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柑橘副产物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27
1
作者 单杨 丁胜华 +2 位作者 苏东林 刘伟 张菊华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3,共13页
柑橘是世界和我国产量第一的水果。我国是柑橘生产及加工大国,随着柑橘种植业与加工业的迅速发展,柑橘种植过程中的落果和残次果、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和废水等副产物资源也随之增多,因此由副产物资源利用率低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柑橘是世界和我国产量第一的水果。我国是柑橘生产及加工大国,随着柑橘种植业与加工业的迅速发展,柑橘种植过程中的落果和残次果、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和废水等副产物资源也随之增多,因此由副产物资源利用率低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较为突出。目前,对柑橘副产物资源除可直接利用外,还可用于制备果胶、类黄酮、类胡萝卜素、类柠檬苦素、香精油和辛弗林等功效成分,或通过生物质发酵转化用于制备乙醇、柠檬酸、饲料和有机肥等。柑橘副产物资源综合利用率偏低、关键技术和核心装备缺乏、高附加值功能性产品略少等问题,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柑橘副产物资源利用难点。绿色低碳、高效高值、综合循环利用是柑橘副产物资源利用发展趋势。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科技攻关、制定专项规划、强化财政投入等可有效提升柑橘副产物资源利用度的建议,希望为柑橘副产物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副产物资源 类黄酮 柠檬酸 有机肥 类胡萝卜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百合内外鳞片游离氨基酸组成的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 被引量:108
2
作者 王馨雨 王蓉蓉 +6 位作者 王婷 杨绿竹 刘洁 黎欢 张群 单杨 丁胜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11-220,共10页
为研究不同品种百合鳞茎中游离氨基酸(free amino acids,FAAs)综合品质的差异,以7种百合内外鳞片为研究对象,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游离氨基酸种类和含量,采用味道强度值、主成分分析法及聚类分析法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百合中氨... 为研究不同品种百合鳞茎中游离氨基酸(free amino acids,FAAs)综合品质的差异,以7种百合内外鳞片为研究对象,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游离氨基酸种类和含量,采用味道强度值、主成分分析法及聚类分析法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百合中氨基酸含量丰富,均含有21种FAAs,总量在4.10~10.10 mg/g之间。不同品种之间总游离氨基酸(total free amino acids,TFAAs)、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s,EAAs)、呈味氨基酸、药用氨基酸含量均存在差异。整体上,内片TFAAs含量高于外片,平均值分别为7.00 mg/g和6.18 mg/g;所有品种中,兰州(平陆)、兰州(兰州)、川百合中TFAAs含量较高,岷江百合最低;卷丹、川百合中EAAs含量高,内外片含量均占TFAAs的10%以上;呈味氨基酸中,以苦味和鲜味氨基酸占优势,谷氨酸和精氨酸为主要贡献者;药用氨基酸含量丰富,所有品种占TFAAs的49.18%~70.15%。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5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8.803%,能较好体现FAAs综合信息。根据综合排名得出前3位分别为兰州百合(平陆)内片、川百合内片、川百合外片。分层聚类分析将7个品种的内外鳞片百合分为5大类,该聚类分析结果与主成分综合分析结果较一致,可反映出不同百合种质之间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游离氨基酸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与聚类分析的辣椒品质综合评价 被引量:20
3
作者 崔桂娟 亢灵涛 +6 位作者 侯宇豪 刘伟 谢秋涛 袁洪燕 张群 胡德宜 李高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49-55,共7页
