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林芝市牛品种改良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
作者 德吉卓嘎 《山东畜牧兽医》 2025年第6期50-53,共4页
本文针对本市牛养殖成本高,生长周期长,出栏率低,奶肉产量不足,生产效益不明显等情况进行论述,旨在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优化畜种结构,提升黄牛品质,提高牦牛出栏率。黄牛改良后本市农牧区牲畜可向“精、优”... 本文针对本市牛养殖成本高,生长周期长,出栏率低,奶肉产量不足,生产效益不明显等情况进行论述,旨在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优化畜种结构,提升黄牛品质,提高牦牛出栏率。黄牛改良后本市农牧区牲畜可向“精、优”方向发展,有效调整畜群结构,提高牲畜饲喂质量和产奶量,减少牲畜头数,缓解草场压力,消除草畜矛盾,可保障草原生态平衡,节省饲料成本和劳动力。牦牛经济杂交,能够弥补犏牛杂交后代生产性能低,几乎不具备利用价值的缺陷,充分开发利用本市农牧区的犏牛资源,使经济价值很低的犏牛后代转化为优质肉牛,填补本市高档商品肉牛的空白,满足消费需求,增加农牧民收入,促进本市牦牛产业发展、养殖业生产技术进步,可以发挥出更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芝市 牦牛经济杂交 黄牛改良 现状 存在的问题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芝市牦牛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2
作者 洛桑旦达 欧珠 曹长仁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5年第4期111-115,共5页
该文深入分析了林芝市牦牛产业的现状,并探讨了其面临的挑战与发展对策。文章概述了牦牛产业在林芝市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回顾了产业发展的历程。重点分析了牦牛养殖的规模、分布情况及产业链结构。针对牦牛产业在发展... 该文深入分析了林芝市牦牛产业的现状,并探讨了其面临的挑战与发展对策。文章概述了牦牛产业在林芝市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回顾了产业发展的历程。重点分析了牦牛养殖的规模、分布情况及产业链结构。针对牦牛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自然环境制约、养殖技术滞后、市场及品牌发展缓慢等问题,提出了提升养殖技术、加强产业链整合、推动品种改良和强化品牌建设等发展建议,并对林芝市牦牛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芝市 牦牛产业 产业链 养殖技术 市场开发 品牌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芝市茶园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叶童 付景博 +3 位作者 吴金次仁 刘少群 孙彬妹 郑鹏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0期92-96,共5页
为全面了解林芝市茶园土壤的肥力水平,本研究在波密县、察隅县、墨脱县、易贡茶场、察隅农场和鲁朗景区管理委员会6个茶叶主产区,从茶园及其附近农田、荒地取土91份,选取土壤有机质、pH值、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有效铜、有效... 为全面了解林芝市茶园土壤的肥力水平,本研究在波密县、察隅县、墨脱县、易贡茶场、察隅农场和鲁朗景区管理委员会6个茶叶主产区,从茶园及其附近农田、荒地取土91份,选取土壤有机质、pH值、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铁、有效锰、有效硼、有效钼、有效硫、有效硅和水溶性盐总量15个评价指标,以农田土壤为对照,综合评价林芝市茶园土壤肥力。结果表明:茶园土壤有机质高于附近农田土壤,茶园土壤pH值低于附近农田土壤,茶园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土壤养分与附近农田土壤整体差异不大。茶园科学合理管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的保肥能力和缓冲性能,但长期种植茶叶会造成土壤酸化,降低土壤某些养分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土壤肥力 综合评价 西藏林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芝市某养殖场牦牛源粪肠球菌的分离鉴定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甘富斌 洛桑旦达 +4 位作者 琼达 德吉卓嘎 扎西卓玛 卓拉 次仁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10期47-50,共4页
