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大厂锡矿田侵入岩SHRIMP锆石U-Pb年龄及其意义 被引量:122
1
作者 蔡明海 何龙清 +2 位作者 刘国庆 吴德成 黄惠明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09-414,共6页
应用高精度SHRIMP锆石U-Pb方法对广西大厂锡矿田不同类型中—酸性侵入岩进行了系统的定年研究,获得龙箱盖含斑黑云母花岗岩的成岩年龄为93±1Ma,斑状花岗岩91±1Ma,石英闪长玢岩脉(西岩墙)91±1Ma,花岗斑岩脉(东岩墙)91... 应用高精度SHRIMP锆石U-Pb方法对广西大厂锡矿田不同类型中—酸性侵入岩进行了系统的定年研究,获得龙箱盖含斑黑云母花岗岩的成岩年龄为93±1Ma,斑状花岗岩91±1Ma,石英闪长玢岩脉(西岩墙)91±1Ma,花岗斑岩脉(东岩墙)91±1Ma,四者在测试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微量元素特征及稀土配分模式相近,为同期不同阶段岩浆活动的产物。区内成岩与锡多金属成矿的时代相一致,均形成于板内伸展剪切的构造环境,应同属燕山晚期构造—热事件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RIMP锆石U-PB年龄 岩浆岩 大厂锡多金属矿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丹池成矿带构造特征及其控矿作用 被引量:68
2
作者 蔡明海 梁婷 +1 位作者 吴德成 黄惠民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10,共6页
丹池成矿带是我国锡多金属矿业的重要基地和超大型大厂锡多金属矿床的产出地,通过构造地质调查,在成矿带内识别出两套不同的变形构造样式和构造组合,它们分别对应于印支期挤压变形和燕山中-晚期伸展。在此基础上对控制成矿带、矿田及矿... 丹池成矿带是我国锡多金属矿业的重要基地和超大型大厂锡多金属矿床的产出地,通过构造地质调查,在成矿带内识别出两套不同的变形构造样式和构造组合,它们分别对应于印支期挤压变形和燕山中-晚期伸展。在此基础上对控制成矿带、矿田及矿床的构造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带内矿床定位的两类构造组合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特征 控矿作用 丹池成矿带 矿床 构造地质 印支期 矿田 广西 矿业 产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床S、Pb同位素组成对成矿物质来源的示踪 被引量:51
3
作者 梁婷 王登红 +3 位作者 蔡明海 陈振宇 郭春丽 黄惠民 《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67-977,共11页
为了查明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床成矿物质来源,本文对不同类型、不同产状矿体的硫、铅同位素的组成进行分析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大厂不同类型或产状的矿体,其成矿物质来源是相同的;硫同位素特征显示,锌铜矿体为典型的岩浆硫来源,锡矿体... 为了查明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床成矿物质来源,本文对不同类型、不同产状矿体的硫、铅同位素的组成进行分析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大厂不同类型或产状的矿体,其成矿物质来源是相同的;硫同位素特征显示,锌铜矿体为典型的岩浆硫来源,锡矿体为混合硫来源,硫同位素比值的变化与成矿过程和环境有关,反映深部来源成矿流体在由下向上的运移过程中,有围岩组分的加入。铅同位素特征表明,铅的来源主要为与岩浆作用有关的壳源铅,但也有上地壳及壳幔混合来源的铅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物质来源 铅同位素 成矿过程 大厂锡多金属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厂锡多金属矿田铜坑-长坡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52
4
作者 蔡明海 毛景文 +1 位作者 梁婷 黄惠兰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8-241,共14页
铜坑_长坡锡石硫化物矿床是桂西北大厂矿田中的一个超大型矿床,由浅部的脉状矿体和中_深部的层状矿体组成。文章应用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对铜坑_长坡矿床进行了系统的流体包裹体参数和成分的测试。结果显示,铜坑_长坡矿床脉状和... 铜坑_长坡锡石硫化物矿床是桂西北大厂矿田中的一个超大型矿床,由浅部的脉状矿体和中_深部的层状矿体组成。文章应用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对铜坑_长坡矿床进行了系统的流体包裹体参数和成分的测试。结果显示,铜坑_长坡矿床脉状和层状矿体的流体包裹体具有相同特征,包裹体的类型主要有CO2型和NaCl_H2O型。3个成矿阶段的均一温度分别为:270~365℃,210~240℃和140~190℃。