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原大约克猪胴体性能和肉质性状测定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王珍梅 罗布白珍 +3 位作者 卢鸿 李新荻 叶幼荣 商鹏 《高原农业》 2021年第4期385-392,共8页
为研究高原环境下大约克猪主要胴体性能、肉质性状相互关系,选择9头饲喂于西藏林芝的大约克猪进行屠宰测定,测定大约克猪9个主要胴体性能指标和7个肉质性状指标,采用相关性及通径分析方法,对各胴体性能指标以及各肉质性状指标间的相互... 为研究高原环境下大约克猪主要胴体性能、肉质性状相互关系,选择9头饲喂于西藏林芝的大约克猪进行屠宰测定,测定大约克猪9个主要胴体性能指标和7个肉质性状指标,采用相关性及通径分析方法,对各胴体性能指标以及各肉质性状指标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剖析,并进行显著性检验。胴体性能指标结果显示:180d龄大约克猪平均胴体重为56.58±2.46 kg、屠宰率为71.82±3.01%、胴体长为65.56±6.44 cm、胴体背膘厚为20.63±5.25 mm、皮厚为2.84±0.91 nm、眼肌面积为32.61±8.03 cm2、腿臀率为29.50±1.74%、花板油率为2.89±0.58%以及瘦肉率为62.25±2.93%,且大约克猪的胴体性能具有很强的变异程度;相关性分析表明,瘦肉率与屠宰率、眼肌面积、腿臀率具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背膘厚具有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与花板油率有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同时花板油率、背膘厚及皮厚对大约克猪屠宰性能具有负效应;通径分析得出,胴体重、花板油率及腿臀率对瘦肉率的直接影响较大,腿臀率和屠宰率对瘦肉率的间接影响较大。肉质指标分析结果显示:大约克猪屠宰后平均pH30min为6.56±0.24,pH24h为5.74±0.60,滴水损失率为1.91±0.76%,大理石纹评分为2.58±0.26,剪切力为20.49±4.21 N,肉色评分为3.33±0.20,熟肉率为60.60±2.37%;且滴水损失率和剪切力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39.79%和20.55%,而pH30min(3.66%)、pH24h(10.45%)、大理石纹评分(10.08)、肉色评分(6.01)、熟肉率(3.91%)变异程度较小;相关性分析表明,肉质指标间均呈正相关关系,且大多数具有极显著关系(P<0.01);通过通径分析可知,对肉色评分直接影响(正效应)较大的是pH30min和pH24h,负影响较大的是剪切力,而pH24h和剪切力对其间接影响也较大。本试验结果表明,高原环境下,大约克猪胴体重、花油率及腿臀率是影响其瘦肉率的主要因素,屠宰后pH值是影响其肉质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约克猪 胴体性能 肉质性状 相关性分析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海拔藏鸡血液生理指标差异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严飞飞 罗布白珍 +2 位作者 黎松庆 张健 商鹏 《高原农业》 2021年第4期374-378,384,共6页
为了研究不同海拔环境下藏鸡血液生理指标的差异性,试验对比了高海拔地区(西藏日喀则,平均海拔4000 m左右)和低海拔地区(广州地区,平均海拔860 m左右)藏鸡血液生理指标。结果表明,藏鸡在引进低海拔地区环境后,其血液生理指标大多数发生... 为了研究不同海拔环境下藏鸡血液生理指标的差异性,试验对比了高海拔地区(西藏日喀则,平均海拔4000 m左右)和低海拔地区(广州地区,平均海拔860 m左右)藏鸡血液生理指标。结果表明,藏鸡在引进低海拔地区环境后,其血液生理指标大多数发生了显著性变化,其中:(1)血红蛋白含量(HG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均极显著低于高海拔藏鸡(P<0.01),红细胞数目(RBC)和红细胞压积(HCT)显著低于高海拔藏鸡(P<0.05);(2)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极显著高于高海拔藏鸡(P<0.01);(3)其他血液生理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获得了高海拔藏鸡血液生理指标基础数据,高海拔环境鸡种引入低海拔环境后其血液生理指标发生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鸡 不同海拔 血液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猪胴体性能测定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蔡如玉 罗布白珍 +3 位作者 邢璐 李新荻 张健 商鹏 《高原农业》 2021年第4期379-384,共6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藏猪主要胴体指标间的相互关系,选取7头活重25kg左右的藏猪进行屠宰性能测定,计算胴体长、瘦肉率、肉骨比、眼肌面积、背膘厚、屠宰率、皮重率7个胴体指标,同时计算指标间的两两相关系数,建立正则方程组求解获得通径系数... 本试验旨在研究藏猪主要胴体指标间的相互关系,选取7头活重25kg左右的藏猪进行屠宰性能测定,计算胴体长、瘦肉率、肉骨比、眼肌面积、背膘厚、屠宰率、皮重率7个胴体指标,同时计算指标间的两两相关系数,建立正则方程组求解获得通径系数,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及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藏猪的屠宰率为67.39%,胴体斜长为52.35 cm,背膘厚为1.90 cm,皮厚为0.38 cm,眼肌面积为12.22 cm^(2),腿臀率为28.19%,瘦肉率为45.58%;相关性分析表明,藏猪屠宰率与胴体长呈显著正相关(P<0.05),屠宰率与胴体长、皮厚呈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性最强的两个胴体指标是背膘厚与眼肌面积,相关系数为0.990,两者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眼肌面积与瘦肉率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62(P<0.01);同时通过通径分析发现,腿臀率对瘦肉率的直接影响最大(0.904),背膘厚对瘦肉率的间接作用(0.516)最强。试验结果表明,藏猪胴体指标具有较大变异程度,表明藏猪的胴体指标具有很大的遗传潜力,可通过加强选育进而改善藏猪的胴体性能,且背膘厚、腿臀率是影响瘦肉率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猪 胴体 相关性分析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TPM3基因多态性与表达差异关联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邢璐 梁馨文 +2 位作者 董世雄 罗布白珍 商鹏 《高原农业》 2021年第5期479-484,共6页
为探究TPM3基因在猪肌肉生长中所发挥的作用,本试验对30、90、180日龄的藏猪和大约克猪的背最长肌和腿肌组织进行了RT-qPCR检测,并在DNA水平上对藏猪和大约克猪TPM3基因起始密码子上游3000 bp左右的序列进行了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 为探究TPM3基因在猪肌肉生长中所发挥的作用,本试验对30、90、180日龄的藏猪和大约克猪的背最长肌和腿肌组织进行了RT-qPCR检测,并在DNA水平上对藏猪和大约克猪TPM3基因起始密码子上游3000 bp左右的序列进行了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的筛选。结果发现:在藏猪和大约克猪背最长肌组织中,TPM3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随日龄的增长呈现由高到低的趋势,且在30、90日龄中,两猪种间mRNA相对表达量呈藏猪极显著高于大约克猪的趋势(P<0.01);在藏猪和大约克猪腿肌组织中,藏猪TPM3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随日龄增长呈现“高-低-高”的趋势,而大约克猪则呈现由低到高的趋势。且在180日龄中,藏猪和大约克猪均趋于平稳并无显著差异(P>0.05)。并且,在TPM3基因起始密码子上游3000 bp左右的序列中,存在A-2115G、G-1866A、C-1788T、C-1595T、A-1563G、A-1538C六个突变位点,并呈连锁趋势。综上所述,上述六个连锁突变位点可能影响藏猪和大约克猪的肌肉生长发育,是调控TPM3基因表达的关键功能位点,本研究对开展猪肌肉性状研究奠定了基础,为藏猪、大约克猪的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M3 基因多态性 肌肉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