为了解牦牛源粪肠球菌的耐药特性,无菌采集林芝市某牦牛养殖场牦牛鼻拭子,分离培养粪肠球菌。通过培养特征、形态观察、生化试验鉴定、16S rDNA测序分析和遗传同源分析鉴定其种属,并对分离菌株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牦牛鼻拭子... 为了解牦牛源粪肠球菌的耐药特性,无菌采集林芝市某牦牛养殖场牦牛鼻拭子,分离培养粪肠球菌。通过培养特征、形态观察、生化试验鉴定、16S rDNA测序分析和遗传同源分析鉴定其种属,并对分离菌株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牦牛鼻拭子中分离的2株菌株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在血平板呈β溶血,经生化试验和PCR鉴定为粪肠球菌,且该菌株能发酵糖类,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头孢类抗生素、四环素等抗生素高度敏感,对多西环素、万古霉素、青霉素、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苯唑西林、多粘菌素B抗生素表现耐药。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牦牛源粪肠球菌的耐药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有助于指导相关领域的临床用药和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源粪肠球菌 分离鉴定 耐药性 养殖场 林芝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芝市牦牛口蹄疫免疫抗体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甘富斌 扎西卓玛 德吉卓嘎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9期25-28,共4页
为了解西藏林芝市牦牛口蹄疫免疫效果和是否存在隐性感染,在2023年春季、秋季防疫后收集了林芝市7个县的牦牛血清1417份,采用酶联免疫液相阻断法、酶联免疫间接法检测牦牛血清中O型、A型抗体和非结构蛋白3ABC抗体。结果显示,春季防疫后... 为了解西藏林芝市牦牛口蹄疫免疫效果和是否存在隐性感染,在2023年春季、秋季防疫后收集了林芝市7个县的牦牛血清1417份,采用酶联免疫液相阻断法、酶联免疫间接法检测牦牛血清中O型、A型抗体和非结构蛋白3ABC抗体。结果显示,春季防疫后牦牛血清样品中O型、A型抗体合格率分别为92.39%、88.83%,非结构蛋白3ABC抗体阳性率为4.82%;秋季防疫后牦牛血清样品中口蹄疫病O型、A型抗体合格率分为87.49%、87.39%,非结构蛋白3ABC抗体阳性率为0.10%。表明全市所有区县春季、秋季工作扎实到位,牦牛口蹄疫免疫抗体效果理想,免疫合格率均达农业农村部标准(70%以上),对牦牛群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口蹄疫 免疫抗体 监测 分析 西藏林芝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林芝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探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金宇 孙自保 许鑫 《高原农业》 2024年第2期234-240,共7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个体农户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越来越小,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然成为对接小农户与大市场以增强农户竞争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重要推力。文章旨在通过对西藏林芝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其存在的市场拓展不足小... 随着经济的发展,个体农户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越来越小,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然成为对接小农户与大市场以增强农户竞争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重要推力。文章旨在通过对西藏林芝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其存在的市场拓展不足小弱散现象依旧严峻、发展定位不清、运行管理不严,专业人才匮乏、扶持服务不够,品牌建设不足等短板,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进一步推动林芝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从而实现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芝市 合作社 发展现状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2022年林芝市藏猪PRRS血清学调查与分析
7
作者 甘富斌 李宇鹏 +2 位作者 蔡重振 商鹏 罗润波 《甘肃畜牧兽医》 2024年第1期62-66,共5页
为了解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在西藏林芝市藏猪群中的流行情况,本研究于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从各区县散养户和养殖场采集没有接种PRRS疫苗的藏猪血清样品共计359份,采用ELISA方法进行PRRSV抗体检测,并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采集的359... 为了解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在西藏林芝市藏猪群中的流行情况,本研究于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从各区县散养户和养殖场采集没有接种PRRS疫苗的藏猪血清样品共计359份,采用ELISA方法进行PRRSV抗体检测,并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采集的359头份藏猪血清中PRRSV抗体阳性率为10.86%(39/359),其中地区II阳性率最高(14.49%,10/69),其次是地区I(14.29%,7/49);分性别统计,雌性藏猪与雄性藏猪PRRSV抗体阳性率分别11.98%(26/217)、9.15%(13/142);分种类统计,能繁母猪、种公猪、仔猪、育肥猪PRRS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2.03%(16/133)、9.76%(4/41)、13.64%(15/110)、5.33%(4/75);分养殖方式统计,养殖场、散养户藏猪PRRS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1.56%(26/225)、9.70%(13/134)。