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白落叶松家系碳含量遗传变异与高固碳家系选择 被引量:10
1
作者 贾庆彬 张含国 +2 位作者 王美玲 朱航勇 刘灵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9-33,共5页
以黑龙江省林口县青山林场24年生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自由授粉家系子代测定林为研究对象,对生长、材性、树干生物量、碳储量等性状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相关分析,以估算遗传力与遗传增益,筛选出生长优良、固碳能力强的家系。结... 以黑龙江省林口县青山林场24年生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自由授粉家系子代测定林为研究对象,对生长、材性、树干生物量、碳储量等性状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相关分析,以估算遗传力与遗传增益,筛选出生长优良、固碳能力强的家系。结果显示:材积、树干生物量、碳储量存在较大变异,变异系数分别为24.9%、25.8%、27.8%;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671、0.639、0.634,受中等强度的遗传控制;材性性状与含碳率变异相对较小,其中,木材密度为8.65%、含碳率为2.58%。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碳储量与生长性状、主干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通过方差分析与Duncan法多重比较,最终选择出73-46、73-49、73-11、73-14这4个家系为高固碳能力家系。4个家系单株碳储量平均值为29.06 kg,高出家系总平均值57.05%,高出对照CK与种长混分别为130.46%、58.33%,高出碳储量最小的73-45家系190.86%。以现有试验林为标准,若选择73-14家系,则每公顷固碳量比试验林高70.88%,比利用碳储量最小的73-45家系造林每公顷固碳量高出2.1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 生长性状 碳含量 遗传变异 家系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东部樟子松幼林生长与立地因子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沈海龙 崔晓坤 +1 位作者 孙海龙 赵德海 《森林工程》 2020年第3期12-20,68,共10页
为了解东北东部山地引种区樟子松人工幼林生长与立地因子的关系,采用样地调查和平均木与优势木解析方法,调查和收集样地与解析木资料,利用数量化理论I计算各立地因子得分值,并检测生长指标与立地因子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 为了解东北东部山地引种区樟子松人工幼林生长与立地因子的关系,采用样地调查和平均木与优势木解析方法,调查和收集样地与解析木资料,利用数量化理论I计算各立地因子得分值,并检测生长指标与立地因子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不同地区的主导立地因子有所不同,影响小兴安岭南部引种区樟子松生长的主导立地因子是坡位、坡度和土层厚度,而张广才岭西坡的主导立地因子是土层厚度;张广才岭东坡的是坡度和黑土层厚度;长白山地以土层厚度和坡度为主导因子,大黑山南部以坡度为主导因子,大黑山北部以坡位为主导因子。综合本研究和相关研究结果可推出结论:土层厚度是影响东北东部山地引种区樟子松人工幼林生长发育的主导因子,凡能增加土层厚度的坡度、坡向和坡位都有利于樟子松林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人工幼林 生长指标 立地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苇河青山林木良种基地优异种质资源评价 被引量:6
3
作者 王金国 闫朝福 +3 位作者 张含国 张磊 王茜 李希才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5-29,45,共6页
通过对苇河林业局青山良种基地红松(Pinus koraiensis)、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沙松(Abies holophylla)、紫椴(Tilia amurensis)、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6个树种生长和适应性的... 通过对苇河林业局青山良种基地红松(Pinus koraiensis)、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沙松(Abies holophylla)、紫椴(Tilia amurensis)、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6个树种生长和适应性的调查分析,摸清了种子园、子代测定林和收集区的资源状况,为良种基地的提档升级和种苗管理机构的科学管理提供了基础资料。287个种子园无性系全部保存,单株平均保存率为82.4%,无性系内分株全部成活的无性系占总数的23.7%;在298个收集区的无性系中,33个无性系全部死亡,平均单株保存率为68.9%,应补充新的种质资源;180个优树子代林家系中所有家系都已保存,平均保存率为53.6%,保存状况较差,应加强资源管理。种子园无性系、子代林家系生长性状存在较大的变异,为家系间、家系内及无性系的选择打下了基础。