企业、高校、社会组织及农民多元主体协同的人才培育模式,从政策支持、主体合作、培育优化以及环境营造等方面给出实现途... 文章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下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区县的人才培育难题展开探讨,深度分析了人才培育现状,提出打造政府、企业、高校、社会组织及农民多元主体协同的人才培育模式,从政策支持、主体合作、培育优化以及环境营造等方面给出实现途径,包括完善政策体系、深化校企合作、创新培育手段等,以期为柳州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州 企业 乡村振兴 农民 政府 高校 多元协同 政策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岗课赛证”融通的“工业机器人视觉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水明 邵长春 《南方农机》 2024年第7期166-169,共4页
【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强化机器视觉技能实践,完善课程体系及成绩评价体系,实施新形态项目化教学。【方法】以机电一体化专业核心课程“工业机器人视觉技术及应用”的教学改革为例,构建“岗课赛证”融通的产教融合育人模式,对接职业技能... 【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强化机器视觉技能实践,完善课程体系及成绩评价体系,实施新形态项目化教学。【方法】以机电一体化专业核心课程“工业机器人视觉技术及应用”的教学改革为例,构建“岗课赛证”融通的产教融合育人模式,对接职业技能竞赛和“1+X”证书,采用多维度评价体系,利用“四有课堂”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动手能力。【结果】在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2020级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专业中采用“岗课赛证”融通的教学改革方式,“工业机器人视觉技术及应用”课程课堂实践任务参与完成度从65%提高到85%,课后拓学完成率由73%提高到87%,学生参加“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1+X”证书中级考核通过率高达90%。【结论】通过课程改革并实施多维度课程评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加“1+X”证书考核和参与职业技能大赛的热情,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机器视觉相关岗位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岗课赛证” 岗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状况及特点——以柳州为例
12
作者 杨勇勤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62-67,共6页
民国时期,柳州职业教育在不断引进、吸收西方先进理念的基础上,形成了适应自身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特色。政府大力支持举办职业教育、社会各界给予极大关注,合力办教育的特点,也使得柳州职业教育在办学力量、教学管理、师资建设、社会服... 民国时期,柳州职业教育在不断引进、吸收西方先进理念的基础上,形成了适应自身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特色。政府大力支持举办职业教育、社会各界给予极大关注,合力办教育的特点,也使得柳州职业教育在办学力量、教学管理、师资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得到较快发展。这种发展特点也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民族地区 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业群对接岗位群实施“2+1”校企双元育人的逻辑与路径——以铁道机车车辆专业群为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何雷 严俊杰 张皓惟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2期38-43,共6页
在当前产业变革的关键时期,产业发展和就业形势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迫切,越来越重视高职毕业生的岗位胜任力和迁移能力。深化产教融合,以专业群对接岗位群开展“2+1”校企双元育人是当前铁路行业校企开展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基于专业群对... 在当前产业变革的关键时期,产业发展和就业形势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迫切,越来越重视高职毕业生的岗位胜任力和迁移能力。深化产教融合,以专业群对接岗位群开展“2+1”校企双元育人是当前铁路行业校企开展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基于专业群对接岗位群的逻辑分析,可将“2+1”校企双元育人路径从开发教学资源、构建课程体系、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构建校企考核体系四个环节开展。保障“2+1”校企双元育人成效可从健全校企产教融合管理制度、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实训基地建设、构建校企协同全方位质量监测评价体系三方面发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群 岗位群 校企双元育人 协同效应 产教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1
14
作者 黎晓凤 《南方农机》 2024年第22期104-107,共4页
