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0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落叶松八齿小蠹综合防治的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于诚铭
张庆贺
+3 位作者
伍祥德
梁晓东
孙宝仁
张忠山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10,共10页
落叶松八齿小蠹(Ips subelongatus Motsch.)在黑龙江省桦南县一年2代,部分个体一年3代。一年中出现三次以聚集信息素——化学信息为中心的扬飞侵入寄主高峰期。其成灾规律是在自然、气候及经营等多种削弱林木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从倒木向...
落叶松八齿小蠹(Ips subelongatus Motsch.)在黑龙江省桦南县一年2代,部分个体一年3代。一年中出现三次以聚集信息素——化学信息为中心的扬飞侵入寄主高峰期。其成灾规律是在自然、气候及经营等多种削弱林木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从倒木向衰弱木扩散。进而侵害健康木的恶性循环过程。根据虫灾发生的特点划分了急性及慢性两种猖獗基地类型,并阐明形成机理及相应的监测、测报和综合防治技术。1984—1985年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获得成功,有虫株率由1984年防治前的30%—65%下降到1%以下。提出了适于人工林落叶松八齿小蠹防治的IPC程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
八齿小蠹
人工林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松材线虫在我国的适生性分析及检疫对策初探
被引量:
25
2
作者
宋玉双
臧秀强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8-41,共4页
对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引起的松枯萎病发生的因素即感病寄主、媒介昆虫的分布、松材线虫生存所需要的环境条件进行分析,笔者认为气候条件特别是温度的变化是影响松材线虫生存和松枯萎病发生的主要因子,在我国年平均气温1...
对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引起的松枯萎病发生的因素即感病寄主、媒介昆虫的分布、松材线虫生存所需要的环境条件进行分析,笔者认为气候条件特别是温度的变化是影响松材线虫生存和松枯萎病发生的主要因子,在我国年平均气温10℃线以南地区为松材线虫的适生区,年平均气温14℃线以南地区为松枯萎病的易发生区,松材线虫和松枯萎病分布区为病害的疫区,并提出各区内相应的检疫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分布
适生性
检疫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落叶松八齿小蠹综合防治中的饵木设置技术
被引量:
11
3
作者
张庆贺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41-42,共2页
本文以落叶松人工林,天然林中广泛发生的落叶松八齿小蠹Ips subelongatusMotsch。为例对小蠹防治系统中的饵木设置技术作了阐述。笔者认为该技术不仅可以应用于低密度的防治而且在虫情监测上也可应用。
关键词
落叶松
小蠹
饵木防治
森林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伏虫隆防治赤松毛虫试验初报
被引量:
1
4
作者
刘篆芳
初冬
+3 位作者
孙玉剑
刘洁
刘国良
尚德法
《辽宁林业科技》
1990年第1期35-37,共3页
伏虫隆(Nomolt)属于昆虫生长调节剂,是当前协调综合治理较为理想的药剂。为了验证其对害虫的控制作用,于1987年,分别对美国白蛾和赤松毛虫进行了室内和林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对美国白蛾1~2龄幼虫,室内试验有100%的杀灭效果;对赤松毛...
伏虫隆(Nomolt)属于昆虫生长调节剂,是当前协调综合治理较为理想的药剂。为了验证其对害虫的控制作用,于1987年,分别对美国白蛾和赤松毛虫进行了室内和林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对美国白蛾1~2龄幼虫,室内试验有100%的杀灭效果;对赤松毛虫的林间防治效果达84%。本文仅就赤松毛虫的防治试验总结如下。1 试验地点于1987年7~10月,在铁岭县李千户林场的11年生人工赤松林内选设试验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毛虫
赤松
伏虫隆
防治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微型电子计算机在森林病虫害测报中的应用(下)
5
作者
赵清山
《中国森林病虫》
1985年第4期35-43,共9页
由于电子计算机运行速度极为迅速,每秒达几十万次,数百万次乃至亿次以上,故为数据处理和信息传递带来了革命性变化。就低档微机——苹果机(APPLE—Ⅱ)而言,其运算速度(加法)为50万次/秒,1.2万字节吞吐量/秒,工作频率1MHZ,内存容量为64K...