种子园无性系树高、胸径和材积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24.9%、37.5%和73.2%,子代林家系的树高、胸径和材积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18.9%、29.0%、60.0%。通过无性系、家系生长与适应性的研究,从267个无性系中筛选出长白落叶松459、沙松43、水曲柳81056号3个优异种质资源,其保存率100%超过无性系均值的24.3%,材积超过均值的82.1%;从180个家系中筛选出紫椴085、水曲柳89071号2个优异种质资源,其保存率85.4%超过家系均值的24.4%,材积超过当地生产对照的3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种基地 种质资源 适应性 生长性状 评价与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种落叶松家系遗传变异及多点稳定性 被引量:12
4
作者 缪小飞 张含国 +3 位作者 侯丹 孙英豪 郝俊飞 徐开源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8,共8页
以13年生4个地点杂种落叶松家系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并结合4~10年生的生长性状进行变异分析、方差分析、稳定性分析、相关分析及育种值估算等,选择出生长迅速、适应性强及稳定性好的家系。结果表明:树高、胸径及材积性状存在丰富的变异,... 以13年生4个地点杂种落叶松家系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并结合4~10年生的生长性状进行变异分析、方差分析、稳定性分析、相关分析及育种值估算等,选择出生长迅速、适应性强及稳定性好的家系。结果表明:树高、胸径及材积性状存在丰富的变异,变异系数依次为14.65%、21.55%及47.32%;随着树龄的增长,树高及胸径变异系数基本呈现递减的趋势。树高、胸径及材积性状在家系水平上达到极显著的差异,遗传力依次为89.48%、86.27%及88.08%,属强度遗传,在10%入选率时遗传增益依次为23.57%、34.29%及75.75%。按13年生材积评选,日12×兴9、日11×兴2、兴10×日13及日3×兴9为适应4个地点的稳定性家系,比平均材积多11.22%。4个地点家系树高及材积育种值皆排在前列的家系有兴5×兴9、日5×兴9、日5×长78-3及日5×长77-3。4年生起树高与其他树龄树高、胸径及材积都达到极显著相关水平; 6年生起胸径与其他树龄生长性状都达到极显著相关水平,且3种相关分析方法所得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种落叶松 生长性状 遗传变异 稳定性分析 育种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年生长白落叶松高生长遗传变异与多点稳定性 被引量:9
5
作者 孙英豪 张含国 +2 位作者 郝俊飞 侯丹 缪小飞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7,共7页
选择黑龙江、辽宁、内蒙古5个试验点对57个长白落叶松家系进行生长量测定,摸索其变异规律,通过变异分析、稳定性分析、育种值分析,初步筛选优良家系。结果表明:家系间存在丰富的变异,家系CH309、HG36、LK450变异较大,均值为34.68%,家系C... 选择黑龙江、辽宁、内蒙古5个试验点对57个长白落叶松家系进行生长量测定,摸索其变异规律,通过变异分析、稳定性分析、育种值分析,初步筛选优良家系。结果表明:家系间存在丰富的变异,家系CH309、HG36、LK450变异较大,均值为34.68%,家系CH25、BS349和BS209变异较小,均值为25.88%。AMMI模型方差分析表明家系间、地点间以及家系与地点差异极显著,其方差分量分别为51.11%、41.65%和7.23%,分析得到LK555、LK450、LK286、LK221和CH264的稳定性较好,家系CH29、BS18、HG13、CH18、HG5在部分地区表现较好。AMMI模型比George模型及Shukla模型更适合评价苗期高生长稳定性。ASReml软件分析表明2株小区较32株小区得到更高的育种值,分析结果中HG22、CH27和HG45家系的育种值在各地点普遍较高,应重点观测。对家系综合分析,在高生长良好的家系中选择稳定性较高、育种值较高的家系,选择出家系LK122、NB186、LK299为优良家系,BS542、LK563、BS309、HG45和HG46为较好家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落叶松 多点试验 稳定性 ASReml软件 育种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桃楸不同种源及家系间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劲宏 李志新 +2 位作者 张含国 宋莉昕 杨岳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17,64,共10页