通过对18种鲜辣椒的24项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18种鲜辣椒进行综合品质评价。结果表明:辣椒表皮大多光滑,除"陶岭三味辣椒"是平肩状态外,其余辣椒呈圆肩状态,辣椒果尖都呈凸起状态。果宽直径与果柄宽度、单果重、... 通过对18种鲜辣椒的24项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18种鲜辣椒进行综合品质评价。结果表明:辣椒表皮大多光滑,除"陶岭三味辣椒"是平肩状态外,其余辣椒呈圆肩状态,辣椒果尖都呈凸起状态。果宽直径与果柄宽度、单果重、含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还原糖与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含水率、蔗糖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可溶性固形物与还原糖、总糖、总酸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蔗糖、氨基酸态氮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通过筛选得出"艳美"、"C622"和"博辣天己"这3种辣椒的综合得分最好,适宜推广与研究,对进一步开发不同地区辣椒资源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主成分分析 旋转成分矩阵 聚类分析 品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MS与电子鼻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不同品种桂花浸膏的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17
4
作者 孙亚丽 卞建明 +5 位作者 谢秋涛 程小梅 刘伟 张菊华 李高阳 朱向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57-264,共8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和电子鼻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不同品种桂花浸膏挥发性成分和整体气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GC-MS检测到4种桂花浸膏中共65种,8大类挥发性成分,包括醇类28种、酮类6种...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和电子鼻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不同品种桂花浸膏挥发性成分和整体气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GC-MS检测到4种桂花浸膏中共65种,8大类挥发性成分,包括醇类28种、酮类6种、醛类4种、酚类4种、酸类4种、烷烃类5种、酯类8种、其他类物质6种,其中醇类、酮类和酯类是桂花浸膏挥发性成分的主要贡献物质。GC-MS Venn图和聚类热图表明,4种桂花浸膏中各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和含量有显著差异。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确定了4种桂花浸膏的9种差异性特征挥发成分,分别为正四十烷、氟丙酸、二氢-β-紫罗兰醇、二十八烷醇、棕榈酸、醋酸(9Z,12E)-9,12-四环戊二烯、2,3-二甲基环己醇、二氢-β-紫罗兰酮和豆甾醇。电子鼻结果显示,W2W、W2S、W1W、W1S、W5S是区分不同桂花浸膏气味的主要传感器。4种桂花浸膏的整体气味区分度较好,浏阳金桂和浏阳银桂浸膏挥发性成分更为接近,咸宁金桂和浏阳丹桂浸膏有较为明显的区别,这与GC-MS聚类分析结果一致。本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挥发性成分对不同品种的桂花浸膏区分判别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花浸膏 挥发性成分 电子鼻 气相色谱-质谱技术 化学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IMS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不同采后处理对柑橘果皮挥发性化合物的影响 被引量:25
5
作者 李湘 江靖 +2 位作者 李高阳 单杨 朱向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128-134,共7页
采用热处理(heat treatment,HT)与臭氧熏蒸(ozone fumigation,OF)对柑橘进行采后保鲜处理,基于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分析处理前后柑橘果皮挥发性化合物变化。本研究鉴定了49... 采用热处理(heat treatment,HT)与臭氧熏蒸(ozone fumigation,OF)对柑橘进行采后保鲜处理,基于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分析处理前后柑橘果皮挥发性化合物变化。本研究鉴定了49种挥发性化合物,包括13种醇类、12种醛类、9种萜烯类、7种酯类、4种酮类、3种呋喃类、1种酸类,并建立不同组之间的指纹图谱。采用主成分分析能够有效区分不同处理组样品。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筛选出17个标志挥发性化合物(VIP>1),并对其进行热图聚类分析,HT与OF处理样品的标志挥发性化合物较为相似。结果表明,HT和OF处理能够显著提高柑橘果皮中醇类、醛类、酯类和萜烯类挥发性化合物的含量,增强其抗病性,延长货架期。GC-IMS可以实现对不同处理样品挥发性化合物的差异进行快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果皮 挥发性化合物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热激处理 臭氧熏蒸处理 化学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辣天剑朝天椒、皱线1号线椒和陶岭三味辣椒株系的品质分析及评价 被引量:5
6
