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新时代文化传播学:新闻传播学转型的内生逻辑、现实条件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9
1
作者 贾文山 樊丽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9-170,共12页
在全球化进程中,新闻传播学既要突破“西方理论+中国经验”研究范式,又要构建符合中国实际并能够对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的自主知识体系。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智慧在新时代具有重要作用,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意义重大。新时代文化传播... 在全球化进程中,新闻传播学既要突破“西方理论+中国经验”研究范式,又要构建符合中国实际并能够对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的自主知识体系。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智慧在新时代具有重要作用,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意义重大。新时代文化传播学的构建正是以文化与传播二者的共生共融关系理论为基本认知框架,以解决人类交流沟通问题为出发点和目的。新时代文化传播学能够激活强大传播能动,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紧密结合,对内实现文化的凝聚力,对外彰显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新时代文化传播学引领新闻传播学转型发展的内生逻辑在于这既是构建具有中国属性和普适性的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现实需要,也是学科发展内涵不断深化的结果。新时代需要新闻传播学响应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实现“第二个结合”,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时代需求,契合文化强国战略,以及适应技术赋能社会发展和新文科建设的需要。新时代文化传播学强调文化传播的重要性和新闻传播学的文化属性,具有跨学科、交叉融合等特征。它既已形成从古代文化中国到现代文化中国再到全球文化中国的传播研究框架,也致力于构建新时代文化传播学共同体,进而实现人类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文化传播学 新闻传播学 国际传播 中华文化 文化自信 文化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国国际话语体系建设的三个维度建构“全球中国”话语体系 被引量:25
2
作者 贾文山 刘长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4-143,共10页
本文综合利用文献资料分析、二手资料分析与历史研究等质性研究方法,梳理"全球中国"话语体系建构历程。从历时性视角回溯"古代中国""现代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建设与国际话语体系建构过程;聚焦于共时性维度... 本文综合利用文献资料分析、二手资料分析与历史研究等质性研究方法,梳理"全球中国"话语体系建构历程。从历时性视角回溯"古代中国""现代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建设与国际话语体系建构过程;聚焦于共时性维度,从顶层政治话语和舆论回应的角度梳理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国际话语体系即"全球中国"话语体系的建构现状。在此基础上,结合历时性与共时性在理论层面描绘出"古代中国""现代中国"和"全球中国"三个国际话语体系维度之间的动态关联,勾勒出"全球中国"话语体系的轮廓,为其未来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权 国际话语体系 古代中国 现代中国 全球中国 舆论博弈 国家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全球叙事学 被引量:7
3
作者 贾文山 卢芳珠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6-146,共11页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时代,新全球叙事学是以融合文学叙事学、新闻叙事学、战略传播叙事学等多领域的原理为叙事框架,以中国语境为背景,吸收多种文化养分而创造的新型研究范式。新全球叙事学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为研究对象,主要围...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时代,新全球叙事学是以融合文学叙事学、新闻叙事学、战略传播叙事学等多领域的原理为叙事框架,以中国语境为背景,吸收多种文化养分而创造的新型研究范式。新全球叙事学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为研究对象,主要围绕如何利用新全球叙事框架对全球治理、大国关系、外交及对外交流政策制定等议题进行深入分析。不同于传统的全球叙事学,新全球叙事学聚焦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尤其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的叙事结构、叙事生产和叙事传播以及在国际上产生何种影响等。新全球叙事学既是一个由元哲学/元理论、战略传播、跨文化传播、国际传播、中国全球学、全球中国学等构建的多维度和多层次相互交叉的新型学科图谱,又呈现出全球叙事研究新框架,不仅对中国传播学发展具有丰富的理论意义,而且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特殊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治理 国际传播 战略传播 新全球叙事学 叙事学范式 人类命运共同体 叙事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