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后眼前节的变化 被引量:15
1
作者 曾招荣 李彬斌 +2 位作者 招志毅 戴静 王海梅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77-1081,共5页
目的采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e,UBM)和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2种检测方法观察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手术前后的眼前节解剖结构变化,评估这2种检查... 目的采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e,UBM)和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2种检测方法观察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手术前后的眼前节解剖结构变化,评估这2种检查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5例35眼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监测术前及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VCA)及眼压,于术前、术后3个月分别用UBM及Visante OCT对眼前节进行生物学测量,分析术前术后眼前节参数的变化,并比较2种检测方法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眼压分别为(13.85±5.06)mmHg(1 kPa=7.5 mmHg)、(13.29±4.55)mmHg、(13.47±4.11)mmHg,与术前((17.07±4.02)mmHg相比均显著降低并保持平稳,术后1周、1个月、3个月BCVA分别为0.51±0.10、0.65±0.21、0.63±0.19,与术前(0.20±0.10)相比均显著提高。眼压和BCVA术前、术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33,P=0.000;F=106.27,P=0.000)。UBM和Visante OCT术后检测中央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分别为(3.41±0.44)mm、(3.45±0.39)mm,与术前分别为(1.93±0.28)mm、(1.95±0.32)mm相比明显加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142,t=-12.087,均为P=0.000),2种检测方法之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43,P=0.890;t=-0.197,P=0.824)。UBM和Visante OCT检测术后房角开放距离AOD500分别为(0.37±0.16)mm、(0.29±0.11)mm,与术前分别为(0.18±0.10)mm、(0.15±0.05)mm相比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4.561,t=-13.233,均为P=0.000),2种检测方法之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825,P=0.046;t=-4.054,P=0.000)。UBM和Visante OCT术后检测小梁虹膜夹角分别为(36.55±5.93)°、(29.83±4.87)°,与术前分别为(17.81±5.17)°、(12.44±4.25)°相比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328,t=-11.751,均为P=0.000),2种检测方法之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12,P=0.029;t=-3.381,P=0.000)。UBM和Visante OCT术后检测房角隐窝面积分别为(0.19±0.15)mm2、(0.12±0.10)mm2,与术前分别为(0.06±0.04)mm2、(0.05±0.06)mm2相比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122,t=-9.081,均为P=0.000),2种检测方法之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427,P=0.001;t=2.914,P=0.003)。结论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超声乳化手术,术后前房深度明显增加,房角结构得到改善,眼压得到有效控制。UBM和Visante OCT均可以客观测量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眼前节解剖参数,但临床应用价值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生物显微镜 眼前节相干断层扫描仪 青光眼 白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血浆和泪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袁牧之 林颖 刘泉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68-470,共3页
目的观察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患者血浆和泪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我院确诊的28例RVO患者,收集血浆和泪液样本,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VEGF表达... 目的观察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患者血浆和泪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我院确诊的28例RVO患者,收集血浆和泪液样本,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VEGF表达水平,在1 d、2周和4周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中央视网膜厚度(central retinal thickness,CRT),另选健康志愿者30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浆和泪液中VEGF、CRT表达差异。结果各时间点,RVO组血浆中VEGF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1 d RVO组泪液VEGF表达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VO组血浆和泪液中VEGF表达水平呈微弱正相关(P<0.05),而对照组中这种相关性稍强(P<0.05)。两组2周后CRT明显增加,1 d与2周CRT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周与4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各时间段RVO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VO患者泪液中VEGF表达水平及CRT与健康人比较显著升高,血浆与泪液中VEGF表达水平的变化有一致性,泪液检测作为非侵入性的检测方式,对RVO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泪液 中央视网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手术与传统LASIK手术的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袁牧之 林颖 +1 位作者 张霞 蔡云璁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1期1589-1591,共3页
