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身体本体视域下学校体育的认识论框架及其实践理路 被引量:10
1
作者 周生旺 程传银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37,共7页
超越技术理性主义,回归身体本体意义,是新时期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的新转向。身体在学校体育中具有本体论上的哲学意义,包含了作为自然存在与生命存在的教育意涵。身体本体视域下的学校体育实践充斥着身体认识论的哲学色彩,建立在身心一... 超越技术理性主义,回归身体本体意义,是新时期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的新转向。身体在学校体育中具有本体论上的哲学意义,包含了作为自然存在与生命存在的教育意涵。身体本体视域下的学校体育实践充斥着身体认识论的哲学色彩,建立在身心一元、主客一体、交互对话与反思建构的认知逻辑之上,具有显著的具身认知特征与具身实践的教育学意义,构建了由“经验知识论、体验介质论、对话关系论、建构生成论”4个方面构成的认识论框架。提出学校体育应呈现“生命-实践”的教育学意义,包含着主动的身体、鲜活的体验、主体的交互与意义的建构4个方面的实践要素,并据此提出主体性认知、情境化教学、合作性学习与生成性产出的实践理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身体哲学 本体论 认识论 体育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学校体育德育中的具身学习 被引量:4
2
作者 周生旺 程传银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8-86,共9页
体育在立德树人与课程思政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离身德育方法论引发了当前学校体育德育的实践困境,从“离身”到“具身”的德育方法论转向成为破解当前学校体育德育实践困境的根本出路。具身学习成为学校体育德育实践的重要方式,促... 体育在立德树人与课程思政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离身德育方法论引发了当前学校体育德育的实践困境,从“离身”到“具身”的德育方法论转向成为破解当前学校体育德育实践困境的根本出路。具身学习成为学校体育德育实践的重要方式,促进了学校体育德育目标的快速达成。在学校体育德育中提出了确立身心一元思想、实现情感体验过程与达到深度学习效果的具身学习要求,剖析了“具身情境-具身体验-具身互动-具身情感-具身意识-具身行为-具身习惯”的具身学习机理与“引导-融入”“唤醒-感受”“建构-内化”的具身学习过程,并设计了从知识转向、情境预设、教学转变与评价改进四个方面的具身学习实施理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哲学 具身认知 体育品德 学习机理 方法论 德育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社会组织的复杂性治理模式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20
3
作者 周生旺 张翠梅 孙庆祝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9-175,共7页
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与体育治理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体育社会组织的社会主体地位日益凸显,体育社会组织的培育及功能健全已成为我国体育治理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当下,我国体育社会组织尚存在内生力不足,外部环境依赖性过强;社会主体地位缺失... 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与体育治理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体育社会组织的社会主体地位日益凸显,体育社会组织的培育及功能健全已成为我国体育治理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当下,我国体育社会组织尚存在内生力不足,外部环境依赖性过强;社会主体地位缺失,基本社会服务功能表达受阻;社会复杂性特性凸显,市场失灵与政策失效等困局。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系统分析等方法,以系统科学、复杂性科学为理论基础,对体育社会组织的复杂治理模式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体育社会组织由具有复杂性特征的"人"所组成的复杂适应系统,复杂性与适应性是其本质属性。复杂性科学能有效解决复杂性难题,复杂性治理是破解体育社会组织发展困局的有效手段。"教育价值"与"以人为本"是复杂性治理的逻辑起点,自组织发展力与环境推动力是复杂性治理的动力机制,网络化与多中心协同治理及自组织治理是复杂性治理的主要模式。提出加强社会扶持引导制度建设,培育体育社会组织自组织发展环境;完善多元主体协同参与治理制度,构建体育社会组织多元主体评估体系;建立现代化的内部治理机制,强化体育社会组织治理法治化的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社会组织 复杂性治理 机制 模式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体与技术:身体哲学视域下人工智能融入体育的伦理审思 被引量:49