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方方面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与使命,职业教育在实施乡村振兴方面起着基础性作用,因此,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大有可为。职业教育如何助力... 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方方面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与使命,职业教育在实施乡村振兴方面起着基础性作用,因此,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大有可为。职业教育如何助力乡村振兴,对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又为地方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决策参考。文章概述了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注入生机活力,指出了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于产业发展不平衡、人才智力支撑力度不够、文化振兴内动力不足、绿色生态振兴缺少活力、基层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仍有差距,提出并阐述了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促进产业融合,激活产业振兴新动能;激活人才引擎,赋能乡村振兴;激活乡村发展活力,繁荣乡村文化;建设生态乡村,释放绿色发展活力;夯实战斗堡垒,提供坚强组织保证。职业教育助推乡村振兴,可以通过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一起抓,全面推进,探索特色鲜明的精准帮扶乡村振兴新路径,努力构建“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党建”多维赋能乡村振兴建设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乡村振兴 产业振兴 人才振兴 文化振兴 生态振兴 组织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非定常风的桥上列车风致平稳性分析
15
作者 梁庆庆 左海平 易斌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0-384,共5页
为探究列车过桥时在非定常气动荷载作用下的走行安全平稳性问题,这里利用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SIMPACK及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搭建了列车-轨道-桥梁耦合振动分析模型,并由ICEM与CFX计算了车桥气动系数,并转化非定常气动载荷输入车桥系统计... 为探究列车过桥时在非定常气动荷载作用下的走行安全平稳性问题,这里利用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SIMPACK及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搭建了列车-轨道-桥梁耦合振动分析模型,并由ICEM与CFX计算了车桥气动系数,并转化非定常气动载荷输入车桥系统计算风车桥耦合振动响应;对比分析无风/定常风/非定常风工况下桥上列车的走行安全与平稳性,研究不同列车车速、不同平均风速对列车过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车辆过桥车速为(200~350)km/h,无风工况下平稳性及安全性指标均满足要求且小于有风工况;当平均风速为15m/s时,考虑非定常风荷载可使桥上列车走行安全平稳性评估偏于保守与安全。这里计算条件下,为保证列车通过桥梁时的走行安全及平稳性,当风速达15m/s,车辆限速305km/h;风速达18m/s,车辆限速300km/h;当风速达25m/s,车辆限速290km/h;当风速达29m/s,车辆限速200km/h;当风速大于29m/s,交通封闭,桥上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车-桥系统 铁道车辆 横风激扰 运行安全性 运行平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空间与分组注意的激光点云分割方法
16
作者 李庆祥 覃丽萍 罗训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93-900,共8页
随着激光点云数据的普及,研究如何提取丰富的点云特征信息变得尤为重要。现有方法多注重局部特征学习,却忽视了点云的位置与特征间的关联,且未对全局信息进行建模。为改进此状况,本文提出了自适应空间特征模块(Adaptive Spatial Feature... 随着激光点云数据的普及,研究如何提取丰富的点云特征信息变得尤为重要。现有方法多注重局部特征学习,却忽视了点云的位置与特征间的关联,且未对全局信息进行建模。为改进此状况,本文提出了自适应空间特征模块(Adaptive Spatial Feature, ASF)和分组注意力(GroupFormer)。ASF包括自适应特征块(adaptive feature block)和混合局部块(mixed local block),其可以动态学习点云位置与特征之间关系以及消除均匀加权。混合局部块将局部最大值特征数据与局部自适应特征数据结合起来,以保留局部上下文细节。ASF融入编码器-解码器结构形成ASF-Net网络,同时引入分组注意力以提取全局点云特征信息。实验表明,ASF-Net在S3DIS和ScanNet v2数据集上的语义分割性能卓越,提高了点云特征提取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云语义分割 自适应空间特征模块 自适应特征块 混合局部块 分组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机器人生产线仿真系统的分析构建与实现
17
作者 陈鑫洋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3-117,共5页
