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砂梨种质资源石细胞团大小特性分析
1
作者 范净 陈启亮 +3 位作者 杨晓平 张靖国 杜威 胡红菊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5-151,共7页
为系统评价砂梨石细胞团大小的遗传多样性,并建立砂梨石细胞性状的综合评价指标,挖掘优异资源。以216份砂梨种质资源为研究材料,采用试验筛网过滤的方法检测石细胞团在不同直径区间的大小,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对不同砂梨资源的石细胞相关... 为系统评价砂梨石细胞团大小的遗传多样性,并建立砂梨石细胞性状的综合评价指标,挖掘优异资源。以216份砂梨种质资源为研究材料,采用试验筛网过滤的方法检测石细胞团在不同直径区间的大小,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对不同砂梨资源的石细胞相关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砂梨石细胞含量增加,D≥250μm石细胞团比例逐渐增加。在不同种质类型间,D≥250μm的石细胞团分布比例表现为野生资源(79.92%)>地方品种(70.44%)>国外引进品种(61.28%)>国内选育品种(品系)(53.50%)。石细胞团为300μm≤D<500μm分布比例与石细胞含量、D≥500μm分布比例与果肉硬度成显著正相关,200μm≤D<250μm分布比例与石细胞含量和果肉硬度呈显著负相关。基于主成分分析建立砂梨果实石细胞相关8个性状的综合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石细胞含量<0.2%,石细胞团D<250μm分布比例>50%,石细胞团D≥500μm分布比例<15%的评价指标,可用于石细胞含量少且石细胞团小的优异资源挖掘。本研究明确了砂梨石细胞团大小在不同砂梨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特点,阐明了石细胞团大小与石细胞含量和果肉硬度间的关系,并基于石细胞性状的综合评价模型,筛选出石细胞含量少、果肉硬度低、D≥250μm石细胞团比例少的优异砂梨资源10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梨 石细胞团 分布比例 种质资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温州蜜柑果实化渣性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策 黄锐 +7 位作者 石志鹏 蒋迎春 何利刚 王志静 张豫 宋鑫 吴黎明 宋放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77-1591,共15页
【目的】探究湖北省温州蜜柑果实的化渣性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温州蜜柑高品质栽培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感官评价、质构仪检测对温州蜜柑化渣性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相关性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初步解析温州蜜柑果实化渣性的... 【目的】探究湖北省温州蜜柑果实的化渣性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温州蜜柑高品质栽培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感官评价、质构仪检测对温州蜜柑化渣性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相关性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初步解析温州蜜柑果实化渣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果实横径、纵径、单果质量与剪切力、木质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化渣度得分与可滴定酸(TA)含量、剪切力、穿刺力呈显著负相关,而剪切力与穿刺力呈显著正相关;木质素含量与果皮厚度和剪切力呈显著正相关,与固酸比(SAR)呈显著负相关;果胶含量与横径、TA、纤维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构建了包括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穿刺力、木质素含量和果胶含量4个指标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感官综合评价的预测模型:Y(化渣度得分)=5.875+0.108×X(TSS)-0.007×X(穿刺力)-0.007×X(木质素含量)+0.044×X(果胶含量)。模型综合口感预测得分与综合口感实际得分基本一致。【结论】基于回归分析建立的综合得分预测模型可实现温州蜜柑果实感官品质的综合评价,质构特征指标和理化成分指标作为客观方法可以较好地弥补感官分析的主观性缺陷,可应用于湖北省温州蜜柑的化渣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州蜜柑 品质分析 化渣性 相关性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地方杏品种资源荧光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3