4
作者 周生旺 程传银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1,共11页
人工智能融入体育成为新时代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技术与身体成为体育伦理的行为主体,判断其是否具有伦理价值,将成为新时代体育发展的重要标准。认为:人工智能与体育的伦理问题是技术与人的关系或科技进步与人的发展问题,亦可延伸为人的... 人工智能融入体育成为新时代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技术与身体成为体育伦理的行为主体,判断其是否具有伦理价值,将成为新时代体育发展的重要标准。认为:人工智能与体育的伦理问题是技术与人的关系或科技进步与人的发展问题,亦可延伸为人的身体与技术的伦理关系;人工智能融入体育实质上是技术促进身体伦理价值实现的过程,即技术伦理与身体伦理的完美融合,勾勒了技术与身体的伦理生成逻辑——以身体为伦理基础,以生命为伦理目标,以道德为伦理标尺。人工智能融入体育尚存在伦理主体越位、伦理价值偏颇、伦理危机加剧、伦理边界混沌的伦理困境。从身体主体性、人文主义取向、伦理规约、技术有限的角度提出人工智能融入体育的伦理原则、内容、标准与边界,规范与指导新时代人工智能技术在体育中的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体育 身体哲学 具身技术 伦理 道德 智能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学校体育教育的具身认知转向及其行动逻辑研究 被引量:31
5
作者 周生旺 程传银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85-92,共8页
将身体作为新时代学校体育教育变革与发展的立论基点,从价值回归、目标整合、实践融合、过程统一四方面探讨了身体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理性回归。新时代学校体育教育经历了从“离身认知”向“具身认知”的范式转向,主要体现在身体的主体... 将身体作为新时代学校体育教育变革与发展的立论基点,从价值回归、目标整合、实践融合、过程统一四方面探讨了身体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理性回归。新时代学校体育教育经历了从“离身认知”向“具身认知”的范式转向,主要体现在身体的主体性、感知性、交互性与生成性上,并为新时代学校体育教育实践提供了行动逻辑导向(1)遵循身体主体性原则确立学校体育教育目标,实现学生身体价值的理性回归;(2)依据身体感知通道建构情景化的体育教学内容,实现学生身体的深度学习;(3)参照身体互动方式建立对话式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实现学生身体的素养提升;(4)根据知识建构目标创建生成性的体育教学模式,实现学生身体的动态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教育 身体哲学 具身认知 过程哲学 认识论 行动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发展视阈下京津冀学校体育现代化建设的路径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曲鲁平 裴珊 +3 位作者 杨元博 许婕 张永奎 于建成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2-146,共5页
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背景,探讨京津冀学校体育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和发展路径。研究表明:京津冀学校体育现代化作为可操作性目标实现的动态过程,其发展路径为加强京津冀学校体育现代化顶层设计,建立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学校-家庭-社区共建... 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背景,探讨京津冀学校体育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和发展路径。研究表明:京津冀学校体育现代化作为可操作性目标实现的动态过程,其发展路径为加强京津冀学校体育现代化顶层设计,建立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学校-家庭-社区共建模式;以"一校一品"工程为契机,加强京津冀体育特色项目校本课程开发;发挥体育院校功能,构建京津冀体育师资培训机制;优势互补,促进京津冀体育场馆资源优化配置与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 学校体育 现代化 协同发展 京津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体在场与生命意蕴:深度体育教学的价值诉求与实践创生 被引量:27
7
作者 周生旺 程传银 李洪波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45-651,共7页
