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生品种高产生理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万勇善 曲华建 +4 位作者 李向东 刘凤珍 李军 孔德贵 王金栋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271-276,共6页
选用代表我国北方历次花生品种更替的12 个品种,高产条件相同规格种植。研究表明,品种间经济产量差异显著,当代主推中间型品种平均比早期栽培的龙生型品种高产38% 。产量提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提高了经济系数,生物产量的提高亦... 选用代表我国北方历次花生品种更替的12 个品种,高产条件相同规格种植。研究表明,品种间经济产量差异显著,当代主推中间型品种平均比早期栽培的龙生型品种高产38% 。产量提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提高了经济系数,生物产量的提高亦起重要作用。品种间生物产量高低主要取决于结荚期物质积累,其次是饱果期。经济产量高低主要取决于饱果期物质积累,与结荚期物质积累量相关不大。阶段平均叶面积系数是影响物质积累的主要因素,饱果期LAI高,保叶性能好的品种生物产量、经济产量均高。单叶光合能力和结荚后期冠层光合速率与物质积累和产量相关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品种 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小麦死苗原因及防止措施
2
作者 彭明太 贺方顺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0-10,共1页
冬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小麦生产的丰歉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全局、社会稳定以及农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然而由于冬小麦区自然气候环境年际变化较复杂,冬小麦死苗现象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直接制约麦田成穗和单产提高,给农业生... 冬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小麦生产的丰歉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全局、社会稳定以及农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然而由于冬小麦区自然气候环境年际变化较复杂,冬小麦死苗现象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直接制约麦田成穗和单产提高,给农业生产带来一定影响.究其发生原因,采取有效防止措施,意义深远.在防止策略上要以培育壮苗防冻为主线,结合栽培管理措施,进行综合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死苗 成因 防止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