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现医院处方集网络化管理的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伦新强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4期547-549,共3页
通过研制、开发医院处方集的计算机咨询系统,实现医院处方集的网络化管理,探讨医院处方集的编制及实施网络化管理的意义。结果显示医院处方集的咨询系统可为采购、使用药品提供准确,及时的咨询服务,比纸质的处方集的内容更为丰富、准确... 通过研制、开发医院处方集的计算机咨询系统,实现医院处方集的网络化管理,探讨医院处方集的编制及实施网络化管理的意义。结果显示医院处方集的咨询系统可为采购、使用药品提供准确,及时的咨询服务,比纸质的处方集的内容更为丰富、准确、易于更新。实现医院处方集的网络化管理,有助于提高药学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可更好地贯彻落实《处方管理办法》有关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处方集 网络化 处方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处方集咨询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伦新强 覃雄之 《中国医院管理》 2010年第11期70-71,共2页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处方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探讨应用计算机技术,研制、开发了医院处方集的电脑咨询系统。试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功能全面,稳定可靠,值得推广,可为采购、使用药品提供准确、及时的咨询服务,比纸质的处方集的内容更为...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处方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探讨应用计算机技术,研制、开发了医院处方集的电脑咨询系统。试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功能全面,稳定可靠,值得推广,可为采购、使用药品提供准确、及时的咨询服务,比纸质的处方集的内容更为丰富、准确、易于更新,为实现医院处方集的网络化管理提供了有意义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处方集 咨询系统 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下腺移位预防放疗口干燥症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7
3
作者 王伯钧 徐志文 +3 位作者 吴柳青 夏春波 谭勇华 秦小云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为下颌下腺移位于颏下间隙预防头颈部放疗后口干燥症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30侧经颈外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正常成人头颈部标本,在2.0~3.0倍的便携式手术显微镜下对下颌下腺及血管进行显微解剖,观测下颌下腺腺体的体积、下颌下腺导... 目的为下颌下腺移位于颏下间隙预防头颈部放疗后口干燥症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30侧经颈外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正常成人头颈部标本,在2.0~3.0倍的便携式手术显微镜下对下颌下腺及血管进行显微解剖,观测下颌下腺腺体的体积、下颌下腺导管的长度及腺体周围动静脉腺支血管的走行、分布、毗邻关系等显微解剖特点。结果下颌下腺以下颌舌骨肌后缘为界分为较大的浅部和小的深部。浅部体积为(1.7±0.5)cm3;深部为下颌下腺的延长部分,体积为(1.0±0.8)cm3。下颌下腺导管由下颌下腺浅部的深面发出,长约5cm,开口于舌系带旁的舌下肉阜。结论下颌下腺移位于颏下间隙预防头颈部放疗后口干燥症的手术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下腺 口干 放射治疗 移位术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为导向的《护理管理学》中职课程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8
4
作者 韦丽飞 何旗群 +3 位作者 严菱 韦东玲 莫莉 农宝兰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对《护理管理学》中职课程进行改革,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方法:由学校老师与临床带教老师共同整合《护理管理学》中职课程,增添8个临床见习课件及8学时的临床见习课。将两个自然班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按整合后的《护理管理... 目的:对《护理管理学》中职课程进行改革,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方法:由学校老师与临床带教老师共同整合《护理管理学》中职课程,增添8个临床见习课件及8学时的临床见习课。将两个自然班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按整合后的《护理管理学》课程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结果:课程改革后,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带教老师对实验组学生实习表现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革后的《护理管理学》课程能满足学生适应临床工作岗位的知识需求,解决课堂知识与临床接轨问题,为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用型护理人才 教学实践 护理管理 中等护理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下颌下腺部分移植治疗干眼病的应用解剖学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伯钧 秦小云 +1 位作者 周思 韦青松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7-269,共3页
目的:为血管化自体下颌下腺部分游离移植治疗重症干眼病微创手术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在30侧经红色乳胶灌注的成人标本上,对下颌下腺腺体的体积、下颌下腺导管的长度及腺体周围动静脉腺支血管的走行、分布、毗邻关系等显微解剖特点进... 目的:为血管化自体下颌下腺部分游离移植治疗重症干眼病微创手术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在30侧经红色乳胶灌注的成人标本上,对下颌下腺腺体的体积、下颌下腺导管的长度及腺体周围动静脉腺支血管的走行、分布、毗邻关系等显微解剖特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观测。结果:下颌下腺分为浅部和深部。浅部体积约为(1.77±0.53)cm3;深部体积约为(1.08±0.84)cm3。下颌下腺导管由下颌下腺浅部的深面发出,长约5 cm。营养下颌下腺的最主要血供来源为面动脉和颏下动脉。下颌下腺的主要回流静脉是面静脉。结论:根据下颌下腺导管、下颌下腺及周围动静脉腺支的解剖点,提示在采用血管化自体下颌下腺游离移植治疗重症干眼病的手术时,可以将带血管的下颌下腺浅部及导管移植至颞部。术式经标本模拟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下腺 角膜疾病 自体移植 应用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下三角瓣法及L瓣法联合应用修复单侧完全性唇裂畸形 被引量:6
