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鼠李糖乳酪杆菌发酵果蔬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谢子怡 戴志勇 +5 位作者 谢秋涛 李绮丽 朱玲风 刘阳 袁洪燕 李高阳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6-384,共9页
鼠李糖乳酪杆菌是一种能够调节微生态平衡、增强宿主肠道抵抗力的益生菌,可用于发酵果蔬制品,产生有机酸、氨基酸等代谢物质,引起醇、醛、酯、萜烯类物质发生变化,显著改善其风味及营养价值。该文综述了鼠李糖乳酪杆菌在发酵果蔬汁/泥... 鼠李糖乳酪杆菌是一种能够调节微生态平衡、增强宿主肠道抵抗力的益生菌,可用于发酵果蔬制品,产生有机酸、氨基酸等代谢物质,引起醇、醛、酯、萜烯类物质发生变化,显著改善其风味及营养价值。该文综述了鼠李糖乳酪杆菌在发酵果蔬汁/泥及其副产物中的应用,以及发酵果蔬制品的代谢产物和挥发性风味物质变化,探讨了其在发酵果蔬制品的应用前景和潜在健康益处,并对未来研究重点提出建议,以期为鼠李糖乳酪杆菌发酵果蔬产品的研发和标准化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李糖乳酪杆菌 果蔬 发酵 代谢产物 挥发性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MCP作用机理及其在果蔬贮藏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2
作者 胡筱 潘浪 +1 位作者 丁胜华 单杨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04-309,316,共7页
果蔬的贮藏保鲜是果品蔬菜产业发展的首要问题,乙烯是促进果实成熟与衰老的重要因子,1-甲基环丙烯可作为乙烯受体抑制剂被广泛应用于呼吸跃变型果实的保鲜,可有效延缓其后熟软化和腐烂,延长果实保鲜期。本文从1-MCP单独处理果蔬效应和... 果蔬的贮藏保鲜是果品蔬菜产业发展的首要问题,乙烯是促进果实成熟与衰老的重要因子,1-甲基环丙烯可作为乙烯受体抑制剂被广泛应用于呼吸跃变型果实的保鲜,可有效延缓其后熟软化和腐烂,延长果实保鲜期。本文从1-MCP单独处理果蔬效应和与物理化学方法联用处理果蔬效应两方面总结归纳了近年来1-甲基环丙烯处理对各种果蔬采后品质的影响,分别对果蔬的外观质构、营养品质、酶活性、风味物质、基因调控等等方面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发现了1-MCP对保持果实硬度与香气成分、延缓颜色变化,减缓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抗氧化成分的降低,抑制纤维素酶、过氧化物酶等酶的活性,预防生理失调症状等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在浓度与作用时间、微生物控制、挥发性酯类和醇类损失、基因调控通路选择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之处。本文通过阐述1-MCP保鲜作用的利弊,以期为更精准有效地将1-MCP应用于果蔬市场提供参考,避免采后的浪费,进而促进果蔬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甲基环丙烯 果蔬 保鲜 贮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激处理对鲜切百合鳞茎片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陈佳妮 罗耀华 +3 位作者 孔慧 丁可 葛帅 丁胜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3-172,共10页
为研究热激处理(heat shock treatment,HT)对鲜切百合鳞茎片贮藏品质的影响,采用热激法(55℃热水,2 min)处理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var. unicolor Cotton),测定并分析鲜切百合鳞茎片在贮藏期间的品质特性变化。结果表明,HT可有效保... 为研究热激处理(heat shock treatment,HT)对鲜切百合鳞茎片贮藏品质的影响,采用热激法(55℃热水,2 min)处理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var. unicolor Cotton),测定并分析鲜切百合鳞茎片在贮藏期间的品质特性变化。结果表明,HT可有效保持鲜切百合鳞茎片贮藏期间的色泽,维持细胞壁的结构,抑制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 lyase,PAL)等酶的活性,减缓总酚(totalphenolics,TP)、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积累和相对电导率(relative electric conductivity,REC)的升高,降低其质量损失率、腐烂率、褐变度。