借鉴东西方身体哲学思想,从身体本体出发转变传统体育教学理念,消除身心分离,回归生命教育,彰显生命价值,从"离体"到"具身"、从"身体"到"生命"的体育教学实践是发展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 借鉴东西方身体哲学思想,从身体本体出发转变传统体育教学理念,消除身心分离,回归生命教育,彰显生命价值,从"离体"到"具身"、从"身体"到"生命"的体育教学实践是发展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必经之路。深度体育教学是对传统体育教学的突破与超越,把身体与生命作为实践本体与价值本体,身体在场与生命存在共同构成深度体育教学的价值诉求。深度体育教学是创造性、研究性、生成性的具身认知实践过程,从全方位、深层次促进学生身体发展、实现生命价值创造,由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情景创设、教学手段应用、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效果评价等他创生手段到学生"具身认知"的自创生实践的演化过程,从学科知识、学科思维、运动能力与健康行为来实现学生身体创生,进而实现学生对个人精神世界与社会共有精神财富追求的生命创生。从"技术讲授"到"知识建构",实现体育学科知识创生;从"离身认知"到"具身认知",实现体育学科思维创生;从"单一促进"到"多元协同",实现运动能力与健康行为创生;从"技能塑人"到"立德树人",实现体育道德品质创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 生命 立德树人 具身认知 体育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本体论下身体素养、体育素养与健康素养的内涵及关系 被引量:34
8
作者 周生旺 程传银 +1 位作者 张翠梅 李洪波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2-38,共7页
从体育本体论视域对身体素养、体育素养、健康素养的内涵及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身体、技能、行为是构成体育本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身体是人的第一存在,是体育的第一本体,身体是技能与行为的寄宿,技能与行为是身体的延展。身体素养... 从体育本体论视域对身体素养、体育素养、健康素养的内涵及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身体、技能、行为是构成体育本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身体是人的第一存在,是体育的第一本体,身体是技能与行为的寄宿,技能与行为是身体的延展。身体素养来自于身体活动,具备身、心、行、知的统一性;体育素养即体育学科素养,生成于体育教育活动,包涵知识、技能与能力三要素;健康素养生成于健康教育,包括健康知识、健康技能、健康意识和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四个关键要素。身体、体育与健康素养不是相互独立的个体,始终存在着从属、关联、辩证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支撑,协同构成大的体育本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本体 身体素养 体育素养 健康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公益诉讼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赵元吉 张清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1-37,共7页
体育公益诉讼的社会价值和功能随公益诉讼和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愈加彰显。基于体育公益诉讼的应然分析,从体育公益诉讼的概念、内涵及特征,与民诉法中公益诉讼形式的异同,国外借鉴及原因分析等几个方面,对体育公益诉讼的相关理论问题进... 体育公益诉讼的社会价值和功能随公益诉讼和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愈加彰显。基于体育公益诉讼的应然分析,从体育公益诉讼的概念、内涵及特征,与民诉法中公益诉讼形式的异同,国外借鉴及原因分析等几个方面,对体育公益诉讼的相关理论问题进行解读和阐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立法和修法建议,对体育公益诉讼的法律制度框架进行了构建,并在实践层面给出了我国体育公益诉讼取得突破的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公益诉讼 理论 法律制度 立法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体视域下群众体育发展的困境 被引量:4
10
作者 徐德刚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2-56,共5页
从身体视域的角度出发,身体是群众从事体育活动的本体,随着体育活动主体躁动性的不断增强,群众身体该何去何从,是遵循身体自觉性换取对内心和体育活动本源的尊重,还是受制于理性意志沦为达成某种目的的工具。如何解决群众身体作为工具... 从身体视域的角度出发,身体是群众从事体育活动的本体,随着体育活动主体躁动性的不断增强,群众身体该何去何从,是遵循身体自觉性换取对内心和体育活动本源的尊重,还是受制于理性意志沦为达成某种目的的工具。如何解决群众身体作为工具产生的盲从性和易被滥用性,是摆在群众体育发展面前的重要工作,也是群众体育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 群众体育 发展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画像石与中华传统体育精神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任昭君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3-156,共4页
