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效低质人工林优化改造后林下植被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魏天兴 陈致富 +2 位作者 赵健 郑江坤 朱文德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00-806,共7页
采用样地调查法,对经过人工优化改造的陕西吴起县城周边的低效低质林,选取了其中的11种改造模式(即人工林林分)及1块天然次生林,进行了林下植被多样性的研究。结果表明:12个样地共调查到55种植物,各样地林下植物种有11-23种;阿尔泰狗娃... 采用样地调查法,对经过人工优化改造的陕西吴起县城周边的低效低质林,选取了其中的11种改造模式(即人工林林分)及1块天然次生林,进行了林下植被多样性的研究。结果表明:12个样地共调查到55种植物,各样地林下植物种有11-23种;阿尔泰狗娃花(altaicus(Willd.)Novopokr.)、达呼里胡枝子(davurica(Laxm.)Schindl.)、赖草(secalinus(Georgi)Tzvel.)、针茅(capillata Linn.)、毛连蒿(vestita Wall.ex Bess.)和委陵菜(chinensis Ser.)是最常见的种,而赖草、毛连蒿、达呼里胡枝子、华北米蒿(giraldii Pamp.)、茵陈蒿(capillaris Thunb.)、艾蒿(lavandulaefolia DC.)是改造后人工林林下重要值最大的优势种,植物偶见种也较多;不同样地林下植物多样性指数差异显著;物种多样性指数Gleason指数和种间相遇机率(PIE)指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Simpsom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变化趋势与前两者相反,Shannon-Wiener指数变化趋势不明显。分析表明:人工林林下植被多样性较之天然林要差,其多样性受人工林林分密度、林龄及林分组成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蚀水蚀交错区 林分改造 林下植被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耕还林区水土保持植被恢复及物种多样性特征 被引量:11
2
作者 魏天兴 赵健 +2 位作者 朱文德 陈致富 郑江坤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共6页
采用对比流域试验方法,对陕西省吴起县封育自然恢复试验区合家沟流域和人工恢复柴沟流域进行野外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实施退耕还林后,人工和自然的植被恢复方式在恢复10a左右对于天然草本的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不大。自然恢复试验区的植被... 采用对比流域试验方法,对陕西省吴起县封育自然恢复试验区合家沟流域和人工恢复柴沟流域进行野外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实施退耕还林后,人工和自然的植被恢复方式在恢复10a左右对于天然草本的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不大。自然恢复试验区的植被的Margalef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在峁顶和峁坡部位低于人工恢复区,而在沟坡和沟底部位高于人工恢复区;人工恢复区的Shannon指数和Pielou指数在峁坡和沟坡部位均高于自然恢复区,而在峁顶和沟底部位则较低。对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土壤总孔隙度、土壤毛管孔隙度和土壤非毛管孔隙度5个土壤物理性质指标与物种多样性指数进行相关分析表明,只有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对物种多样性指数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植被恢复 物种多样性 土壤物理性质 陕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丘陵沟壑区坡面径流侵蚀产沙过程的环境解释 被引量:3
3
作者 郑江坤 魏天兴 +1 位作者 赵健 陈致富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05-911,共7页
应用数量分类(TWINSPAN)和排序(DCCA)方法对陕北吴起县典型坡面侵蚀产沙过程进行了环境解释。结果表明:环境因子对土样侵蚀产沙量的解释量达83%,其中DCCA排序轴前4轴的解释量占总排序轴解释量的69%,且分别与坡位、土壤质量、海拔、干根... 应用数量分类(TWINSPAN)和排序(DCCA)方法对陕北吴起县典型坡面侵蚀产沙过程进行了环境解释。结果表明:环境因子对土样侵蚀产沙量的解释量达83%,其中DCCA排序轴前4轴的解释量占总排序轴解释量的69%,且分别与坡位、土壤质量、海拔、干根重显著相关。坡面径流侵蚀产沙量随冲刷时间呈波浪式变化,环境因子对侵蚀产沙过程影响甚微。坡面径流侵蚀产沙量按地形部位表现为梁峁顶<梁峁坡<沟坡<沟底,按地类则表现为灌木林<针阔混交林<针叶纯林<阔叶纯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径流 DCCA 环境因子 侵蚀产沙 黄土丘陵沟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造合作学习环境,培养合作精神 被引量:1
4
作者 陈秀芳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S3期164-165,169,共3页
关键词 合作学习环境 合作教学 培养学生 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 教材内容 教师管理 现代教育技术 提出问题 生物实验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