贮藏结束时,相比CK组,HT组的POD、PPO和PAL活性分别降低了95.26%、21.74%、41.65%;HT组的腐烂率、褐变度、MDA含量、REC和TP含量分别为10.56%、1.55、0.13μmol/g、19.71%、3.51 mg/g,显著低于CK组(P<0.05);硬度、白度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 848.09 g、79.65、7.62 mg/g,显著高于CK组(P<0.05)。而40 d时,CK组和HT组的质量损失率和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分别为0.85%、0.66%和14.04%、14.78%,无显著差异(P>0.05)。此外,HT组在贮藏40 d后才出现质膜降解,比CK组晚30 d。综上,HT有效地延缓了鲜切百合鳞茎片的贮藏品质劣变,并延长了贮藏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百合鳞茎片 热激处理 酶促褐变 贮藏品质 鲜切果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果皮角质层及其对采后贮藏保鲜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4
作者 杨绿竹 王馨雨 +3 位作者 王蓉蓉 单杨 张群 丁胜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34-244,共11页
柑橘果实具有季节性且采后易被霉菌感染发生腐烂,对柑橘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柑橘果皮表面覆着一层疏水性角质层,具有防止非气孔性水分散失、抵御病原菌入侵、控制气体交换等多种功能,对采后贮藏有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角质层的... 柑橘果实具有季节性且采后易被霉菌感染发生腐烂,对柑橘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柑橘果皮表面覆着一层疏水性角质层,具有防止非气孔性水分散失、抵御病原菌入侵、控制气体交换等多种功能,对采后贮藏有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角质层的组成、结构、生物合成及其在柑橘贮藏中的作用,以期为角质层的基础研究和柑橘的贮藏保鲜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角质层 功能 采后 贮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MEGA评价不同贮藏方式对大红甜橙果实品质的影响
5
作者 潘兆平 李高阳 +4 位作者 程小梅 付复华 李志坚 张菊华 单杨 《湖南农业科学》 2018年第12期69-72,共4页
以大红甜橙为研究对象,RMEGA评价不同贮藏方式对大红甜橙果实品质的影响。将大红甜橙分别放置于常温和冷库2种贮藏方式下,通过测定呼吸强度、失重率、SOD酶、POD酶活性、MDA含量、可滴定酸含量、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的变化来评价2种... 以大红甜橙为研究对象,RMEGA评价不同贮藏方式对大红甜橙果实品质的影响。将大红甜橙分别放置于常温和冷库2种贮藏方式下,通过测定呼吸强度、失重率、SOD酶、POD酶活性、MDA含量、可滴定酸含量、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的变化来评价2种贮藏方式的差别。结果表明:冷库贮藏效果优于常温贮存。冷库贮藏可以更好的延缓柑橘果实水分的散失,延缓失重率,明显降低果实呼吸强度,延缓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更好的保持柑橘的可滴定酸含量。冷藏果实的蔗糖、葡萄糖和果糖总含量高于常温贮藏。适宜的冷藏温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MDA含量的积累,可以使柑橘果实较好的保持SOD酶和POD酶活性,从而延缓了大红甜橙果实的后熟和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红甜橙 RMEGA 常温贮藏 冷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不同产区脐橙品种制汁适宜性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舒楠 付复华 +2 位作者 李涛 张群 李绮丽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139-146,共8页