采用实地考察与文献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对含有体育活动内容的汉画像石(砖)进行整理,并分析其所蕴涵的中华传统体育精神。结论:汉画像石上的军事体育体现了中华民族渴望和平、保家卫国、对抗外侵、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竞技体育体现了坚忍... 采用实地考察与文献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对含有体育活动内容的汉画像石(砖)进行整理,并分析其所蕴涵的中华传统体育精神。结论:汉画像石上的军事体育体现了中华民族渴望和平、保家卫国、对抗外侵、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竞技体育体现了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竞技精神;养生体育体现了汉代人注重养生、珍惜生命的人本精神;神话故事、驱鬼辟邪题材中的体育活动体现了汉代人尚武嗜勇,开拓进取、敢于挑战自然的大无畏精神;乐舞百戏体现了汉代人充满自信、乐观向上、不断创新、挑战极限的中华传统体育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史 汉画像石 中华传统体育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身化体育教学:落实体育课程标准的实践视角 被引量:20
12
作者 周生旺 程传银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04-510,共7页
身心二元导向的传统体育教学不利于体育课程标准的执行与实践,存在体育教学目标与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偏离、身体规训与心灵搁置的体育教学难以落实体育课程标准内容、“抑心扬体”的功利主义导向的体育教学评价致使体育课程标准落地难等... 身心二元导向的传统体育教学不利于体育课程标准的执行与实践,存在体育教学目标与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偏离、身体规训与心灵搁置的体育教学难以落实体育课程标准内容、“抑心扬体”的功利主义导向的体育教学评价致使体育课程标准落地难等实践困厄。研究得出:从“身心二元”到“身心一体”、从“离心认知”到“具身认知”的具身化体育教学,能够有效落实体育课程标准的执行与实践,体现在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阐释与践行、对体育课程内容的理解与构思、对体育课程实施的落实与表达、对学业质量评价的呈现与达成。进而对具身化体育教学落实体育课程标准进行了实践探索,确立了基于身体与生命的体育教学价值与目标,建构了“体验—感知—互动—内化—建构”的体育教学行动主线与基本理路,剖析了由“经验、情景、对话、生成、评价”构成的体育教学实践手段与行动逻辑,以期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更好地贯彻落实体育课程标准,发展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达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认知 体育课程标准 体育教学 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众体育政策第三方评估的制度性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周生旺 刘红建 孙庆祝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7-41,共5页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分析我国大众体育政策第三方评估的现行制度。研究认为:依据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基本国情,从大众体育政策第三方评估的立法地位、评估机构生成、市场规范、监督约束等层面提出了制度需求,指出我国大众体育政策第三方评...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分析我国大众体育政策第三方评估的现行制度。研究认为:依据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基本国情,从大众体育政策第三方评估的立法地位、评估机构生成、市场规范、监督约束等层面提出了制度需求,指出我国大众体育政策第三方评估的现行制度在评估机构市场准入、市场运作、绩效评估3方面存在缺失。建议:加强第三方评估的立法制度建设,明确社会主体地位;健全第三方评估的市场准入制度,强化市场调节功能;完善第三方评估的绩效评估制度,加大社会监督力度;创新第三方评估的公众参与制度,促进社会参与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体育 体育管理 大众体育政策评估 第三方评估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硬度鞋底跑鞋对足部运动、足底压力分布及感知舒适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于建成 洪友廉 +1 位作者 王琳 王健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2-255,共4页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8名男性业余跑步爱好者在跑步时脚感知舒适度进行调查,并运用运动生物力学方法对18名跑步爱好者穿着不同硬度鞋底跑鞋的足部运动和足底压力、压强进行测试,旨在验证不同硬度材料跑鞋底对足部运动、足底压力及感知舒适...