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雷达与相机跨模态联合自动标定
1
作者 陆雨薇 唐文涛 +1 位作者 李远智 魏楚淦 《汽车实用技术》 2025年第10期41-47,共7页
随着自动驾驶与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多传感器融合技术愈发重要,尤其是激光雷达与相机的外参标定变得至关重要。文章提出一种结合激光雷达中非重复扫描方式与相机的自动外参标定方法,通过使用特制的镂空棋盘格标定板,结合点云与图像的... 随着自动驾驶与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多传感器融合技术愈发重要,尤其是激光雷达与相机的外参标定变得至关重要。文章提出一种结合激光雷达中非重复扫描方式与相机的自动外参标定方法,通过使用特制的镂空棋盘格标定板,结合点云与图像的几何特征进行提取与匹配。实验结果表明,上述方法可以有效提取三维角点与二维图像点,并进行自动化标定。此外,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在标定精度、效率和适用性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研究结果为移动机器人和智能驾驶车辆的精确导航与环境感知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相机 联合标定 智能驾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零部件制造质量控制措施探讨 被引量:6
2
作者 刘银光 《时代汽车》 2019年第10期109-110,共2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愈发迅速,人们的物质条件有了显著提升,所以对于日常出行的要求也愈发严格。在此条件下,若是想要最大限度的提高汽车零部件的整体质量,就必须要高度重视汽车零部件制造的质量控制,从而为汽车领域的健康发展创...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愈发迅速,人们的物质条件有了显著提升,所以对于日常出行的要求也愈发严格。在此条件下,若是想要最大限度的提高汽车零部件的整体质量,就必须要高度重视汽车零部件制造的质量控制,从而为汽车领域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但就现阶段而言,虽然我国的汽车零部件制造水平已经有所提升,但相对于发达程度比较高的国家而言,是远远不够的。基于此,本文对汽车零部件制造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有效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零部件制造 质量控制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测量技术在汽车零部件尺寸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韦春州 郑伟 +1 位作者 罗捷 李远智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22年第1期63-67,共5页
为了解决汽车零部件尺寸质量采用传统检具检测方法效率低、数据一致性差等问题,有效提高汽车零部件尺寸可控制性,开发了一套基于视觉测量技术的零部件柔性测量系统,并对柔性测量系统的测量精度进行了试验分析。采用该测量系统对标准球... 为了解决汽车零部件尺寸质量采用传统检具检测方法效率低、数据一致性差等问题,有效提高汽车零部件尺寸可控制性,开发了一套基于视觉测量技术的零部件柔性测量系统,并对柔性测量系统的测量精度进行了试验分析。采用该测量系统对标准球进行测量,测量值误差最大为0.015 mm;对实际零部件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与三坐标测量值相比,孔径偏差最大为0.11 mm,孔位置度偏差最大为0.1 mm。实验结果表明该柔性测量系统具有较好的测量精度,能够满足汽车零部件尺寸测量精度要求,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取代汽车零部件尺寸质量传统检具检测方式,有效提高汽车零部件制造质量控制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零部件 视觉检测 孔位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SW技术的新能源汽车电池下壳焊接研究
4
作者 龙辉 何开伟 +2 位作者 甘容宾 黄宇飞 严福 《汽车测试报告》 2023年第18期71-73,共3页
焊接技术属于传统的机械结构连接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其综合质量得到了提升,应用场景也有所扩展。FSW技术属于当前时代背景下诞生的一种新型焊接技术,具有更强的技术优势。该文以新能源汽车电池下壳焊接为研究对象,分析FSW技术的原理... 焊接技术属于传统的机械结构连接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其综合质量得到了提升,应用场景也有所扩展。FSW技术属于当前时代背景下诞生的一种新型焊接技术,具有更强的技术优势。该文以新能源汽车电池下壳焊接为研究对象,分析FSW技术的原理与优势,结合新能源汽车电池下壳结构,介绍FSW技术在新能源汽车电池下壳焊接中的应用流程等内容,以此为新能源汽车焊接工作提供一定理论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SW技术 新能源汽车 电池下壳焊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CS的前大灯区域装配偏差建模及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陆雨薇 马巍 郑伟 《汽车实用技术》 2024年第6期67-71,共5页