为研究湖南省不同产区脐橙品种的制汁品质特性,对10个脐橙主产区20个品种的外观、理化、营养等17项指标进行测定与显著性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湖南不同产区脐橙品种的品质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 为研究湖南省不同产区脐橙品种的制汁品质特性,对10个脐橙主产区20个品种的外观、理化、营养等17项指标进行测定与显著性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湖南不同产区脐橙品种的品质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籽粒数、可滴定酸和总酚含量差异较大,变异系数分别为382.43%、37.08%、31.79%,而果实纵径、横径、出汁率差异较小,变异系数分别为9.22%、7.62%、4.65%。经主成分分析提取出5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了82.514%,前5个主成分分别对应脐橙果实大小因子、功能因子、加工因子、营养因子、颜色因子。综合5个因子分析,发现‘纽荷尔脐橙-Ⅴ’、‘纽荷尔脐橙-Ⅹ’、‘纽荷尔脐橙-Ⅺ’、‘宜章脐橙’为较适宜制汁的脐橙品种。该研究结果为湖南地区脐橙制汁品种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橙 制汁 品质评价 主成分分析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加工副产物源碳点制备及在食品智能活性包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丁可 葛帅 +3 位作者 孔慧 王蓉蓉 单杨 丁胜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202-214,共13页
碳点(carbon dots,CDs)作为新兴的纳米颗粒,由于其优越的生物相容性和光致发光性,被广泛应用于化学传感、生物成像、药物递送、光催化剂和食品检测等领域。食品加工副产物来源广泛,容易获得,且其制备的CDs表面通常含有丰富的官能团与杂... 碳点(carbon dots,CDs)作为新兴的纳米颗粒,由于其优越的生物相容性和光致发光性,被广泛应用于化学传感、生物成像、药物递送、光催化剂和食品检测等领域。食品加工副产物来源广泛,容易获得,且其制备的CDs表面通常含有丰富的官能团与杂元素,这一特点赋予了CDs更优异的光催化、抗氧化和抗菌特性。近年来,CDs被作为食品包装添加物以增强食品包装紫外屏蔽、机械强度、抗氧化和抗菌等性能。本文综述了可用于制备CDs的食品加工副产物种类和添加CDs的天然聚合物基薄膜,以及CDs在活性和智能包装中的应用,以期为食品加工副产物源CDs的制备及其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点 食品加工副产物 天然聚合物 食品包装 食品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红心猕猴桃品种品质评价及综合分析 被引量:33
8
作者 张维 付复华 +3 位作者 罗赛男 赖灯妮 朱向荣 张群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01-210,共10页
对分布于湖南不同地区的26个红心猕猴桃品种的果实外观品质、营养品质、感官品质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26个红心猕猴桃品质指标间差异很大,其中可滴定酸、质构(硬度、弹性、咀嚼性、内聚性、胶着性)、a*、维生素C含量、叶绿素含量... 对分布于湖南不同地区的26个红心猕猴桃品种的果实外观品质、营养品质、感官品质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26个红心猕猴桃品质指标间差异很大,其中可滴定酸、质构(硬度、弹性、咀嚼性、内聚性、胶着性)、a*、维生素C含量、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总酚含量、类黄酮含量、花青素含量变异系数均大于30%,表明品种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经过主成分分析,提取出7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为79.829%,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排名前5的猕猴桃品种为ZJJ-9-26-04、MY-9-19-03、FH-9-26-01、HY-9-18-01、SY-9-18-03。聚类分析将不同地区的红心猕猴桃分为3类。综合分析结果显示ZJJ-9-26-04品质较好,适合鲜食,而HY-9-18-01总酚、黄酮等抗氧化物含量较高,适合作为保健品开发的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心猕猴桃 外观品质 营养品质 感官评价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材料在果蔬采后病害控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黄余年 张维 +3 位作者 张群 李高阳 朱向荣 单杨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360-367,共8页