6
作者 韦进 王伯钧 +1 位作者 蒋才丽 韦燕春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遵循几何原理改良下三角瓣法及L瓣法联合应用极大提高单侧完全性唇裂的手术效果。方法:通过几何原理,分析了唇裂设计中鼻小柱基部与患侧鼻翼基部的定点变化规律,阐明了唇裂畸形的本质,提出了遵循几何原理的改良下三角瓣法,联合患... 目的:遵循几何原理改良下三角瓣法及L瓣法联合应用极大提高单侧完全性唇裂的手术效果。方法:通过几何原理,分析了唇裂设计中鼻小柱基部与患侧鼻翼基部的定点变化规律,阐明了唇裂畸形的本质,提出了遵循几何原理的改良下三角瓣法,联合患侧唇缘L瓣法修复单侧完全性唇裂唇、鼻畸形。结果:采用改良下三角瓣法联合L瓣法整复,手术效果满意,能较好恢复上唇两侧唇部及鼻部对称性的病例,占90%以上。结论:改良下三角瓣法各个定点都较明确,有严格的理论基础,整复效果稳定可靠,再结合L瓣法,能显著地纠正单侧完全性唇裂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裂 改良法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TOPSIS法综合评价我院2007~2011年医疗工作质量 被引量:12
7
作者 唐艺荣 李俊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4-104,107,共2页
应用TOPSIS法对我院2007~2011年医疗工作质量指标体系中的13个统计指标进行分析,为医院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资料来源1.资料来源于我院2007~2011年医院统计工作质量报表及同期财务报表。2.选择的评价指标分别是医疗质量、工作强度... 应用TOPSIS法对我院2007~2011年医疗工作质量指标体系中的13个统计指标进行分析,为医院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资料来源1.资料来源于我院2007~2011年医院统计工作质量报表及同期财务报表。2.选择的评价指标分别是医疗质量、工作强度、工作效率、经济效益等四个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PSIS法 医疗工作质量 综合评价 应用 质量指标体系 医院管理层 统计工作质量 财务报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卡尼汀与促红细胞生成素联用治疗维持性血透肾性贫血临床探讨 被引量:15
8
作者 韦振忠 吴杰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478-480,483,共4页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与促红细胞生成素联用治疗维持性血透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为肾性贫血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在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并出现肾性贫血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促红细...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与促红细胞生成素联用治疗维持性血透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为肾性贫血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在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并出现肾性贫血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治疗1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的体重指数(BMI)、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白蛋白(ALB)、血磷、甘油三酯(TG),记录两组rhuEPO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BMI、HB、HCT、ALB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治疗后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每例每周rhuEPO用量治疗前为(5 800±3 600)U、治疗后为(3 700±2 500)U,对照组分别为(5 900±3 700)、(5 800±3 600)U;观察组治疗后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压升高(舒张压升高10mmHg以上)6例,对照组血压升高2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与促红细胞生成素联用治疗维持性血透肾性贫血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卡尼汀 促红细胞生成素 肾性贫血 血液透析 肾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在脑梗塞伴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血浆中改变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廖宝共 覃君德 +1 位作者 毛珍芳 覃莲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24-1125,共2页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在脑梗塞伴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血浆中的改变及临床价值。方法:9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90例患者根据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或全脑血管造影(DSA)检查分为颅内动脉狭窄组(狭窄组)和非颅内动脉狭窄组(非狭窄...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在脑梗塞伴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血浆中的改变及临床价值。方法:9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90例患者根据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或全脑血管造影(DSA)检查分为颅内动脉狭窄组(狭窄组)和非颅内动脉狭窄组(非狭窄组),测定血浆Hcy水平及常规生化指标。