早阶段(Ⅰ、Ⅱ阶段)成矿流体成分主要为CO2和H2O,含少量CH4和H2S,密度为0.324~1.093g/cm3,盐度w(NaCleq)主要集中于1%~7%;晚阶段(Ⅲ阶段)成矿流体成分主要为H2O,且Ca2+和Mg2+含量增加,密度为0.893~0.972g/cm3,盐度w(NaCleq)主要集中于3%~10%。流体包裹体特征和He、Ar、S同位素组成共同表明,铜坑_长坡矿床脉状及层状矿体具有相同的成矿物质来源和相同的成因,成矿作用与燕山期构造、岩浆热事件有关。基于3He/4He比值高和富CO2流体的存在,认为在铜坑_长坡矿床成矿过程中有深部地幔流体的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流体包裹体 成矿作用 锡石硫化物矿床 铜坑-长坡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大厂锡矿铟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机制初探 被引量:37
5
作者 李晓峰 杨锋 +2 位作者 陈振宇 卜国基 王义天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03-914,共12页
广西大厂锡矿位于江南古陆西南缘,桂西北海西-印支期被动陆缘裂谷盆地北部的断裂凹陷盆地中,是中国重要的、以锡为主的有色金属矿床。它主要由长坡-铜坑和高峰矿床、拉么矿床、大福楼矿床和亢马矿床等组成,其铟资源量约6000t。文章在对... 广西大厂锡矿位于江南古陆西南缘,桂西北海西-印支期被动陆缘裂谷盆地北部的断裂凹陷盆地中,是中国重要的、以锡为主的有色金属矿床。它主要由长坡-铜坑和高峰矿床、拉么矿床、大福楼矿床和亢马矿床等组成,其铟资源量约6000t。文章在对长坡-铜坑矿床、高峰矿床以及拉么矿床不同类型围岩(包括花岗岩质岩石)、矿石以及不同矿床类型中矿石矿物(硫化物和氧化物)中的In、Cu、Cd、Sn、Fe、Zn等微量元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不同类型矿床、不同矿物组合中硫化物的微量元素电子探针测试以及硫同位素分析结果,初步认为大厂锡矿岩浆源区是富铟的,在正常的沉积岩中不存在铟的初始富集;In主要赋存于闪锌矿中,与层状和块状的矿体关系密切。在成矿作用过程中,In的分布和富集对矿物组合和矿石类型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大厂铟矿的形成是富铟的岩浆源区重融产生含铟岩浆,在岩浆侵位冷却过程中,由岩浆结晶所产生的流体携带In、Cu、Fe、Zn、Sn等成矿元素从岩浆中出溶,形成含In的成矿流体。水-岩反应以及在大气降水来源流体的参与下,导致In、Cu、Fe、Zn、Sn等从成矿流体中沉淀、富集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元素分布 成矿机制 硫碳氧同位素 闪锌矿 大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西北丹池成矿带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 被引量:44
6
作者 蔡明海 梁婷 +1 位作者 吴德成 黄惠民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06-313,共8页
丹池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的锡多金属矿业基地和著名的大厂超大型锡矿产出地。本文根据野外地质观察 ,结合同位素测年资料厘定了丹池成矿带内岩浆侵入期次。在研究不同岩石类型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 ,运用Al2 O3 —SiO2 、TFeO/(TFeO ... 丹池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的锡多金属矿业基地和著名的大厂超大型锡矿产出地。本文根据野外地质观察 ,结合同位素测年资料厘定了丹池成矿带内岩浆侵入期次。在研究不同岩石类型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 ,运用Al2 O3 —SiO2 、TFeO/(TFeO +MgO)—SiO2 、AFM、ACF图解以及Rb—Yb +Ta、Rb—Y +Nb、Ta—Yb和Nb—Y判别图 ,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分析 ,对成矿带内花岗岩成岩构造环境进行了综合判别 ,进而对区内大规模成矿作用的构造环境和动力学背景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 ,区内燕山晚期花岗岩主体属后造山花岗岩类 (POG型 ) ,最晚期的白岗岩为RRG +CEUG型 ,带内岩浆岩形成于后造山向板内环境的转化阶段 ,主体构造环境则为较稳定的区域拉张 ,岩体侵位时代代表了区内构造环境的转折时期 ,这种区域构造体制的转换是大规模成矿的有利动力学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地球化学 构造环境 丹池成矿带 桂西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田亢马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时代 被引量:55
7