抗菌材料是近年来发展的新型保鲜材料,因其优良的抗菌活性和广阔的应用潜能而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首先阐述了无机抗菌材料、有机抗菌材料和复合抗菌材料的主要作用物质及其作用机理,然后着重介绍了各类型抗菌材料在果蔬采后病害控... 抗菌材料是近年来发展的新型保鲜材料,因其优良的抗菌活性和广阔的应用潜能而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首先阐述了无机抗菌材料、有机抗菌材料和复合抗菌材料的主要作用物质及其作用机理,然后着重介绍了各类型抗菌材料在果蔬采后病害控制领域的研究进展,最后对抗菌材料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和展望,以期为果蔬采后抗菌保鲜材料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材料 果蔬 病害控制 采后衰老 品质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形式SO_(2)保鲜剂处理对‘阳光玫瑰’葡萄贮藏期间果实硬度和细胞壁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宁密密 张群 +2 位作者 舒楠 覃正玉 彭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169-177,共9页
为探讨不同形式SO_(2)保鲜剂对‘阳光玫瑰’葡萄贮藏期间硬度品质的影响,对SO_(2)粉剂、SO_(2)片剂和SO_(2)胶囊贴片处理的果实硬度、细胞壁组分(原果胶、可溶性果胶)含量及细胞壁降解酶[纤维素酶(cellulase,Cx)、果胶甲酯酶(pectin met... 为探讨不同形式SO_(2)保鲜剂对‘阳光玫瑰’葡萄贮藏期间硬度品质的影响,对SO_(2)粉剂、SO_(2)片剂和SO_(2)胶囊贴片处理的果实硬度、细胞壁组分(原果胶、可溶性果胶)含量及细胞壁降解酶[纤维素酶(cellulase,Cx)、果胶甲酯酶(pectin methylesterase,PME)、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和β-半乳糖苷酶(β-D-galactosidase,β-gal)]活力进行定期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硬度与Cx、PME、PG活力呈极显著相关(P<0.01),与β-gal活力无明显相关性(P>0.05),Cx、PME和PG对果实硬度的贡献大于β-gal。贮藏0~60 d,3种不同形式SO_(2)保鲜剂处理均能有效减缓硬度的下降、延缓原果胶的降解。贮藏第60天时,与初期相比,硬度分别降低了32.58%(SO_(2)粉剂)、30.20%(SO_(2)片剂)和26.62%(SO_(2)胶囊贴片);SO_(2)粉剂、SO_(2)片剂和SO_(2)胶囊贴片处理组果实内原果胶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高19.05%、30.81%和40.62%。不同形式SO_(2)保鲜剂对细胞壁降解酶的抑制效果依次为:SO_(2)胶囊贴片>SO_(2)片剂>SO_(2)粉剂>对照。不同形式的SO_(2)保鲜剂处理可较好地保持贮藏期间葡萄的硬度品质,其中以SO_(2)胶囊贴片形式的保鲜剂处理葡萄,其贮藏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光玫瑰’葡萄 不同形式SO_(2)保鲜剂 贮藏品质 硬度 细胞壁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柑橘果胶和吐温-80的芥末精油纳米乳液稳定性、抑菌活性及其在砂糖橘保鲜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袁楚珊 程小梅 +4 位作者 孙畅 夏旭 周伊诺 李高阳 朱向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13-222,共10页
采用高压均质与超声破碎法制备添加柑橘果胶(pectin,PT)和吐温-80的芥末精油纳米乳液(mustard essentialoilnanoemulsion,MEO-NE)(MEO-NE-PT)和只添加吐温-80的MEO-NE(MEO-NE-T),对比MEO-NE-PT和MEO-NE-T的微观结构、贮藏稳定性、pH值... 采用高压均质与超声破碎法制备添加柑橘果胶(pectin,PT)和吐温-80的芥末精油纳米乳液(mustard essentialoilnanoemulsion,MEO-NE)(MEO-NE-PT)和只添加吐温-80的MEO-NE(MEO-NE-T),对比MEO-NE-PT和MEO-NE-T的微观结构、贮藏稳定性、pH值稳定性、离子强度稳定性及热稳定性,并将MEONE-PT应用于砂糖橘采后保鲜。结果表明:MEO-NE-PT的粒径和多分散指数波动幅度更小,表现出更强的稳定性;对MEO、MEO-NE-T、MEO-NE-PT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低杀菌浓度进行探究,发现MEO-NE-PT的MIC(64μL/L)远低于MEO(256μL/L)和MEO-NE-T(128μL/L);且经64μL/L MEO-NE-PT处理6 h后的白地霉孢子萌发率仅有6.67%、芽管长度为8.57μm,远低于对照组(MEO)的100%和165.02μm;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MEO-NE-PT处理会导致白地霉菌丝体皱缩、断裂;与对照组相比,MEO-NE-PT处理可明显降低砂糖橘的腐烂率和质量损失率,并且能够延缓砂糖橘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下降。