在黑龙江省宾县万人欢林场试验地,选择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种源试验林、家系试验林为研究对象,种源试验林试验种子来自黑龙江省15个种源地(以当地试验种子为对照)、家系试验林试验种子来自14个种源的133个胡桃楸半同胞家... 在黑龙江省宾县万人欢林场试验地,选择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种源试验林、家系试验林为研究对象,种源试验林试验种子来自黑龙江省15个种源地(以当地试验种子为对照)、家系试验林试验种子来自14个种源的133个胡桃楸半同胞家系(以当地试验种子为对照);种源、家系试验林均于2014年秋季播种,2016年春季定植,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种源试验林为1个小区(小区9~10株,4次重复)、家系试验林为5个小区(小区8~12株,4次重复),株行距均为3 m×4 m。分别于2019、2020、2021年11月份,对5~7年生胡桃楸种源、半同胞家系试验林的树高、胸径等性状进行每木测量,利用测量的3 a树高、胸径,计算2020年连年生长量、2021年连年生长量;以树高连年生长量、胸径连年生长量、家系遗传力、变异系数、种源现实增益、家系遗传增益为评价指标,采用方差分析、布雷津多性状综合评定法,分析胡桃楸种源与家系间生长性状遗传变异规律、遴选优良种源家系。结果表明:种源各年度间大部分性状在各变异来源间差异极显著,家系各年度各性状在各变异来源间差异极显著。种源树高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21.97%~38.79%、胸径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27.99%~36.47%,家系树高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24.23%~41.54%、胸径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30.08%~45.33%。家系各年度各性状遗传力的变化范围为0.79~0.90,其中7年生树高超过了0.90。利用多性状综合评价法,以20%的入选率进行优良种源、家系选择,初步选出3个优良种源(宾县大泉子、富锦、宝清)、27个优良家系;入选的3个种源,树高的现实增益为9.75%、胸径的现实增益为13.80%、树高连年生长量的现实增益为9.54%、胸径连年生长量的现实增益为8.50%;入选的27个优良家系,树高的遗传增益为11.84%、胸径的遗传增益为14.32%、树高连年生长量的遗传增益为8.84%、胸径连年生长量的遗传增益为6.39%。对胡桃楸的生长性状综合分析表明,在胡桃楸种源和家系间均存在丰富的变异,可以进行优良种源、家系的初步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桃楸 种源 家系 生长性状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楸无性系生理生化及光合指标的遗传变异及相关性 被引量:4
7
作者 王玮槐 李志新 +3 位作者 张含国 刘劲宏 代伟昭 石宝英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7,共7页
以1年生、5年生2个群体共11个核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无性系为研究对象,以生理生化指标、光合指标为评价指标,应用变异分析、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各性状在嫁接当年及进入结实初期(嫁接5 a)无性系的变化规律。结... 以1年生、5年生2个群体共11个核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无性系为研究对象,以生理生化指标、光合指标为评价指标,应用变异分析、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各性状在嫁接当年及进入结实初期(嫁接5 a)无性系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核桃楸无性系1年生,各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4.70%~52.09%(平均值29.31%),变异最小的是叶绿素相对吸光值,最大的是气孔导度。核桃楸无性系5年生,各性状的变异系数为6.30%~35.83%(平均为21.66%),比1年生变异减小,变异最小的是胞间CO_(2)摩尔分数,最大的是气孔导度。1年生、5年生的未结实群体,叶绿素相对吸光值平均值显著高于结实群体9.68%,净光合速率平均值显著低于结实群体7.80%。叶绿素相对吸光值、胞间CO_(2)摩尔分数早期和晚期一致性较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322、0.296,是早期与晚期相关性及早期选择的重要性状。叶绿素相对吸光值与结实量呈显著负相关,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均与结实量呈显著正相关;胞间CO_(2)摩尔分数与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绿素相对吸光值和胞间CO_(2)摩尔分数能够进行间接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楸 无性系 生理生化指标 光合指标 变异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帽儿山实验林场7年生转BpGH3.5白桦优良株系选择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腾 王楚 +1 位作者 王阳 姜静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共5页