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8名男性业余跑步爱好者在跑步时脚感知舒适度进行调查,并运用运动生物力学方法对18名跑步爱好者穿着不同硬度鞋底跑鞋的足部运动和足底压力、压强进行测试,旨在验证不同硬度材料跑鞋底对足部运动、足底压力及感知舒适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鞋底硬度值的增加,足弓和前脚掌外侧部位的峰值压力和峰值压强逐渐增大;受试者穿着硬度稍软鞋底的跑鞋跑步时,脚后跟缓冲能力较好,表现出较好的感知舒适度,发现脚后跟的感知舒适度是影响感觉和神经肌肉系统调整跑步模式的一个重要因素;受试者穿着较硬鞋底的跑鞋测试时,脚部外翻角度较小,能在足弓外侧和前脚掌外侧产生较大压力及压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鞋底 硬度 足部运动 足底压力 感知舒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菱角壳粗多糖体外清除自由基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志国 赵文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2期11182-11183,11209,共3页
[目的]研究菱角壳粗多糖体外清除自由基的活性。[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从菱角壳中提取粗多糖,并对菱角壳粗多糖在体外清除羟自由基(.OH)、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和超氧阴离子(O2-.)的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随着浓度的增加,菱角壳粗... [目的]研究菱角壳粗多糖体外清除自由基的活性。[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从菱角壳中提取粗多糖,并对菱角壳粗多糖在体外清除羟自由基(.OH)、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和超氧阴离子(O2-.)的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随着浓度的增加,菱角壳粗多糖对3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呈现增强的趋势,在多糖浓度为2.5 mg/ml时,菱角壳粗多糖对羟自由基、DPPH和超氧阴离子的清除率分别为70.6%、66.2%和48.6%。[结论]菱角壳粗多糖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角壳 粗多糖 自由基 体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身噪声扰民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韩建阳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1-33,共3页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探讨健身噪声扰民的问题,对和谐社会视角下健身扰民现象进行剖析。主要结论:健身扰民现象时有发生,健身扰民问题亟待解决。建议:发挥政府职能,综合治理,营造和谐。
关键词 群众体育 广场舞 健身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民健身政策执行中基层政府角色行为及其评价机制 被引量:6
17
作者 周生旺 张翠梅 于建成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34-540,共7页
推进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社会进程中,基层政府角色行为规范成为全民健身政策执行的重中之重,有效的角色行为将有利于政策的顺利执行,有利于我国大众体育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全民健身政策执... 推进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社会进程中,基层政府角色行为规范成为全民健身政策执行的重中之重,有效的角色行为将有利于政策的顺利执行,有利于我国大众体育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全民健身政策执行中的基层政府角色行为进行分析。认为,在全民健身政策执行过程中,基层政府充当了多元动态角色,既有角色兼容又有角色冲突,重点从"有限政府"的角色权利、"服务政府"的角色职能、"监督政府"的角色责任3方面阐释了角色行为定位,对全民健身政策执行中基层政府角色行为进行实践检视。指出,基层政府传统治理惯性成为角色权利达成的桎梏,服务转型缓慢成为角色职能表达的苑囿,行为评价制度滞后成为角色职责实现的瓶颈等困境,提出了基层政府角色行为评价的价值取向、流程与模式、内容框架等评价机制,旨在规范约束基层政府在全民健身政策执行中的角色行为。未来国家应提升基层政府角色行为评估的科学性、规范性与有效性,以服务型政府为根本,以政策执行力提升为逻辑起点,以监督评价为调控手段,强化基层政府协同作用,凸显社会主体地位,建立健全社会主体参与评价的制度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民健身政策执行 基层政府 角色定位 行为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避孕药对不同糖质量浓度下雌性黑腹果蝇寿命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彩艳 田祯祥 刘承宜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3-100,共8页