因此,MEO-NE-PT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绿色抑菌剂,可以控制柑橘白地霉菌的生长,保持砂糖橘采后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末精油 纳米乳液 柑橘果胶 稳定性 白地霉 抑菌活性 采后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超微粉碎对茶枝柑果肉粉理化性质和功能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肖佳豪 张群 +5 位作者 潘兆平 李涛 孙恬 江盛宇 李绮丽 付复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20-231,共12页
为了合理利用茶枝柑果肉资源,本研究采用低温超微粉碎(superfine grinding,SG)技术制备茶枝柑果肉粉,对茶枝柑果肉粉的理化性质、微观结构、功能特性(生物活性成分溶出、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SG处理后,茶枝柑果肉粉的粒径显... 为了合理利用茶枝柑果肉资源,本研究采用低温超微粉碎(superfine grinding,SG)技术制备茶枝柑果肉粉,对茶枝柑果肉粉的理化性质、微观结构、功能特性(生物活性成分溶出、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SG处理后,茶枝柑果肉粉的粒径显著减小(P<0.05),且随着粉碎时间的延长,粒径逐渐减小,粉体色泽逐渐变浅,振实密度变小,休止角与滑角变大,持水力减小,持油力、水溶性指数与溶胀度变大;同时,粉体的颗粒分布更均匀且并未引起官能团的改变。进一步对茶枝柑果肉粉中的活性成分进行检测发现,SG处理10 min后总酚和VC的含量相较于普通粉碎(ordinary grinding,OG)分别显著提高了12.70%和17.27%(P<0.05)。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显示,9种黄酮以橙皮苷和芸香柚皮苷为主,占比分别为78.06%和8.96%。5种酚酸以阿魏酸为主,占比为73.85%,另外还包括辛弗林、柠檬苦素等。SG对促进活性成分的溶出影响较大,相较于OG,SG处理10 min和30 min后阿魏酸含量分别提高了190.72%、109.68%,SG处理30 min和60 min后柠檬苦素和诺米林含量显著增加(P<0.05),而SG处理120 min后阿魏酸、辛弗林、橙皮苷、芸香柚皮苷、圣草次苷、香蜂草苷含量显著减少(P<0.05)。体外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SG处理10 min和30 min的抗氧化活性显著提高(P<0.05)。综上,SG处理可以获得粒径更小、颗粒更均匀、色泽得到改善的茶枝柑果肉粉,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茶枝柑果肉粉中活性成分的溶出和抗氧化性;但SG处理时间过长会造成粉体易团聚,对粉体的流动性和活性成分溶出均有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枝柑果肉 低温超微粉碎 理化性质 微观结构 活性成分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柑橘品种全果制汁适宜性分析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李绮丽 孙俊杰 +3 位作者 单杨 付复华 杨颖 刘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36-44,共9页
为了研究不同品种柑橘全果制汁的品质特性,对全国7个地区30个不同品种柑橘(包括蜜橘、椪柑、冰糖橙、脐橙等)的理化、营养、加工等18项指标进行测定,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适宜全果制汁的品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柑橘全果中籽数和... 为了研究不同品种柑橘全果制汁的品质特性,对全国7个地区30个不同品种柑橘(包括蜜橘、椪柑、冰糖橙、脐橙等)的理化、营养、加工等18项指标进行测定,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适宜全果制汁的品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柑橘全果中籽数和总黄酮、柠檬苦素、诺米林含量差异较大,而出汁率、色度等指标差异较小。经主成分分析提取出6 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前6 个主成分分别对应柑橘全果苦味因子、加工因子、颜色因子、营养因子、酸度因子和甜度因子,其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2.566%。从6个因子综合考虑,发现‘纽荷尔脐橙-Ⅱ’、‘福本脐橙-Ⅰ’、‘福本脐橙-Ⅱ’、‘冰糖甜橙’、‘道州脐橙’、‘崀丰7904脐橙’为较适宜全果制汁的品种。本研究结果为选择适用于全果制汁的柑橘品种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全果制汁 品质评价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活性多甲氧基黄酮羧酸和氨基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结构表征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伟 李雪丽 +1 位作者 汪秋安 单杨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6-68,共13页