目的:比较常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和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手术后(wavefront and iris locating guided-LASIK,WG-LASIK)近视患者的疗效以及角膜前表面像差的变化。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0月~2... 目的:比较常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和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手术后(wavefront and iris locating guided-LASIK,WG-LASIK)近视患者的疗效以及角膜前表面像差的变化。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0月~2011年12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200眼,排除手术禁忌证后,按球镜屈光度分成低度(≤-3.00D)和中度(-3.00D^-6.00D)。每组患者随机分成2组,一组行波前像差LASIK,另一组行常规LASIK。分别在术后1个月、3个月随访患者的裸眼视力、波前像差检查。结果:在低度和中度患者中,LASIK组和WG-LASIK组术后视力在1个月和3个月均达到术前水平,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低、中度近视组,LASIK组和WGLASIK组在术后1个月时彗差、球差及总的高阶像差均较术前有所增加。至术后3个月时彗差、球差及总的高阶像差均未恢复至术前水平。在中度近视组,LASIK组和WG-LASIK组间彗差、球差及总的高阶像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手术能有效的矫正近视和散光。并且其视觉质量优于传统的LASIK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前像差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近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血小板凝胶对角膜基质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戴静 陈建苏 +1 位作者 招志毅 谢耀元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05-708,共4页
目的观察富血小板凝胶对角膜基质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离心法分离兔全血获得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采用体积分数5%PRP作用于兔角膜基质细胞,CCK-8(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盒)法检测PRP促角膜基质细胞增殖的作用。取... 目的观察富血小板凝胶对角膜基质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离心法分离兔全血获得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采用体积分数5%PRP作用于兔角膜基质细胞,CCK-8(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盒)法检测PRP促角膜基质细胞增殖的作用。取PRP与凝血酶激活剂以9∶1的比例制备富血小板凝胶,对制备的富血小板凝胶进行组织形态学、对角膜基质细胞的作用、黏附性、生物相容性等多方面观察与评价。结果体积分数5%PRP能促进兔角膜基质细胞的增殖及活化。制备的富血小板凝胶呈透明状;组织学结构显示与正常角膜基质结构极为相似,呈典型的多孔性有序结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及HE染色结果均显示兔角膜基质细胞在富血小板凝胶上能够良好黏附、生长、增殖并活化;此外,富血小板凝胶作为黏附剂能与猪角膜基质黏附,HE染色显示之间可形成紧密连接。结论 PRP能有效促进角膜基质细胞增殖活化,PRP与激活剂以合适比例制备的富血小板凝胶具有高度透明性、有序的组织结构、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良好的黏附性,适合用于角膜基质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富血小板凝胶 角膜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细胞角膜基质应用于组织工程角膜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戴静 陈建苏 +1 位作者 招志毅 谢耀元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06-1010,共5页
目的研究磷脂酶A2(phospholipase A2,PLA2)联合液氮缺氧冷冻法制备的脱细胞猪角膜(acellular porcine corneal,APC)基质作为组织工程角膜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使用200 U·mL-1PLA2和液氮缺氧冷冻处理正常猪角膜(native procine co... 目的研究磷脂酶A2(phospholipase A2,PLA2)联合液氮缺氧冷冻法制备的脱细胞猪角膜(acellular porcine corneal,APC)基质作为组织工程角膜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使用200 U·mL-1PLA2和液氮缺氧冷冻处理正常猪角膜(native procine cornea,NPC)以制备APC,对制备的APC及NPC进行组织形态学及透射电镜观察。将实验分为两组,对照组为NPC组,实验组为APC组,分别对两组进行角膜厚度、吸水率、透光率、力学性质检测。结果 PLA2消化联合液氮缺氧冷冻法制备的APC高度透明,脱细胞完全,超微结构保持完整,除吸水率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与NP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APC厚度(849.5±29.6)μm与NPC厚度(875.2±28.9)μm比较,以及透光率、力学性质与NP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PLA2联合液氮缺氧冷冻法制备的APC生物和物理学特性与正常角膜相似,是一种适合组织工程角膜构建的良好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角膜 脱细胞 角膜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