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 被引量:6
1
作者 李惠萍 陈丽 吴钢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86-87,共2页
药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要想培养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能力,且富有创新精神的大学生,就需要在进行药理学理论教学改革的同时,改进药理学实验教学。我们通过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引进新设备、... 药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要想培养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能力,且富有创新精神的大学生,就需要在进行药理学理论教学改革的同时,改进药理学实验教学。我们通过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引进新设备、合理利用现代化实验手段、开设综合性实验、适当开设设计性实验等措施提高药理学实验教学的质量,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 实验教学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胺酮镇痛作用与3种受体的关系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惠萍 吴钢 +3 位作者 韦成全 莫玉兰 裴世成 戴体俊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48-1050,1074,共4页
目的探讨氯胺酮镇痛作用与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阿片受体、甘氨酸受体的关系,阐明氯胺酮的镇痛作用靶点。方法将480只小鼠随机分成3大组(NMDA组、纳络酮组和士的宁组),分别进行扭体法和热板法实验,每组16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 目的探讨氯胺酮镇痛作用与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阿片受体、甘氨酸受体的关系,阐明氯胺酮的镇痛作用靶点。方法将480只小鼠随机分成3大组(NMDA组、纳络酮组和士的宁组),分别进行扭体法和热板法实验,每组16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氯胺酮组,每组再分为8小组(n=10)。NMDA组:空白组鞘内注射人工脑脊液(aCSF)或2.5、5、10ng NMDA(NMDA用aCSF稀释),均10μl,注射时间为10s;氯胺酮组均腹腔注射氯胺酮20mg/kg,5min后分别鞘内注射acsF10μl或2.5、5、10ng NMDA。纳络酮组和士的宁组:动物分组与用药(纳络酮或士的宁)方法同NMDA组。通过扭体法实验分别观察鞘内注射NMDA、腹腔注射纳络酮和士的宁对腹腔注射0.6%冰醋酸溶液(10ml/kg)的小鼠15min内扭体次数的影响。通过热板法观察小鼠用药前、用药后5、10、15、20、30min的热板法痛阈(HPPT)。结果NMDA对空白组小鼠HPPT及扭体次数均无明显影响(P>0.05),但可增加氯胺酮组小鼠的扭体次数(P<0.05),缩短其HPPT(P<0.01)。腹腔注射纳络酮(1、2、4mg/kg)或士的宁(0.25、0.5、0.75μg)对空白组小鼠HPPT、扭体次数和氯胺酮组小鼠的扭体次数均无明显影响(P>0.05),但可缩短氯胺酮组小鼠的HPPT(P<0.05,P<0.01)。结论氯胺酮对热刺激的镇痛作用与NMDA受体、阿片受体、甘氨酸受体有关,对化学刺激的镇痛作用与NMDA受体有关,而与阿片受体、甘氨酸受体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镇痛 NMDA 纳络酮 士的宁 NMDA受体 受体 阿片样 受体 甘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二氮受体与吸入麻醉药镇痛、催眠作用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吴钢 李惠萍 +4 位作者 裴世成 陈丽 冯艺萍 陈君 戴体俊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4-206,共3页
目的探讨苯二氮受体与吸入麻醉药乙醚、恩氟烷、异氟烷和七氟烷对小鼠镇痛、催眠作用的关系。方法健康昆明种小鼠,体重18~24g,除热板试验仅用雌鼠外,其余雌雄兼用,按分层随机区组设计,使各组小鼠(n=10)的平均体重和性别比例相匹配。第... 目的探讨苯二氮受体与吸入麻醉药乙醚、恩氟烷、异氟烷和七氟烷对小鼠镇痛、催眠作用的关系。方法健康昆明种小鼠,体重18~24g,除热板试验仅用雌鼠外,其余雌雄兼用,按分层随机区组设计,使各组小鼠(n=10)的平均体重和性别比例相匹配。第一部分为镇痛实验,包括扭体试验、热板试验和福尔马林试验。每种试验用小鼠80只,分为乙醚组、恩氟烷组、异氟烷组和七氟烷组四大组,各组再分为生理盐水和氟马西尼两个亚组(n=10)。在各组分别注射乙醚、恩氟烷、异氟烷和七氟烷后,氟马西尼亚组静脉注射氟马西尼1mg/kg,生理盐水亚组静脉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除扭体试验采用皮下注射乙醚(1.0ml/kg)、恩氟烷(0.8ml/kg)、异氟烷(0.6ml/kg)及七氟烷(3ml/kg)外,热板和福尔马林试验均采取腹腔注射上述药物。热板试验中观察记录各鼠舔后足反应潜伏期即热板法痛阈(HPPT);扭体试验观察各组小鼠腹腔注射0.6%醋酸溶液10ml/kg后15min内小鼠的扭体次数;福尔马林试验将2%福尔马林20μl注射于小鼠左侧后肢足底皮下,观察记录Ⅰ相(10min)、Ⅱ相(10~60min)舔足时间(PLT)的变化。第二部分为催眠实验,小鼠80只,分组同上,分别腹腔注射催眠剂量的乙醚(2.0ml/kg)、恩氟烷(1.5ml/kg)、异氟烷(1.0ml/kg)和七氟烷(7.0ml/kg),待翻正反射消失后1min,按所分亚组分别静脉注射氟马西尼1mg/kg及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记录翻正反射消失至恢复的时间(ST)。结果镇痛实验中,各吸入麻醉药在热板、扭体和福尔马林试验中均表现出明显的镇痛作用(P<0.05);但与生理盐水亚组比较,氟马西尼亚组HPPT、扭体次数和各时相PLT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催眠实验中,与生理盐水亚组比较,氟马西尼亚组S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马西尼不能拮抗吸入麻醉药的镇痛、催眠作用。苯二氮受体并非乙醚、恩氟烷、异氟烷和七氟烷镇痛、催眠作用的主要靶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苯二氮类 氟马西尼 麻醉药 吸入 催眠术 麻醉和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DA、甘氨酸、阿片受体与硫喷妥钠催眠作用的关系
4
作者 李惠萍 吴钢 +1 位作者 裴世成 戴体俊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19-420,共2页
目的探讨硫喷妥钠催眠作用与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阿片受体和甘氨酸受体的关系。方法120只昆明种小鼠,雌雄不拘,随机分成NMDA组、纳络酮组和士的宁组。实验小鼠均于腹腔注射50mg/kg硫喷妥钠,待翻正反射消失1min后,NMDA组40只... 目的探讨硫喷妥钠催眠作用与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阿片受体和甘氨酸受体的关系。方法120只昆明种小鼠,雌雄不拘,随机分成NMDA组、纳络酮组和士的宁组。实验小鼠均于腹腔注射50mg/kg硫喷妥钠,待翻正反射消失1min后,NMDA组40只小鼠鞘内分别注射人工脑脊液(aCSF)和25、50、75ngNMDA(n=10);纳络酮组40只小鼠腹腔分别注射生理盐水(NS)和1.0、2.0、4.0mg/kg纳络酮(n=10);士的宁组40只小鼠腹腔分别注射NS和0.5、1.0、2.0mg/kg士的宁(n=10),记录小鼠睡眠时间。结果NMDA对硫喷妥钠催眠小鼠的睡眠时间无明显影响(P>0.05);而纳络酮或士的宁均能明显延长其睡眠时间(P<0.01)。结论NMDA受体与硫喷妥钠的催眠作用无明显关系,而甘氨酸受体和阿片受体均介导了硫喷妥钠的催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喷妥钠 催眠术 受体 N-甲基-D-天冬氨酸 受体 甘氨酸 受体 阿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