以帽儿山实验林场营建的7年生转BpGH3.5基因白桦为材料,测定树高、胸径、材积等生长指标,同时结合造林保存率及干型通直度对参试株系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参试株系间在树高、胸径及材积等性状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 以帽儿山实验林场营建的7年生转BpGH3.5基因白桦为材料,测定树高、胸径、材积等生长指标,同时结合造林保存率及干型通直度对参试株系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参试株系间在树高、胸径及材积等性状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在树高方面,5 m或5 m以上转基因株系有12个株系,在胸径生长方面,大于群体均值的有20个转基因株系,树高、胸径及材积生长量大于群体均值的株系中转BpGH3.5反义链株系占85%以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根据Y值选出的11个优良株系也都是转BpGH3.5反义链白桦,表明BpGH3.5反义链导入白桦基因组后,通过干扰BpGH3.5的表达量,释放更多游离IAA进而提高白桦生长量。根据树干通直度及造林保存率选出树干通直、生长快的9个优良株系,入选株系的材积均值较群体均值提高53.33%,遗传增益为40.85%,这些入选株系是后续进行转BpGH3.5基因白桦环境释放试验的首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 转基因 BpGH3.5 优良株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林木良种基地种质资源构成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冯可乐 乔滨杰 +2 位作者 曹立为 郝俊飞 张含国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7-62,共6页
通过对黑龙江省林木良种基地50多年收集区、种子园、子代林的定植面积和无性系(家系)数量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良种基地科学管理和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结果显示,黑龙江省林木良种基地20世纪80年代营建面积和保存资源数量最多,2010... 通过对黑龙江省林木良种基地50多年收集区、种子园、子代林的定植面积和无性系(家系)数量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良种基地科学管理和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结果显示,黑龙江省林木良种基地20世纪80年代营建面积和保存资源数量最多,2010年之后阔叶树种增速较快。针叶树种面积和数量占有绝对优势,其中红松、落叶松和樟子松营建面积占比超过86%,保存资源数量占比超过88%。建成的各类种子园有1270.17 hm^(2),包含17859个无性系;子代林面积为342.46 hm^(2),除樟子松外其他树种营建面积较少,测定的亲本数量不够丰富,仅为10127个家系;收集区151.37 hm^(2),保存8805个无性系,较种子园少一倍有余。建议增加阔叶树种和其他新需求树种的营建力度;大力开展子代测定工作,增加不同地区不同性状种质资源的收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 收集区 种子园 子代林 种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记引物数量对白桦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双菁 刘莹莹 +2 位作者 魏敏静 杨传平 魏志刚 《防护林科技》 2016年第4期6-10,26,共6页
以帽儿山实验林场15个种源的白桦种源试验林300个样本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数量的SRAP引物对白桦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的影响做出分析,并提出标记引物确定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SRAP引物数量不影响白桦各种源间遗传参数的变化趋势,但随着... 以帽儿山实验林场15个种源的白桦种源试验林300个样本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数量的SRAP引物对白桦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的影响做出分析,并提出标记引物确定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SRAP引物数量不影响白桦各种源间遗传参数的变化趋势,但随着引物数量的增加,区分不同种源间遗传差异的能力随之提高,当SRAP引物数量为15对时,可探测到的多态位点百分率达98.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 标记引物数量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落叶松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及体细胞胚胎发生 被引量:31
11
作者 宋跃 甄成 +1 位作者 张含国 李淑娟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5-54,共10页