作者 崔桂娟 亢灵涛 +5 位作者 刘伟 袁洪燕 谢秋涛 张群 胡德宜 李高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8-52,60,共6页
目的:通过对博辣天剑朝天椒、皱线1号线椒和陶岭三味辣椒株系熟果的品质指标包括果形指数、果肉厚度、果腔大小、色度(L*值、a*值、b*值)、物性指标(硬度、咀嚼性、内聚性、弹性、胶着性)、还原糖、蔗糖、总糖、总酸、可溶性固形物、固... 目的:通过对博辣天剑朝天椒、皱线1号线椒和陶岭三味辣椒株系熟果的品质指标包括果形指数、果肉厚度、果腔大小、色度(L*值、a*值、b*值)、物性指标(硬度、咀嚼性、内聚性、弹性、胶着性)、还原糖、蔗糖、总糖、总酸、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氨基酸态氮进行比较分析,并对上述18项品质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通过主成分分析和主成分因子分析,得出3种辣椒排名依次为博辣天剑朝天椒、皱线1号线椒和陶岭三味辣椒。聚类分析将辣椒的品质指标分为2类。其中,硬度单独聚为一类,而其余17项指标聚为一类。通过18项指标综合分析来看,博辣天剑朝天椒株系综合品质较好,其果肉厚度、硬度、咀嚼性、弹性等方面要优于皱线1号线椒和陶岭三味辣椒。从整体来看,博辣天剑朝天椒可作为较理想的加工型辣椒株系进行推广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品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精油纳米乳的制备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活性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蒋书歌 侯宇豪 +3 位作者 刘坚 李高阳 付复华 单杨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4-149,共6页
以抑菌圈直径试验筛选出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效果较好的3种柑橘(佛手柑、甜橙、蜜柚)精油为油相,以吐温80为乳化剂,去离子水为水相,通过相转变法制备纳米乳。结果表明,3种柑橘精油纳米乳的配方:精油质量分数为6%、吐温80质量分数为24... 以抑菌圈直径试验筛选出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效果较好的3种柑橘(佛手柑、甜橙、蜜柚)精油为油相,以吐温80为乳化剂,去离子水为水相,通过相转变法制备纳米乳。结果表明,3种柑橘精油纳米乳的配方:精油质量分数为6%、吐温80质量分数为24%、去离子水质量分数为70%,此条件下制备的纳米乳平均粒径为10~20 nm,粒径分布较均匀。抑菌圈直径试验和最小抑菌浓度试验表明,将3种柑橘精油制备成纳米乳,其抑菌活性均得到提升,其中佛手柑精油纳米乳表现出最强的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效果,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均为3.75 mg/mL,抑菌活性为纯精油的2.5倍。扫描电镜结果显示,相对于纯精油,佛手柑精油纳米乳对菌体结构的破坏更显著,说明佛手柑精油纳米乳对食源性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精油 佛手柑 纳米乳 金黄色葡萄球菌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利司他干预对高脂饮食大鼠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汪洁仪 郭佳婧 +3 位作者 钱玉娇 李高阳 付复华 单杨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85-593,共9页
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与造模组(高脂饮食组,20只),连续喂养10周后造模成功;再将造模组随机分为模型组(10只)和奥利司他组(10只),正常组、模型组和奥利司他组分别给予正常饮食、高脂饮食、高脂饮食+奥利司他灌胃,再持续饲喂10周后... 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与造模组(高脂饮食组,20只),连续喂养10周后造模成功;再将造模组随机分为模型组(10只)和奥利司他组(10只),正常组、模型组和奥利司他组分别给予正常饮食、高脂饮食、高脂饮食+奥利司他灌胃,再持续饲喂10周后采集样品进行血清生化指标检测、组织病理学观察和肠道菌群分析,以探究奥利司他对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大鼠的影响。结果表明:奥利司他干预可显著降低高脂饮食大鼠的体质量;降低长期高脂饮食所引起的肝脏脂质堆积,减少肝损伤及体内脂肪的堆积;降低高脂饮食大鼠的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改善肥胖大鼠的血脂代谢异常问题;升高肥胖大鼠血清中脂联素水平,同时降低血清瘦素以及游离脂肪酸水平;奥利司他干预会造成大鼠小肠和盲肠菌群丰度和多样性的减少,增加大鼠结肠内微生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奥利司他干预降低了高脂饮食大鼠结肠中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相对丰度的比值,在小肠和盲肠中则提高了该比值;高脂饮食后大鼠盲肠中螺旋体门和疣微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正常组的,但奥利司他治疗后螺旋体门的相对丰度较模型组有所降低;奥利司他促进高脂饮食大鼠小肠中的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罗姆布茨菌属(Romboutsia),盲肠中的阿克曼菌属(Akkermansia)和布劳特氏菌属(Blautia),结肠中的布劳特氏菌属、毛形杆菌属(Lachnobacterium)和罗斯伯里氏菌属(Roseburia)等肠道有益菌的生长,并抑制小肠中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等有害菌的繁殖。可见,奥利司他干预可有效地改善因高脂饮食引起的肥胖及其代谢紊乱,并可改善因高脂饮食造成的肠道菌群结构失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奥利司他 高脂饮食 减肥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种百合内外鳞片营养品质及抗氧化特性评价 被引量:14