作者 蔡明海 梁婷 吴德成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2-268,共7页
亢马矿床是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田东矿带中一个研究程度较低的中型锡多金属矿床。矿床特征研究表明,区内的锡多金属矿化主要呈脉状产出,明显受构造控制,成矿作用以充填-交代为主,后生成矿作用特征明显。成矿作用可分为3个阶段,各阶段的... 亢马矿床是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田东矿带中一个研究程度较低的中型锡多金属矿床。矿床特征研究表明,区内的锡多金属矿化主要呈脉状产出,明显受构造控制,成矿作用以充填-交代为主,后生成矿作用特征明显。成矿作用可分为3个阶段,各阶段的完全均一温度分别为30 0~35 0℃、2 10~2 80℃、14 5~175℃。石英流体包裹体Rb- Sr测年获得等时线年龄为94 .1±2 .7Ma(2σ) ,表明成矿时代属燕山晚期,成矿流体的87Sr/ 86 Sr初始值为0 .710 15 ,与大厂矿田中部龙箱盖黑云母花岗岩87Sr/ 86 Sr的初始值0 .7110接近。成矿年龄与成矿流体的87Sr/ 86 Sr初始值均表明亢马锡多金属矿的成矿作用与区内的龙箱盖岩体具有一定的成生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大厂锡多金属矿田 亢马矿床 地质特征 成矿时代 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锑低银类铅阳极泥制备五氯化锑新工艺 被引量:24
8
作者 陈进中 曹华珍 +2 位作者 郑国渠 支波 杨天足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094-2099,共6页
研究采用控电氯化浸出—低压连续蒸馏—氧化结晶法处理高锑低银类铅阳极泥制备五氯化锑的新工艺。结果表明:稀盐酸酸洗可有效去除铅阳极泥中的氟和硅;当溶液电位控制在430 mV以上时,阳极泥中锑、铜和铋的浸出率均大于99%,浸出液中三价... 研究采用控电氯化浸出—低压连续蒸馏—氧化结晶法处理高锑低银类铅阳极泥制备五氯化锑的新工艺。结果表明:稀盐酸酸洗可有效去除铅阳极泥中的氟和硅;当溶液电位控制在430 mV以上时,阳极泥中锑、铜和铋的浸出率均大于99%,浸出液中三价锑离子的浓度高达310 g/L,浸出液经冷却结晶后银的入渣率为91.12%,铅的入渣率为96.35%;当蒸馏温度为190℃时,蒸馏余物中三氯化锑已接近无水三氯化锑熔盐,无水三氯化锑熔盐通氯氧化—结晶分离所获得的五氯化锑产品质量完全达到试剂级产品的要求,而金属铁、铋和铜等均残留在结晶分离残渣中,锑的回收率大于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氯化锑 铅阳极泥 氯化浸出 连续蒸馏 氧化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大厂矿田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 被引量:43
9
作者 蔡明海 梁婷 +1 位作者 吴德成 黄惠民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7-62,共6页
厘定了广西大厂矿田岩浆岩的侵入期次 ,并在花岗岩岩石学研究的基础上 ,通过岩石主量元素稀土元素及微量元素成分分析 ,运用岩石主量元素及微量元素构造环境判别图解结合岩体产出的地质条件 ,对区内花岗岩形成的构造环境进行了综合判别... 厘定了广西大厂矿田岩浆岩的侵入期次 ,并在花岗岩岩石学研究的基础上 ,通过岩石主量元素稀土元素及微量元素成分分析 ,运用岩石主量元素及微量元素构造环境判别图解结合岩体产出的地质条件 ,对区内花岗岩形成的构造环境进行了综合判别。提出大厂矿田不同期次花岗岩形成于后造山向板内环境的转化阶段 ,区内成岩的主体构造环境为较稳定的区域拉张环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地球化学 构造环境 大厂矿田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床方解石的REE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34
10
作者 梁婷 王登红 +4 位作者 屈文俊 蔡明海 韦可利 黄惠民 吴德成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493-2503,共11页
方解石是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床矿石中重要的脉石矿物。对不同产状矿体中方解石的REE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方解石在不同类型矿体中REE含量、有关参数和稀土配分模式等均变化较大,但在地球化学特征上具有连续变化规律,显示同源不同阶段... 方解石是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床矿石中重要的脉石矿物。对不同产状矿体中方解石的REE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方解石在不同类型矿体中REE含量、有关参数和稀土配分模式等均变化较大,但在地球化学特征上具有连续变化规律,显示同源不同阶段的产物;矿床的成矿流体具有岩浆来源的特征,不排除地幔来源的可能;成矿环境表现为还原向氧化环境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多金属矿床 方解石 稀土元素 成矿物质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床氦、氩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3