作者 叶缘铭 蔡化 +6 位作者 田瑞 董志丹 张豫 蒋迎春 吴黎明 何利刚 刘模发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0期97-101,共5页
为探明湖北省地方杏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以湖北省24个地方杏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SSR分子标记结合荧光毛细管电泳技术开展研究。结果表明,来自杏、桃、扁桃和樱桃上的14对引物共扩增出162个多态性等位基因位点,平均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 为探明湖北省地方杏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以湖北省24个地方杏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SSR分子标记结合荧光毛细管电泳技术开展研究。结果表明,来自杏、桃、扁桃和樱桃上的14对引物共扩增出162个多态性等位基因位点,平均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目为11.571。有效等位基因总数为90.312,平均每个位点的有效等位基因数目为6.451。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香农指数(I)的平均值分别为0.652、0.813、2.031,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平均值为0.794,说明所选近源物种的引物具有较高的通用性,多态性丰富。在相似系数0.580处将24个品种分为3个大组,第1组由洪平杏独立成组,第2组由榔梅、杏梅等4个品种组成,第3组由米杏、五祖杏等19个品种组成。可见,湖北省地方杏品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采用SSR特异性引物可以鉴别湖北省地方杏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杏 种质资源 荧光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2份葡萄种质资源叶片对灰霉病的抗性鉴定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勇 何华平 +7 位作者 王富荣 王会良 艾小艳 朱炜 张杨 甘志猛 龚林忠 张必红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6-200,205,共6页
为明确不同葡萄种质对灰霉病的抗性差异,以132份葡萄种质叶片为试材,采用人工接种病原菌的方法鉴定其对灰霉病的抗性。结果表明,不同葡萄种质对灰霉病的抗性差异明显。对灰霉病表现高抗(highly resistant,HR)的种质2份,占鉴定资源总数的... 为明确不同葡萄种质对灰霉病的抗性差异,以132份葡萄种质叶片为试材,采用人工接种病原菌的方法鉴定其对灰霉病的抗性。结果表明,不同葡萄种质对灰霉病的抗性差异明显。对灰霉病表现高抗(highly resistant,HR)的种质2份,占鉴定资源总数的1.51%;表现抗(resistant,R)的种质14份,占总数的10.61%;表现中抗(middle resistant,MR)的种质89份,占总数的67.42%;表现感病(susceptible,S)的种质22份,占比16.67%;表现高感(highly susceptible,HS)的种质5份,占比3.79%。未发现对灰霉病完全免疫的葡萄种质,其中圆叶葡萄较抗病;其次为美洲种、欧美杂种;欧亚种易感病。此外,地方种质资源郧西葡萄对灰霉病表现良好的抗性。研究结果为抗灰霉病葡萄新品种选育及相关理论研究提供了优异的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种质资源 灰霉病 抗病性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熟柑桔良种“夏金脐橙”在湖北三峡库区的栽培表现及技术要点
5
作者 吴黎明 何利刚 +9 位作者 王志静 宋放 王策 张豫 马小方 宋鑫 蒋迎春 张光国 廖胜才 向进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21-25,共5页
