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梓醇调控涎腺上皮细胞lnc-NONHSAT071210表达治疗干燥综合征模型小鼠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何伟倩 吴春凤 +2 位作者 李小芬 刘媛 郭予洁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98-802,共5页
目的:观察梓醇对干燥综合征(SS)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并通过体外实验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8周龄NOD小鼠给予100 mg/kg梓醇灌胃8周,检测血清中IFN-γ和IL-17表达,观察小鼠唾液腺病理;50μmol/L梓醇处理lnc-NONHSAT071210 shRNA转染的唾... 目的:观察梓醇对干燥综合征(SS)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并通过体外实验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8周龄NOD小鼠给予100 mg/kg梓醇灌胃8周,检测血清中IFN-γ和IL-17表达,观察小鼠唾液腺病理;50μmol/L梓醇处理lnc-NONHSAT071210 shRNA转染的唾液腺上皮细胞系,检测lnc-NONHSAT071210表达;再以10 ng/ml IFN-γ干预细胞,lnc-NONHSAT071210 shRNA及梓醇处理72 h,检测细胞增殖及IL-17和IFN-γ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梓醇组小鼠血清中IFN-γ及IL-17表达下降(P<0.05),唾液腺病理淋巴细胞浸润减少,腺体结构破坏减轻;与IFN-γ干预组相比,梓醇处理后唾液腺上皮细胞增殖水平升高,IFN-γ及IL-17表达下降(P<0.05);梓醇处理后,lnc-NONHSAT071210表达下降(P<0.05),且梓醇及lnc-NONHSAT071210 shRNA共同干预后,IFN-γ及IL-17表达下降更为显著(P<0.01)。结论:梓醇可抑制SS模型小鼠血清炎症因子表达和唾液腺淋巴细胞浸润程度,通过调节lnc-NONHSAT071210抑制涎腺导管上皮细炎症反应,抑制SS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D小鼠 梓醇 干燥综合征 涎腺上皮细胞 长链非编码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敏C反应蛋白在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中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潘信义 银剑斌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67-1170,共4页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中的预测作用。方法选择行PCI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73例,根据hs-CRP水平分为高水平组41例(hs-CRP≥3mg/L),低水平组32例(hs-CRP<3mg/L)。通过速率比浊法定量血...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中的预测作用。方法选择行PCI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73例,根据hs-CRP水平分为高水平组41例(hs-CRP≥3mg/L),低水平组32例(hs-CRP<3mg/L)。通过速率比浊法定量血清hs-CRP水平,通过微血管阻力指数(IMR)评估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Pearson相关性分析hs-CRP、肌钙蛋白及罪犯血管IMR之间的关系,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严重微血管功能障碍的预测因素。结果与低水平组比较,高水平组hs-CRP、PCI术前及术后IMR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基线hs-CRP水平与PCI术前IMR、PCI术后IMR和肌钙蛋白Ⅰ峰值水平呈正相关(P<0.01)。肌钙蛋白Ⅰ峰值水平与PCI术前IMR和PCI术后IMR呈正相关(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s-CRP≥3mg/L是严重微血管功能障碍的重要预测指标(OR=5.688,95%CI:2.242~14.508,P=0.000)。hs-CRP预测严重微血管功能障碍的最佳截断值为4.3mg/L(ROC曲线下面积=0.890),敏感性为85.51%,特异性为72.34%。结论 hs-CRP与静息冠状动脉微血管状态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质 心肌缺血 血管阻力 肌钙蛋白 糖尿病 吸烟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小球滤过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李其华 韦金儒 +2 位作者 唐泉 银剑斌 蒋芳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6期4456-4460,共5页
目的研究肾小球滤过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7月柳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美国肾脏基金会制定的慢性肾脏病分期... 目的研究肾小球滤过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7月柳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美国肾脏基金会制定的慢性肾脏病分期标准,将患者分为正常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 GFR)组〔e GFR≥90.0 ml·min^(-1)·(1.73 m^2)-1,56例〕和低e GFR组〔e GFR<90.0 ml·min^(-1)·(1.73 m^2)-1,62例〕。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体质指数、高血压发生情况、糖尿病发生情况、血脂异常发生情况,入院血肌酐、心功能Killip分级、血清肌钙蛋白Ⅰ、e GFR以及入院3 d内左心室射血分数。记录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梗死相关动脉(IRA)及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是否合并左冠状动脉主干病变)〕。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记录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靶血管血运重建、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性别、吸烟率、体质指数、高血压发生率、糖尿病发生率、血脂异常发生率、入院心功能Killip分级、入院血清肌钙蛋白Ⅰ、入院3 d内左心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e GFR组年龄小于低e GFR组,入院血肌酐低于低e GFR组(P<0.05)。两组梗死相关动脉(IRA)、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合并左冠状动脉主干病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靶血管血运重建、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e GFR组总MACE发生率高于正常e GFR组(P<0.05)。低e GFR组无MACE生存率低于正常e GFR组(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其他因素影响后,年龄〔RR=1.564,95%CI(1.059,2.413)〕、糖尿病〔RR=3.916,95%CI(1.874,7.215)〕、e GFR下降〔RR=3.323,95%CI(1.452,6.820)〕是MACE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血肌酐处于参考范围时,e GFR下降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后不良预后有关,是发生MACE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肾小球滤过率 预后 血管成形术 气囊 冠状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表面标志物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刘洁 陈祖平 +2 位作者 陈见红 银剑斌 储成顶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51-856,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中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确诊为STEMI的患者共40例,根据服用阿托...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中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确诊为STEMI的患者共40例,根据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的剂量不同,随机分为20 mg组及40 mg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在不同时点(服药前及服药后第5、10、15、20、30、60、90、120天)对STEMI患者的循环EPCs进行识别及量化分析,检测EPCs表面标志物CXC趋化因子受体(CXCR)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的表达。结果:第5天40 mg组细胞增殖力及CXCR4、VEGF、bFGF的表达高于20 mg组(P<0.05);第10~120天20 mg组细胞增殖力及CXCR4、VEGF、bFGF的表达高于40 mg组(P<0.05)。SIRT1在第30天前2组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在第30天后出现明显变化,第60天达高峰,随后呈下降趋势,各时点均可见20 mg组大于40 mg组(P<0.05)。结论:在STEMI急性期,40 mg阿托伐他汀提升机体修复功能优于20mg。然而,长期低浓度的他汀治疗在改善血管内膜功能和促进血管新生作用方面优于高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内皮祖细胞 阿托伐他汀 CXC趋化因子受体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对冠心病患者内皮祖细胞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0