由于电子计算机运行速度极为迅速,每秒达几十万次,数百万次乃至亿次以上,故为数据处理和信息传递带来了革命性变化。就低档微机——苹果机(APPLE—Ⅱ)而言,其运算速度(加法)为50万次/秒,1.2万字节吞吐量/秒,工作频率1MHZ,内存容量为64K(其中48K 供用户使用),对于我国目前森林病虫害测报工作,基本上可满足需要。本文主要针对 APPLE—Ⅱ微机和年初办班的实际情况,对微机在测报上的应用作一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SIC
计算机
ALGOL语言
程序语言
算法语言
EXP
语句
初等函数
对数函数
松毛虫
生物气候图
曲线回归
森林病虫害
微机应用
回归分析
多元回归
IFI
LO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灭杀毙缓释剂防治松突圆蚧试验初报
6
作者
宫亚军
张天栋
熊惠龙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24-24,共1页
1989年我们在广东鹤山、惠东等地用灭杀毙等药剂加入一定量缓释剂SDL-A对松突圆蚧Hemi berlesia pitysophila Takagi进行了防治试验,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
灭杀毙缓释剂
松突圆蚧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溴甲烷熏蒸对松材线虫致死作用的初步试验
被引量:
2
7
作者
王玉嬿
舒超然
+4 位作者
李海燕
王晓云
朋全和
王庆前
冯忠轩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26-27,共2页
目前,我国防治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steiner and Bu-brer 1934)Nickle 1970.的主要方法是清理病死树,然后采用溴甲烷或硫酰氟等薰蒸剂薰杀媒介昆虫—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最近,有关生产单位提出:薰蒸...
目前,我国防治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steiner and Bu-brer 1934)Nickle 1970.的主要方法是清理病死树,然后采用溴甲烷或硫酰氟等薰蒸剂薰杀媒介昆虫—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最近,有关生产单位提出:薰蒸处理对松材线虫的致死效果如何?如果薰蒸木中仍有松材线虫存活,则存在着松褐天牛再度侵染传播的可能性,尽管这种可能性很小,但从检疫的角度考虑,依然不能忽略。本次试验结果表明:溴甲烷的用量为46.5克/米~3,薰蒸时间为90小时,日平均气温在11.8~13.7℃之间,松材线虫与松褐天牛一样死亡率均达100%。因此,可以排除薰蒸木为松褐天牛再侵染传播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
线虫
木材防腐
溴甲烷
熏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松褐天牛引诱试验初报
被引量:
35
8
作者
王玉嬿
舒超然
孙永春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86-189,共4页
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Steiner and Bubrer,1934)Nickle 1970]自1982年在我国南京中山陵发现以来,现已扩散至南京、镇江两市的12个区(县),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及滁县的部分松林。同时,在深圳马尾松林也发现了松材线...
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Steiner and Bubrer,1934)Nickle 1970]自1982年在我国南京中山陵发现以来,现已扩散至南京、镇江两市的12个区(县),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及滁县的部分松林。同时,在深圳马尾松林也发现了松材线虫为害(由香港疫区蔓延而来)。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为该病的传播媒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松褐天牛
引诱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落叶松八齿小蠹雄虫空间分布型及群居危害机理
被引量:
16
9
作者
张庆贺
刘篆芳
初冬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51-57,共7页
通过对大兴安岭北部火烧迹地上猖獗发生的落叶松八齿小蠹(Ips subelongatus Motsch.)的雄虫(侵入孔)空间分布型及其群居危害机理的分析,该虫雄虫的空间分布属聚集分布。扩散蔓延规律为聚集型,其程度同火烧程度一样。随有虫株率及虫口密...
