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标记引物数量对白桦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赵双菁 刘莹莹 +2 位作者 魏敏静 杨传平 魏志刚 《防护林科技》 2016年第4期6-10,26,共6页
以帽儿山实验林场15个种源的白桦种源试验林300个样本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数量的SRAP引物对白桦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的影响做出分析,并提出标记引物确定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SRAP引物数量不影响白桦各种源间遗传参数的变化趋势,但随着... 以帽儿山实验林场15个种源的白桦种源试验林300个样本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数量的SRAP引物对白桦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的影响做出分析,并提出标记引物确定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SRAP引物数量不影响白桦各种源间遗传参数的变化趋势,但随着引物数量的增加,区分不同种源间遗传差异的能力随之提高,当SRAP引物数量为15对时,可探测到的多态位点百分率达98.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 标记引物数量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落叶松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及体细胞胚胎发生 被引量:27
2
作者 宋跃 甄成 +1 位作者 张含国 李淑娟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5-54,共10页
【目的】以长白落叶松的未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进行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增殖培养及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相关研究,揭示影响长白落叶松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关键因素,并探讨继代培养过程中添加不同种类、浓度的生长调节剂对胚性愈伤组织增殖... 【目的】以长白落叶松的未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进行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增殖培养及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相关研究,揭示影响长白落叶松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关键因素,并探讨继代培养过程中添加不同种类、浓度的生长调节剂对胚性愈伤组织增殖及体胚发生的影响。【方法】采集长白落叶松3个家系优良单株的种子,诱导胚性愈伤组织,比较外植体采集时间、家系、2,4-D浓度及基本培养基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诱导出的胚性愈伤组织继代于含不同种类、浓度生长调节剂的增殖培养基,通过体胚发生途径获得体细胞胚。选取发育正常的体胚进行萌发,待体胚生根后移栽。【结果】不同时间采集的未成熟合子胚,其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存在较大差别,授粉后63天的合子胚诱导率为5.61%,授粉后70天诱导率为22.35%,而授粉后80天未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长77-22’、‘长77-37’和‘长73-50’3个家系胚性愈伤组织的平均诱导率分别为6.69%,11.17%和3.11%;2,4-D浓度对长白落叶松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具有一定影响,在一定范围内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会随2,4-D浓度升高而升高,当其浓度为1.5 mg·L^(-1)时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高,达到11.11%,而当2,4-D浓度超过1.5 mg·L^(-1)时,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则开始下降;BM,MS,S培养基均能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其中,BM培养基的诱导率最高,S培养基的诱导率次之,MS培养基的诱导率最低。胚性愈伤组织在含2,4-D 0.3 mg·L^(-1)、6-BA0.1 mg·L^(-1)及KT 0.1 mg·L^(-1)的BM培养基上增殖15天可获得相对较多的胚性愈伤组织,增殖率为345.93%;在含2,4-D 1.5 mg·L^(-1)、6-BA 0.5 mg·L^(-1)及KT 0.5 mg·L^(-1)的BM培养基上培养14天,再经诱导可获得较多的体细胞胚胎,每克愈伤组织平均诱导179.87个体胚,并且这些体胚的萌发率及植株再生率相对较高,分别为75.00%,66.67%;再生植株移栽成活率为27.08%。