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林州食管癌家族史阳性患者比较基因组杂交特征 被引量:3
1
作者 常志伟 王立东 +8 位作者 秦艳茹 李苹娟 范宗民 郭涛 宋昕 王苒 李吉林 常志军 何欣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66-1169,共4页
目的探讨河南食管癌高发区食管癌家族史阳性患者基因组变化特征。方法应用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分析13例食管癌家族史阳性和32例食管癌家族史阴性患者染色体基因组变化。结果10q染色体部位DNA拷贝数扩增在食管癌家族史阳性患者为23%(3/13... 目的探讨河南食管癌高发区食管癌家族史阳性患者基因组变化特征。方法应用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分析13例食管癌家族史阳性和32例食管癌家族史阴性患者染色体基因组变化。结果10q染色体部位DNA拷贝数扩增在食管癌家族史阳性患者为23%(3/13)而食管癌家族史阴性患者中无发生(P<0.05)。15q染色体部位DNA拷贝数丢失在食管癌家族史阳性为38%(5/13),明显高于食管癌家族史阴性的6%(2/32)(P<0.05)。3q、8q、7p、5p等染色体部位DNA拷贝数增加和3p、19q、9q等染色体部位DNA拷贝数丢失在食管癌家族史阳性和阴性患者中发生率均超过20%(P>0.05)。结论10q、15q可能存在与食管癌遗传高易感性相关的关键基因,而3q、8q、7p、5p、3p、19q、9q等可能存在与环境因素相关的食管癌关键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比较基因组杂交 遗传易感性 家族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长治林州移民与河南林州居民食管、贲门和胃窦内镜病理结果比较 被引量:6
2
作者 王立东 刘宾 +35 位作者 冯常炜 张延瑞 张彦霞 李苹娟 常扶保 李吉林 高福生 冯笑山 高珊珊 何欣 范宗民 狄霞 吴会芳 焦新英 常志伟 王俊宽 刘小莉 邵珊 吕晓东 王苒 孙哲 周建伟 江亚南 杜芳 郭涛 李琮宇 刘卫娜 秦豫培 王能超 李韶华 周丽 温巍 张广平 郐大余 樊宇靖 杜娴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比较分析河南食管癌高发区林州居民和山西长治的林州移民食管、贲门和胃窦内镜病理结果,进一步了解遗传和环境因素对食管和贲门癌变的影响。方法:从移居到山西长治100a的林州移民村中选择1个自然村并在河南林州选择1个与移民迁居... 目的:比较分析河南食管癌高发区林州居民和山西长治的林州移民食管、贲门和胃窦内镜病理结果,进一步了解遗传和环境因素对食管和贲门癌变的影响。方法:从移居到山西长治100a的林州移民村中选择1个自然村并在河南林州选择1个与移民迁居前相近的自然村作为调查现场,随机对该2个自然村中30岁以上的居民进行食管/胃内镜检查和黏膜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①食管:移民村食管中段基底细胞过度增生(BCH)检出率高于林州居民(38%vs28%,P<0.05);②贲门:移民村慢性浅表性贲门炎(CSG)、不典型增生(DYS)和肠上皮化生(IM)的检出率均高于林州居民(P<0.05),但两地区慢性萎缩性贲门炎(CAG)和贲门腺癌(GCA)的检出率相似(P>0.05);③胃窦:移民村胃窦部DYS和IM检出率均高于林州居民(P<0.05),但2地区胃窦部CSG、CAG和GCA检出率均相似(P>0.05)。结论:林州居民移民到山西长治100a后,自然人群食管癌和贲门癌检出率、食管重度癌前病变检出率仍与林州原住地居民相似,而移民贲门和胃窦部重度癌前病变检出率均高于林州居民。环境和时间变化均未明显影响食管和贲门癌前病变和癌的发生率,提示遗传因素在其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贲门 癌前病变 移民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变过程中肿瘤相关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27
3
作者 王立东 任景丽 +15 位作者 宋昕 申秋 郭涛 杜娴娟 李吉林 范宗民 秦豫培 郭军辉 樊慧 冯常炜 张延瑞 刘宾 李江曼 常志伟 常扶保 周福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观察河南省食管癌高发区居民正常食管、癌前病变和癌组织中肿瘤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该地区居民食管癌变多阶段演进的分子基础。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来自河南省食管癌高发区居民的正常食管(1400例)、癌前病变(基底细胞... 目的:观察河南省食管癌高发区居民正常食管、癌前病变和癌组织中肿瘤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该地区居民食管癌变多阶段演进的分子基础。