“夏金脐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 “Summer Gold Navel Orange”)来源于华盛顿脐橙芽变,通过国家“948”项目引种至我国三峡库区自然驯化培育而成。通过在宜昌秭归郭家坝镇建立试验园,进行了连续3年的试验研究,对其生物学特性和结... “夏金脐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 “Summer Gold Navel Orange”)来源于华盛顿脐橙芽变,通过国家“948”项目引种至我国三峡库区自然驯化培育而成。通过在宜昌秭归郭家坝镇建立试验园,进行了连续3年的试验研究,对其生物学特性和结果习性进行了详细观察。结果表明:夏金脐橙遗传性状稳定,果实近圆球形,外形美观,无核,果面橙红色,平均单果质量209.3 g,果肉橙色;高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0%~16.9%,可溶性糖含量9.1%~11.2%;降酸早,可滴定酸含量0.36%~0.55%,维生素C含量436.0~483.0 mg/kg,果实可食率66.5%,出汁率42.7%;果实于翌年3月中旬成熟,果实有香味,果肉细嫩,化渣性好,汁多味甜,风味较浓,内质极佳,早果丰产性、稳产性好,可以作为中晚熟脐橙良种进行示范推广。在栽培技术方面,重点采取树冠覆膜或单果套袋、地面覆膜(草)等技术措施防冻,保护夏金脐橙越冬果实,防止落果和果实枯水,保证果实安全越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金脐橙 晚熟 湖北三峡库区 结果习性 生物学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对萼猕猴桃砧木建园与栽培管理技术
6
作者 高磊 罗轩 +5 位作者 汪志 叶丽霞 白福玺 黄穷 陈庆红 张蕾 《中国果树》 2024年第11期108-113,共6页
以对萼猕猴桃为主的新型砧木具有耐涝、生长势强等特点,逐渐在多雨、土壤黏重地区的猕猴桃新建园中推广使用。主要阐述第1年定植砧木苗(对萼猕猴桃基砧+米良1号中间砧),第2年嫁接品种并做“一干两蔓羽状侧枝”树形培养与整形,实现第3年... 以对萼猕猴桃为主的新型砧木具有耐涝、生长势强等特点,逐渐在多雨、土壤黏重地区的猕猴桃新建园中推广使用。主要阐述第1年定植砧木苗(对萼猕猴桃基砧+米良1号中间砧),第2年嫁接品种并做“一干两蔓羽状侧枝”树形培养与整形,实现第3年试挂果并稳固树形的建园与栽培管理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砧木 对萼猕猴桃 建园 树形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秭归野生猕猴桃资源及其倍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胡光明 肖涛 +8 位作者 周志虎 彭家清 田华 汪志 江全 杨斌 王惠 李作洲 钟彩虹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7-72,81,F0003,共8页
为探究湖北省秭归县境内野生猕猴桃的种类与分布情况,对秭归县区12个乡镇的野生猕猴桃属植物进行调查,依据形态学进行分类研究,并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不同种类猕猴桃的染色体倍性。结果表明,秭归县境内12个乡镇均分布有猕猴桃,共发现8个... 为探究湖北省秭归县境内野生猕猴桃的种类与分布情况,对秭归县区12个乡镇的野生猕猴桃属植物进行调查,依据形态学进行分类研究,并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不同种类猕猴桃的染色体倍性。结果表明,秭归县境内12个乡镇均分布有猕猴桃,共发现8个猕猴桃物种(含变种),海拔分布范围为600~2000 m,有3种类型在全县均有分布,屈原镇分布类型达6种,是野生猕猴桃资源分布最丰富的区域。流式细胞术(FCM)在8个种类的167份种质中检测到4个倍性水平,分别为二倍体、四倍体、六倍体和八倍体,其中,滑叶猕猴桃染色体倍性为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野生资源 分类 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早熟红肉油桃优系“4-86-2”选育初报
8
作者 王富荣 黄小平 +12 位作者 艾小艳 王会良 刘勇 朱炜 张杨 甘志猛 顾霞 刘模发 诸小敏 黎刚 吴文鹏 何华平 龚林忠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0-203,共4页