低糖是引起女运动员三联征的主要原因之一,避孕药对运动成绩的影响也存在争议.本文选用模式生物雌性黑腹果蝇作为女运动员研究的模型,通过研究不同白砂糖和避孕药质量浓度对黑腹果蝇寿命的影响,为女运动员健康维护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 低糖是引起女运动员三联征的主要原因之一,避孕药对运动成绩的影响也存在争议.本文选用模式生物雌性黑腹果蝇作为女运动员研究的模型,通过研究不同白砂糖和避孕药质量浓度对黑腹果蝇寿命的影响,为女运动员健康维护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雌性黑腹果蝇的寿命与白砂糖浓度成倒U字型相关,在正常糖质量浓度(40.5mg/m L)条件下雌性黑腹果蝇的寿命显著延长,与此相比,无糖组和高糖组寿命显著降低.在低糖模型(糖质量浓度13.5 mg/m L)和正常糖模型(40.5 mg/m L)下,一定质量浓度的避孕药(0.25 mg/m L)均显著地延长果蝇寿命,而无避孕药和高避孕药质量浓度都不利于雌性黑腹果蝇的生长.在高糖模型下果蝇的寿命随避孕药质量浓度变化不再出现明显的倒U型曲线,寿命最高点的质量浓度出现在4号(0.20 mg/m L)药物质量浓度点.研究结果表明适当服用避孕药可以延长低糖组、正糖组和高糖组条件下雌性黑腹果蝇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腹果蝇 运动员 避孕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基成分对雌果蝇寿命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彩艳 周碧娇 田祯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6期1635-1638,共4页
[目的]探讨各培养基成分对雌果蝇寿命的影响。[方法]通过测定雌果蝇的寿命、鲜重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研究了不同培养基成分对雌果蝇寿命及体重的影响。[结果]含酵母粉的培养基显著延长了雌果蝇的寿命,而浓度变化对雌果蝇的寿命... [目的]探讨各培养基成分对雌果蝇寿命的影响。[方法]通过测定雌果蝇的寿命、鲜重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研究了不同培养基成分对雌果蝇寿命及体重的影响。[结果]含酵母粉的培养基显著延长了雌果蝇的寿命,而浓度变化对雌果蝇的寿命没有显著影响;不同浓度白砂糖对雌果蝇寿命的影响呈现倒钟型的曲线,当培养基中糖浓度为40.5 g/L处果蝇出现寿命最长;若糖浓度过低和过高,都不利于果蝇的生长,存活率呈急剧下降趋势;果蝇鲜重随着糖浓度的升高出现下降的趋势;不同糖浓度下SOD活性的变化并没有出现随寿命延长而呈逐渐升高的趋势。[结论]酵母粉浓度变化对处女蝇的寿命延长无显著影响,一定糖浓度使果蝇处于饥饿状态,寿命最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腹果蝇 培养基成分 酵母粉 白砂糖 能量限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屈肌主动不足条件下屈指运动时神经肌肉的调控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静 郭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04-1109,共6页
目的观察健康人指屈肌主动不足条件下进行屈指运动时,大脑对肌肉的调控特点。方法2019年3月,招募健康女性大学生12例,在腕关节中立位和最大屈曲条件下测量右手最大静握力,完成50%最大随意等长收缩屈指运动15次(动力性收缩)。同步采集表... 目的观察健康人指屈肌主动不足条件下进行屈指运动时,大脑对肌肉的调控特点。方法2019年3月,招募健康女性大学生12例,在腕关节中立位和最大屈曲条件下测量右手最大静握力,完成50%最大随意等长收缩屈指运动15次(动力性收缩)。同步采集表面肌电图(sEMG)和脑电图,记录sEMG平均振幅和平均功率频率,以及皮质-肌肉相干性(CMC)。结果腕最大屈曲时握力显著低于腕中立位时(t=5.757,P<0.001),指屈肌肌电平均功率频率降低(t=-2.152,P=0.043)。动力性收缩时,指伸肌肌电平均振幅明显低于指屈肌(t>2.964,P<0.01);腕最大屈曲条件下指屈肌平均振幅显著提高(t=4.135,P<0.001),CMC升高(t>2.203,P<0.05)。结论腕极限屈曲可诱导指屈肌主动不足;在指屈肌主动不足条件下进行屈指运动时,脑相关皮质区活动增强,可能为脑的代偿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屈肌 主动不足 神经调控 表面肌电图 脑电图 皮质-肌肉相干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