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文学与文化联姻:文化研究及其权力流转 |
卢衍鹏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4
|
|
2
|
肺病隐喻与性别身份建构——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肺病”意象分析 |
王冬梅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3
|
|
3
|
反理性思潮与文学研究的现代性 |
卢衍鹏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4
|
审美解放与文学研究的“解放逻辑” |
卢衍鹏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5
|
德国文学中的《庄子》因素 |
张爱民
|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6
|
枣庄方言中农村常用词语本字考释 |
张凯
|
《农业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7
|
论八十年代与九十年代文学的现代性关联 |
卢衍鹏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7 |
1
|
|
8
|
性病隐喻与两性身体叙事——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性病”意象探析 |
王冬梅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
2
|
|
9
|
枣庄方言中农村常用词语本字续考 |
张凯
|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10
|
文化研究与文学理论的政治维度 |
卢衍鹏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
1
|
|
11
|
献礼片的“我”叙事与亲近传播:从《我的1919》到“我和我的”三部曲 |
张磊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2
|
从“私人生活”探究中国20世纪90年代文学的现代性 |
卢衍鹏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3
|
老庄思想对朝鲜半岛文化与文学的影响 |
张爱民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14
|
文化语境的嬗变与生产主体的选择——论20世纪90年代文学生产机制的建立 |
卢衍鹏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2 |
0 |
|
15
|
论文化自信与古代文学研究“现代转向” |
姜克滨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23 |
0 |
|
16
|
“中国梦”的对外传播与国家形象的重建 |
卢衍鹏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8
|
|
17
|
审美解放及其批判反思 |
卢衍鹏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2
|
|
18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再出发 |
王冬梅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2
|
|
19
|
论社会结构、道德实践和道德有效性 |
任辉
|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5
|
|
20
|
主流文化的解构与文化研究的重生 |
卢衍鹏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