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来自河南省食管癌高发区居民的正常食管(1400例)、癌前病变(基底细胞过度增生1679例,不典型增生826例,原位癌380例)和癌组织(鳞状细胞癌2788例)中65种肿瘤相关蛋白进行检测,对阳性表达频率及其与病变进展关系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随病变程度加重,P53、Rb、RARβ、TGF-β1、Survivin、Bcl-2、C-myc、MDM2、Id-1、NF-kβp50、polβ、P40、EGFR、sPLA2-Ⅱ A等14种蛋白表达升高,而P62、Koc、CyclinB1、IMP1、P21WAF1、XPC、MGMT、P16等8种蛋白表达下降。结论:上述蛋白有可能成为高危人群预警和早期发现的一组重要候选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癌 蛋白表达 癌前病变 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贲门癌高发区贲门癌发生部位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立东 李吉林 +14 位作者 张彦霞 焦新英 王俊宽 杜娴娟 吴会芳 范宗民 何欣 宋昕 申秋 樊慧 高姗姗 常扶保 常智慧 吴爱群 邢国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89-393,共5页
目的:分析河南贲门癌高发区贲门癌发生部位及其年龄和性别分布特征,加深对贲门癌,食管/贲门交界部腺癌以及食管下段原发性腺癌分类和分型的认识。方法:以食管鳞状上皮和贲门柱状上皮交界部的齿状线为参照,将贲门癌区分为4种类型A型肿... 目的:分析河南贲门癌高发区贲门癌发生部位及其年龄和性别分布特征,加深对贲门癌,食管/贲门交界部腺癌以及食管下段原发性腺癌分类和分型的认识。方法:以食管鳞状上皮和贲门柱状上皮交界部的齿状线为参照,将贲门癌区分为4种类型A型肿瘤全部位于齿状线下方;B型肿瘤2/3位于齿状线下方;C型肿瘤1/2位于齿状线下方;D型肿瘤1/3位于齿状线下方。分析比较河南贲门癌高发区595例贲门癌患者肿瘤发生部位的分布特征。结果:595例贲门癌患者中,男女性比例为3.5∶1。男性和女性贲门癌发生部位均以A型和B型为主(〉95%),高于C型和D型(P〈0.05)。青年贲门癌患者以A型为主(78%),高于中老年患者(P〈0.05)。除男性和女性30-年龄段A型多于B型(P〈0.05),女性60-年龄段B型多于A型(P〈0.05)外,其余男性和女性各年龄段A型和B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河南贲门癌高发区贲门癌95%以上属A型和B型,主要发生于解剖学贲门部位,与西方国家食管/贲门交界部腺癌发生部位明显不同,建议将贲门癌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癌 高发区 发生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贲门双源癌与单发食管癌和贲门癌基因组与蛋白质组对比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立东 郭军辉 +15 位作者 宋昕 冯笑山 郭涛 申秋 袁翎 李学民 刘卫娜 李苹娟 常扶保 李吉林 焦新英 范宗民 尹艳春 杜娴娟 樊慧 王苒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对食管贲门双源癌和单发食管癌及单发贲门癌患者血清蛋白质组和癌组织基因变化差异进行分析,筛选食管癌、贲门癌关键候选蛋白和基因。方法:采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与比较基因组杂交(CGH)技术分析... 目的:对食管贲门双源癌和单发食管癌及单发贲门癌患者血清蛋白质组和癌组织基因变化差异进行分析,筛选食管癌、贲门癌关键候选蛋白和基因。方法:采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与比较基因组杂交(CGH)技术分析比较食管贲门双源癌(4例)和单发食管癌(107例)、单发贲门癌(86例)患者血清蛋白质组和癌组织全基因组。结果:根据SELDI-TOF-MS蛋白质组所筛选的候选蛋白与CGH所筛选的基因进行一致性对比分析发现:双源癌中食管癌血清蛋白质组和癌组织CGH变异基因位点相一致的蛋白有14种(52%,11/21);双源癌中贲门癌与单发贲门癌位点相一致的蛋白有2种(Beta-defensin 123,GARP);双源癌、单发贲门癌和单发食管癌3者相一致的蛋白有1种(sPLA2-ⅡA)。结论:所发现的基因变异位点与蛋白质组候选蛋白对比相一致的17种蛋白可能是食管和贲门癌变关键候选蛋白和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贲门双源癌 蛋白质组 比较基因组杂交 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治疗进展期食管鳞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宋敏 李磊 +5 位作者 常志伟 薄志广 常志军 杨广义 王静 畅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1669-1671,共3页