多甲氧基黄酮(PMFs)是一类存在于柑橘属植物中具有显著抗癌、抗炎和抗氧化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为了提高多甲氧基黄酮类化合物的水溶性和药用价值,以2种来源丰富且抗癌活性高的多甲氧基黄酮橘皮素和川陈皮素为底物,分别经过氧丙酮氧... 多甲氧基黄酮(PMFs)是一类存在于柑橘属植物中具有显著抗癌、抗炎和抗氧化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为了提高多甲氧基黄酮类化合物的水溶性和药用价值,以2种来源丰富且抗癌活性高的多甲氧基黄酮橘皮素和川陈皮素为底物,分别经过氧丙酮氧化得到多甲氧基黄酮醇[3-羟基橘皮素(7)和3-羟基川陈皮素(8)],化合物7和化合物8分别在K2CO3和N,N-二甲基甲酰胺条件下与氯乙酸乙酯进行Williamson反应,生成了多甲氧基黄酮羧酸酯类衍生物,再经碱性水解合成了2种未见文献报道的多甲氧基黄酮羧酸衍生物[橘皮素-3-O-乙酸(1)和川陈皮素-3-O-乙酸(2)]。化合物1和化合物2在CH2Cl2作溶剂、1-(3-二甲基丙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为缩合剂和4-N,N-二甲氨基吡啶为辅助剂的条件下,分别与2种不同的氨基酸甲酯盐酸盐发生缩合反应,得橘皮素和川陈皮素的氨基酸甲酯衍生物,然后经水解反应得到了4种新型多甲氧基黄酮氨基酸衍生物3~6。对所合成的化合物用1H NMR、13C NMR和MS等方法进行了结构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甲氧基黄酮 黄酮羧酸衍生物 黄酮氨基酸衍生物 合成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式柑普茶--湘柑茶主要化学成分及挥发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想 付复华 +2 位作者 潘兆平 王琛 何双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6-23,62,共9页
目的:湘柑茶是借鉴柑普茶的制法,采用湖南安化黑茶--天尖茶与岳阳金盆柚的柑皮制备而成的,旨在探明湘柑茶的品质。方法:对比分析了天尖茶、柑皮及湘柑茶的主要化学成分、矿质元素含量以及挥发性成分。结果:天尖茶、柑皮、湘柑茶的水分... 目的:湘柑茶是借鉴柑普茶的制法,采用湖南安化黑茶--天尖茶与岳阳金盆柚的柑皮制备而成的,旨在探明湘柑茶的品质。方法:对比分析了天尖茶、柑皮及湘柑茶的主要化学成分、矿质元素含量以及挥发性成分。结果:天尖茶、柑皮、湘柑茶的水分含量均<20%,有利于贮藏。粗多糖、总黄酮、总酚含量高低顺序为天尖茶>湘柑茶>柑皮。天尖茶、柑皮、湘柑茶均含丰富的矿质元素,含量较高的有K、Ca、Mg、Mn。天尖茶、柑皮、湘柑茶中分别检出61,68,69种香气成分,其关键香气化合物为18~22种,天尖茶与柑皮制备成湘柑茶后检出了14种新的挥发性物质。结论:湘柑茶结合了天尖茶和柑皮的香气与营养功效,并产生了新的挥发性成分,是具有湖南地域特色的新式茶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柑茶 柑普茶 黑茶 柑皮 主要化学成分 矿质元素 挥发性成分 营养功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百合内外鳞片游离氨基酸组成的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 被引量:108
16
作者 王馨雨 王蓉蓉 +6 位作者 王婷 杨绿竹 刘洁 黎欢 张群 单杨 丁胜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11-220,共10页
为研究不同品种百合鳞茎中游离氨基酸(free amino acids,FAAs)综合品质的差异,以7种百合内外鳞片为研究对象,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游离氨基酸种类和含量,采用味道强度值、主成分分析法及聚类分析法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百合中氨... 为研究不同品种百合鳞茎中游离氨基酸(free amino acids,FAAs)综合品质的差异,以7种百合内外鳞片为研究对象,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游离氨基酸种类和含量,采用味道强度值、主成分分析法及聚类分析法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百合中氨基酸含量丰富,均含有21种FAAs,总量在4.10~10.10 mg/g之间。