通过对大兴安岭北部火烧迹地上猖獗发生的落叶松八齿小蠹(Ips subelongatus Motsch.)的雄虫(侵入孔)空间分布型及其群居危害机理的分析,该虫雄虫的空间分布属聚集分布。扩散蔓延规律为聚集型,其程度同火烧程度一样。随有虫株率及虫口密度的变化而改变。当有虫株率达100%,虫口密度大于7个侵入孔/1000 cm^2。时趋于均匀分布。对此虫群居危害原因分析可知,造成聚集分布的根本原因是寄主落叶松衰弱木的聚集分布及先锋雄虫释放聚集信息素的综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
八齿小蠹
分布
群居危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松毛虫的杂交遗传试验
被引量:
18
10
作者
赵清山
邬文波
+3 位作者
吕国平
袁星
李善奎
蒋家城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28-32,共5页
本文报道了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和油松毛虫Dendrolimus tabwlaeformis Tsai et Liu杂交遗传试验的部分结果。研究表明,不论从食性、形态特征、混合配对和单个配对试验的结果来看,油松毛虫和马尾松毛虫应为同一物种...
本文报道了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和油松毛虫Dendrolimus tabwlaeformis Tsai et Liu杂交遗传试验的部分结果。研究表明,不论从食性、形态特征、混合配对和单个配对试验的结果来看,油松毛虫和马尾松毛虫应为同一物种。其形态学特征,尤其是外生殖器解剖构造的差异,并未反映出种的特性和种间的生殖隔离。油松毛虫与马尾松毛虫杂交,无论正交或反交,都能产生有生育力的F_1代,F_1代自交产生F_3代,F_2代自交产生F(?)代。但考虑到油松毛虫在我国的分布与油松的分布大体相一致,它与马尾松毛虫在形态学和生态学等方面多少存在着一些差异,因此可认为它是马尾松毛虫的一个亚种,可称为Dendrallmua punctatus tabulaeformis(Tsai et Li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
可育性
生殖隔离
松毛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落叶松八齿小蠹在落叶松火烧木上的垂直分布
被引量:
10
11
作者
张庆贺
刘篆芳
+1 位作者
孙玉剑
姜海臣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14-18,共5页
落叶松八齿小蠹(Ips subelongatus Matsch.)是大兴安岭火烧迹地蛀干害虫的优势种之一。该虫在落叶松火烧木上、中、下三部位均可侵害,其中以胸高处(1—2m)虫口密度最大。在中、高密度情况下,侵害高度通常较树高低1.5—2.0m。虫害木最小...
落叶松八齿小蠹(Ips subelongatus Matsch.)是大兴安岭火烧迹地蛀干害虫的优势种之一。该虫在落叶松火烧木上、中、下三部位均可侵害,其中以胸高处(1—2m)虫口密度最大。在中、高密度情况下,侵害高度通常较树高低1.5—2.0m。虫害木最小被害树径及树皮厚度分别为5.0cm(3.5—8.0cm)和0.15cm(0.1—0.2cm)。根据调查数据分析,建立了胸高处虫口密度与平均虫口密度的回归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
八齿小蠹
火烧木
垂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影响大兴安岭火烧迹地干部害虫发生的生态因子
被引量:
7
12
作者
刘篆芳
张庆贺
+2 位作者
初冬
孙玉剑
盛茂领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69-74,共6页
“五·六”特大森林火灾后,以云杉小黑天牛Monochamus sutor L.、落叶松八齿小蠢Ips subelongatus Motsch为先锋及优势种的50余种干部害虫先后侵入火烧林分.林分的感虫株率与火烧程度、透光度以及林分中衰弱木、枯立木的数量呈正相...
“五·六”特大森林火灾后,以云杉小黑天牛Monochamus sutor L.、落叶松八齿小蠢Ips subelongatus Motsch为先锋及优势种的50余种干部害虫先后侵入火烧林分.林分的感虫株率与火烧程度、透光度以及林分中衰弱木、枯立木的数量呈正相关;不同林型干部害虫群落组成及感虫株率有明显差异;人为活动能加剧或控制其发生与为害;各种干部害虫种群数量的急剧增加,引起了对食物资源和营养空间的竞争,导致本代生育率降低,子代成活率下降;随干部害虫种群数量的剧增,其天敌种群数量也迅速增殖,对干部害虫起到了明显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烧迹地
干部害虫
林型
发生
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兴安岭火烧迹地蛀干害虫天敌种类调查
被引量:
5
13
作者
盛茂领
刘篆芳
崔振强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80-84,共5页
一、火烧迹地概况大兴安岭火烧区位于北纬52°15'-53°33',东经121°51'-125°5',树种单一,林分主要由落叶松Larix gmelini Rupr.、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Litv.和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s.组成...