9
作者 罗耀华 王馨雨 +3 位作者 陈晟 张达莉 蒋冰 丁胜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247-255,共9页
为研究不同品种百合鳞茎中营养成分综合品质的差异,以兰州(兰州)、龙牙、兰州(平陆)、岷江、宜昌、卷丹、川7种百合内外鳞片为研究对象,比较测定了内外鳞片的蛋白质、总酸、可溶性糖、8种矿质元素、总酚和抗氧化活性,通过主成分分析和... 为研究不同品种百合鳞茎中营养成分综合品质的差异,以兰州(兰州)、龙牙、兰州(平陆)、岷江、宜昌、卷丹、川7种百合内外鳞片为研究对象,比较测定了内外鳞片的蛋白质、总酸、可溶性糖、8种矿质元素、总酚和抗氧化活性,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综合评价百合鳞茎营养品质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百合内外鳞片品质存在显著差异。川百合内鳞片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川百合外鳞片的蛋白质含量最高,为37.45 mg/g是兰州百合内鳞片的2.8倍;卷丹百合矿物质含量相对最丰富。不同品种百合内鳞片总酚含量低于外鳞片,岷江百合外鳞片的抗氧化能力最强,平均值为11.22 Troloxμg/g DW。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出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6.561%,较好地体现了营养品质的综合信息。综合评分为前3位的分别是岷江百合外鳞片、宜昌百合内鳞片、卷丹百合外鳞片。经聚类分析将7种百合内外鳞茎分为5类,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结果相似,表明这2种分析法可以很好地区分不同百合品种,反映不同品种百合之间的差异。该研究为百合种质的筛选、品质评价和百合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产品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不同品种 营养成分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苍子精油对柑橘意大利青霉的抑菌活性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13
10
作者 孙畅 李湘 +4 位作者 王银红 程小梅 李高阳 单杨 朱向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25,共9页
山苍子精油(Litsea cubeba essential oil,LCEO)具有安全性高、不产生抗药性和广谱抑菌活性等优点,作为一种天然抗菌材料引起了广泛关注。本研究目的是探讨LCEO对意大利青霉(Penicillium italicum)的抗菌活性及其机制。方法:测定LCEO对... 山苍子精油(Litsea cubeba essential oil,LCEO)具有安全性高、不产生抗药性和广谱抑菌活性等优点,作为一种天然抗菌材料引起了广泛关注。本研究目的是探讨LCEO对意大利青霉(Penicillium italicum)的抗菌活性及其机制。方法:测定LCEO对柑橘意大利青霉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及其对菌丝生长抑制率、孢子萌发率、细胞成分释放、胞外pH值和电导率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LCEO处理后柑橘意大利青霉菌菌丝表面形态变化,采用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染色法检测孢子细胞膜的完整性,并通过感染柑橘果实测定柑橘果实青霉病的发病率和病斑直径。结果表明:LCEO对意大利青霉的MIC为1.17 mg/mL,LCEO能显著抑制意大利青霉菌丝的生长和孢子的萌发,质量浓度1000 mg/L LCEO处理后菌丝生长抑制率和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88.17±0.30)%与(97.78±0.30)%,随着LCEO质量浓度的增加,意大利青霉胞外电导率和胞外pH值逐渐增加,核酸泄漏严重。SEM观察发现,经LCEO处理后意大利青霉菌菌丝线性丧失,菌丝表面出现扭曲、皱缩和干瘪等不可逆形态变化,LCEO质量浓度越高,菌丝体的完整性和通透性受损越严重。PI染色实验结果显示,经LCEO处理后意大利青霉菌孢子的细胞膜完整性受到破坏。LCEO处理后柑橘果实发病率及其病斑直径较未处理显著降低(P<0.05),其中LCEO溶液质量浓度为4800 mg/L效果最佳。结论:LCEO能有效抑制意大利青霉菌在柑橘果实中的扩散,对柑橘青霉病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苍子精油 柑橘 意大利青霉 抑菌活性 抑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