【结论】不同长白落叶松家系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不同,散粉后70天的合子胚适合诱导胚性愈伤组织,基本培养基为BM,添加2,4-D 1.5 mg·L^(-1)。胚性愈伤组织长期继代在含高浓度生长调节剂的培养基上易丧失胚性,且增殖速度慢,但体胚的发生量及萌发率相对较高;适当降低生长调节剂浓度利于愈伤组织保持胚性及增殖,但体胚的发生量及体胚的萌发率有所下降;当培养基中生长调节剂浓度较低时,不利于愈伤组织的增殖,但仍能使其胚性长期保持;采用浓度为0.5 mg·L^(-1)的NAA代替0.15 mg·L^(-1)的2,4-D有助于胚性愈伤组织的增殖,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体胚的萌发率。因此,可根据不同阶段的培养目的,选择添加不同种类和浓度生长调节剂的增殖培养基进行继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落叶松 体胚诱导 胚性愈伤组织 体细胞胚胎 植株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落叶松半同胞子代测定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尹绍鹏 赵国辉 +5 位作者 夏辉 孙晓阳 潘艳艳 王福维 李树春 赵曦阳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3-68,共6页
以吉林省四平市种子园内58个长白落叶松半同胞家系及2个对照为材料,对10年生树高、胸径和材积进行调查,计算不同家系间的遗传变异参数。结果表明:不同区组间、不同家系间树高、胸径和材积差异均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其中树高最高的... 以吉林省四平市种子园内58个长白落叶松半同胞家系及2个对照为材料,对10年生树高、胸径和材积进行调查,计算不同家系间的遗传变异参数。结果表明:不同区组间、不同家系间树高、胸径和材积差异均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其中树高最高的家系是L挑,达到5.40 m,最低的家系是L56,为3.71 m;胸径最大的家系为家系L64和L13,均达到6.60 cm,最小的家系是L56,为3.05 am;材积最高的家系是k,达0.012 m2,最低的家系是L50,为0.003 113m。树高、胸径、材积变异系数分别达到18.46%、32.73%和61.57%,单株遗传力为0.103~0.192,属于中等遗传力。其中家系k、L64、L13、L78、L30和L14平均树高、胸径和材积遗传增益分别为8.76%、16.04%和30.08%,分别比对照LS高4.80%、8.42%和11.11%,分别比对照LS高38.22%、77.70%和213.99%,可作为早期优良家系的选择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 半同胞 遗传力 遗传增益 优良家系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对白桦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24
4
作者 徐焕文 刘宇 +1 位作者 姜静 刘桂丰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1-26,共6页
通过对白桦在盐胁迫下的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进行测定,研究其耐盐能力,为在白桦中筛选耐盐家系提供依据。以6个半同胞家系的桦树为试验材料,采用0.4%Na Cl漫灌的方法,每3 d胁迫1次,研究盐胁迫下白桦叶片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 通过对白桦在盐胁迫下的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进行测定,研究其耐盐能力,为在白桦中筛选耐盐家系提供依据。以6个半同胞家系的桦树为试验材料,采用0.4%Na Cl漫灌的方法,每3 d胁迫1次,研究盐胁迫下白桦叶片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盐胁迫下叶绿素相对含量随胁迫时间延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净光合速率则为下降的趋势,其有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2方面因素的影响;各家系的叶片荧光参数Fv/Fm随胁迫时间延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φPSⅡ和q P均为下降的趋势,q N保持不变或波动较大。根据盐胁迫试验得出结论,MP1和MP2家系的叶绿素相对含量高且变化幅度小,净光合速率、Fv/Fm、PSⅡ和q P降低幅度小,q N保持稳定,因此,MP1和MP2为耐盐性强的家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 光合特性 叶绿素荧光参数 盐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桦三倍体制种园中各家系种子活力比较 被引量:14
5