一、火烧迹地概况大兴安岭火烧区位于北纬52°15'-53°33',东经121°51'-125°5',树种单一,林分主要由落叶松Larix gmelini Rupr.、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Litv.和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s.组成。1987年5月,该地区发生特大森林火灾,火灾面积133万ha,过火有林地和疏林地面积114万ha,森林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1989年,火烧迹地上暴发次期性蛀干害虫(主要是天牛和小蠹虫),火烧立木和楞堆都严重被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烧迹地
蛀干害虫
天敌
大兴安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落叶松八齿小蠹聚集信息素在繁殖和为害行为中的作用
被引量:
4
14
作者
张庆贺
于诚铭
+2 位作者
伍祥德
梁晓东
孙宝仁
《辽宁林业科技》
1991年第2期39-42,53,共5页
本文从化学生态学角度讨论了落叶松八齿小蠹(Ips subelonga-tus)聚集信息素(AP)在繁殖和为害行为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该虫繁殖及集聚为害行为中存在着寄主萜烯类化合物的“初级引诱”和雄虫释放AP“次级引诱”两种化学通讯方式。...
本文从化学生态学角度讨论了落叶松八齿小蠹(Ips subelonga-tus)聚集信息素(AP)在繁殖和为害行为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该虫繁殖及集聚为害行为中存在着寄主萜烯类化合物的“初级引诱”和雄虫释放AP“次级引诱”两种化学通讯方式。前者的机能在于招引先锋成虫到达适宜寄主,而后者则是导致种群集聚侵害始末的根本原因。AP分泌量、分泌时间以及影响其分泌、释放的各种因子均直接或间接控制着此虫繁殖、侵害行为的进程和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
八齿小蠹
聚焦信息素
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云杉小黑天牛在火烧迹地扩散蔓延的规律
被引量:
4
15
作者
初冬
刘篆芳
张庆贺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49-53,共5页
云杉小黑天牛(Monochamus sutor L.)在大兴安蛉火烧迹地上扩散蔓延的范围、程度,主要受地上此虫种群数最的大小、周围林分的生理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云杉小黑天牛具有很强的耐饥能力。最大飞行距离至少为900m,可扩散寻找适宜的寄主。1989...
云杉小黑天牛(Monochamus sutor L.)在大兴安蛉火烧迹地上扩散蔓延的范围、程度,主要受地上此虫种群数最的大小、周围林分的生理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云杉小黑天牛具有很强的耐饥能力。最大飞行距离至少为900m,可扩散寻找适宜的寄主。1989年,云杉小黑天牛基本上不再侵染重度火烧林,主要向轻度、中度火烧林扩散蔓延。目前尚未向未过火林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牛
云杉小黑天牛
火烧迹地
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五针松疱锈病在我国适生性分析
被引量:
4
16
作者
宋玉双
《中国森林病虫》
1988年第2期27-30,共4页
五针松疱锈病发生及流行,除了需要足够数量的病原菌和大量的感病寄主外,关键在于气候条件是否适合病害的发生,即锈孢子和冬孢子萌发均需要20℃以下的温度是限制病害发生、流行及分布的关键因子,本文结合全国的气象资料,初步拟定出五针...
