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g修饰氟化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张理元 尤佳 +5 位作者 董志红 钟雅洁 李倩文 由耀辉 刘义武 孙绪兵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898-1906,1919,共10页
以硫酸钛为钛源、氟化氢为氟源、氨水为沉淀剂,通过简单沉淀法制备了氟化二氧化钛(F-TiO 2)。并用超声的方法将Ag沉积在氟化二氧化钛表面制得Ag沉积的氟化二氧化钛(Ag-F-TiO 2)。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X射线衍射仪(XRD)、比表面... 以硫酸钛为钛源、氟化氢为氟源、氨水为沉淀剂,通过简单沉淀法制备了氟化二氧化钛(F-TiO 2)。并用超声的方法将Ag沉积在氟化二氧化钛表面制得Ag沉积的氟化二氧化钛(Ag-F-TiO 2)。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X射线衍射仪(XRD)、比表面积分析仪(BET)、红外光谱仪(I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Ab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别对样品的表面形貌、晶相组成、比表面积和孔结构、官能团结构、紫外吸收带边、元素组成及化合价态进行了分析。以甲基橙为目标降解物,研究了样品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300 W金卤灯照射40 min,P25、Ag-F-TiO 2、F-TiO 2、纯二氧化钛对甲基橙的降解率分别达到98.62%、90.78%、86.95%、68.65%。氟化使二氧化钛比表面积增大,而Ag沉积会减小比表面积。氟化使二氧化钛光吸收带边发生明显的红移,Ag沉积使氟化二氧化钛的光吸收带边发生一定的蓝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 沉淀法 二氧化钛 Ag修饰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纤维为模板制备Gd掺杂纤维状二氧化钛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理元 由耀辉 +2 位作者 尤佳 刘义武 阮尚全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12-320,共9页
以胶原为模板剂、硫酸钛为钛源、硝酸钆为掺杂源制备了钆掺杂纤维结构TiO_2(Gd-TiO_2)。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DR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样品的表面形貌、晶相组成、紫外吸收带、元素组... 以胶原为模板剂、硫酸钛为钛源、硝酸钆为掺杂源制备了钆掺杂纤维结构TiO_2(Gd-TiO_2)。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DR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样品的表面形貌、晶相组成、紫外吸收带、元素组成及化合价态进行了分析。以甲基橙为目标降解物,研究了样品的光催化性能并确定钆的最佳掺杂量。结果表明:600℃煅烧温度下2%Gd-TiO_2纤维结构完好、光催化效果最好,光反应30 min后其降解率达到91. 89%,比起未掺杂试样大大提高。钆掺杂会改变TiO_2的晶粒尺寸并能够抑制TiO_2从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转变,掺杂后紫外吸收带发生蓝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纤维 模板法 二氧化钛 GD掺杂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催化剂的制备及污水处理应用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邓胜连 何知媛 张理元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014-2021,共8页
本研究分别使用氢氧化钠和尿素作为沉淀剂,采用直接沉淀法制备镍催化剂,用亚甲基蓝溶液模拟污水,以亚甲基蓝溶液褪色时间来反映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研究两种条件下制备的镍催化剂的催化性能,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分别研究催化剂量... 本研究分别使用氢氧化钠和尿素作为沉淀剂,采用直接沉淀法制备镍催化剂,用亚甲基蓝溶液模拟污水,以亚甲基蓝溶液褪色时间来反映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研究两种条件下制备的镍催化剂的催化性能,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分别研究催化剂量、温度、次氯酸钠量、pH对催化效果的影响及较优的处理条件。结果表明用尿素作为沉淀剂制备的镍催化剂效果更好。影响镍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因素显著程度为: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pH值>次氯酸钠用量,镍催化剂催化次氯酸钠分解处理污水的较优条件为:温度40℃,催化剂用量0.3 g,pH值为10,NaClO的量为15 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催化剂 次氯酸钠 尿素 氢氧化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沉淀胶溶法制备钛锂离子筛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张理元 由耀辉 +1 位作者 刘义武 阮尚全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4056-4061,共6页
以硫酸钛、乙酸锂为主要原料,采用无机沉淀胶溶法制备了偏钛酸型钛锂离子筛。采用BET、XRD、XPS和ICP-OES对样品的比表面积、孔结构、晶相组成、化学元素组成、溶液中Li^+及Ti4^+的浓度进行测试,并研究了其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动力学行为... 以硫酸钛、乙酸锂为主要原料,采用无机沉淀胶溶法制备了偏钛酸型钛锂离子筛。采用BET、XRD、XPS和ICP-OES对样品的比表面积、孔结构、晶相组成、化学元素组成、溶液中Li^+及Ti4^+的浓度进行测试,并研究了其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后,产物的介孔结构数量增加,孔容明显增大,比表面积也有效增大;与Langmuir吸附模型相比,吸附剂的吸附方式更符合Freundlich吸附模型,说明吸附剂对Li+的吸附并非单层吸附;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说明吸附方式为化学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钛锂离子筛 沉淀胶溶法 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AB对无机沉淀-胶溶法制备介孔层状TiO2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张理元 尤佳 +4 位作者 钟雅洁 董志红 韩炎霖 孙绪兵 由耀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24014-24018,24028,共6页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作为软模板,硫酸钛为钛源,采用无机沉淀-胶溶法制备了介孔层状CTAB-TiO 2。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Abs)、比表面积分析仪(BET)分别对样品的表面形貌、晶相...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作为软模板,硫酸钛为钛源,采用无机沉淀-胶溶法制备了介孔层状CTAB-TiO 2。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Abs)、比表面积分析仪(BET)分别对样品的表面形貌、晶相组成、紫外吸收带边、比表面积和孔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以甲基橙为目标降解物,研究了样品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300 W金卤灯照射28 min,550℃煅烧得到的5.69%CTAB-TiO 2对甲基橙的降解率高达96.02%,相对纯TiO 2有极大提高。CTAB对TiO 2改性后,试样出现了介孔层状结构,结晶度和晶粒尺寸均减小,促进了锐钛矿向金红石晶型的转变,并且CTAB的引入使得TiO 2的光吸收带边发生了一定的红移,从而提高了其光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淀-胶溶法 CTAB 介孔层状TiO2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