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椎椎管内肿瘤全椎板切除术后脊柱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高太行 宗少晖 +4 位作者 李兵 张冉 李书振 杨渊 杨昆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49-951,共3页
目的:经全椎板入路手术对脊柱骨性结构破坏大,影响其稳定性。文中探讨不同节段的椎板切除对腰椎椎管内肿瘤术后脊柱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广西中医药大学瑞康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一附院、... 目的:经全椎板入路手术对脊柱骨性结构破坏大,影响其稳定性。文中探讨不同节段的椎板切除对腰椎椎管内肿瘤术后脊柱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广西中医药大学瑞康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广西区骨伤医院、柳州市人民医院、柳州市工人医院等6家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43例腰椎椎管内肿瘤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行全椎板切除肿瘤摘除术,且术中无内固定器械的使用。近期临床疗效采用JOA括约肌评分,远期临床疗效采用ASIA分级评估。比较术前和最后1次随访病例腰椎的稳定性。结果近期临床疗效观察,JOA括约肌评分从(1.12±0.65)分提升到(1.97±0.71)分。远期临床疗效观察,ASIAⅠ级4例,Ⅱ级6例,Ⅲ级14例,Ⅳ级53例,Ⅴ级66例。随访12~30个月,无失访病例。末次随访1个节段的全椎板切除45例,有2例病例出现脊柱失稳;2个节段的全椎板切除57例,有9例失稳;3个节段的全椎板切除27例,有5例失稳;4个节段的全椎板切除14例,有2例失稳。比较脊柱术后稳定性和推板切除节段数,1个阶段的推板切除术后脊柱稳定性明显高于多节段的稳定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2个节段椎板切除与≥3个节段椎板切除稳定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5),≤3个节段椎板切除与≥4个节段椎板切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单一节段的腰椎椎管内肿瘤全椎板切除术后稳定性良好,≥2个节段的椎管内肿瘤单纯行全椎板切除肿瘤摘除术,术后脊柱失稳的可能性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管内肿瘤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锂复合磷酸钙骨水泥可促进大鼠胫骨骨缺损修复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理 覃永保 +1 位作者 马刚 李兵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24-828,共5页
目的观察磷酸钙骨水泥(CPC)与氯化锂复合磷酸钙骨水泥(Li/CPC)对SD大鼠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取20只6月龄雌性SD大鼠,设立Li/CPC实验组(n=10)及CPC对照组(n=10),分别行双侧胫骨骨缺损填充术,术后1、2月每组分别处死5只大鼠,取胫骨标本行... 目的观察磷酸钙骨水泥(CPC)与氯化锂复合磷酸钙骨水泥(Li/CPC)对SD大鼠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取20只6月龄雌性SD大鼠,设立Li/CPC实验组(n=10)及CPC对照组(n=10),分别行双侧胫骨骨缺损填充术,术后1、2月每组分别处死5只大鼠,取胫骨标本行显微CT(Micro-CT)检测及组织学切片HE染色,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Micro-CT扫描显示,Li/CPC组骨缺损修复效果比CPC组好,Li/CPC组材料周围新骨体积分数(BV/TV)较CPC组高,骨小梁分离度(Tb.Sp)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HE染色显示,Li/CPC组纤维骨痂及骨样骨痂出现较早,且数量较多,骨愈合质量明显高于CPC组。结论 Li/CPC具有较好的骨传导性能,能明显促进骨缺损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钙骨水泥 氯化锂 显微CT HE染色 骨缺损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镜手术与非显微镜手术治疗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的卫生经济学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宗少晖 高太行 +4 位作者 李兵 张冉 李书振 杨渊 杨昆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3期3988-3990,共3页
目的比较显微镜手术与非显微镜手术治疗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的卫生经济学状况,探究显微镜手术是否增加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治疗成本,以了解显微镜手术和非显微镜手术治疗的卫生经济学差异。方法收集整理2010年1月—2012年6月53例行显... 目的比较显微镜手术与非显微镜手术治疗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的卫生经济学状况,探究显微镜手术是否增加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治疗成本,以了解显微镜手术和非显微镜手术治疗的卫生经济学差异。方法收集整理2010年1月—2012年6月53例行显微镜手术治疗和69例行非显微镜手术治疗的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显微镜手术有2种术式:半椎板切除+肿瘤显微镜摘除术19例(A组)、全椎板切除肿瘤+显微镜摘除+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34例(B组);非显微镜手术有3种术式:半椎板切除+肿瘤摘除术24例(C组)、全椎板切除+肿瘤摘除+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27例(D组)、全椎板切除+肿瘤摘除术18例(E组)。对比各组卫生经济学指标。结果 5组家属误工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患者住院时间、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患者误工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住院时间、患者误工时间长于B组(P<0.05);E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患者误工时间长于B组(P<0.05)。A组非手术相关费用少于C组(P<0.05);B组非手术相关费用、总费用少于D组(P<0.05);B组手术相关费用、住院费用、总费用多于E组,非手术相关费用少于E组(P<0.05)。结论在全椎板切除+肿瘤摘除+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中,显微镜手术总费用比非显微镜手术少。但在半椎板切除+肿瘤摘除术中,显微镜手术和非显微镜手术在总费用上未表现出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外科手术 硬膜外肿瘤 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被引量:1
4
作者 宗少晖 高太行 +4 位作者 李兵 张冉 李书振 杨渊 杨昆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3163-3166,共4页
目的:探讨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进行显微手术治疗的53例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和同期行非显微手术治疗的6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远期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评价。结... 目的:探讨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进行显微手术治疗的53例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和同期行非显微手术治疗的6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远期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评价。结果:显微手术组术中出血量少(P<0.01),住院时间短(P=0.02<0.05),术后并发症少(P=0.04<0.05),近期临床疗效优于非显微组(P=0.037<0.05)。2组远期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评价未表现出统计学差异。结论:显微手术治疗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近期疗效优于非显微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外硬膜下肿瘤 显微手术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脊髓损伤术后感染预后因素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聂燕丽 彭小忠 +4 位作者 蔡毅 丘敏岐 陈开伟 罗瀚文 谢湘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41-647,共7页
目的探讨颈部脊髓损伤(cervical spinal cord injury,CSCI)术后感染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1年11月我院脊柱外科手术治疗207例CSCI的临床资料,按照病例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纳入207例。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 目的探讨颈部脊髓损伤(cervical spinal cord injury,CSCI)术后感染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1年11月我院脊柱外科手术治疗207例CSCI的临床资料,按照病例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纳入207例。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对年龄、性别、术前脊髓损伤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分级、受伤原因、损伤节段数、手术方式、术后是否转入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术前是否采取激素冲击治疗、术前是否存在合并伤、是否存在合并症、术中出血量、受伤至入院手术时间、术前白蛋白(albumin,ALB)、术前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等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结果中P<0.20的变量纳入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P<0.20的变量:术前ASIA分级、受伤到入院手术时间、术前ALB、术前Hgb、术中出血量、术后是否转入ICU、术前是否使用激素冲击治疗、手术方式和受伤原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术前ASIA分级A级(OR=0.424,95%CI:0.278~0.646,P=0.001)、术后转入ICU治疗(OR=4.185,95%CI:1.058~16.554,P=0.041)是CSCI发生术后感染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术前ASIA A级、术后转入ICU治疗是CSCI患者术后感染的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脊髓损伤 术后感染 预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