“4-86-2”桃是以“枣油桃”为母本,“早仙红”为父本杂交而成的特早熟红肉油桃优系。该优系树势较强,树姿半开张;在武汉地区始花期3月中旬,果实成熟期5月中旬;花蔷薇型,花粉可育,果实近圆形,平均单果质量80~100 g,最大146 g;果面光滑无... “4-86-2”桃是以“枣油桃”为母本,“早仙红”为父本杂交而成的特早熟红肉油桃优系。该优系树势较强,树姿半开张;在武汉地区始花期3月中旬,果实成熟期5月中旬;花蔷薇型,花粉可育,果实近圆形,平均单果质量80~100 g,最大146 g;果面光滑无毛,果皮、果肉均呈鲜红色,完熟时暗红色,花青素含量高达151.67 mg/kg;黏核,肉质硬溶质,较耐贮运;风味浓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12%,可滴定酸含量0.19%~0.24%;3~4年进入盛果期,平均产量18.0 t/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肉桃 油桃 特早熟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有机肥对核桃园土壤、生长结果特性和坚果品质的影响
9
作者 徐永杰 姜德志 +4 位作者 李莉 王瑞文 王代全 王晓飞 王其竹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1-150,共10页
【目的】探究不同类型有机肥对核桃园土壤理化性质、树体生长结果特性和坚果品质的影响。【方法】在13年生核桃园按等氮量原则连续2 a(年)施松塔(ST)有机肥、猪粪(ZF)和牛粪(NF)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HZ)和腐殖酸钾+生物菌肥(FJ)后,... 【目的】探究不同类型有机肥对核桃园土壤理化性质、树体生长结果特性和坚果品质的影响。【方法】在13年生核桃园按等氮量原则连续2 a(年)施松塔(ST)有机肥、猪粪(ZF)和牛粪(NF)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HZ)和腐殖酸钾+生物菌肥(FJ)后,分析评价施肥效果。【结果】有机肥改良了核桃园土壤,但不同有机肥改良效果存在差异。5种有机肥均促进了1年生枝增粗生长,但对树体增粗和1年生枝伸长生长的影响存在差异。花后30 d,有机肥对核桃坐果率产生影响,花后120 d时,不同有机肥对坐果率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有机肥对坚果品质影响存在差异。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95.05%,利用2个主成分进行坐标分析,有机无机复混肥(HZ)和牛粪有机肥(NF)处理施肥效果相似。综合评价排序,有机质含量24.00%,有效成分N 6.46%、P_(2)O_(5)4.16%、K_(2)O 6.00%、S 3.79%的有机无机复混肥(HZ)处理得分最高(40.94)。【结论】核桃园兼顾生长和结果时,宜选择有机无机复混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有机肥 土壤理化性质 结果特性 坚果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柚×华柑4号杂交后代柑橘果实相关性状遗传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程瀚远 郑杰荣 +2 位作者 徐宸宇 伊华林 吴巨勋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2-81,共10页
【目的】探讨以HB柚为母本、华柑4号为父本的杂交后代群体果实相关性状的遗传规律,为杂交育种亲本的选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测定该组合53个杂交后代果实的单果质量、纵径、横径、果皮厚度及维生素C、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 【目的】探讨以HB柚为母本、华柑4号为父本的杂交后代群体果实相关性状的遗传规律,为杂交育种亲本的选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测定该组合53个杂交后代果实的单果质量、纵径、横径、果皮厚度及维生素C、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性状指标,分析杂交后代的遗传规律。【结果】HB柚×华柑4号组合后代果实形状出现了4种类型,以高扁圆形、圆形或近圆形、椭圆形为主,比例分别为41.51%、39.62%和13.21%;果皮颜色在杂交群体后代中出现3种性状类型,分别为橙红色、橙色和黄色,比例分别为7.50%、62.26%和30.19%;果肉颜色只出现橙色和黄色2种性状类型,比例分别为60.37%和39.62%。子代果实成熟期除1株中熟品系外,其余52株在12月下旬之后成熟,均比父母本更晚成熟。杂交后代单果质量、纵径和横径呈现趋中偏小变异;果形指数、果皮厚度、种子数和可食率呈现趋中变异;出汁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表现为趋低遗传趋势;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呈现出超亲趋势。【结论】推测HB柚×华柑4号杂交后代的成熟期趋向父本遗传,单果质量、纵径、横径、果皮厚度及维生素C、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性状可能是受多个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杂交育种 杂交后代 果实性状 遗传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见×鄂柑一号杂交F_(1)代亲缘关系及单多胚性鉴定