【目的】以长白落叶松的未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进行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增殖培养及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相关研究,揭示影响长白落叶松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关键因素,并探讨继代培养过程中添加不同种类、浓度的生长调节剂对胚性愈伤组织增殖... 【目的】以长白落叶松的未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进行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增殖培养及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相关研究,揭示影响长白落叶松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关键因素,并探讨继代培养过程中添加不同种类、浓度的生长调节剂对胚性愈伤组织增殖及体胚发生的影响。【方法】采集长白落叶松3个家系优良单株的种子,诱导胚性愈伤组织,比较外植体采集时间、家系、2,4-D浓度及基本培养基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诱导出的胚性愈伤组织继代于含不同种类、浓度生长调节剂的增殖培养基,通过体胚发生途径获得体细胞胚。选取发育正常的体胚进行萌发,待体胚生根后移栽。【结果】不同时间采集的未成熟合子胚,其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存在较大差别,授粉后63天的合子胚诱导率为5.61%,授粉后70天诱导率为22.35%,而授粉后80天未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长77-22’、‘长77-37’和‘长73-50’3个家系胚性愈伤组织的平均诱导率分别为6.69%,11.17%和3.11%;2,4-D浓度对长白落叶松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具有一定影响,在一定范围内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会随2,4-D浓度升高而升高,当其浓度为1.5 mg·L^(-1)时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高,达到11.11%,而当2,4-D浓度超过1.5 mg·L^(-1)时,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则开始下降;BM,MS,S培养基均能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其中,BM培养基的诱导率最高,S培养基的诱导率次之,MS培养基的诱导率最低。胚性愈伤组织在含2,4-D 0.3 mg·L^(-1)、6-BA0.1 mg·L^(-1)及KT 0.1 mg·L^(-1)的BM培养基上增殖15天可获得相对较多的胚性愈伤组织,增殖率为345.93%;在含2,4-D 1.5 mg·L^(-1)、6-BA 0.5 mg·L^(-1)及KT 0.5 mg·L^(-1)的BM培养基上培养14天,再经诱导可获得较多的体细胞胚胎,每克愈伤组织平均诱导179.87个体胚,并且这些体胚的萌发率及植株再生率相对较高,分别为75.00%,66.67%;再生植株移栽成活率为27.08%。【结论】不同长白落叶松家系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不同,散粉后70天的合子胚适合诱导胚性愈伤组织,基本培养基为BM,添加2,4-D 1.5 mg·L^(-1)。胚性愈伤组织长期继代在含高浓度生长调节剂的培养基上易丧失胚性,且增殖速度慢,但体胚的发生量及萌发率相对较高;适当降低生长调节剂浓度利于愈伤组织保持胚性及增殖,但体胚的发生量及体胚的萌发率有所下降;当培养基中生长调节剂浓度较低时,不利于愈伤组织的增殖,但仍能使其胚性长期保持;采用浓度为0.5 mg·L^(-1)的NAA代替0.15 mg·L^(-1)的2,4-D有助于胚性愈伤组织的增殖,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体胚的萌发率。因此,可根据不同阶段的培养目的,选择添加不同种类和浓度生长调节剂的增殖培养基进行继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落叶松 体胚诱导 胚性愈伤组织 体细胞胚胎 植株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楸种实性状变异规律及优良单株选择 被引量:18
12
作者 张海啸 李爱清 +2 位作者 张含国 张磊 张剑斌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共7页
对12个地点天然林中核桃楸果实超过100个的单株种实形态性状(包括种子质量、种仁质量、种壳厚、出仁率、三径均值等)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种子质量和种仁质量变异系数(分别为19.9%和20.4%)较大,种壳厚和出仁率变异系数(分别为13.58%... 对12个地点天然林中核桃楸果实超过100个的单株种实形态性状(包括种子质量、种仁质量、种壳厚、出仁率、三径均值等)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种子质量和种仁质量变异系数(分别为19.9%和20.4%)较大,种壳厚和出仁率变异系数(分别为13.58%和14.42%)中等,三径均值变异系数(8.42%)稍小。对各种源内的种仁质量与种子形态性状拟合,多数种源结果较理想。同时对种仁质量和出仁率分别与环境因子拟合,结果较理想(R2分别为90.71%和76.61%)。通过聚类分析和综合坐标法选出优良种源为三岔子、铁力、金山屯、亚布力,并通过综合坐标法选出各种源优良单株为BX1、BX3、BX13、BX30、BX25,DFH2、DFH9、DFH13、DFH26,DJC2、DJC5、DJC8、DJC13,JY7、JY9、JY14、JY21,LJ2、LJ7、LJ30、LJ8,WC2、WC3、WC4、WC7,HC1、HC7、HC16,HL1、HL10、HL15、HL26、HL14,JST1、JST4、JST24、JST27,YBL1、YBL5、YBL14、YBL16、YBL9,TL5、TL7、TL20、TL30、TL10,SC16、SC17、SC23、SC3、SC18。选择主要提高了出仁率、种仁质量和种壳厚这三个直接影响核桃楸品质的指标,各种源入选率在15%~25%,出仁率增益在5.81%~24.28%,种仁质量增益在5.19%~25.77%,种壳厚除东京城、临江、金山屯和亚布力外,其他种源增益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楸 种实性状 变异规律 单株选择 综合坐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年生落叶松白桦纯林与混交林林分生长量及生物量对比 被引量:17