表明藏猪群中存在PRRSV感染,不同性别、种类、养殖方式的藏猪PRRSV感染差异性不显著(P>0.05),不同区县、猪场(养殖户)的藏猪PRRSV感染差异性显著(P<0.05)。本研究可为林芝市藏猪PRRS的防控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猪 PRRSV 血清学抗体 流行病学调查 林芝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芝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特点与问题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付邰汝 刘天平 +1 位作者 杨建辉 闫宏伟 《高原农业》 2021年第6期629-636,共8页
本研究旨在更好地分析和促进民族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采用实地调研和查阅文献相结合的方法对林芝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林芝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了蓬勃发展,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减贫增收效果明显;同... 本研究旨在更好地分析和促进民族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采用实地调研和查阅文献相结合的方法对林芝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林芝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了蓬勃发展,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减贫增收效果明显;同时也存在规模小、实力弱、资金短缺、组织建设不规范等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从人才培养、思想宣传、资金扶持、体制机制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以促进林芝市农民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发展成效 组织建设 林芝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收获机卸粮堆积角形成规律与影响因素分析
9
作者 魏文波 张鹏程 +4 位作者 孙小彦 王文彬 郭沛琦 朱烨均 肖茂华 《智能化农业装备学报(中英文)》 2025年第3期67-75,共9页
卸粮过程中颗粒的堆积行为直接影响联合收获机卸粮系统的效率与后续作业的连续性,其中堆积角作为衡量卸粮均匀性和空间利用率的重要参数,其形成规律及影响因素尚缺乏系统研究。为揭示不同作物籽粒卸粮堆积角的形成机制与变化特征,本研... 卸粮过程中颗粒的堆积行为直接影响联合收获机卸粮系统的效率与后续作业的连续性,其中堆积角作为衡量卸粮均匀性和空间利用率的重要参数,其形成规律及影响因素尚缺乏系统研究。为揭示不同作物籽粒卸粮堆积角的形成机制与变化特征,本研究以小麦、水稻和玉米3种典型粮食作物为研究对象,采用离散元方法构建其颗粒仿真模型,开展联合收获机卸粮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首先,通过测量籽粒三维尺寸与物性参数,建立各类籽粒的离散元模型,并利用SolidWorks和EDEM2024软件完成颗粒建模与仿真设置。基于Hertz-Mindlin无滑移接触模型,模拟颗粒在卸粮过程中受重力、自身碰撞及卸粮筒姿态影响下的运动与堆积行为,并设置卸粮高度、绞龙转速和卸粮筒倾角3类变量开展仿真试验。其次,通过圆筒提升试验与滑坡试验对模型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实际颗粒堆积轮廓具有良好一致性,验证了建模方法的合理性。最后,开展卸粮堆积仿真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适当提高卸粮高度和绞龙转速,并配合设置高位卸粮模式,有助于减小堆积角、扩展粮堆覆盖范围,从而避免作物籽粒在卸粮过程中产生的局部堆积过高现象。研究结果可为联合收获机卸粮装置的结构优化、参数匹配与卸粮筒自适应卸粮规划提供理论参考,并为无人化协同卸粮系统的精细化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离散元法 联合收获机 卸粮 堆积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林芝散养藏鸡新城疫抗体ELISA检测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家露 蔡重振 +3 位作者 扎西卓玛 甘富斌 索朗斯珠 罗润波 《甘肃畜牧兽医》 2019年第7期56-58,共3页