11
作者 蔡明海 毛景文 +1 位作者 梁婷 吴付新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25-231,共7页
为查明广西大厂锡矿床的成因和成矿物质来源 ,文章对大厂锡矿铜坑_长坡矿床不同产出形态的矿体及区内最晚期成矿的茶山锑矿黄铁矿流体包裹体的氦、氩同位素组成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 ,铜坑_长坡矿床不同产出形态的矿体的成矿流体氦... 为查明广西大厂锡矿床的成因和成矿物质来源 ,文章对大厂锡矿铜坑_长坡矿床不同产出形态的矿体及区内最晚期成矿的茶山锑矿黄铁矿流体包裹体的氦、氩同位素组成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 ,铜坑_长坡矿床不同产出形态的矿体的成矿流体氦、氩同位素组成基本一致 ,3 He/4He值为 1 .2~ 2 .9Ra ,40 Ar/3 6Ar为 2 73~ 32 7,反映了成矿流体具有相同来源 ,且有明显的地幔流体混入 ;茶山锑矿3 He/4He值为 0 .78Ra ,40 Ar/3 6Ar为 2 6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氦和氩同位素 成矿流体 大厂锡多金属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大厂石榴石REE含量及Sm-Nd同位素定年 被引量:17
12
作者 梁婷 王登红 +4 位作者 李华芹 黄惠明 王东明 于萍 蔡明海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76-681,共6页
目的查明广西大厂锌铜矿体形成的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时代。方法锌铜矿体赋矿围岩中钙铝-钙铁榴石的稀土元素含量测定,利用Sm-Nd同位素测年技术,测定了其形成时代。结果大厂锌铜矿体形成的成矿物质来源受地层和岩体双重控制,形成的环境... 目的查明广西大厂锌铜矿体形成的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时代。方法锌铜矿体赋矿围岩中钙铝-钙铁榴石的稀土元素含量测定,利用Sm-Nd同位素测年技术,测定了其形成时代。结果大厂锌铜矿体形成的成矿物质来源受地层和岩体双重控制,形成的环境为还原环境,形成时代略晚于95 Ma,与大厂锡多金属矿体是一致的,为燕山晚期。结论燕山晚期是中国东部一次大规模成矿过程,成岩成矿作用与岩石圈伸展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石 稀土元素 SM-ND年龄 锌铜矿体 广西大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分散纳米氧化铟锡粉末的水热合成 被引量:21
13
作者 朱归胜 徐华蕊 廖春图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79-483,共5页
以金属铟和锡为原料,于碱性环境240℃水热合成12h并经500℃煅烧2h得到了 粒径为70±10nm,比表面积为11 m2/g的高纯氧化铟锡(ITO)粉末.由SEM、激光粒度测试 仪和BET三种方法分析得到的粉末平均粒径相吻合,证明制备的粉末是单分散状... 以金属铟和锡为原料,于碱性环境240℃水热合成12h并经500℃煅烧2h得到了 粒径为70±10nm,比表面积为11 m2/g的高纯氧化铟锡(ITO)粉末.由SEM、激光粒度测试 仪和BET三种方法分析得到的粉末平均粒径相吻合,证明制备的粉末是单分散状态的.研究 还发现,提高铟锡初始浓度和氢氧化钠过量浓度均有利于小粒径单分散ITO粉末的制备,但 过高的氢氧化钠过量浓度会使粉末出现团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铟锡(ITO) 纳米粉末 水热 单分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大厂锡矿铟的成因机制初探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晓峰 杨锋 +2 位作者 陈振宇 卜国基 王义天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24-125,共2页
关键词 成因机制 不同类型 硫化物 闪锌矿 广西大厂锡矿 脆硫锑铅矿 黄铁矿 含量变化 矿石矿物 黄铜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田找金条件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学善 秦德先 +3 位作者 邓家凤 周鸿军 余阳先 甘平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1-167,共7页
