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无人机低空投饵技术的高原鼠兔防控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丽艳 贺有龙 +4 位作者 罗雪云 宋梅玲 王玉琴 王宏生 周睿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4年第1期35-42,56,共9页
为明确无人机在不同投饵参数下对高原鼠兔的防控效果,本研究采用不同剂量雷公藤甲素颗粒剂、C型肉毒梭菌毒素颗粒剂、C型肉毒梭菌毒素水剂和D型肉毒梭菌毒素水剂4种灭鼠剂对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高寒草甸高原鼠兔种群密度进行了不同飞... 为明确无人机在不同投饵参数下对高原鼠兔的防控效果,本研究采用不同剂量雷公藤甲素颗粒剂、C型肉毒梭菌毒素颗粒剂、C型肉毒梭菌毒素水剂和D型肉毒梭菌毒素水剂4种灭鼠剂对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高寒草甸高原鼠兔种群密度进行了不同飞行参数投饵研究。结果表明,饵剂投放7 d和4个月后,使用无人机投放C型肉毒素颗粒剂的最优飞行高度、速度和舱门开合度为11 m、7 m/s、59%,投饵量为3.00 kg/hm^(2),而投放D型肉毒素水剂的最优飞行高度、速度和舱门开合度为14 m、11 m/s、50%,投饵量为4.50 kg/hm^(2);使用无人机投放C型肉毒素水剂的最优飞行高度、速度和舱门开合度为17m、7 m/s、41%,最优投饵量为3.00 kg/hm^(2),投放雷公藤颗粒剂的最优飞行高度、速度和开合度为17 m、9 m/s、68%,投饵量为3.38 kg/hm^(2);使用无人机投放C型肉毒素颗粒剂的防治效果(92.67%)高于投放D型肉毒素水剂(89.60%)、C型肉毒素水剂(88.19%)和雷公藤颗粒剂(79.28%)。综合评估无人机投饵的防效和药物成本,建议在高原鼠兔极度危害区采用无人机投放C型肉毒素颗粒剂进行防控,迅速降低其种群密度,而在轻中度危害区采用无人机投放雷公藤颗粒剂,这样既降低了高原鼠兔的种群密度,也避免了由于C型肉毒素等灭鼠剂的“种群清除式”灭杀而导致的食物链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鼠兔 灭鼠饵剂 无人机 飞行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灭鼠饵剂对青海田鼠的防治效果评价
2
作者 贺有龙 冶玉萍 +7 位作者 罗雪云 旦知才让 刘永琦 华热 韩建芳 马晓军 张永基 周睿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4年第1期27-30,共4页
本研究选择“新贝奥”、C型肉毒梭菌颗粒剂和C型肉毒梭菌水剂3种灭鼠剂,对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高寒草甸栖息的青海田鼠进行防控实验,观察不同类型灭鼠饵剂及其剂量对青海田鼠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饵剂投放7 d和10 d后,C型肉毒梭菌颗... 本研究选择“新贝奥”、C型肉毒梭菌颗粒剂和C型肉毒梭菌水剂3种灭鼠剂,对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高寒草甸栖息的青海田鼠进行防控实验,观察不同类型灭鼠饵剂及其剂量对青海田鼠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饵剂投放7 d和10 d后,C型肉毒梭菌颗粒剂的防效分别为71.02%和76.41%,显著优于“新贝奥”和C型肉毒梭菌水剂;饵剂投放第15 d, C型肉毒梭菌水剂的防效为87.78%,显著优于其他两种饵剂;在投饵4个月后,“新贝奥”饵剂的防效显著大于其余两种灭鼠饵剂。C型肉毒梭菌颗粒剂在短期内对青海田鼠的控制作用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田鼠 灭鼠饵剂 防治效果 种群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米拉山高寒草甸土壤水分的空间异质性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志伟 尹惠妍 +3 位作者 李羊旦 马永守 侯磊 郭健斌 《高原农业》 2021年第5期452-459,共8页
土壤水分可以直接影响土壤特性以及植物的生长过程,是影响西藏高寒草甸区植被类型及分布和人工促进植被恢复的重要因子,对于研究高寒区的植被恢复,荒漠化分类等具有重要实践意义。本文运用地统计学与GIS相结合的方法,以米拉山高寒草甸... 土壤水分可以直接影响土壤特性以及植物的生长过程,是影响西藏高寒草甸区植被类型及分布和人工促进植被恢复的重要因子,对于研究高寒区的植被恢复,荒漠化分类等具有重要实践意义。本文运用地统计学与GIS相结合的方法,以米拉山高寒草甸地带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土壤水分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1)研究区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的平均值介于23.14%~35.52%,总体上表现为土壤含水量较高。样地的不同土层土壤含水量均表现为中等变异性。2)从地统计分析的结果看,两个样地的土壤含水量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不同样地不同土层的变程反映出,本研究中最小的取样间距是合理的。3)空间插值分析,可以从总体上反映出样地内不同样点的土壤含水量的空间分布格局。4)相关性分析,表明各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该研究中两个样地分别位于米拉山山顶两侧,其坡向、坡度、植被类型及植被覆盖情况有很大的差异,进一步导致了两个样地的土壤水分空间异质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插值 高寒草甸 空间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种行距和播量对发草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汪海波 王彦龙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2年第4期18-22,共5页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设置了4个播种量(4.5 kg·hm^(-2)、7.5 kg·hm^(-2)、10.5 kg·hm^(-2)和13.5 kg·hm^(-2))和2个种植行距(15 cm和30 cm)共8个处理,通过连续2年测定发草种子产量和牧草产量,研究分析不同行距和播种...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设置了4个播种量(4.5 kg·hm^(-2)、7.5 kg·hm^(-2)、10.5 kg·hm^(-2)和13.5 kg·hm^(-2))和2个种植行距(15 cm和30 cm)共8个处理,通过连续2年测定发草种子产量和牧草产量,研究分析不同行距和播种量对发草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行距和播种量对发草种子产量和牧草产量均有显著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种子产量和干草产量随播种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且在行距30 cm、播种量10.5 kg·hm^(-2)种植条件下牧草产量相对较高,可达4124.2 kg·hm^(-2);而种子产量在行距30 cm、播种量7.5 kg·hm^(-2)配置下较优,可达465.6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距 播量 发草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