13
作者 夏成财 刘忠玲 +1 位作者 王庆成 李开隆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3,共3页
采用标准地调查法研究了大兴安岭加格达奇林业局落叶松、白桦纯林和混交林生长、生物量指标。研究结果表明:落叶松、白桦人工天然混交林较落叶松人工纯林和白桦天然纯林具有较大幅度的增产效益。混交林中落叶松、白桦生长表现均优于各... 采用标准地调查法研究了大兴安岭加格达奇林业局落叶松、白桦纯林和混交林生长、生物量指标。研究结果表明:落叶松、白桦人工天然混交林较落叶松人工纯林和白桦天然纯林具有较大幅度的增产效益。混交林中落叶松、白桦生长表现均优于各自纯林,平均树高分别高出15.1%和20.5%,平均胸径分别高出8.0%和2.3%,平均单株材积分别增加11.5%和15.8%,林分总蓄积量分别增加14.7%和12.3%。混交林中乔木层生物量、干材生物量和枝叶生物量均显著高于落叶松纯林和白桦纯林,全林生物量也较落叶松纯林和白桦纯林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 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混交林 生长 产量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落叶松半同胞子代测定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尹绍鹏 赵国辉 +5 位作者 夏辉 孙晓阳 潘艳艳 王福维 李树春 赵曦阳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3-68,共6页
以吉林省四平市种子园内58个长白落叶松半同胞家系及2个对照为材料,对10年生树高、胸径和材积进行调查,计算不同家系间的遗传变异参数。结果表明:不同区组间、不同家系间树高、胸径和材积差异均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其中树高最高的... 以吉林省四平市种子园内58个长白落叶松半同胞家系及2个对照为材料,对10年生树高、胸径和材积进行调查,计算不同家系间的遗传变异参数。结果表明:不同区组间、不同家系间树高、胸径和材积差异均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其中树高最高的家系是L挑,达到5.40 m,最低的家系是L56,为3.71 m;胸径最大的家系为家系L64和L13,均达到6.60 cm,最小的家系是L56,为3.05 am;材积最高的家系是k,达0.012 m2,最低的家系是L50,为0.003 113m。树高、胸径、材积变异系数分别达到18.46%、32.73%和61.57%,单株遗传力为0.103~0.192,属于中等遗传力。其中家系k、L64、L13、L78、L30和L14平均树高、胸径和材积遗传增益分别为8.76%、16.04%和30.08%,分别比对照LS高4.80%、8.42%和11.11%,分别比对照LS高38.22%、77.70%和213.99%,可作为早期优良家系的选择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 半同胞 遗传力 遗传增益 优良家系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曲柳优树子代测定与家系选育技术 被引量:14
15
作者 郭睿达 曾凡锁 +5 位作者 詹亚光 李博 何之龙 张桂芹 姚盛智 魏志刚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6,共6页
综合生长性状和生物量性状,对黑龙江省伊春市带岭区试验点的53个家系9年生水曲柳表型优树进行子代变异分析,深入探讨了水曲柳家系选育技术。结果表明:水曲柳家系间的树高、胸径、地径和材积的差异均极显著;家系间的树高、胸径、地径和... 综合生长性状和生物量性状,对黑龙江省伊春市带岭区试验点的53个家系9年生水曲柳表型优树进行子代变异分析,深入探讨了水曲柳家系选育技术。结果表明:水曲柳家系间的树高、胸径、地径和材积的差异均极显著;家系间的树高、胸径、地径和材积的变异幅度均比较大;材积的家系遗传力、遗传变异系数和遗传增益均高于其他生长性状,材积的家系遗传力为69.24%,遗传变异系数为38.98%,遗传增益为23.45%。从54个家系(包括当地对照种源)中按生长量高中低选取10个家系30个单株(包括当地水曲柳对照株)用于生物量分析和建立生物量与生长量的回归方程,进而得到其他参试家系的生物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家系间生物量差异极显著;生物量性状的家系遗传力(71.65%)、遗传变异系数(38.51%)、遗传增益(21.06%)均比较大。以生长量、生物量为指标对参试家系进行选择的结果有较高的一致性。本试验分别选出了10个生长性状优良和10个生物量性状优良的家系,并进一步选出9个生长性状和生物量性状均优的家系,其树高生长量高于对照31.05%~59.82%,其材积生长量高于对照75.22%~246.08%,生物量超过当地对照的17.76%~176.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曲柳 优树 家系选育 生长性状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对白桦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24
