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糖尿病性脑梗死与急性期高血糖的相关性及机制 被引量:10
1
作者 吴培华 石见 +1 位作者 陈健 谭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9-203,共5页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性脑梗死与急性期高血糖的相关性及机制。方法 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血糖组(NG)、高血糖1组和2组(HG1和HG2),脑缺血(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期间诱导急性期高血糖。MCAO后24h观察神经功能缺损...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性脑梗死与急性期高血糖的相关性及机制。方法 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血糖组(NG)、高血糖1组和2组(HG1和HG2),脑缺血(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期间诱导急性期高血糖。MCAO后24h观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脑梗死灶以了解非糖尿病性脑梗死与急性期高血糖相关性,并观察缺血同侧齿状回神经干细胞增殖能力。结果 NG组、HG1组和HG2组血糖分别达约4.0-5.0 mmol/L、10.0 mmol/L和20.0 mmol/L目标值。HG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脑梗死灶均比NG组、HG1组大,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HG1组与NG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干细胞增殖能力改变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脑梗死灶检测结果一致。结论轻度急性期高血糖(10.0 mmol/L)可能通过保护受损的神经干细胞而不加重梗死性脑损伤,重度急性期高血糖(20.0mmol/L)则可能通过恶化神经干细胞增殖能力加重梗死性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急性期高血糖 TTC染色 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神经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脑梗死并发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49例 被引量:13
2
作者 彭日红 佘军红 阳洪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61-1563,共3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对脑梗死并发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疗效及对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脑梗死并发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对照组予以硫酸氯吡格雷片75 mg顿服;治疗组在对照...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对脑梗死并发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疗效及对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脑梗死并发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对照组予以硫酸氯吡格雷片75 mg顿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20 mg,qd,po。两组患者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血脂水平明显改善(P<0.05或P<0.01),并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斑块积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或P<0.01),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斑块有效率分别为91.84%,77.55%(P<0.05);治疗后两组CRP水平与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下降更为显著(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能明显改善脑梗死并发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血脂、血清CRP水平,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甚至可使动脉斑块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钙 C反应蛋白 脑梗死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手术前后血清胱抑素C水平变化及对动脉再狭窄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彭日红 阳洪 +1 位作者 贺雄军 翁保慧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6期4203-4204,4207,共3页
目的探讨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手术前后血清胱抑素C(Cys-C)的水平变化及其对动脉再狭窄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2010年47例颅内外动脉狭窄患者进行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术后6~12个月复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分别于术前、术后3 d... 目的探讨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手术前后血清胱抑素C(Cys-C)的水平变化及其对动脉再狭窄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2010年47例颅内外动脉狭窄患者进行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术后6~12个月复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分别于术前、术后3 d和复查DSA时检测患者血清Cys-C水平,并对比分析动脉再狭窄组与未狭窄组的血清Cys-C水平。结果术后6~12个月复查DSA显示,21例(44.7%)患者出现了再狭窄,其中13例再狭窄率<50%,8例再狭窄率≥50%,26例患者未发现血管明显再狭窄。再狭窄组术前及术后3 d的血清Cys-C水平分别与未狭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狭窄组和未狭窄组术后3 d的血清Cys-C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狭窄组术后6~12个月的血清Cys-C水平分别与术前及未狭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架术后血清Cys-C水平的增高可能与再狭窄有关,并可能成为评价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的一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疾病 支架 胱抑素C 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泌体在阿尔茨海默病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邓珊 潘丽雅 +3 位作者 覃露 刘倩倩 黄艳 秦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31-333,共3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慢性退行性神经系统疾病,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精神行为异常为特征,占所有痴呆病例的60%~80%。目前,关于AD发病机制仍不清楚,且除了可以暂时缓解症状的药物外,尚没有任何一种治疗方法可...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慢性退行性神经系统疾病,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精神行为异常为特征,占所有痴呆病例的60%~80%。目前,关于AD发病机制仍不清楚,且除了可以暂时缓解症状的药物外,尚没有任何一种治疗方法可以减缓或阻止AD的发展。因此,进一步了解AD病理生理背后的分子机制,可以为有效预防和治疗该病提供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外泌体 淀粉样变性 TAU蛋白质类 诊断 鉴别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地苯醌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42例 被引量:2
5
作者 彭日红 佘军红 +1 位作者 阳洪 卢先富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9-191,共3页
目的观察艾地苯醌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7例急性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采取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给予相同的改善脑循环、营养脑细胞、抗血小板聚集、稳定动脉斑块治疗及管理血糖、血压等... 目的观察艾地苯醌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7例急性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采取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给予相同的改善脑循环、营养脑细胞、抗血小板聚集、稳定动脉斑块治疗及管理血糖、血压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艾地苯醌,每次30 mg,饭后口服,tid。疗程14 d。对两组治疗前后失语程度、语言功能评分,比较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10%,对照组总有效率68.8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失语程度在治疗前后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自发言语、阅读能力、复述及命名的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治疗组患者自发言语、阅读能力、复述和命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艾地苯醌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地苯醌 脑梗死 急性 失语 运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