作者 徐焕文 刘宇 +3 位作者 李雅婧 滕文华 姜静 赵曦阳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3年第5期34-39,共6页
种子活力能够预测出苗率和幼苗生长潜势,可作为林木种子园母树评价的重要指标。以白桦三倍体制种园中15个三倍体家系及1个二倍体对照为试材,开展家系间种子活力及幼苗生长特性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种子千粒质量、主要活力指标及活力指... 种子活力能够预测出苗率和幼苗生长潜势,可作为林木种子园母树评价的重要指标。以白桦三倍体制种园中15个三倍体家系及1个二倍体对照为试材,开展家系间种子活力及幼苗生长特性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种子千粒质量、主要活力指标及活力指数等7个指标在不同家系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sig.<0.01);根据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幼苗健壮率等7个指标,采用模糊数学中隶属函数值的方法,对参试家系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是排在二倍体对照家系前的只有3个三倍体家系,初步确定这3个家系的采种母树为改建三倍体制种园的首选母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 制种园 三倍体 二倍体 种子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叶松胚性愈伤组织悬浮培养体系的优化 被引量:7
6
作者 宋跃 李淑娟 +4 位作者 张含国 白晓明 毕显禹 董实伟 董昊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46-154,共9页
【目的】以落叶松胚性系为研究对象,建立和优化适合落叶松胚性愈伤组织增殖的悬浮培养体系,在此基础上对悬浮组织进行体细胞胚的成熟诱导。旨在为实现落叶松胚性愈伤组织的快速增殖及体细胞胚的规模化繁育奠定基础。【方法】对已诱导获... 【目的】以落叶松胚性系为研究对象,建立和优化适合落叶松胚性愈伤组织增殖的悬浮培养体系,在此基础上对悬浮组织进行体细胞胚的成熟诱导。旨在为实现落叶松胚性愈伤组织的快速增殖及体细胞胚的规模化繁育奠定基础。【方法】对已诱导获得的长白落叶松、兴安×日本杂种落叶松及日本×长白杂种落叶松胚性愈伤组织进行继代培养,取新鲜增殖的组织进行悬浮培养。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胚性愈伤组织的增殖量及增殖率为响应值对悬浮培养条件进行筛选和优化,并对选出的最适培养条件进行验证。以悬浮增殖的胚性组织进行体细胞胚成熟培养,统计体胚发生量。【结果】在落叶松胚性愈伤组织的悬浮培养过程中,接种量、震荡强度及培养时间对胚性组织增殖具有显著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落叶松胚性组织的增殖量及增殖率随初始接种量的增加而降低,随震荡强度的升高呈先增加后下降,而随培养周期的延长而增加。以4 g·L^(-1)接种于含2,4-D 0.15 mg·L^(-1)、6-BA 0.05 mg·L^(-1)及KT 0.05 mg·L^(-1)的BM培养基(SCM),在120 r·min^(-1)避光条件下悬浮培养,3个落叶松胚性系的胚性组织均能快速、稳定地增殖,培养15天的增殖率分别为2 569.42%、4 189.96%及3 001.67%,表现出较明显的种间差异。成熟培养方式对落叶松胚性悬浮组织的体胚发生量影响极显著(P=0.000)。悬浮培养获得的胚性组织接种到含琼脂6.0g·L^(-1)的固体增殖培养基(PCM)上继代15天后,转接到添加肌醇10 g·L^(-1)且无生长调节剂的1/4BM过渡培养基(TCM)上培养14天,再转入含有ABA 20 mg·L^(-1)、Ag NO35 mg·L^(-1)、PEG400080 g·L^(-1)的体胚成熟培养基上培养8周,体胚发生量显著提高(P=0.000)。在此条件下,3个落叶松胚性系OO-A1、GK-F1及KO-H的体胚发生量分别为(101.69±11.19)、(93.09±9.34)及(5.78±1.47)个·g^(-1)。【结论】悬浮培养能在短期内获得大量分散均匀、质量较高的落叶松胚性愈伤组织,且不会影响体细胞胚的发生和成熟。在BM液体培养基(SCM)中,接种量为4 g·L^(-1)、震荡强度为120 r·min^(-1)、暗培养15天,落叶松胚性组织的鲜质量可增加26.99~42.90倍。悬浮培养获得的胚性组织经固体增殖培养基(PCM)继代15天及过渡培养基(TCM)预培养14天后,再进行体胚成熟诱导可明显提高其体胚发生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 长白落叶松 杂种落叶松 胚性愈伤组织 体细胞胚发生 悬浮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年生白桦种源变异及区划 被引量:13
7
作者 刘宇 徐焕文 +5 位作者 尚福强 焦宏 张利民 罗建新 滕文华 刘桂丰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48-56,共9页