16
作者 徐焕文 刘宇 +1 位作者 姜静 刘桂丰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1-26,共6页
通过对白桦在盐胁迫下的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进行测定,研究其耐盐能力,为在白桦中筛选耐盐家系提供依据。以6个半同胞家系的桦树为试验材料,采用0.4%Na Cl漫灌的方法,每3 d胁迫1次,研究盐胁迫下白桦叶片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 通过对白桦在盐胁迫下的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进行测定,研究其耐盐能力,为在白桦中筛选耐盐家系提供依据。以6个半同胞家系的桦树为试验材料,采用0.4%Na Cl漫灌的方法,每3 d胁迫1次,研究盐胁迫下白桦叶片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盐胁迫下叶绿素相对含量随胁迫时间延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净光合速率则为下降的趋势,其有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2方面因素的影响;各家系的叶片荧光参数Fv/Fm随胁迫时间延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φPSⅡ和q P均为下降的趋势,q N保持不变或波动较大。根据盐胁迫试验得出结论,MP1和MP2家系的叶绿素相对含量高且变化幅度小,净光合速率、Fv/Fm、PSⅡ和q P降低幅度小,q N保持稳定,因此,MP1和MP2为耐盐性强的家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 光合特性 叶绿素荧光参数 盐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桦三倍体制种园中各家系种子活力比较 被引量:14
17
作者 徐焕文 刘宇 +3 位作者 李雅婧 滕文华 姜静 赵曦阳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3年第5期34-39,共6页
种子活力能够预测出苗率和幼苗生长潜势,可作为林木种子园母树评价的重要指标。以白桦三倍体制种园中15个三倍体家系及1个二倍体对照为试材,开展家系间种子活力及幼苗生长特性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种子千粒质量、主要活力指标及活力指... 种子活力能够预测出苗率和幼苗生长潜势,可作为林木种子园母树评价的重要指标。以白桦三倍体制种园中15个三倍体家系及1个二倍体对照为试材,开展家系间种子活力及幼苗生长特性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种子千粒质量、主要活力指标及活力指数等7个指标在不同家系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sig.<0.01);根据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幼苗健壮率等7个指标,采用模糊数学中隶属函数值的方法,对参试家系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是排在二倍体对照家系前的只有3个三倍体家系,初步确定这3个家系的采种母树为改建三倍体制种园的首选母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 制种园 三倍体 二倍体 种子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NAC7转录因子基因应答盐胁迫表达 被引量:11
18
作者 张雪梅 姚文静 +2 位作者 赵凯 姜廷波 周博如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9,13,共5页
从小黑杨中克隆915 bp的NAC7转录因子基因(Potri.007G099400.1)cDNA,其编码304氨基酸,该蛋白属热稳定性较高的亲水性蛋白。用RT-qPCR分析杨树盐胁迫条件下NAC7基因表达情况,表明该基因对盐胁迫具有应答反应,且基因主要在根部表达。克隆... 从小黑杨中克隆915 bp的NAC7转录因子基因(Potri.007G099400.1)cDNA,其编码304氨基酸,该蛋白属热稳定性较高的亲水性蛋白。用RT-qPCR分析杨树盐胁迫条件下NAC7基因表达情况,表明该基因对盐胁迫具有应答反应,且基因主要在根部表达。克隆获得1 062 bp的NAC7基因启动子DNA序列,其中含有许多胁迫应答元件,其驱动的GUS报告基因主要集中在根中表达,而在茎和叶中的表达很少,这个结果与NAC7基因表达进行RT-qPCR分析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黑杨 基因表达 启动子 转录因子 盐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叶松胚性愈伤组织悬浮培养体系的优化 被引量:7
19
作者 宋跃 李淑娟 +4 位作者 张含国 白晓明 毕显禹 董实伟 董昊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46-154,共9页