五针松疱锈病发生及流行,除了需要足够数量的病原菌和大量的感病寄主外,关键在于气候条件是否适合病害的发生,即锈孢子和冬孢子萌发均需要20℃以下的温度是限制病害发生、流行及分布的关键因子,本文结合全国的气象资料,初步拟定出五针松疱锈病在我国的适生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针松
适生区
马先
转主寄主
锈病
适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杨天牛幼虫空间分布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
4
17
作者
赵铁良
赵秉义
赵石峰
《中国森林病虫》
1988年第2期9-10,8,共3页
作者对青杨天牛Saperda populnea L.幼虫,在杨树丰产林内树冠垂直高度上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个体间相互排斥,种群呈均匀分布,种群密度越高,分布越均匀。并将其运用到序贯抽样技术中,在检测树木受害程度和防治质量以及虫情...
作者对青杨天牛Saperda populnea L.幼虫,在杨树丰产林内树冠垂直高度上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个体间相互排斥,种群呈均匀分布,种群密度越高,分布越均匀。并将其运用到序贯抽样技术中,在检测树木受害程度和防治质量以及虫情监测时,只抽取样枝,与抽取样株相比具有省时、省力和应用简便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分布型
青杨天牛幼虫
最适抽样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兴安落叶松鞘蛾寄生性天敌及作用
被引量:
5
18
作者
王革
魏翰欣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31-33,共3页
本文共调查、收集我国兴安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 dahurica Fikv的寄生蜂16种,其中有7种是国内在兴安落叶松鞘蛾上首次发现的天敌种类。通过对辽宁省抚顺地区优势种天敌,和不同生境中天敌种群的组成及作用的调查研究,探讨了我国兴安落叶...
本文共调查、收集我国兴安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 dahurica Fikv的寄生蜂16种,其中有7种是国内在兴安落叶松鞘蛾上首次发现的天敌种类。通过对辽宁省抚顺地区优势种天敌,和不同生境中天敌种群的组成及作用的调查研究,探讨了我国兴安落叶松鞘蛾天敌资源的利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
鞘蛾
寄生性天敌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松突圆蚧自然扩散距离研究初报
被引量:
5
19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4-25,共2页
利用捕虫器在不同距离上监测松突圆蚧 Hemiberlesia pitysophial Takagi的自然扩散情况,结果在距离虫源地8000米处,收集到蚧虫;借氢气球携带捕虫器在200米高空捕到蚧虫。
关键词
松突圆蚧
自然扩散距离
监测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杨树六种溃疡病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4
20
作者
宋玉双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7-10,共4页
本文对六种杨树溃疡病的症状、病原茵、分布、寄主感病性、发生规律等作了比较研究,对于识别病害、掌握发生规律、指导防治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杨树
溃疡
发生规律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落叶松八齿小蠹综合防治的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于诚铭
张庆贺
伍祥德
梁晓东
孙宝仁
张忠山
机构
东北
林业
大学
林业部森林植物检疫防治所
黑龙江省桦南县
森林
病虫
防治
检疫
站
黑龙江省桦南县孟家岗林场
出处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10,共10页
文摘
落叶松八齿小蠹(Ips subelongatus Motsch.)在黑龙江省桦南县一年2代,部分个体一年3代。一年中出现三次以聚集信息素——化学信息为中心的扬飞侵入寄主高峰期。其成灾规律是在自然、气候及经营等多种削弱林木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从倒木向衰弱木扩散。进而侵害健康木的恶性循环过程。根据虫灾发生的特点划分了急性及慢性两种猖獗基地类型,并阐明形成机理及相应的监测、测报和综合防治技术。1984—1985年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获得成功,有虫株率由1984年防治前的30%—65%下降到1%以下。提出了适于人工林落叶松八齿小蠹防治的IPC程序图。