【目的】通过对16年生白桦种源试验林的调查,研究其地理变异规律,进行种源区划分,为各种源区选用生产力高、适应性强的优良种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定植于黑龙江省尚志市帽儿山实验林场、辽宁省本溪市山城实验林场与内蒙古金河林... 【目的】通过对16年生白桦种源试验林的调查,研究其地理变异规律,进行种源区划分,为各种源区选用生产力高、适应性强的优良种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定植于黑龙江省尚志市帽儿山实验林场、辽宁省本溪市山城实验林场与内蒙古金河林业局的16年生白桦种源试验林为对象,调查18个种源在每个试验点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等性状,进行单点、多点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然后对各种源生长性状与其产地地理气候因子进行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最后依据分析结果进行优良种源选择及种源区划。【结果】树高、胸径及单株材积性状在各试验点的种源间以及种源与地点的交互作用均达到差异极显著水平(P<0.01)。以各地点参试种源单株材积均值排序分别选择出各自的优良种源,在帽儿山试验点选出清源、草河口、帽儿山、辉南、小北湖和东方红6个优良种源,其单株材积均值较参试种源均值高23.23%;在草河口试验点选出草河口、清源和天水3个优良种源,其单株材积均值较参试种源均值高22.14%;在金河试验点选出莫尔道嘎、乌伊岭和绰尔3个优良种源,其单株材积均值较参试种源均值高105.00%。地理变异分析结果显示:在帽儿山和草河口2个试验点,参试种源的生长性状均与纬度呈负相关,并且与年均温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水平,说明位于低纬度并且年均温较高地区的种源在这2个地点生长较好;而在金河试验点参试的种源生长性状与纬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年均温呈极显著的负相关,说明位于高纬度且年均温较低地区的种源在金河试验点会生长较好,而来自较低纬度、年均温较高产地的种源因适应性差其生长表现较差。从总体来看,参试白桦种源的生长量与产地纬度、年均温等参数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说明参试白桦生长量主要受温度与纬度调控,属于"冷-暖"型地理变异趋势,符合北方树种的以温度为主、水热因子相结合作用、随纬度渐变型的地理变异模式。依据相关分析及聚类分析的结果将18个种源分为5个种源区,其中3个分布在东北地区,2个分布在西北地区。【结论】分别在3个试验点进行优良种源选择,其中帽儿山试验点选出优良种源6个,草河口试验点3个,金河试验点3个。相关分析表明参试的18个种源属于"冷-暖"型地理变异趋势,结合聚类分析结果将其划为5个种源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 种源试验 地理变异 优良种源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樟子松子代测定林高碳汇家系选择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刘灵 张含国 +3 位作者 张明远 张吉利 王千雪 于宏影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7-62,共6页
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错海实验林场32年生樟子松自由授粉家系子代测定林为试验材料,测定并分析其生长性状、含碳率及树干碳储量的家系遗传变异,估算各性状遗传增益,筛选含碳率高、树干碳储量大的优良家系。结果表明:树干材积、树... 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错海实验林场32年生樟子松自由授粉家系子代测定林为试验材料,测定并分析其生长性状、含碳率及树干碳储量的家系遗传变异,估算各性状遗传增益,筛选含碳率高、树干碳储量大的优良家系。结果表明:树干材积、树干生物量和树干碳储量家系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变异系数分别为31.421%、31.998%和31.903%;木材基本密度和含碳率遗传变异较小,变异系数分别为2.725%和1.868%。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含碳率与树高、胸径、林木树干材积、树干生物量及树干碳储量之间均存在微弱的负相关关系;树干碳储量与树高、胸径、树干材积及树干生物量成极显著正相关。家系K70和A64入选为优良家系,2个家系的平均树干碳储量为19.903 kg,比家系平均树干碳储量高出36.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子代测定林 生长性状 含碳率 碳储量: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抗生素对紫雨桦离体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芳 姜静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4年第3期27-31,共5页