【目的】以落叶松胚性系为研究对象,建立和优化适合落叶松胚性愈伤组织增殖的悬浮培养体系,在此基础上对悬浮组织进行体细胞胚的成熟诱导。旨在为实现落叶松胚性愈伤组织的快速增殖及体细胞胚的规模化繁育奠定基础。【方法】对已诱导获... 【目的】以落叶松胚性系为研究对象,建立和优化适合落叶松胚性愈伤组织增殖的悬浮培养体系,在此基础上对悬浮组织进行体细胞胚的成熟诱导。旨在为实现落叶松胚性愈伤组织的快速增殖及体细胞胚的规模化繁育奠定基础。【方法】对已诱导获得的长白落叶松、兴安×日本杂种落叶松及日本×长白杂种落叶松胚性愈伤组织进行继代培养,取新鲜增殖的组织进行悬浮培养。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胚性愈伤组织的增殖量及增殖率为响应值对悬浮培养条件进行筛选和优化,并对选出的最适培养条件进行验证。以悬浮增殖的胚性组织进行体细胞胚成熟培养,统计体胚发生量。【结果】在落叶松胚性愈伤组织的悬浮培养过程中,接种量、震荡强度及培养时间对胚性组织增殖具有显著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落叶松胚性组织的增殖量及增殖率随初始接种量的增加而降低,随震荡强度的升高呈先增加后下降,而随培养周期的延长而增加。以4 g·L^(-1)接种于含2,4-D 0.15 mg·L^(-1)、6-BA 0.05 mg·L^(-1)及KT 0.05 mg·L^(-1)的BM培养基(SCM),在120 r·min^(-1)避光条件下悬浮培养,3个落叶松胚性系的胚性组织均能快速、稳定地增殖,培养15天的增殖率分别为2 569.42%、4 189.96%及3 001.67%,表现出较明显的种间差异。成熟培养方式对落叶松胚性悬浮组织的体胚发生量影响极显著(P=0.000)。悬浮培养获得的胚性组织接种到含琼脂6.0g·L^(-1)的固体增殖培养基(PCM)上继代15天后,转接到添加肌醇10 g·L^(-1)且无生长调节剂的1/4BM过渡培养基(TCM)上培养14天,再转入含有ABA 20 mg·L^(-1)、Ag NO35 mg·L^(-1)、PEG400080 g·L^(-1)的体胚成熟培养基上培养8周,体胚发生量显著提高(P=0.000)。在此条件下,3个落叶松胚性系OO-A1、GK-F1及KO-H的体胚发生量分别为(101.69±11.19)、(93.09±9.34)及(5.78±1.47)个·g^(-1)。【结论】悬浮培养能在短期内获得大量分散均匀、质量较高的落叶松胚性愈伤组织,且不会影响体细胞胚的发生和成熟。在BM液体培养基(SCM)中,接种量为4 g·L^(-1)、震荡强度为120 r·min^(-1)、暗培养15天,落叶松胚性组织的鲜质量可增加26.99~42.90倍。悬浮培养获得的胚性组织经固体增殖培养基(PCM)继代15天及过渡培养基(TCM)预培养14天后,再进行体胚成熟诱导可明显提高其体胚发生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 长白落叶松 杂种落叶松 胚性愈伤组织 体细胞胚发生 悬浮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种落叶松家系变异分析与优良家系选择 被引量:10
20
作者 贾庆彬 张含国 +1 位作者 张磊 张海啸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7,共7页
以黑龙江省龙江县错海林场10年生杂种落叶松家系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对生长与材性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杂种落叶松家系生长性状存在较丰富的变异,材性性状变异相对较小,其中,日12×兴9、日3×兴2、兴10×日13和兴12... 以黑龙江省龙江县错海林场10年生杂种落叶松家系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对生长与材性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杂种落叶松家系生长性状存在较丰富的变异,材性性状变异相对较小,其中,日12×兴9、日3×兴2、兴10×日13和兴12×兴2这4个家系变异较大。利用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等方法对杂种落叶松家系间差异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生长性状家系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日5×兴9、日12×兴9、兴7×日77-2、日11×兴2这4个家系相比其它家系表现优异,树高方面,4个家系的平均值比总平均值高出9.32%,高出对照为22.86%,生长最快的日5×兴9家系比生长较慢的日3×长51家系高出21.64%,高出家系总平均值15.22%,高出对照为29.49%。胸径方面:4个家系的平均值比总平均值高出10.23%,高出对照为26.34%,生长最快的日5×兴9家系比生长较慢的日5×兴12家系高出24.67%,高出家系总平均值17.42%,高出对照为34.59%。木材密度方面,兴9×日76-2、日5×长78-3、日5×兴9、日11×兴2这4个家系表现较好,与其它多数家系存在差别,4个家系的平均值比总平均值高出11.79%,高出对照为11.98%,木材密度最大的的兴9×日76-2家系比密度较小的兴10×日13家系高出55.27%,高出家系总平均值15.18%,高出对照为15.33%,结合生长与材性性状分析结果,最终选择日5×兴9、日11×兴2这2个家系为杂种落叶松优良家系,家系遗传力为树高0.632,胸径0.807,木材密度0.460,遗传增益为树高0.139 5,胸径0.237 3,木材密度0.244 3。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木材密度与生长性状表现为正相关,纤维素质量分数与其它多数性状均表现为正相关,与木材密度相关达到显著水平,生长性状早晚相关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种落叶松 变异分析 家系选择 相关分析 高生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