为了解西藏林芝市散养藏鸡新城疫的流行情况,并给出合理的临床免疫指导。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随机抽样采取的92份藏鸡血清进行新城疫抗体的血清学定性检测。结果显示:92份藏鸡血清新城疫抗体阳性率为0,表明林芝市散养藏鸡中无新城疫... 为了解西藏林芝市散养藏鸡新城疫的流行情况,并给出合理的临床免疫指导。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随机抽样采取的92份藏鸡血清进行新城疫抗体的血清学定性检测。结果显示:92份藏鸡血清新城疫抗体阳性率为0,表明林芝市散养藏鸡中无新城疫的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鸡 新城疫 抗体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片吸虫检测方法概述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愉乐 唐文强 +7 位作者 赵霞玲 甘富斌 切德力 石斌 李鑫 秋益多杰 吉布 黄福强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4-119,共6页
肝片吸虫是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是目前全世界分布最广泛的吸虫之一,能感染包括人在内的多种哺乳动物,引起肝片吸虫病,不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还影响畜牧养殖业的发展,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肝片吸虫因其复杂的生活史和种类广泛的中间宿主... 肝片吸虫是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是目前全世界分布最广泛的吸虫之一,能感染包括人在内的多种哺乳动物,引起肝片吸虫病,不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还影响畜牧养殖业的发展,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肝片吸虫因其复杂的生活史和种类广泛的中间宿主和终末宿主,导致其致病机制尚不明确,且肝片吸虫感染引起的动物临床症状与其他肝胆疾病类似,主要表现为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没有特征性症状,极易被误诊。因此,及时、准确的检测对防治肝片吸虫病尤为重要。目前,肝片吸虫的检测主要依赖病原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手段,论文就肝片吸虫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各项技术的优点与局限性,以期为肝片吸虫病检测方法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片吸虫 肝片吸虫病 分子生物学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茶树间作栽培模式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林鑫源 李安生 +6 位作者 罗焘 袁瑜贵 扎西罗布 彭红 刘少群 孙彬妹 郑鹏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5期21-25,共5页
在茶园中间作其他农作物能够有效地利用环境资源,改善茶园小气候,促进茶叶增产提质。本文基于调查研究已有的茶树与柿树、栗树、梨树和葡萄等果树的间套作种植案例,分析了果树—茶树间作对茶园小气候、茶叶品质、土壤结构、土壤微生物... 在茶园中间作其他农作物能够有效地利用环境资源,改善茶园小气候,促进茶叶增产提质。本文基于调查研究已有的茶树与柿树、栗树、梨树和葡萄等果树的间套作种植案例,分析了果树—茶树间作对茶园小气候、茶叶品质、土壤结构、土壤微生物群落以及虫害等带来的影响和变化,并探讨果树与茶树间作权衡的因素,为茶树与果树间套作种植模式提供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果树 间作 栽培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东南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模式及其实现路径
13
作者 林峰 信忠保 +1 位作者 袁瑜贵 仁青巴珍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3-593,共11页
基于人居环境问卷调查结果与地区发展政策,分析了当前藏东南人居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瓶颈与发展需求,构建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框架,从健康、经济、社会、生态与基础设施建设5个方面,提出了以下藏东南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实现路径:1)林芝政... 基于人居环境问卷调查结果与地区发展政策,分析了当前藏东南人居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瓶颈与发展需求,构建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框架,从健康、经济、社会、生态与基础设施建设5个方面,提出了以下藏东南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实现路径:1)林芝政府政策高位推进,同时遵循市场导向进行政策修改;2)规划健康环境布局,提高健康安全素养;3)合理规划生态空间资源,实现发展可持续、高质量;4)实现基础设施现代化,推进城市文化竞争力建设;5)增大社会政策覆盖力度,增强区域对外开放包容性;6)调整藏东南生态红线,着力建设本土特色产业发展.研究从人居软环境与物质环境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理念出发提出高质量发展路径,以期为藏东南乃至青藏高原进一步改善居住条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科学参考与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人居环境 高质量发展 发展模式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7份大麦种质资源籽粒特性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14