11
作者 宋放 羊林鑫 +7 位作者 王策 蒋迎春 何利刚 王志静 马小方 张豫 宋鑫 吴黎明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57-968,共12页
[目的]利用分子标记检测技术进行杂种鉴定和单多胚性检测,为柑橘新品种选育提供种质资源。[方法]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130株清见×鄂柑一号的杂交后代进行鉴定和亲缘关系分析,并结合形态学观察对杂交后代进行单多胚鉴定。[结果]引物CH... [目的]利用分子标记检测技术进行杂种鉴定和单多胚性检测,为柑橘新品种选育提供种质资源。[方法]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130株清见×鄂柑一号的杂交后代进行鉴定和亲缘关系分析,并结合形态学观察对杂交后代进行单多胚鉴定。[结果]引物CHR2-2、CHR8-3和CHR8-4能够对99.23%的杂种后代进行鉴定。通过聚类分析,大多数杂交后代与母本清见的亲缘关系比父本鄂柑一号亲缘关系近。通过对130株清见×鄂柑一号杂交后代进行单多胚鉴定分析,发现后代中多单胚和多胚子代分离比例为1∶2.42。对已挂果的44个杂交后代进行统计,发现单胚与多胚子代的比例为1∶2.38,且其中84.09%与分子标记检测结果一致。[结论]筛选出特异性引物CHR2-2、CHR8-3、CHR8-4可用于以清见为母本的杂交组合鉴定,柑橘单多胚性状可能受有害变异或多个位点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杂交育种 分子标记 亲缘关系 SSR 单多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冰冻天气对秭归伦晚脐橙果实采前枯水的影响
12
作者 廖胜才 王策 +10 位作者 马娟 宋放 宋晓琴 李丽萍 马监生 陈云龙 白圣杰 王志静 蒋迎春 何利刚 吴黎明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1,共5页
伦晚脐橙是秭归晚熟脐橙主栽品种,果实生长发育需要越冬,受冬季低温的影响较大。2024年1月底和2月初,湖北柑橘产区遭遇了极端低温冰冻天气危害,对柑橘尤其是晚熟柑橘造成了较大影响。为了解低温冰冻天气对秭归伦晚脐橙果实枯水的影响,2... 伦晚脐橙是秭归晚熟脐橙主栽品种,果实生长发育需要越冬,受冬季低温的影响较大。2024年1月底和2月初,湖北柑橘产区遭遇了极端低温冰冻天气危害,对柑橘尤其是晚熟柑橘造成了较大影响。为了解低温冰冻天气对秭归伦晚脐橙果实枯水的影响,2024年3—4月调查了不同海拔、不同果实大小、不同砧木、不同栽培措施下伦晚脐橙果实枯水情况。结果表明,在秭归,伦晚脐橙果实枯水率随种植地海拔升高而上升,开花期果实枯水率高于新梢生长期;不同大小果实的枯水率存在差异,中果(75 mm≤横径<90 mm)和小果(60 mm≤横径<75 mm)枯水率明显小于大果(横径≥90 mm);红桔砧伦晚脐橙的枯水率和枯水指数均明显高于枳砧伦晚脐橙;采取树冠覆膜等防冻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枯水的发生,但低温天气过后尤其是平地果园需要注意及时揭膜。根据调查分析结果,提出了秭归晚熟脐橙生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晚脐橙 采前枯水 低温 栽培措施 秭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猕猴桃果实品质及遗传倾向分析
13
作者 董家琦 郑浩 +1 位作者 苑馨予 张琼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20,共12页
以8个猕猴桃品种为材料,检测猕猴桃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有机酸、维生素C和香气成分等相关品质性状,并结合重测序数据分析探究8种猕猴桃的果实品质及遗传倾向。结果显示,8种猕猴桃的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介于10.90%~19.28%;... 以8个猕猴桃品种为材料,检测猕猴桃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有机酸、维生素C和香气成分等相关品质性状,并结合重测序数据分析探究8种猕猴桃的果实品质及遗传倾向。结果显示,8种猕猴桃的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介于10.90%~19.28%;可溶性糖含量介于80.24~132.82 g/kg;有机酸含量介于7.28~30.99 g/kg。