关键词
落叶松
八齿小蠹
人工林
综合防治
Keywords
Larch bark bcetle
Larch plantation
IPC
分类号
S763.712.2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松材线虫在我国的适生性分析及检疫对策初探
被引量:
25
2
作者
宋玉双
臧秀强
机构
林业部森林植物检疫防治所
出处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8-41,共4页
文摘
对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引起的松枯萎病发生的因素即感病寄主、媒介昆虫的分布、松材线虫生存所需要的环境条件进行分析,笔者认为气候条件特别是温度的变化是影响松材线虫生存和松枯萎病发生的主要因子,在我国年平均气温10℃线以南地区为松材线虫的适生区,年平均气温14℃线以南地区为松枯萎病的易发生区,松材线虫和松枯萎病分布区为病害的疫区,并提出各区内相应的检疫对策。
关键词
松材线虫
分布
适生性
检疫
中国
分类号
S763.180.3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落叶松八齿小蠹综合防治中的饵木设置技术
被引量:
11
3
作者
张庆贺
机构
林业部森林植物检疫防治所
出处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41-42,共2页
文摘
本文以落叶松人工林,天然林中广泛发生的落叶松八齿小蠹Ips subelongatusMotsch。为例对小蠹防治系统中的饵木设置技术作了阐述。笔者认为该技术不仅可以应用于低密度的防治而且在虫情监测上也可应用。
关键词
落叶松
小蠹
饵木防治
森林害虫
分类号
S763.3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伏虫隆防治赤松毛虫试验初报
被引量:
1
4
作者
刘篆芳
初冬
孙玉剑
刘洁
刘国良
尚德法
机构
林业部森林植物检疫防治所
辽宁省森防
检疫
站
铁岭县森防
检疫
站
出处
《辽宁林业科技》
1990年第1期35-37,共3页
文摘
伏虫隆(Nomolt)属于昆虫生长调节剂,是当前协调综合治理较为理想的药剂。为了验证其对害虫的控制作用,于1987年,分别对美国白蛾和赤松毛虫进行了室内和林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对美国白蛾1~2龄幼虫,室内试验有100%的杀灭效果;对赤松毛虫的林间防治效果达84%。本文仅就赤松毛虫的防治试验总结如下。1 试验地点于1987年7~10月,在铁岭县李千户林场的11年生人工赤松林内选设试验地。
关键词
松毛虫
赤松
伏虫隆
防治
试验
分类号
S763.712.4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微型电子计算机在森林病虫害测报中的应用(下)
5
作者
赵清山
机构
林业部森林植物检疫防治所
出处
《中国森林病虫》
1985年第4期35-43,共9页
文摘
由于电子计算机运行速度极为迅速,每秒达几十万次,数百万次乃至亿次以上,故为数据处理和信息传递带来了革命性变化。就低档微机——苹果机(APPLE—Ⅱ)而言,其运算速度(加法)为50万次/秒,1.2万字节吞吐量/秒,工作频率1MHZ,内存容量为64K(其中48K 供用户使用),对于我国目前森林病虫害测报工作,基本上可满足需要。本文主要针对 APPLE—Ⅱ微机和年初办班的实际情况,对微机在测报上的应用作一简要介绍。
关键词
BASIC
计算机
ALGOL语言
程序语言
算法语言
EXP
语句
初等函数
对数函数
松毛虫
生物气候图
曲线回归
森林病虫害
微机应用
回归分析
多元回归
IFI
LOG
分类号
F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灭杀毙缓释剂防治松突圆蚧试验初报
6
作者
宫亚军
张天栋
熊惠龙
机构
林业部森林植物检疫防治所
出处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24-24,共1页
文摘
1989年我们在广东鹤山、惠东等地用灭杀毙等药剂加入一定量缓释剂SDL-A对松突圆蚧Hemi berlesia pitysophila Takagi进行了防治试验,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
灭杀毙缓释剂
松突圆蚧
防治
分类号
S763.35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溴甲烷熏蒸对松材线虫致死作用的初步试验
被引量:
2
7
作者
王玉嬿
舒超然
李海燕
王晓云
朋全和
王庆前
冯忠轩
机构
林业部森林植物检疫防治所