结果:狭窄组血浆Hcy水平和血清TC水平显著高于非狭窄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狭窄组有13例患者(27.7%)为高Hcy血症患者,而非狭窄组无一例高Hcy血症患者;TG、HDL-C、LDL-C水平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狭窄组患者血浆Hcy水平与TC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81,P<0.05)。结论:脑梗塞伴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血浆Hcy水平明显上升,且与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相关,因此,血浆Hcy可以做为判定脑梗塞伴颅内动脉狭窄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脑梗塞 颅内动脉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性消化道出血患者介入治疗后复发情况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韦树长 苏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1979-1981,共3页
目的探讨经血管内介入治疗消化道出血后复发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72例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选择介入治疗方式,39例进行栓塞治疗,33例采用单纯止血药物灌注治疗,所有患者随访1个月,对出血复发的患者均重复行... 目的探讨经血管内介入治疗消化道出血后复发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72例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选择介入治疗方式,39例进行栓塞治疗,33例采用单纯止血药物灌注治疗,所有患者随访1个月,对出血复发的患者均重复行介入治疗。结果栓塞组39例患者在栓塞后出血均停止,但有2例(5.2%)复发;灌注血管收缩药物组治疗后25例患者出血停止,有11例(44.0%)复发,两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动脉性消化道出血复发的原因包括原发疾病的进展、造影的阳性率及操作技术,认识消化道出血患者介入治疗后复发的原因对预防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出血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止血药 栓塞 治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2
11
作者 韦振忠 吴杰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343-345,349,共4页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50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HD+HP)治疗,对照组行常规HD治疗。治疗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50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HD+HP)治疗,对照组行常规HD治疗。治疗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和疗效。结果:随访期间两组组内相比,治疗后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5);而两组组间相比,实验组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可以显著改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相关生化指标,有效提高患者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急性肾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级管理路径在预防压疮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2
作者 杨华 王小玲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7期105-106,共2页
预防住院患者压疮的发生,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为了进一步提高压疮预防效果,我院自2012年1月以来,借鉴临床路径及三级质量管理思路,设计三级压疮管理路径,对压疮高危、中危、低危患者分别按路径要求,实施分层级的管理和监控,收... 预防住院患者压疮的发生,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为了进一步提高压疮预防效果,我院自2012年1月以来,借鉴临床路径及三级质量管理思路,设计三级压疮管理路径,对压疮高危、中危、低危患者分别按路径要求,实施分层级的管理和监控,收到良好效果,使院内压疮发生例数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管理 路径 预防 压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唇裂下三角瓣的整复技巧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伯钧 韦进 蒋才丽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84-386,共3页
目的:根据单侧完全性唇裂的畸形特点,探讨更加合理而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单侧完全性唇裂修复术式。方法:采用遵循几何原理的改良下三角瓣法对95例单侧完全性唇裂患儿进行手术修复,阐明遵循几何原理的改良下三角瓣法手术设计思路和操作要点... 目的:根据单侧完全性唇裂的畸形特点,探讨更加合理而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单侧完全性唇裂修复术式。方法:采用遵循几何原理的改良下三角瓣法对95例单侧完全性唇裂患儿进行手术修复,阐明遵循几何原理的改良下三角瓣法手术设计思路和操作要点。结果:随访例数93例,85例整复效果满意,较好恢复上唇三角形两侧唇部的对称性,占90%以上。结论:采用遵循几何原理的改良下三角瓣法修复单侧完全性唇裂,可以获得良好的手术整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化术式 修复术 单侧完全性唇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破裂出血TAE后行肝切除及区域化疗的效果 被引量:3
14
作者 石全 韦云忠 邓晓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77-279,共3页