为了解决多机器人生产线布局和信号逻辑复杂、作业参数分析调试困难等问题,利用RobotStudio组建多机器人柔性制造生产线,并设计生产线布局。根据生产线的作业模式,建立系统间信号逻辑关系。实时监控机器人与设备间的碰撞情况,同时通过... 为了解决多机器人生产线布局和信号逻辑复杂、作业参数分析调试困难等问题,利用RobotStudio组建多机器人柔性制造生产线,并设计生产线布局。根据生产线的作业模式,建立系统间信号逻辑关系。实时监控机器人与设备间的碰撞情况,同时通过归一化综合分析机器人的作业性能参数。实时监测机器人各轴的工作范围、腕节奇点及接近极限位置,实现压铸、机加工、焊接、检测和分拣相结合的多机器人生产线仿真系统的构建与分析优化。仿真结果表明:可实时观察生产线运行状况,并直观分析机器人作业性能参数与作业时间的关系;同时,实时观察机器人工作范围、腕节奇点及接近极限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机器人 生产线 RobotStudio 仿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效应量法的车桥耦合简支桥梁损伤识别研究
18
作者 郭毅航 王江飞 +5 位作者 伍妍妮 梁春雨 徐建国 黄亮 周奇 寇磊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5,共15页
目前广泛采用的直接检测法存在传感器布置繁琐、人力物力投资大、需要封闭交通等弊端,亟需研究新型的桥梁健康检测方法以提升检测效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桥梁损伤识别方法,该方法基于Cohen’s d效应量指标,通过车桥耦合振动分析,在关键... 目前广泛采用的直接检测法存在传感器布置繁琐、人力物力投资大、需要封闭交通等弊端,亟需研究新型的桥梁健康检测方法以提升检测效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桥梁损伤识别方法,该方法基于Cohen’s d效应量指标,通过车桥耦合振动分析,在关键位置布置少量加速度传感器,并结合信号处理技术增强噪声滤除效果,实现了对桥梁损伤的准确识别。此外,还引入了边界细分法,以提高对边界损伤的识别精度。为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构建了不同损伤状态(包括无损、跨中损伤、1/4跨及3/4跨损伤)的桥梁数值模型,验证了效应量作为损伤指标的有效性与准确性。通过进行基于间接测量技术的实桥试验,利用东华DH5907G无线传感器进行模态测试和数据采集,通过样条插值法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成功提取了桥梁的自振频率,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并分析了随机车流对桥梁损伤识别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简支梁桥的振动因受到随机车流的影响而加强,有助于提高损伤识别的准确性。提出的方法为桥梁健康监测提供了一种新的量化工具,能够在不干扰交通的情况下,快速准确地识别桥梁损伤,对桥梁维护和安全评估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桥耦合系统 间接检测 损伤识别 效应量法 桥梁模态振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向荷载作用下轨道-箱梁结构振动特性试验研究
19
作者 姜兴 罗锟 +1 位作者 陈鹏 余崇彬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1-226,共6页
针对横向荷载作用下轨道-箱梁结构的振动特性问题,基于相似理论,建立几何相似比为10:1的轨道-箱梁模型试验系统,采用模型试验方法,利用LMS数据采集系统,分析横向荷载激励下的结构振动在轨道-箱梁中的传递规律。结果表明:横向振动从跨中... 针对横向荷载作用下轨道-箱梁结构的振动特性问题,基于相似理论,建立几何相似比为10:1的轨道-箱梁模型试验系统,采用模型试验方法,利用LMS数据采集系统,分析横向荷载激励下的结构振动在轨道-箱梁中的传递规律。结果表明:横向振动从跨中截面向1/4截面传递时衰减更快,衰减率约为50%~85%,而从1/4截面传递到端部截面时相对较慢,衰减率约为10%~40%;横向荷载引起的轨道-箱梁结构的竖向振动响应整体上大于引起的横向振动响应,竖向振动响应约为横向振动响应的1~4.5倍。研究成果使移动荷载作用下的振动传递规律得到完善,对于高架轨道箱梁结构振动与噪声的控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模型试验 箱梁结构 加速度导纳 振动传递 支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VMD-SVD算法与SVM的齿轮箱状态识别
20
作者 何雷 刘溯奇 张皓惟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6-90,96,共6页
针对特种车辆齿轮箱工作环境恶劣、状态识别困难的现实问题,这里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优化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简称VMD)和奇异值分解(SVD)的特征值提取方法,并结合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构... 针对特种车辆齿轮箱工作环境恶劣、状态识别困难的现实问题,这里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优化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简称VMD)和奇异值分解(SVD)的特征值提取方法,并结合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构建诊断模型,应用到齿轮箱的状态识别中。首先,针对VMD分解层数K值难确定问题,结合相关系数和阈值提取有效分量,确定最优分解层数K,完成对VMD分解的自适应优化。然后用改进后的VMD算法对振动信号进行分解,用相关系数筛选出蕴含故障信息最丰富的分量进行频谱分析和SVD特征值提取,将特征值输入到构建好的支持向量机诊断模型中,根据输出结果识别齿轮箱状态。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应用于特种车辆齿轮箱状态识别,诊断正确率达到95.36%,为恶劣工况下齿轮箱状态识别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应用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箱 变分模态分解 奇异值分解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