作者 曾凡茹 白玉龙 昌西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4年第4期33-38,共6页
为探究大麦种子形态特征相关性和多样性,以47个大麦种质为材料,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相关性、主成分和聚类方法比较粒长、粒宽、面积等8个种子形态指标。发现变异系数最大的是籽粒长宽比,为20.80%;其次为百粒重,为16.25%。多样性指... 为探究大麦种子形态特征相关性和多样性,以47个大麦种质为材料,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相关性、主成分和聚类方法比较粒长、粒宽、面积等8个种子形态指标。发现变异系数最大的是籽粒长宽比,为20.80%;其次为百粒重,为16.25%。多样性指数大于2的指标有直径(2.073)、面积(2.032)和百粒重(2.008),这3个指标均呈现出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种子粒长、长宽比和周长间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籽粒直径、籽粒面积和百粒重间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根据D值可将47份大麦材料聚为3个类群,其中第Ⅰ-1类D值最高(D=0.473),籽粒性状综合表现最好;第Ⅲ-2类综合评价值最低(D=0.202),籽粒性状综合表现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种质资源 籽粒特性 遗传多样性 变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西藏墨脱林下资源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15
作者 张立永 果洛卓玛 +3 位作者 王斌 黄世迅 次仁群宗 王贞红 《西藏农业科技》 2024年第1期89-91,共3页
墨脱县是西藏自治区林下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当前林下产业已经逐渐成为墨脱县高原农特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同时也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新的途径。研究西藏墨脱林下资源产业开发利用,不仅有利于促进墨脱县特有资源的有效转化利... 墨脱县是西藏自治区林下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当前林下产业已经逐渐成为墨脱县高原农特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同时也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新的途径。研究西藏墨脱林下资源产业开发利用,不仅有利于促进墨脱县特有资源的有效转化利用、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推进林下产业高质量发展,而且对于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也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脱 林下资源 发展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新任务,推进西藏“农安”分层发展——以西藏林芝农产品质量监管系统新实践为例
16
作者 刘成利 刘海金 +1 位作者 胡卫东 刘楠 《西藏农业科技》 2021年第3期88-93,共6页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西藏和平解放70年,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走过从无到有、初步建立、逐步完善的阶段。伴随社会主要矛盾转变,西藏农产品质量系统正经历由单一监管向系统监管、由基本监管向品牌建设、由"合格"向"美好&qu...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西藏和平解放70年,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走过从无到有、初步建立、逐步完善的阶段。伴随社会主要矛盾转变,西藏农产品质量系统正经历由单一监管向系统监管、由基本监管向品牌建设、由"合格"向"美好"的转变,农产品合格率稳定在97.5%以上。新时代新形势,生态与市场要素成为稀缺要素,西藏农产品质量监管与生态、市场要素逐步融合,监管新实践已呈现出分层齐飞、高质量发展新景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林芝 农产品 质量安全 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周期对人参菜开花和品质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3
17
作者 严文一 贺忠群 +3 位作者 王一鸣 谢永东 仰路希 姜微秀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364-1371,共8页
