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双季稻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危险性的时空分布特征
1
作者 黄维 何燕 +2 位作者 邹颖俊 吴炫柯 谭孟祥 《江西农业学报》 2025年第6期73-78,共6页
为全面探究影响广西双季稻生产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特征规律,利用1961—2023年广西91个国家气象站的逐日气象资料,根据水稻农业气象灾害指标,以灾害强度等级与发生频率构建危险性指数,分析早稻春季低温冷害、高温热害、洪涝、移栽期干旱... 为全面探究影响广西双季稻生产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特征规律,利用1961—2023年广西91个国家气象站的逐日气象资料,根据水稻农业气象灾害指标,以灾害强度等级与发生频率构建危险性指数,分析早稻春季低温冷害、高温热害、洪涝、移栽期干旱危险性指数和晚稻寒露风、秋季阴雨寡照危险性指数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1)年际变化上,广西早稻春季低温冷害危险性指数呈显著下降趋势,高温热害危险性指数于1990年发生突变,而后呈阶段性上升趋势,洪涝和移栽期干旱危险性指数稍增但变化趋势不明显。晚稻寒露风危险性呈下降趋势,秋季阴雨寡照危险性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变化特征;(2)空间特征上,早稻春季低温冷害危险性指数呈现出南低北高的分布特征,高温热害危险性指数呈现出东中西部高、南北低的分布特征,洪涝危险性指数表现为南北高、东西低的分布特征,移栽期干旱危险性指数呈现西高东低的分布特征,晚稻寒露风危险性指数南低北高,秋季阴雨寡照危险性指数表现为东南部低,北部及中部零星区域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双季稻 农业气象灾害 危险性 年际变化 空间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稻秧苗生长发育状况与主要气象因子相关性分析
2
作者 吴炫柯 何燕 +2 位作者 刘永裕 黄维 谭孟祥 《中国热带农业》 2025年第3期73-81,共9页
利用2020—2023年分期播种试验早稻秧苗生育期、生长状况数据与2020—2023年早稻同期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雨量、日照时数等气象数据,采用方差和相关性分析,研究早稻秧苗期生长状况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早稻三叶期... 利用2020—2023年分期播种试验早稻秧苗生育期、生长状况数据与2020—2023年早稻同期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雨量、日照时数等气象数据,采用方差和相关性分析,研究早稻秧苗期生长状况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早稻三叶期,叶片、叶鞘、地上部分干物重及叶面积指数与出苗期至三叶期的主要气象因子相关性不显著;移栽期,叶片、叶鞘、地上部分干物重与三叶期至移栽期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10℃积温、日照时数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叶面积指数、苗高与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10℃积温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日照时数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在出苗期至三叶期早稻对气象因子不敏感,三叶期至移栽期则比较敏感。因此在水稻育秧生产过程中,需加强早稻三叶期至移栽期防寒保暖工作,达到促进早稻干物质的积累、提高叶面指数和苗高,培育壮苗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 播种期 生长状况 气象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因子对甘蔗种茎出苗率以及苗期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吴炫柯 马冬晨 +3 位作者 黄维 刘永裕 韦剑锋 姚裕群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411-1416,共6页
为了探明影响广西甘蔗种茎出苗及苗期生长的气象因子,本研究选用2个广西当家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T22)和‘桂糖42号’(G42)为研究对象,从2—5月开展甘蔗分期播种试验,每半个月播种1期。通过观测每期甘蔗的出苗率、苗期生长状况以及... 为了探明影响广西甘蔗种茎出苗及苗期生长的气象因子,本研究选用2个广西当家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T22)和‘桂糖42号’(G42)为研究对象,从2—5月开展甘蔗分期播种试验,每半个月播种1期。通过观测每期甘蔗的出苗率、苗期生长状况以及同期的气象因子(降雨量、平均气温),并对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表明,T22、G42蔗种的出苗率与播种后20 d的累积降雨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播种后10 d的累积降雨量呈正相关,差异未达显著水平。