目的观察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治疗进展期食管鳞癌的疗效。方法 2007-05-20—2009-05-20共入组进展期食管鳞癌患者46例,采用伊立替康75 mg/m2,持续静脉滴注90 min,第1、8天;顺铂25 mg/m2,静脉滴注,第1~3天;21 d为1个周期;至少完成2个周期... 目的观察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治疗进展期食管鳞癌的疗效。方法 2007-05-20—2009-05-20共入组进展期食管鳞癌患者46例,采用伊立替康75 mg/m2,持续静脉滴注90 min,第1、8天;顺铂25 mg/m2,静脉滴注,第1~3天;21 d为1个周期;至少完成2个周期化疗者方可评价疗效。结果本组46例患者共完成188个化疗周期,在可评价疗效的45例患者中,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16例,稳定13例,进展11例,有效率为46.7%(21/45),疾病控制率为75.6%(34/45);1年生存率为20.0%(9/45),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5.0个月〔95%CI(3.9,6.1)〕,中位生存时间为9.0个月〔95%CI(8.3,9.7)〕;化疗主要毒副作用为腹泻、脱发、恶心、血小板减少、粒细胞减少、呕吐等。结论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治疗进展期食管鳞癌疗效确切,安全性及患者依从性好,可作为进展期食管鳞癌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立替康 顺铂 食管肿瘤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贲门癌和癌前病变组织中IMP1蛋白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4
7
作者 杜芳 王立东 +16 位作者 焦新英 孙哲 高珊珊 范宗民 何欣 郭涛 齐义军 余炜伟 王智卿 江亚南 常志伟 李吉林 常扶保 郭花芹 尹艳春 牛牧 李江曼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25-428,共4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IMP1在食管癌和贲门癌及癌前病变组织的表达变化特征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123例食管和贲门癌及癌前病变组织IMP1蛋白的表达状况和特征。结果食管:IMP1在正常鳞状上皮组织...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IMP1在食管癌和贲门癌及癌前病变组织的表达变化特征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123例食管和贲门癌及癌前病变组织IMP1蛋白的表达状况和特征。结果食管:IMP1在正常鳞状上皮组织表达最高(100%),并随病变进展,阳性表达率呈下降趋势,正常食管上皮与基底细胞过度增生(BCH,91·67%)、不典型增生(DYS,85·71%)和鳞状细胞癌(SCC,83·33%)之间差有异显著性(P<0·05),且BCH与SCC之间阳性表达率差异明显(P<0·05)。贲门:IMP1在各级病变组织均有不同程度表达,不典型增生组织(DYS,83·33%%)阳性率最高,表达最低是慢性萎缩性贲门炎组织(CAG,54·55%),DYS与正常贲门腺上皮(61·11%)、CAG和贲门腺癌(GCA,61·90%)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IMP1表达率与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IMP1蛋白表达变化是食管癌、贲门癌和癌前病变组织常见的分子事件,可能在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癌变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贲门肿瘤 鳞状细胞癌 腺癌 癌前病变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切除淋巴结数和转移淋巴结数对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伍玥 董金成 +7 位作者 户彦龙 常扶保 原超 李江曼 王苒 冯笑山 张延瑞 王立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2-155,共4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手术切除淋巴结数和转移数对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或)电话随访,收集1976年至2002年来自于食管癌高发区、单纯行手术治疗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淋巴结切除数量、转移数及生存状况资料,随访共1573例,随访... 