文章根据对大厂锡多金属矿田已有找金线索的系统整理、找金条件的分析、金与其他成矿元素关系的研究及地表原生晕金含量平面分布图的编制,结合地质条件分析,指出了5个找金远景地段。据此预测结果,最近在其中的3个地段中取样13件,金含量... 文章根据对大厂锡多金属矿田已有找金线索的系统整理、找金条件的分析、金与其他成矿元素关系的研究及地表原生晕金含量平面分布图的编制,结合地质条件分析,指出了5个找金远景地段。据此预测结果,最近在其中的3个地段中取样13件,金含量在0 .2~2 .2 g/t之间的样品有7件。因此通过进一步的地质工作,大厂矿田内找金有望取得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大厂锡多金属矿田 找金线索 找金条件 找金远景地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品氧化锌吸收法处理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的工业试验 被引量:13
16
作者 覃宝桂 唐谟堂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4-56,共3页
进行了次品氧化锌吸收法处理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的工业试验,过程包括次品氧化锌料浆吸收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空气氧化亚硫酸锌吸收液。试验表明,该方法二氧化硫吸收率>95%,空气利用率20%~25%,次品氧化锌利用率>50%,亚硫酸锌氧化... 进行了次品氧化锌吸收法处理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的工业试验,过程包括次品氧化锌料浆吸收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空气氧化亚硫酸锌吸收液。试验表明,该方法二氧化硫吸收率>95%,空气利用率20%~25%,次品氧化锌利用率>50%,亚硫酸锌氧化率>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 烟气治理 次品氧化锌 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坑矿火区下细脉带矿体开采环境控制 被引量:7
17
作者 吴桂才 《有色金属》 CSCD 2003年第B03期36-38,共3页
阐述铜坑矿火区下细脉带矿体开采的历史、井下火区控制的有效方法。提出在铜坑火区治理及细脉带矿体资源综合利用过程中 ,采用井下密闭、地表覆盖的方法隔断火区的供氧通路是控制乃至熄灭火源的最有效方法。矿体回采结束后 ,采取岩土覆... 阐述铜坑矿火区下细脉带矿体开采的历史、井下火区控制的有效方法。提出在铜坑火区治理及细脉带矿体资源综合利用过程中 ,采用井下密闭、地表覆盖的方法隔断火区的供氧通路是控制乃至熄灭火源的最有效方法。矿体回采结束后 ,采取岩土覆盖 ,表土补平 ,充填泥浆治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坑矿 火区 细脉带矿体 开采环境控制 资源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渣回收银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仕庆 《有色冶炼》 2000年第4期29-30,共2页
介绍了银渣回收银的试验研究情况 ,采用硫酸浸出 -氨浸法处理银渣 ,工艺简单合理 ,技术指标高 ,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 银渣 低酸浸出 高酸浸出 回收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滤波检测与主成分分析技术及其应用
19
作者 吴湘滨 邓家凤 范森葵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53-456,共4页
将多元样本滤波检测与主成分分析结合用于研究岩石 矿化剖面 .本方法采用Sobel水平检测滤波和主成分分析 (PCA)技术 ,其原理是 :由于地球化学数据存在“野值”或地质体单元之间差异较小 ,很难有效地用单变量或原始多元样本划分岩石 矿... 将多元样本滤波检测与主成分分析结合用于研究岩石 矿化剖面 .本方法采用Sobel水平检测滤波和主成分分析 (PCA)技术 ,其原理是 :由于地球化学数据存在“野值”或地质体单元之间差异较小 ,很难有效地用单变量或原始多元样本划分岩石 矿化剖面中的地质体单元 ,为此 ,以广西大厂矿田钻孔岩芯样品化学分析数据为例 ,首先将 12种化学元素的样本数据设想构成一个“虚拟”的垂直面 ,用Sobel水平检测滤波器进行检测 ;根据滤波检测后的单元素 (变量 )波形特征和多元素 (多变量 )组合特点 ,划分岩石 矿化剖面中的地质体单元 ;然后 ,对指定的地质体单元进行主成分分析 ,提取原始数据的地质信息 .在PCA图解中可以发现原始变量的相互关系、数据点之间的空间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波检测 主成分分析 岩性-矿化剖面 地质普查 地球化学 地质体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脆硫铅锑精矿火法冶炼综合回收锡的探讨
20
作者 陈进中 《有色金属》 CSCD 2000年第4期181-182,共2页
柳州华锡集团铅锑冶炼厂年入厂Sn金属近300t,若能综合回收Sn,年可多增利税667万元,经济效益巨大。本文从工艺角度探讨了Sn综合回收的可能性。
关键词 脆硫铅锑精矿 火法冶炼 综合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