安徽省
森林
病虫
防治
总站
马鞍山市松材线虫
防治
指挥部
出处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26-27,共2页
文摘
目前,我国防治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steiner and Bu-brer 1934)Nickle 1970.的主要方法是清理病死树,然后采用溴甲烷或硫酰氟等薰蒸剂薰杀媒介昆虫—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最近,有关生产单位提出:薰蒸处理对松材线虫的致死效果如何?如果薰蒸木中仍有松材线虫存活,则存在着松褐天牛再度侵染传播的可能性,尽管这种可能性很小,但从检疫的角度考虑,依然不能忽略。本次试验结果表明:溴甲烷的用量为46.5克/米~3,薰蒸时间为90小时,日平均气温在11.8~13.7℃之间,松材线虫与松褐天牛一样死亡率均达100%。因此,可以排除薰蒸木为松褐天牛再侵染传播的可能性。
关键词
松材
线虫
木材防腐
溴甲烷
熏蒸
分类号
S782.33 [农业科学—木材科学与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松褐天牛引诱试验初报
被引量:
35
8
作者
王玉嬿
舒超然
孙永春
机构
林业部森林植物检疫防治所
南京中山陵园管理处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86-189,共4页
文摘
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Steiner and Bubrer,1934)Nickle 1970]自1982年在我国南京中山陵发现以来,现已扩散至南京、镇江两市的12个区(县),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及滁县的部分松林。同时,在深圳马尾松林也发现了松材线虫为害(由香港疫区蔓延而来)。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为该病的传播媒介。
关键词
松材线虫
松褐天牛
引诱剂
Keywords
M. alternatus
Attractant
B. xylophilus
分类号
S782.33 [农业科学—木材科学与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落叶松八齿小蠹雄虫空间分布型及群居危害机理
被引量:
16
9
作者
张庆贺
刘篆芳
初冬
机构
林业部森林植物检疫防治所
出处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51-57,共7页
文摘
通过对大兴安岭北部火烧迹地上猖獗发生的落叶松八齿小蠹(Ips subelongatus Motsch.)的雄虫(侵入孔)空间分布型及其群居危害机理的分析,该虫雄虫的空间分布属聚集分布。扩散蔓延规律为聚集型,其程度同火烧程度一样。随有虫株率及虫口密度的变化而改变。当有虫株率达100%,虫口密度大于7个侵入孔/1000 cm^2。时趋于均匀分布。对此虫群居危害原因分析可知,造成聚集分布的根本原因是寄主落叶松衰弱木的聚集分布及先锋雄虫释放聚集信息素的综合作用。
关键词
落叶松
八齿小蠹
分布
群居危害
Keywords
Ips subelongatus
Spatial distribution
Collonization attack
分类号
S763.712.2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松毛虫的杂交遗传试验
被引量:
18
10
作者
赵清山
邬文波
吕国平
袁星
李善奎
蒋家城
机构
林业部森林植物检疫防治所
重庆市
森林
病虫害
防治
检疫
站
出处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28-32,共5页
基金
国家"七五"攻关项目
文摘
本文报道了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和油松毛虫Dendrolimus tabwlaeformis Tsai et Liu杂交遗传试验的部分结果。研究表明,不论从食性、形态特征、混合配对和单个配对试验的结果来看,油松毛虫和马尾松毛虫应为同一物种。其形态学特征,尤其是外生殖器解剖构造的差异,并未反映出种的特性和种间的生殖隔离。油松毛虫与马尾松毛虫杂交,无论正交或反交,都能产生有生育力的F_1代,F_1代自交产生F_3代,F_2代自交产生F(?)代。但考虑到油松毛虫在我国的分布与油松的分布大体相一致,它与马尾松毛虫在形态学和生态学等方面多少存在着一些差异,因此可认为它是马尾松毛虫的一个亚种,可称为Dendrallmua punctatus tabulaeformis(Tsai et Liu)。
关键词
杂交
可育性
生殖隔离
松毛虫
Keywords
Denfrolimus punctatus Walker-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 Tsai et Liu -hybridization-reproductive isolation