不同品种之间总游离氨基酸(total free amino acids,TFAAs)、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s,EAAs)、呈味氨基酸、药用氨基酸含量均存在差异。整体上,内片TFAAs含量高于外片,平均值分别为7.00 mg/g和6.18 mg/g;所有品种中,兰州(平陆)、兰州(兰州)、川百合中TFAAs含量较高,岷江百合最低;卷丹、川百合中EAAs含量高,内外片含量均占TFAAs的10%以上;呈味氨基酸中,以苦味和鲜味氨基酸占优势,谷氨酸和精氨酸为主要贡献者;药用氨基酸含量丰富,所有品种占TFAAs的49.18%~70.15%。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5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8.803%,能较好体现FAAs综合信息。根据综合排名得出前3位分别为兰州百合(平陆)内片、川百合内片、川百合外片。分层聚类分析将7个品种的内外鳞片百合分为5大类,该聚类分析结果与主成分综合分析结果较一致,可反映出不同百合种质之间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游离氨基酸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MS与电子鼻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不同品种桂花浸膏的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16
17
作者 孙亚丽 卞建明 +5 位作者 谢秋涛 程小梅 刘伟 张菊华 李高阳 朱向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57-264,共8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和电子鼻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不同品种桂花浸膏挥发性成分和整体气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GC-MS检测到4种桂花浸膏中共65种,8大类挥发性成分,包括醇类28种、酮类6种...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和电子鼻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不同品种桂花浸膏挥发性成分和整体气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GC-MS检测到4种桂花浸膏中共65种,8大类挥发性成分,包括醇类28种、酮类6种、醛类4种、酚类4种、酸类4种、烷烃类5种、酯类8种、其他类物质6种,其中醇类、酮类和酯类是桂花浸膏挥发性成分的主要贡献物质。GC-MS Venn图和聚类热图表明,4种桂花浸膏中各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和含量有显著差异。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确定了4种桂花浸膏的9种差异性特征挥发成分,分别为正四十烷、氟丙酸、二氢-β-紫罗兰醇、二十八烷醇、棕榈酸、醋酸(9Z,12E)-9,12-四环戊二烯、2,3-二甲基环己醇、二氢-β-紫罗兰酮和豆甾醇。电子鼻结果显示,W2W、W2S、W1W、W1S、W5S是区分不同桂花浸膏气味的主要传感器。4种桂花浸膏的整体气味区分度较好,浏阳金桂和浏阳银桂浸膏挥发性成分更为接近,咸宁金桂和浏阳丹桂浸膏有较为明显的区别,这与GC-MS聚类分析结果一致。本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挥发性成分对不同品种的桂花浸膏区分判别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花浸膏 挥发性成分 电子鼻 气相色谱-质谱技术 化学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ε-聚赖氨酸对柑橘酸腐菌的抑菌活性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19
18
作者 肖媛 潘兆平 +5 位作者 尹春晓 苏瑾 胡筱 朱向荣 单杨 付复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221-229,共9页