在所测猕猴桃中,中华猕猴桃的平均单果重显著高于其他种猕猴桃;毛花猕猴桃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达到6541.32 mg/kg;软枣猕猴桃的糖酸比最高。中华猕猴桃、美味猕猴桃和山梨猕猴桃均以酯类为主要香气组分,软枣猕猴桃和毛花猕猴桃的香气组分以烯类为主,杂交品种‘金艳’和‘满天红’猕猴桃的香气组分以酯类为主。通过比较杂交种猕猴桃与其父母本猕猴桃的品质参数,确定‘金艳’和‘满天红’猕猴桃的品质参数偏向于中华猕猴桃。此外,遗传聚类分析也表明2个杂交猕猴桃品种与其父本中华猕猴桃的亲缘关系更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品种 果实品质 遗传倾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熟离核油桃优系“4-24-1”选育初报
14
作者 王富荣 艾小艳 +10 位作者 王会良 刘勇 朱炜 张杨 顾霞 刘模发 诸小敏 甘志猛 何华平 龚林忠 孙坤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2-206,共5页
“4-24-1”桃是以“丰光”为母本,“070507(天仙红×中油5号)”为父本杂交选育成的早熟离核油桃优系。该优系树势中庸,树姿较开张,在武汉地区3月上中旬开花,6月上旬果实成熟,平均单果质量81.64 g,最大130 g;果实近圆形,果底白,果面... “4-24-1”桃是以“丰光”为母本,“070507(天仙红×中油5号)”为父本杂交选育成的早熟离核油桃优系。该优系树势中庸,树姿较开张,在武汉地区3月上中旬开花,6月上旬果实成熟,平均单果质量81.64 g,最大130 g;果实近圆形,果底白,果面光滑无毛,红色,果肉白色;果肉脆,离核,风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14%,可滴定酸0.16%~0.29%,果实品质优。丰产稳产性好,平均产量30.0 t/hm^(2)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 油桃 小果型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梨膏营养成分的综合分析与评价研究
15
作者 张莹 徐家玉 +5 位作者 胡红菊 范净 凌益春 任伟春 杨晓乐 曹玉芬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3-133,共11页
为检测地方不同品种梨所制梨膏的主要营养成分,并进行综合评价,对原产我国的25个代表性梨地方品种所制梨膏的总酚、总黄酮、有机酸、可溶性糖和矿物质元素等主要营养成分含量进行测定,研究不同品种梨膏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异系数和相关... 为检测地方不同品种梨所制梨膏的主要营养成分,并进行综合评价,对原产我国的25个代表性梨地方品种所制梨膏的总酚、总黄酮、有机酸、可溶性糖和矿物质元素等主要营养成分含量进行测定,研究不同品种梨膏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异系数和相关性,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梨膏主要营养成分的评价模型,对梨膏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梨所制梨膏主要营养成分间存在较大差异。梨膏总酚平均含量(6.72 mg/g)大于总黄酮(2.15 mg/g),但总黄酮的变异系数(66.93%)大于总酚(34.18%)。有机酸平均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苹果酸>奎宁酸>草酸>柠檬酸>抗坏血酸>莽草酸,可溶性糖平均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果糖>山梨糖醇>葡萄糖>蔗糖;莽草酸变异系数最大(233.25%),果糖变异系数最小(11.26%)。矿质元素平均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K>Na>P>Mg>Ca>B>Fe>Zn>Mn>Cu;矿质元素Fe的变异系数最大(158.05%),Na的变异系数最小(15.37%)。相关性分析发现梨膏22个主要营养成分之间具有较强相关性,其中K与Na相关性最强,相关系数r=0.983。建立了主成分分析的综合数学模型F=0.3609F1+0.1372F2+0.0997F3+0.0823F4+0.0630F5+0.0493F6。据此计算综合得分并排序确定梨膏主要营养成分较高的品种为‘火把梨’‘巍山红雪梨’‘云和雪梨’。本研究为地方品种梨膏主要营养成分的综合评价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膏 品种 营养成分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柑优系“金月柑”选育初报
16
作者 何利刚 蒋迎春 +5 位作者 王志静 宋放 张豫 马小方 王策 吴黎明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14,23,共4页