5
作者 刘洁 银剑斌 +2 位作者 杨进 吴敏嘉 洪艳俐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1171-1174,共4页
目的通过人体药物临床试验,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对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增殖、迁移、黏附及血管修复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40例,根据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的剂量不同,分为小剂量组(20mg)20例及大剂量组(40mg)20例... 目的通过人体药物临床试验,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对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增殖、迁移、黏附及血管修复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40例,根据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的剂量不同,分为小剂量组(20mg)20例及大剂量组(40mg)20例。所有入选患者于服药前服药5、15、30、60、90和120d分别抽取外周血获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后进行细胞染色与鉴定、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检测EPC的迁移及黏附能力,流式细胞仪分析EPC标记表面CD34、CD133、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的表达。结果EPC的迁移能力在30d时最强,30d后大剂量组迁移能力的下降趋势显著高于小剂量组(P<0.05,P<0.01);EPC增殖、黏附和CD34的表达在60d时达高峰;CD133在30d时最低,而此后大剂量组成熟EPC的下降率显著高于小剂量组;VEGFR-2的细胞表达在60d后呈持续下降趋势,而小剂量组VEGFR-2明显高于大剂量组(P<0.05,P<0.01)。结论长期使用阿托伐他汀钙并不能有效促进EPC的活化及新生血管的生成。20mg的阿托伐他汀钙对血管内膜的修复更优于40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干细胞 细胞增殖 血管内膜 降血脂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Firebird支架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6
作者 蒋芳勇 韦金儒 李其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7期878-881,共4页
目的:观察国产Firebird支架在2型糖尿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我院2005年3月至2006年12月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2型糖尿合并冠心病患者共90例,其中Firebird支架组47例,普通支架... 目的:观察国产Firebird支架在2型糖尿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我院2005年3月至2006年12月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2型糖尿合并冠心病患者共90例,其中Firebird支架组47例,普通支架组43例,术前术后除常规使用阿司匹林和波立维外,同时给予严格的内科强化治疗,术后进行随访,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冠状动脉造影显示2支以上血管病变占71.11%,一共植入Firebird支架74枚,普通支架55枚,所有患者均获得成功。平均随访(10.2±3.3)月,其中药物支架组复发心绞痛3例(6.4%),主要心脏不良事件2例(4.2%);普通支架组复发心绞痛13例(30.2%),主要心脏不良事件13例(30.2%)。国产Firebird支架组心绞痛复发率以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普通支架组,差异显著(6.4%比30.2%,P<0.01;4.2%比30.2%,P<0.01)。37例患者行冠脉造影复查,12例Firebird支架组发生再狭窄1例(8.3%),25例普通支架组发生再狭窄7例(2.8%)。2组再狭窄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irebird支架对2型糖尿合并冠心病患者疗效确切,能减少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REBIRD支架 普通支架 冠心病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血症并发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舌下微循环指标诊断价值分析
7
作者 黄英华 曾文欢 +1 位作者 甘起云 银剑斌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9期56-60,共5页
目的分析脓毒血症并发急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舌下微循环指标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将柳州市人民医院2016年8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脓毒血症并发急性心衰患者32例纳入观察组,将该院同期收治的脓毒血症未... 目的分析脓毒血症并发急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舌下微循环指标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将柳州市人民医院2016年8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脓毒血症并发急性心衰患者32例纳入观察组,将该院同期收治的脓毒血症未并发急性心衰患者32例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右心房压力(right atrial pressure,RAP)、肺动脉楔压(pulmonary arterial wedge pressure,PAWP)、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和舌下微循环指标[总血管密度(total of vessel density,TVD)、灌注血管密度(perfused vessel density,PVD)、灌注血管比率(percentage of perfused vessels,PPV)、微血管流动指数(microvascular flow index,MFI)]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各指标与脓毒血症并发急性心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对脓毒血症并发急性心衰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RAP和PAW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CI、MAP、TVD、PVD、PPV、MF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PAWP、RAP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PVD、MFI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NT-proBNP水平均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RAP、PAWP、PVD和MFI诊断脓毒血症并发急性心衰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652、0.656、0.663和0.659,上述四项指标联合诊断脓毒血症并发急性心衰的AUC为0.854。结论血流动力学和舌下微循环指标与脓毒血症并发急性心衰严重程度具有明显相关性,可为评估患者病情变化提供参考;同时,血流动力学指标联合舌下微循环指标对脓毒血症并发急性心衰的诊断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血症 急性心力衰竭 血流动力学 舌下微循环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紧急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加支架植入术的护理
8
作者 何松涛 覃月爱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4期398-399,共2页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