聚赖氨酸(ε-polylysine,ε-PL)是一种高安全性、可生物降解的天然食品防腐剂,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毒性。为探究ε-PL对柑橘酸腐菌(Geotrichum citri-aurantii)的抑菌活性,并分析其抑菌作用机制,本实验测定ε-PL处理对柑橘酸腐菌的菌丝... 聚赖氨酸(ε-polylysine,ε-PL)是一种高安全性、可生物降解的天然食品防腐剂,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毒性。为探究ε-PL对柑橘酸腐菌(Geotrichum citri-aurantii)的抑菌活性,并分析其抑菌作用机制,本实验测定ε-PL处理对柑橘酸腐菌的菌丝体生长抑制率及孢子萌发抑制率,ε-PL作用下的胞外相对电导率、A_(260 nm)的变化,并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与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ε-PL处理对细胞膜完整性及菌丝体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ε-PL对柑橘酸腐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为400 mg/L,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抑制的半最大效应浓度分别为128.79 mg/L和214.77 mg/L;质量浓度为1600、3200、6400 mg/L的ε-PL处理可显著降低柑橘果实酸腐病的损伤接种发病率和病斑直径(P<0.05);经1×MIC和2×MIC的ε-PL处理后的柑橘酸腐菌胞外相对电导率、A_(260 nm)和红色荧光强度显著上升(P<0.05),表明其细胞膜通透性增加,核酸等胞内物质外渗流出,细胞膜完整性遭到破坏;经ε-PL处理后柑橘酸腐菌菌丝体发生了褶皱变形、断裂。因此,ε-PL通过破坏柑橘酸腐菌的细胞膜结构,造成内容物外渗,使菌丝体形态结构畸变与孢子萌发受阻,进而抑制了菌体细胞的生长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酸腐菌 Ε-聚赖氨酸 抑菌活性 细胞膜 抑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多酚氧化酶的生理功能、分离纯化及酶促褐变控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19
作者 王馨雨 杨绿竹 +5 位作者 王婷 王蓉蓉 刘洁 单杨 张群 丁胜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22-237,共16页
多酚氧化酶是一类能催化多酚类物质氧化的含铜质体的金属酶,在植物、动物、微生物中广泛存在。一方面对植物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引起植物,主要是果蔬品质的下降,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本文系统总结了多酚氧化酶的生理功能、分离... 多酚氧化酶是一类能催化多酚类物质氧化的含铜质体的金属酶,在植物、动物、微生物中广泛存在。一方面对植物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引起植物,主要是果蔬品质的下降,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本文系统总结了多酚氧化酶的生理功能、分离纯化、酶学性质、酶促褐变控制方法等研究进展,以期为多酚氧化酶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酚氧化酶 生理功能 分离纯化 酶促褐变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与聚类分析的辣椒品质综合评价 被引量:20
20
作者 崔桂娟 亢灵涛 +6 位作者 侯宇豪 刘伟 谢秋涛 袁洪燕 张群 胡德宜 李高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49-55,共7页
通过对18种鲜辣椒的24项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18种鲜辣椒进行综合品质评价。结果表明:辣椒表皮大多光滑,除"陶岭三味辣椒"是平肩状态外,其余辣椒呈圆肩状态,辣椒果尖都呈凸起状态。果宽直径与果柄宽度、单果重、... 通过对18种鲜辣椒的24项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18种鲜辣椒进行综合品质评价。结果表明:辣椒表皮大多光滑,除"陶岭三味辣椒"是平肩状态外,其余辣椒呈圆肩状态,辣椒果尖都呈凸起状态。果宽直径与果柄宽度、单果重、含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还原糖与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含水率、蔗糖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可溶性固形物与还原糖、总糖、总酸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蔗糖、氨基酸态氮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通过筛选得出"艳美"、"C622"和"博辣天己"这3种辣椒的综合得分最好,适宜推广与研究,对进一步开发不同地区辣椒资源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主成分分析 旋转成分矩阵 聚类分析 品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