以紫雨桦无菌叶片为试材,研究头孢霉素、头孢曲松钠、羧苄青霉素和特美汀4种不同浓度的抑菌抗生素对紫雨桦离体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分析4种抑菌抗生素对农杆菌 EHA105(pCHS)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抗生素是头孢霉素、头孢曲松... 以紫雨桦无菌叶片为试材,研究头孢霉素、头孢曲松钠、羧苄青霉素和特美汀4种不同浓度的抑菌抗生素对紫雨桦离体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分析4种抑菌抗生素对农杆菌 EHA105(pCHS)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抗生素是头孢霉素、头孢曲松钠、特美汀比羧苄青霉素抑菌效果好,其中头孢霉素和头孢曲松钠的适宜浓度范围为200~400 mg/L、特美汀为400~800 mg/L。30~40 mg/L的卡那霉素、15~20 mg/L的G418或潮霉素还可用于紫雨桦为受体的遗传转化中筛选转化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雨桦 抗生素 离体 叶片 愈伤组织 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水林场长白落叶松种源材性变异分析及优良种源选择 被引量:3
10
作者 于宏影 张含国 +2 位作者 刘灵 王千雪 韦睿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0-46,共7页
以凉水林场11个种源的31年生的长白落叶松为研究对象,测定树高、胸径、材积、基本密度、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弹性模量、弦面硬度、径面硬度、端面硬度共10个指标,分析估算了各性状的变异系数和相关系数,以此为依据,进行优良种源选... 以凉水林场11个种源的31年生的长白落叶松为研究对象,测定树高、胸径、材积、基本密度、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弹性模量、弦面硬度、径面硬度、端面硬度共10个指标,分析估算了各性状的变异系数和相关系数,以此为依据,进行优良种源选择。结果表明:树高、胸径的变异系数较小,分别为4.90%和7.64%;其他性状的变异系数均超过10%,其中,径面硬度的变异系数最大,达23.59%;树高、胸径和材积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基本密度和多数力学性状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多数力学性状间互为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结合主成分分析的结果,最终选择穆棱、小北湖、鸡西长白落叶松作为凉水林场的优良种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落叶松 生长性状 力学性状 优良种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桦BpMADS12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洋 王子佳 +1 位作者 李慧玉 张瑞萍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15,共7页
为探究白桦Bp MADS12基因的功能,克隆了Bp MADS12基因上游1 750 bp启动子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对顺式作用元件进行分析,并利用农杆菌花序浸染法将其遗传转化入拟南芥,然后通过β-葡萄糖苷酸酶(GUS)组织化学染色检测Bp MADS12启动子的组... 为探究白桦Bp MADS12基因的功能,克隆了Bp MADS12基因上游1 750 bp启动子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对顺式作用元件进行分析,并利用农杆菌花序浸染法将其遗传转化入拟南芥,然后通过β-葡萄糖苷酸酶(GUS)组织化学染色检测Bp MADS12启动子的组织表达特性及干旱胁迫应答。结果表明:Bp MADS12启动子序列中含有与开花、激素及干旱响应等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该启动子在拟南芥中的表达模式呈现为在营养生长阶段不表达,而进入生殖生长阶段后,在根、花叶、花瓣、雄蕊、雌蕊及种子等各个组织部位中均表达;PEG胁迫后处理组拟南芥中GUS表达量低于未处理组。研究显示Bp MADS12基因参与白桦的开花调节、激素应答、胁迫响应(干旱)等生物学过程,对生殖生长阶段各组织器官的发育有一定的调控作用,且负调控干旱响应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 BpMADS12启动子 顺式作用元件 克隆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柽柳液泡膜微囊蛋白的分离
12
作者 杨桂燕 赵玉琳 +2 位作者 郭宇聪 赵震 高彩球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8-32,共5页
采用差速离心和不连续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和纯化柽柳液泡膜微囊,通过western杂交对获得的微囊蛋白进行检测,获得ThVHAcl蛋白目的条带,表明分离的液泡膜微囊中含有有效的V-ATPase成分,进一步测定液泡膜微囊对NaNO3、Na3VO3、NaN... 采用差速离心和不连续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和纯化柽柳液泡膜微囊,通过western杂交对获得的微囊蛋白进行检测,获得ThVHAcl蛋白目的条带,表明分离的液泡膜微囊中含有有效的V-ATPase成分,进一步测定液泡膜微囊对NaNO3、Na3VO3、NaN3的敏感性及V-ATPase的水解活性和翻转比例。结果表明:液泡膜微囊主要分布在0-25%蔗糖梯度界面上,且研磨法提取液泡膜微囊具有较高的水解活性和较大的原位比例,表明液氮研磨结合差速离心及不连续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能有效提取柽柳液泡膜微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毛柽柳 液泡膜 V-ATPASE 翻转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下TheIF1A基因启动子表达特性分析