目的:探讨食管癌手术切除淋巴结数和转移数对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或)电话随访,收集1976年至2002年来自于食管癌高发区、单纯行手术治疗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淋巴结切除数量、转移数及生存状况资料,随访共1573例,随访期均超过10a,评估淋巴结切除数量和转移数量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将1573例按淋巴结切除数1~6、7~12、≥13枚分组,3组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79,P<0.001);将1573例按淋巴结转移数0、1~2、3~6、≥7枚分组,4组Kaplan-Meier生存曲线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180.182,P<0.001)。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了性别、浸润深度、分化程度等因素后,淋巴结切除数量增加仍是预后的保护性因素,淋巴结转移数量增加则会明显降低生存期(P<0.001)。结论:淋巴结转移数量增加是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差的主要因素,术中淋巴结切除数量增加是改善预后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淋巴结 切除 转移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切除标本离体前后及固定后的收缩变化 被引量:3
9
作者 申秋 王立东 +9 位作者 常扶保 李吉林 宋昕 任景丽 范宗民 郭军辉 杨杰智 申芳芳 袁艺 路勤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观察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大标本离体前后和固定后的收缩变化规律,计算其离体后和固定后的收缩率,为光镜下贲门部位组织结构和范围测量奠定基础。方法:分别测量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切除大标本(不包括癌组织)离体前、后和固定后其长度... 目的:观察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大标本离体前后和固定后的收缩变化规律,计算其离体后和固定后的收缩率,为光镜下贲门部位组织结构和范围测量奠定基础。方法:分别测量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切除大标本(不包括癌组织)离体前、后和固定后其长度收缩变化,计算收缩率。结果:①食管离体后的新鲜组织和固定后组织的收缩率分别为42%和31%。②贲门离体后的新鲜组织和固定后组织的收缩率分别为32%和24%。③食管和贲门组织总收缩率分别为64%和49%(P<0.05)。结论:食管和贲门组织在离体后和固定后都发生了显著的收缩变化。不同时期的收缩率不同。食管较之贲门组织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状态下有更明显的收缩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缩率 食管肿瘤 贲门肿瘤 手术切除 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高发区同卵双胞胎食管、贲门和胃窦活检组织病理比较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广平 王立东 +15 位作者 冯常炜 樊慧 李吉林 张延瑞 王晗晶 高社干 郭涛 周胜理 范宗民 岳文彬 崔娟 焦新英 周福有 常扶保 宋昕 宋爽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河南省食管癌高发区同卵双胞胎成员食管、贲门和胃窦黏膜活检组织病理结果,探讨遗传和环境因素对食管和贲门癌变的影响。方法:对108对来自于河南省食管癌高发区的同卵双胞胎进行问卷调查,对其中22对自愿接受胃镜检查者进... 目的:比较分析河南省食管癌高发区同卵双胞胎成员食管、贲门和胃窦黏膜活检组织病理结果,探讨遗传和环境因素对食管和贲门癌变的影响。方法:对108对来自于河南省食管癌高发区的同卵双胞胎进行问卷调查,对其中22对自愿接受胃镜检查者进行黏膜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①108对同卵双胞胎中,共发现癌症13例,其中食管癌7例(均为男性,单发),食管癌发生率0.065%(7/108)。