目的:探讨肝癌破裂出血采用肝动脉栓塞术(TAE)止血后施行肝切除及区域性化疗的效果。方法:对27例肝癌破裂行急诊TAE止血,3~14天内开腹手术。结果:27例中,肝功能属ChildA级5例,B级14例,C级8例。TAE止血率达100%。肝癌均获延期切除,其中... 目的:探讨肝癌破裂出血采用肝动脉栓塞术(TAE)止血后施行肝切除及区域性化疗的效果。方法:对27例肝癌破裂行急诊TAE止血,3~14天内开腹手术。结果:27例中,肝功能属ChildA级5例,B级14例,C级8例。TAE止血率达100%。肝癌均获延期切除,其中半肝切除9例,中叶切除2例,局部切除9例,肿瘤切出1例,多发癌结节大部分切除6例。术中均行腹腔温热化疗及肝动脉、门静脉插管术后灌注化疗。手术死亡率3.7%。1、3、5年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0.1%和65.4%,68.4%和42.1%,27.3%和18.2%。结论:TAE止血及改善全身状况后手术,有利于提高肝癌切除率及行综合治疗,是提高该病疗效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破裂 栓塞治疗 肝切除术 化学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注射硬化剂治疗肺大泡的临床价值探讨 被引量:4
15
作者 韦树长 苏江 侯昭才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423-425,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注射硬化剂治疗肺大泡的临床价值。方法:12例肺大泡患者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入硬化剂鱼肝油酸钠,3 d后抽气。结果:9例肺大泡患者抽气后空腔完全消失,3例残存微量气体于空腔内,所有患者胸闷、呼吸困难症状得到明显改...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注射硬化剂治疗肺大泡的临床价值。方法:12例肺大泡患者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入硬化剂鱼肝油酸钠,3 d后抽气。结果:9例肺大泡患者抽气后空腔完全消失,3例残存微量气体于空腔内,所有患者胸闷、呼吸困难症状得到明显改善,2例(16.7%)并发少量气胸,1例(8.3%)出现剧烈胸部疼痛。结论:介入治疗肺大泡操作简便、并发症少、费用低、可重复进行,可成为综合治疗肺大泡的一种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气肿 穿刺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波长-系数倍率法考察头孢唑肟钠与甲硝唑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 被引量:3
16
作者 潘代勇 黄玲 吴佳黎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7期957-958,共2页
目的考察头孢唑肟钠与甲硝唑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等吸收双波长消除法及系数倍率法测定注射用头孢唑肟钠与甲硝唑注射液配伍后在37℃下放置6 h内不同时间的药物含量,并观察溶液的色泽,测定pH值。结果配伍液在37℃下3 h内药物含... 目的考察头孢唑肟钠与甲硝唑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等吸收双波长消除法及系数倍率法测定注射用头孢唑肟钠与甲硝唑注射液配伍后在37℃下放置6 h内不同时间的药物含量,并观察溶液的色泽,测定pH值。结果配伍液在37℃下3 h内药物含量、pH值和外观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头孢唑肟钠与甲硝唑注射液可配伍使用,但以不超过3 h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唑肟钠 甲硝唑 配伍 双波长 系数倍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巨块型ⅠB2~ⅡB期宫颈癌21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兰鹰 胡小红 +1 位作者 苏江 罗秉庆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72-1072,1086,共2页
关键词 巨块型宫颈癌 动脉化疗栓塞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肿瘤手术病人实施临床路径护理研究 被引量:26
18
作者 苏秀宁 王小玲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6年第3期628-629,共2页
关键词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肿瘤手术病人 临床路径 护理研究 临床医疗服务 医疗护理质量 服务对象 医学专家 心理专家 管理人员 甲状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唇裂所致唇鼻部解剖结构改变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夏春波 王伯钧 秦小云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20-522,共3页
目的探讨单侧唇裂鼻畸形的形态特点,为手术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观察60例单侧唇裂鼻畸形患儿唇鼻部的结构改变特征,测量上唇面积、主要线距变化等。结果单侧唇裂患侧人中面积、侧唇面积、唇峰口角距及红唇嵴角均小于健侧(P<0.05),... 目的探讨单侧唇裂鼻畸形的形态特点,为手术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观察60例单侧唇裂鼻畸形患儿唇鼻部的结构改变特征,测量上唇面积、主要线距变化等。结果单侧唇裂患侧人中面积、侧唇面积、唇峰口角距及红唇嵴角均小于健侧(P<0.05),鼻尖鼻底距和鼻小柱偏斜度Ⅲ度明显大于Ⅱ度(P<0.05),Ⅲ度唇裂健侧唇裂隙缘唇峰点上移程度大于Ⅱ度,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唇裂唇鼻部在健侧与患侧、Ⅱ度裂与Ⅲ度裂间差异较大,在手术设计中应加以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唇裂鼻畸形 形态特点 手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骨副孔分布与安全手术切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伯钧 秦小云 +3 位作者 周思 潘孟雄 夏春波 吴滨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51-454,共4页
目的:探讨下颌肿瘤及颌周恶性肿瘤经下颌骨副孔浸润传播的途径模式以及治疗下颌肿瘤及颌周恶性肿瘤时下颌骨合理的切除方式。方法:在10~20倍的体视显微镜下观察下颌骨副孔的数量及分布规律,并对26例下颌骨肿瘤病人采用适当的下颌骨手... 目的:探讨下颌肿瘤及颌周恶性肿瘤经下颌骨副孔浸润传播的途径模式以及治疗下颌肿瘤及颌周恶性肿瘤时下颌骨合理的切除方式。方法:在10~20倍的体视显微镜下观察下颌骨副孔的数量及分布规律,并对26例下颌骨肿瘤病人采用适当的下颌骨手术切除方式。结果:下颌骨内侧面着色副孔的出现率比外侧面的多;在外侧面,下区上部的着色副孔数最多;在内侧面,下区中部的着色副孔数最多。临床手术26例,术后追踪随访23例,19例手术后局部未见肿瘤复发,5年生存率76.9%。结论:(1)下颌骨肿瘤、颌周恶性肿瘤对下颌骨的浸润蔓延与下颌骨副孔密切相关;(2)彻底阻断肿瘤可能经副孔传播的途径,对建立一个真正"安全"的外科手术切缘,对患者的局部复发率和预后的控制均起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 副孔 口腔肿瘤 外科安全手术切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