13
作者 郭宇聪 杨桂燕 +2 位作者 赵玉琳 张凤娇 高彩球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共5页
为探讨刚毛柽柳真核翻译起始因子1A(The IF1A)基因对植物逆境胁迫响应的调控作用,对The IF1A基因启动子盐胁迫下的应答表达情况进行分析,比较转The IF1A基因启动子拟南芥在不同浓度盐胁迫及不同时间后GUS染色和酶活差异。结果显示:The I... 为探讨刚毛柽柳真核翻译起始因子1A(The IF1A)基因对植物逆境胁迫响应的调控作用,对The IF1A基因启动子盐胁迫下的应答表达情况进行分析,比较转The IF1A基因启动子拟南芥在不同浓度盐胁迫及不同时间后GUS染色和酶活差异。结果显示:The IF1A启动子在短时间内即对400 mmol/L Na Cl胁迫做出应答,主要表现为表达受抑制,各组织中老叶的GUS酶活性最高;100mmol/L Na Cl胁迫下,The IF1A启动子活性也被明显抑制,胁迫20 h后,GUS酶活性恢复到较高水平,各组织中,根中的活性最低。研究表明,The IF1A启动子的表达能对盐胁迫作出应答,但在低盐和高盐胁迫下的应答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毛柽柳 盐胁迫 表达模式 TheIF1A启动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桦扩展蛋白基因的克隆分析及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子剑 孙丹 +2 位作者 于颖 张岩 王超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共8页
从白桦中分离了4条扩展蛋白家族基因全长eDNA序列和2条大于400 bp的部分eDNA序列,命名为BpEXPl~BpEXP5和BpEXPL,其中4个全长eDNA推导蛋白氨基酸残基数为186~258个,编码蛋白的分子量为20.07~27.80 kDa,理论等电点为5.57~9.2... 从白桦中分离了4条扩展蛋白家族基因全长eDNA序列和2条大于400 bp的部分eDNA序列,命名为BpEXPl~BpEXP5和BpEXPL,其中4个全长eDNA推导蛋白氨基酸残基数为186~258个,编码蛋白的分子量为20.07~27.80 kDa,理论等电点为5.57~9.20。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5个alpha-expansin序列有共同的结构特征,即在N一末端有8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的丰富域,c-末端有4个保守的色氨酸残基的丰富域,中间有1个组氨酸功能域。利用Real time RT-PCR分析EXP家族基因在白桦不同器官和组织内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6个EXP基因在白桦的不同器官和组织中有着不同的表达水平,其中BpEXP!在分生木质部中表达量最高,推测其与木材形成过程的细胞壁修饰相关;BpEXP3在发育的蒴果中表达量最高,推测其与果实和种子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壁修饰相关。最后选择BpEXPl和BpEXPL基因,构建了pROK 11-BpEXPl和pROKⅡ-BpEXPL植物表达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 扩展蛋白 序列分析 RealtimeRT-PCR 载体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曲柳SOC1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付德山 朱珠 +2 位作者 崔丽婷 詹亚光 齐凤慧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13,共8页
为研究SOC1开花调控关键节点基因在水曲柳花时调控中的作用,从水曲柳中克隆获得了SOC1的编码区全长,序列分析表明:SOC1基因长654 bp,编码218个氨基酸,与金鱼草MADSbox转录因子DEFH68基因序列相似性最高,核苷酸相似性为78%;水曲柳SOC1具... 为研究SOC1开花调控关键节点基因在水曲柳花时调控中的作用,从水曲柳中克隆获得了SOC1的编码区全长,序列分析表明:SOC1基因长654 bp,编码218个氨基酸,与金鱼草MADSbox转录因子DEFH68基因序列相似性最高,核苷酸相似性为78%;水曲柳SOC1具有MADS-box结构域和K-结构域,同时具有DNA结合位点和磷酸化作用位点,属于MADS家族转录因子。同时利用双酶切法成功构建了水曲柳SOC1基因植物表达载体pROKⅡ-35S∶∶SOC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曲柳 SOC1 生物信息学 表达载体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桦开花调控相关基因FLC、LFY和SOC1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子佳 姜静 +2 位作者 刘桂丰 刘菲菲 李慧玉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4年第4期20-25,共6页