金月柑是以清见桔橙为母本、鄂柑一号椪柑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果实少核、高糖、风味浓、有香气且抗寒性较强的杂柑新品系。该优系树势中等,树姿较直立,在武汉地区3月上旬萌芽,4月开花,11月中下旬果实成熟。平均单果质量92.86 g,最大115... 金月柑是以清见桔橙为母本、鄂柑一号椪柑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果实少核、高糖、风味浓、有香气且抗寒性较强的杂柑新品系。该优系树势中等,树姿较直立,在武汉地区3月上旬萌芽,4月开花,11月中下旬果实成熟。平均单果质量92.86 g,最大115.00 g。果实基本上为圆球形,果形指数0.96。果面橙红,果肉深橙色。少核。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6%,平均可滴定酸含量0.98%,平均维生素C含量44.5 mg/100 g。质脆化渣,甜酸适口,较易剥皮,有特殊香气。早果性、丰产性和稳产性好。抗寒性强于亲本,适合在湖北柑桔主产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寒 柑桔 金月柑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施栽培柑桔煤烟病发生规律调查与防治试验
17
作者 王志静 何利刚 +6 位作者 马小方 宋放 张豫 宋鑫 王策 蒋迎春 吴黎明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58,共6页
为了应对冬季冻害问题,湖北柑桔生产中温室大棚栽培得到了一定程度推广和应用,但大棚栽培柑桔煤烟病发生日趋严重。通过连续3年的观察和试验,发现温室大棚柑桔煤烟病的发生、发展与栽培管理、通风透光条件、棚内温湿度及蚜虫、吹绵蚧、... 为了应对冬季冻害问题,湖北柑桔生产中温室大棚栽培得到了一定程度推广和应用,但大棚栽培柑桔煤烟病发生日趋严重。通过连续3年的观察和试验,发现温室大棚柑桔煤烟病的发生、发展与栽培管理、通风透光条件、棚内温湿度及蚜虫、吹绵蚧、黑刺粉虱等虫害发生等有密切关系,在柑桔煤烟病发生初期开始整株喷洒针对蚜虫、吹绵蚧、黑刺粉虱的杀虫剂与杀菌剂混剂两次的防治效果可达80%以上,采用高压水枪冲洗树冠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易复发。提出了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适时运用针对性杀虫剂混合广谱性杀菌剂防治的综合防控方案,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实现了对柑桔煤烟病的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栽培 柑桔煤烟病 发生原因 防治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黄龙病菌亚洲种分子检测引物评价及绝对定量PCR体系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谢帆 龚顺 +8 位作者 王泽琼 肖玉雄 杜志强 仝铸 何秀娟 邱文明 孙中海 潘志勇 肖翠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4-246,共13页
柑橘黄龙病是对柑橘产业最具毁灭性的病害,目前没有可用的有效药剂和抗病品种,分子检测对黄龙病有效防控至关重要。本研究对国内外常用的常规PCR和巢式PCR检测引物进行评价,针对多拷贝的nrdB和16S rDNA基因,构建质粒标准品并筛选适用于... 柑橘黄龙病是对柑橘产业最具毁灭性的病害,目前没有可用的有效药剂和抗病品种,分子检测对黄龙病有效防控至关重要。本研究对国内外常用的常规PCR和巢式PCR检测引物进行评价,针对多拷贝的nrdB和16S rDNA基因,构建质粒标准品并筛选适用于绝对定量PCR的最佳质粒。结果表明,使用Es Taq MasterMix对感染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C Las)的柑橘样品进行常规PCR检测时,在评价的16对引物中,OI1/OI2c、Las606/LSS和HLBF468/R877灵敏度最高,推荐同时使用检测黄龙病菌含量低的样品;各组巢式PCR检测引物有其适用扩增体系,部分引物用Es Taq MasterMix扩增时出现非特异性扩增,F1/B1→F3/B3则适用Es Taq MasterMix体系,且最高可稳定特异检出10^(5)倍稀释感染C Las柑橘总DNA样品(2×10^(-3) ng/μL),是灵敏度最高的引物组,OI1/OI2c→S3/S4在Es Taq MasterMix和Ex Taq DNA聚合酶体系中均可稳定特异检出104倍稀释感染C Las柑橘总DNA样品(2×10^(-2) ng/μL),是适用扩增体系最广的引物组;构建的5个绝对定量PCR质粒标准品中,pnrdB83扩增效率最接近100%,且在2次重复试验中波动最小,稳定性最强,并且作为标准品对黄龙病待测样品进行绝对定量时,各样品在2次重复试验中的拷贝数差值最小,是本研究筛选的最佳质粒。本研究的结果将为柑橘黄龙病菌的定性和定量分子检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黄龙病 常规PCR 巢式PCR 绝对定量PCR 引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梨黑斑病生防链霉菌SZF-179发酵培养基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芳 权婷婷 +4 位作者 王开梅 石丽桥 温少华 张菲 杨晓平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36-947,共12页