由播种后20 d的累积降雨量与甘蔗出苗率的对数函数方程进一步显示,为了使甘蔗种茎出苗率达80%以上,甘蔗播种后20d的累积降雨量要达到75mm以上;播种后的平均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与甘蔗苗茎伸长期株高/茎粗相关性达到5%显著性水平以上,进一步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降水量是影响甘蔗茎伸长期株高/茎粗的显著性自变量。推断甘蔗播种后10~20d的累积降雨量是决定甘蔗出苗的关键气象因子,在甘蔗苗期生长过程中,降雨量对甘蔗生长至关重要,可以通过降雨量预测甘蔗苗期株高/茎粗。鉴于以上研究结果,在广西甘蔗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甘蔗出苗率,要加强甘蔗种植后20 d内的水分管理,在这期间累积降雨量需达到75 mm以上才能达到甘蔗齐苗的目的,甘蔗出苗后也需加强水分管理,利于苗期快速生长,从而提高蔗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播种期 出苗率 苗期生长 气象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秋高温干旱对不同下种时间甘蔗产量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吴炫柯 贾若欣 +4 位作者 何燕 蒋春云 韦剑锋 韦冬萍 刘志平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142,共8页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加剧的背景下,广西极端天气频发,夏秋高温少雨干旱发展加重,严重影响甘蔗生产,科学选择适宜的下种时间,是应对夏秋干旱灾害的一个重要途径。本研究于2021、2022年在广西柳州沙塘国家农业气象试验站设置甘蔗农田试验...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加剧的背景下,广西极端天气频发,夏秋高温少雨干旱发展加重,严重影响甘蔗生产,科学选择适宜的下种时间,是应对夏秋干旱灾害的一个重要途径。本研究于2021、2022年在广西柳州沙塘国家农业气象试验站设置甘蔗农田试验点,采用3个甘蔗品种,2—5月进行7期分期下种田间试验,通过利用这2个年度典型的夏秋高温干旱年景,研究夏秋高温干旱对不同下种时间甘蔗产量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在夏秋高温干旱年景条件下,随着下种时间的延迟,甘蔗收获期茎长、茎粗、单茎重、理论产量均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2021、2022年下种时间A1各品种茎长为178~227 cm,茎粗为27.6~30.3 mm,单茎重为1.05~1.42 kg,下种时间A7各品种茎长仅为76~145 cm,茎粗为21.5~30.0 mm,单茎重为0.26~0.85 kg;(2)在3月种植的新植蔗,理论产量在76.65~104.10 t/hm^(2)之间,甘蔗能利用前期比较适宜的气象条件,缓解夏秋高温干旱对甘蔗的影响;在4—5月期间种植的新植蔗,受干旱影响较大,其中5月30日下种理论产量仅为18.90~63.75 t/hm^(2),甘蔗产量显著下降;(3)甘蔗品种ROC22和GL05136在茎长、单茎重和理论产量方面比GT42有优势,但是在茎粗方面GT42有优势,ROC22和GL05136抗旱性较强。因此,在夏秋高温干旱年景下,选择适宜抗旱品种,春种甘蔗尽量适时提早种植,加快甘蔗前期生长进度;在夏秋干旱来临之前,获得健壮植株,提高自身抗旱能力,将气象灾害影响降到最低,可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分期下种 气象因子 抗旱性 高温干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甘蔗生育期内气候资源空间特征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1
5
作者 黄维 吴炫柯 +2 位作者 赖锡柳 刘蕾 韦剑锋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6期39-45,共7页
利用1961—2020年广西91个国家气象观测站逐日气象数据,对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 L.)苗期(P1)、分蘖期(P2)、茎伸长期(P3)和工艺成熟期(P4)气候资源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同时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方法探讨甘蔗生育期内气候资源对气候... 利用1961—2020年广西91个国家气象观测站逐日气象数据,对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 L.)苗期(P1)、分蘖期(P2)、茎伸长期(P3)和工艺成熟期(P4)气候资源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同时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方法探讨甘蔗生育期内气候资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在空间分布上,平均气温在苗期西高东低,在茎伸长期和工艺成熟期南高北低;日照时数在苗期西高东低,在茎伸长期东高西低,在分蘖期和工艺成熟期南高北低;降水量在苗期和分蘖期东、东北高西南低,在茎伸长期西、西南高东北低,在工艺成熟期桂中地区高、其他区域低。气候变化背景下,甘蔗生育期内平均气温显著上升,在桂北甘蔗工艺成熟期上升最快;日照时数显著下降,在茎伸长期时最明显;降水量在桂东北甘蔗分蘖期呈部分显著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 L.) 气候资源 气候变化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