为研究LFY、FLC及SOC1开花调控关键节点基因在白桦花时调控中的作用,从白桦转录组数据中获得了LFY和FLC的全长cDNA序列,分别命名为BpLFY和BpFLC。获得的BpLFY基因编码区长1215bp,编码405个氨基酸,分子量为45.3 kD。BpFLC基因cDNA编码区... 为研究LFY、FLC及SOC1开花调控关键节点基因在白桦花时调控中的作用,从白桦转录组数据中获得了LFY和FLC的全长cDNA序列,分别命名为BpLFY和BpFLC。获得的BpLFY基因编码区长1215bp,编码405个氨基酸,分子量为45.3 kD。BpFLC基因cDNA编码区长627 bp,编码209个氨基酸,分子量为11.4 kD,这2个基因分别属于FLO-LFY和MADS超家族。对3个基因的启动子进行分析,发现3个基因启动子区均含有2个花粉特异表达的顺式作用元件。通过实时定量PCR对BpLFY、BpFLC及BpSOC1在白桦茎尖、叶片、雄花序和叶腋中表达模式的分析结果表明,BpSOC1和BpFLC在白桦各个组织部位均表达,而BpLFY只在雄花序和发育中的腋芽中表达,且在叶片中BpFLC可抑制BpSOC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 FLC LFY SOC1 启动子分析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松种源碳汇关联性状变异与高碳汇优良种源选择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晓稳 侯丹 +2 位作者 夏德安 杨传平 魏志刚 《防护林科技》 2016年第5期11-16,共6页
为研究红松不同种源含碳量性状的变异模式和选择高碳汇优良种源用于碳汇林的营造,以黑龙江省尚志市帽儿山试验林场20年生红松种源试验林21个种源为对象,分别测定和分析了树高、胸径、材积,树根、树冠、树干与单株干质量、含碳率和含碳量... 为研究红松不同种源含碳量性状的变异模式和选择高碳汇优良种源用于碳汇林的营造,以黑龙江省尚志市帽儿山试验林场20年生红松种源试验林21个种源为对象,分别测定和分析了树高、胸径、材积,树根、树冠、树干与单株干质量、含碳率和含碳量,并对上述性状地理变异规模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除树冠、树根干重与树冠含碳量外,其余性状种源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树高、胸径、材积、树干总干质量、树木总干质量和树木总含碳量性状在其分布区内呈现出从高海拔向低海拔增大的连续性渐变模式,其反映了红松各种源对温度因子的高度适应性。红松种源层次含碳量性状的遗传力为53.92%,汪清种源含碳量达到41.49kg,选择汪清种源在老爷岭-张广才岭地区推广可获得50.73%的遗传增益。以胸径为指标对含碳量进行间接选择,选择出的优良种源依然为汪清种源,含碳量性状间接选择遗传增益为29.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 生长性状 含碳量 遗传变异 种源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白杨(BJHR01)磷酸肌醇特异性磷脂酶C(PLC2)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18
作者 李墨野 赵慧 +3 位作者 姜洋 刘笑平 林永红 李开隆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1期10867-10872,共6页
[目的]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预测毛白杨PLC2基因/蛋白质的结构与特征,为该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PLC2基因及对应蛋白质为研究对象,利用各种网上数据库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对其进行相关分析、预测。[结果]PLC2... [目的]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预测毛白杨PLC2基因/蛋白质的结构与特征,为该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PLC2基因及对应蛋白质为研究对象,利用各种网上数据库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对其进行相关分析、预测。[结果]PLC2基因的GenBank登录号为JX424764.1,ORF长957bp,编码318个氨基酸,对应蛋白质PLC2的分子量35 999.1D,理论等电点7.07;PLC2与毛果杨(XP_002313726.1)的同源性较高;PLC2属于PI-PLCc_GDPD_SF超家族,无O-糖基化位点,无二硫键,无跨膜区和信号肽,有16个磷酸化位点。[结论]对PLC2基因/蛋白的各级结构及功能进行预测,为下一步试验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白杨 磷酸肌醇特异性磷脂酶C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