②接受胃镜检查的22对双胞胎中4例食管癌患者,1例胃癌患者,癌前病变3例,均为单发;18对未患癌患者中,3对慢性轻度食管炎和1对慢性浅表性胃炎为双发,其余14对所患疾病均为单发。结论:环境因素对食管癌变的影响远大于遗传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卵双胞胎 食管肿瘤 贲门肿瘤 癌前病变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卵双胞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7对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胜理 王立东 +12 位作者 岳文彬 崔娟 申芳芳 宋爽 周福有 王建坡 常扶保 库建伟 王海艳 王晗晶 黄佳 刘敏 陈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3-125,共3页
关键词 同卵双胞胎 食管鳞状细胞癌 P53 增殖细胞核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5至2021年河南省食管癌高发区早期食管癌占比变化趋势 被引量:5
12
作者 宋昕 韩文莉 +19 位作者 胡景峰 钟侃 马琳琳 王苒 周福有 王献增 高文俊 郭威 李爱丽 郭贵周 刘志才 李吉林 焦新英 常扶保 常志军 范宗民 李贝 韩雪娜 伍玥 王立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45-448,共4页
目的:分析1995至2021年河南省食管癌高发区5家医院就诊病例中早期食管癌占比的变化,了解高发区食管癌的防治效果。方法:对来自河南省食管癌高发区27 a间5家医院收治且有明确病理诊断的127249例食管癌病例中早期癌占比进行Joinpoint回归... 目的:分析1995至2021年河南省食管癌高发区5家医院就诊病例中早期食管癌占比的变化,了解高发区食管癌的防治效果。方法:对来自河南省食管癌高发区27 a间5家医院收治且有明确病理诊断的127249例食管癌病例中早期癌占比进行Joinpoint回归分析。结果:2009年食管癌病例数较1995年增加了2.4倍,而2009年至2021年病例数则逐年下降。Joinpoint分析结果显示,1995至2011年早期食管癌占比上升速度较慢,年度变化百分比(95%CI)为2.94%(1.53%~4.36%);2011年以后则上升速度增快,年度变化百分比(95%CI)为12.27%(9.27%~15.35%)。结论:食管癌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措施的推广使高发区食管癌病例数明显减少,早期癌检出率大幅度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早期癌 高发区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贲门癌家族史阳性患者比较基因组杂交变化特征
13
作者 常志伟 王立东 +8 位作者 秦艳茹 李苹娟 郭涛 李吉林 常志军 范宗民 何欣 王苒 宋昕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47-849,共3页
目的探讨河南食管贲门癌高发区贲门癌肿瘤家族史阳性/阴性患者基因组变化特征。方法应用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分析14例贲门癌家族史阳性和28例贲门癌肿瘤家族史阴性患者染色体基因组变化。结果贲门癌家族史阳性患者DNA拷贝数扩增高于阴性(... 目的探讨河南食管贲门癌高发区贲门癌肿瘤家族史阳性/阴性患者基因组变化特征。方法应用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分析14例贲门癌家族史阳性和28例贲门癌肿瘤家族史阴性患者染色体基因组变化。结果贲门癌家族史阳性患者DNA拷贝数扩增高于阴性(>20%)者的染色体部位为20p(FH+50%与FH-21%),5p(FH+50%与FH-18%),6q(FH+43%与FH-18%),16q(FH+36%与FH-14%);贲门癌家族史阳性患者DNA拷贝数丢失高于阴性(>20%)者为4q(FH+43%与FH-14%)(P>0.05)。1q、3q、6q/p、7p、8q、13q/p、20q/p染色体部位DNA拷贝数扩增和1p、17q/p、19p染色体部位DNA拷贝数丢失在贲门癌家族史阳性和阴性患者中均超过20%(P>0.05)。结论20p、5p、6q、16q、4q、17q、18q、9p、22q可能存在与贲门癌遗传高易感性相关的关键基因;而1q/p、3q、6q/p、7p、8q、13q/p、20q/p、17q/p、19p可能存在与环境因素相关的贲门癌关键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癌 比较基因组杂交 遗传易感性 家族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