汽车前大灯区域是体现汽车整体造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前大灯组件的装配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体的性能以及外观质量。然而,前大灯区域的设计与调整面临着一系列挑战,特别是在与周围零件的匹配方面,这直接影响整车感官质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汽车前大灯区域是体现汽车整体造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前大灯组件的装配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体的性能以及外观质量。然而,前大灯区域的设计与调整面临着一系列挑战,特别是在与周围零件的匹配方面,这直接影响整车感官质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文章利用公差分析软件3DCS对前大灯组件进行了三维公差仿真分析。通过比较分析结果,能够识别到装配关键要素,进而优化产品结构和公差,改进装配工艺。实践表明,对超差率较大的零部件公差及定位方式进行修改后,装配质量显著上升。因此,该方法可以用来指导前期的设计开发工作,提高设计稳定性,在装配方案设计初期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大灯区域 装配偏差 蒙特卡洛模拟法 3DCS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车身曲面轮廓度误差评价方案研究
6
作者 陆雨薇 刘宇鹏 +1 位作者 郑伟 王柏杰 《内燃机与配件》 2024年第13期14-17,共4页
针对三坐标测量机测量点云数据过程中存在点云坐标系不对应问题,本研究提出改进ICP点云配准方法,对理论与实测点云进行配准。结合极限逼近的思想,将点云轮廓度转化为局部点云平面度的误差评价过程,利用最小区域法评价点云轮廓度误差。... 针对三坐标测量机测量点云数据过程中存在点云坐标系不对应问题,本研究提出改进ICP点云配准方法,对理论与实测点云进行配准。结合极限逼近的思想,将点云轮廓度转化为局部点云平面度的误差评价过程,利用最小区域法评价点云轮廓度误差。经对仿真实验分析结构验证,改进的点云配准方法可收敛于更优的目标函数,配准效果分别提升23%、20%。评价方案所得到的轮廓度误差减少了30%,有效提高轮廓度评价精度,提高工件的合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车身型面 点云配准 轮廓度误差评价 算法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ehicle Spy的排放相关网络故障码测试方法实现
7
作者 田丰 林家强 +3 位作者 周军成 韦佳萍 周国林 许运灼 《汽车电器》 2024年第1期70-72,共3页
针对排放相关的网络故障码确认需要两个或更多个驾驶循环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Vehicle Spy的半自动化测试方法,在省去复杂硬件测试系统设计,节约成本的同时,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为今后排放相关网络故障码的设计评价、问题分析和逻辑测... 针对排放相关的网络故障码确认需要两个或更多个驾驶循环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Vehicle Spy的半自动化测试方法,在省去复杂硬件测试系统设计,节约成本的同时,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为今后排放相关网络故障码的设计评价、问题分析和逻辑测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hicle Spy 排放相关 网络故障码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车型侧围D柱下角板冲压成型问题浅析
8
作者 李奔全 郭幼清 谭超河 《时代汽车》 2021年第5期114-116,共3页
采用AUTOFORM软件对某车型侧围D柱下角板数模进行成型性有限元分析,预测出3处起皱或开裂风险。为解决D柱下角板成型问题,通过对D柱下角板成型工艺特点进行分析,并结合理论知识对造成D柱下角板成型不良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研究;根据分析结果... 采用AUTOFORM软件对某车型侧围D柱下角板数模进行成型性有限元分析,预测出3处起皱或开裂风险。为解决D柱下角板成型问题,通过对D柱下角板成型工艺特点进行分析,并结合理论知识对造成D柱下角板成型不良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研究;根据分析结果,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改善工艺结构,优化料片,使D柱下角板在成型过程中材料流动得到改善,提高产品的工艺性;通过CAE模拟再次进行分析验证,D柱下角板的起皱变量和减薄率均得到明显改善,通过现场调试优化,使D柱3种成型问题得到了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柱下角板 起皱 开裂 成型结构 料片 起皱变量 减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车型前轮毂轴承异响分析及改进
9
作者 劳传华 杨魏绮 +1 位作者 谭超河 韦丛满 《时代汽车》 2020年第10期170-171,共2页
文章针对某车型前轮毂轴承异响,通过分析判断轴承的损伤情况,改善轴承密封圈工艺,进而提升产品质量和稳定性,从而消除异响,改善市场售后表现。
关键词 异响 轴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