为筛选促进人参菜品质形成的最佳光周期,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光周期对人参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以及人参菜开花过程中生理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延长光周期不仅有利于人参菜的生长还能促进其营养品质的形成。(2)在光周期为14 ... 为筛选促进人参菜品质形成的最佳光周期,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光周期对人参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以及人参菜开花过程中生理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延长光周期不仅有利于人参菜的生长还能促进其营养品质的形成。(2)在光周期为14 h/10 h(昼/夜)时,人参菜的株高、茎粗、根长、叶面积以及地上部分干鲜重均优于其他处理,长势最佳,人参菜叶片中纤维素、VC、齐墩果酸、类黄酮、总酚以及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品质最佳。(3)在光周期为14 h/10 h时,人参菜叶片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以及Ca含量在花期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研究认为,光周期为14 h/10 h对人参菜生长及品质的提升效果最好,其开花过程可能与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以及Ca的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菜 光周期 开花 品质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和盖塔病毒混合感染的诊断 被引量:1
18
作者 次仁 江朝源 +1 位作者 朱玲 徐志文 《养猪》 2020年第4期127-128,共2页
盖塔病毒(Getah virus,GETV)是披膜病毒科(Togaviridae)甲病毒属(Alphavirus)成员[1]。1995年Scherer等首次在马来西亚橡胶林中生存的白雪库蚊(Culex gelidus)中分离得到该病毒[2]。GETV可感染多种动物并引起马和猪发病。2017年湖南省暴... 盖塔病毒(Getah virus,GETV)是披膜病毒科(Togaviridae)甲病毒属(Alphavirus)成员[1]。1995年Scherer等首次在马来西亚橡胶林中生存的白雪库蚊(Culex gelidus)中分离得到该病毒[2]。GETV可感染多种动物并引起马和猪发病。2017年湖南省暴发GETV猪群感染导致大量母猪流产和仔猪死亡,同年10月周峰等首次报道中国河南省某猪场的猪感染盖塔病毒[3],这种病毒对10日龄内仔猪有致病性,其症状表现为引起仔猪发烧、荨麻样皮疹和后肢水肿并伴有关节炎,严重时导致死亡,同时也会造成成年母猪繁殖障碍[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母猪繁殖障碍 混合感染 母猪流产 盖塔病毒 症状表现 披膜病毒科 甲病毒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班戈县牦牛病毒性腹泻病抗体血清学检测及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甘富斌 罗润波 +3 位作者 扎西次仁 白玛桑珠 扎西旺杰 索朗斯珠 《甘肃畜牧兽医》 2020年第10期68-70,共3页
为了解牛病毒性腹泻病在西藏班戈县牦牛群中的流行情况,2019年应用ELISA检测方法对全县10个乡镇455头牦牛血清进行抗体检测。结果显示,阳性血清共计36头份,总体阳性率7.91%。各乡镇中血清抗体阳性率最高可达20%,部分乡镇未检测到阳性血... 为了解牛病毒性腹泻病在西藏班戈县牦牛群中的流行情况,2019年应用ELISA检测方法对全县10个乡镇455头牦牛血清进行抗体检测。结果显示,阳性血清共计36头份,总体阳性率7.91%。各乡镇中血清抗体阳性率最高可达20%,部分乡镇未检测到阳性血清。表明班戈县牦牛群中有病毒性腹泻病的流行,为保障当地牦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需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牛病毒性腹泻病 ELISA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野生咖啡种质资源概况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贯飞 旦真 +1 位作者 拉巴卓玛 朱荣杰 《南方农业》 2021年第34期116-118,共3页
通过文献及《西藏植物志》查询,明确了在我国境内有野生咖啡种质资源分布。通过多年野外调查,收集并保存了该种质,阐述了云南省、海南省咖啡产业发展历史及西藏野生咖啡概况。我国西藏墨脱县分布着3种野生咖啡种质资源,即狭叶咖啡(Coffe... 通过文献及《西藏植物志》查询,明确了在我国境内有野生咖啡种质资源分布。通过多年野外调查,收集并保存了该种质,阐述了云南省、海南省咖啡产业发展历史及西藏野生咖啡概况。我国西藏墨脱县分布着3种野生咖啡种质资源,即狭叶咖啡(Coffea stenophylla)、米什米咖啡(Coffea benghalensis)、藏咖啡(Nostolachma jenkinsii)。狭叶咖啡和米什米咖啡为茜草科(Rubiaceae)咖啡族(Tr. Coffeeae)咖啡亚族(Subtr. Coffeinae)咖啡属(Coffea L.);藏咖啡为茜草科(Rubiaceae)咖啡族(Tr. Coffeeae)咖啡亚族(Subtr. Coffeinae)藏咖啡属(Nostolachma),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咖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咖啡 种质资源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