由链格孢引起的梨黑斑病是梨树生长及采后贮藏过程中的重要病害,其防治主要依赖于化学杀菌剂,亟需开发安全高效的生物杀菌剂。我们前期筛选获得的奥唐纳链霉菌Streptomyces odonnellii SZF-179菌株对梨黑斑病菌具有较强拮抗活性。为提... 由链格孢引起的梨黑斑病是梨树生长及采后贮藏过程中的重要病害,其防治主要依赖于化学杀菌剂,亟需开发安全高效的生物杀菌剂。我们前期筛选获得的奥唐纳链霉菌Streptomyces odonnellii SZF-179菌株对梨黑斑病菌具有较强拮抗活性。为提高其发酵水平,探究其在梨黑斑病生物防控中的应用潜力,采用响应面法对该菌株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摇瓶发酵条件、最适碳氮源与无机盐组合,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出影响菌株发酵上清液抑菌活性的3个显著因子:麦芽糖、酵母膏和碳酸钙;再结合最陡爬坡试验、Box-Behnken设计及响应面法拟合显著因子与菌株发酵上清液抑菌率的非线性方程求解,得到优化的发酵培养基配方,其组成为麦芽糖15.86 g/L、土豆淀粉10.00 g/L、酵母膏8.15 g/L、芝麻粕5.00 g/L、硫酸铵0.50 g/L和碳酸钙0.20 g/L。此模型预测发酵液上清液50倍稀释液抑菌率为70.39%,验证值为70.51%,预测值与验证值之间吻合较好,较优化前发酵液上清液50倍稀释液抑菌率(30.70%)提高了约1.3倍。优化后发酵培养物对梨黑斑病的田间防治效果达到61.21%,并使梨树的落叶率降至14.56%,显著低于对照的44.25%。本研究为新型绿色高效梨黑斑病生物杀菌剂产品的研制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霉菌 梨黑斑病 发酵培养基 优化 响应面法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怡猕猴桃实生后代雄株花性状变异分析
20
作者 罗敏敏 汪志 +7 位作者 王晓宇 高磊 罗轩 黄穷 彭珏 陈庆红 张蕾 叶丽霞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73-2181,共9页
[目的]分析金怡猕猴桃实生后代雄株花性状变异程度,为有效利用金怡猕猴桃雄株资源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金怡猕猴桃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选育的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var.chinensis)品种。以金怡猕猴桃实... [目的]分析金怡猕猴桃实生后代雄株花性状变异程度,为有效利用金怡猕猴桃雄株资源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金怡猕猴桃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选育的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var.chinensis)品种。以金怡猕猴桃实生后代120份雄株资源为试验材料,统计雄花花药数、单花药花粉量、花粉萌发率,并分析其变异特点。[结果]雄株花药数、单花药花粉量和花粉萌发率分布区间分别为31.50~99.40个、6.08万~19.17万粒·花药-1、1.00%~86.24%,变异系数分别为18.21%、22.63%、64.17%;3个性状均符合正态分布规律;经主成分分析,第一主成分中萌发率特征向量值最大,贡献率为43.16%。雄花性状综合表现较好的为JY-402、JY-275、JY-212、JY-403、JY-260。[结论]金怡猕猴桃实生后代雄株花性状变异丰富,为猕猴桃雄株选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JY-402、JY-275、JY-212、JY-403、JY-260可以作为中华猕猴桃优良授粉雄株的候选资源,其中JY-402综合性状最佳,可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怡猕猴桃 实生后代 雄花性状 花药数 花粉量 花粉萌发率 变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