分类号
S763.42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落叶松八齿小蠹在落叶松火烧木上的垂直分布
被引量:
10
11
作者
张庆贺
刘篆芳
孙玉剑
姜海臣
机构
林业部森林植物检疫防治所
大兴安岭图强
林业
局
出处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14-18,共5页
文摘
落叶松八齿小蠹(Ips subelongatus Matsch.)是大兴安岭火烧迹地蛀干害虫的优势种之一。该虫在落叶松火烧木上、中、下三部位均可侵害,其中以胸高处(1—2m)虫口密度最大。在中、高密度情况下,侵害高度通常较树高低1.5—2.0m。虫害木最小被害树径及树皮厚度分别为5.0cm(3.5—8.0cm)和0.15cm(0.1—0.2cm)。根据调查数据分析,建立了胸高处虫口密度与平均虫口密度的回归关系式。
关键词
落叶松
八齿小蠹
火烧木
垂直分布
Keywords
Ips subelongatus
Burned trees
Vertical distribution
分类号
S763.712.2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影响大兴安岭火烧迹地干部害虫发生的生态因子
被引量:
7
12
作者
刘篆芳
张庆贺
初冬
孙玉剑
盛茂领
机构
林业部森林植物检疫防治所
出处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69-74,共6页
文摘
“五·六”特大森林火灾后,以云杉小黑天牛Monochamus sutor L.、落叶松八齿小蠢Ips subelongatus Motsch为先锋及优势种的50余种干部害虫先后侵入火烧林分.林分的感虫株率与火烧程度、透光度以及林分中衰弱木、枯立木的数量呈正相关;不同林型干部害虫群落组成及感虫株率有明显差异;人为活动能加剧或控制其发生与为害;各种干部害虫种群数量的急剧增加,引起了对食物资源和营养空间的竞争,导致本代生育率降低,子代成活率下降;随干部害虫种群数量的剧增,其天敌种群数量也迅速增殖,对干部害虫起到了明显的控制作用。
关键词
火烧迹地
干部害虫
林型
发生
生态
分类号
S763.301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兴安岭火烧迹地蛀干害虫天敌种类调查
被引量:
5
13
作者
盛茂领
刘篆芳
崔振强
机构
林业部森林植物检疫防治所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80-84,共5页
文摘
一、火烧迹地概况大兴安岭火烧区位于北纬52°15'-53°33',东经121°51'-125°5',树种单一,林分主要由落叶松Larix gmelini Rupr.、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Litv.和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s.组成。1987年5月,该地区发生特大森林火灾,火灾面积133万ha,过火有林地和疏林地面积114万ha,森林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1989年,火烧迹地上暴发次期性蛀干害虫(主要是天牛和小蠹虫),火烧立木和楞堆都严重被害。
关键词
火烧迹地
蛀干害虫
天敌
大兴安岭
Keywords
Fire-slash
Natural enemies of tree borers
分类号
S763.851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落叶松八齿小蠹聚集信息素在繁殖和为害行为中的作用
被引量:
4
14
作者
张庆贺
于诚铭
伍祥德
梁晓东
孙宝仁
机构
林业部森林植物检疫防治所
东北
林业
大学
黑龙江省桦南县森防
检疫
站
出处
《辽宁林业科技》
1991年第2期39-42,53,共5页
文摘
本文从化学生态学角度讨论了落叶松八齿小蠹(Ips subelonga-tus)聚集信息素(AP)在繁殖和为害行为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该虫繁殖及集聚为害行为中存在着寄主萜烯类化合物的“初级引诱”和雄虫释放AP“次级引诱”两种化学通讯方式。前者的机能在于招引先锋成虫到达适宜寄主,而后者则是导致种群集聚侵害始末的根本原因。AP分泌量、分泌时间以及影响其分泌、释放的各种因子均直接或间接控制着此虫繁殖、侵害行为的进程和速度。
关键词
落叶松
八齿小蠹
聚焦信息素
繁殖
分类号
S763.380.3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杉小黑天牛在火烧迹地扩散蔓延的规律
被引量:
4
15
作者
初冬
刘篆芳
张庆贺
机构
林业部森林植物检疫防治所
出处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49-53,共5页
文摘
云杉小黑天牛(Monochamus sutor L.)在大兴安蛉火烧迹地上扩散蔓延的范围、程度,主要受地上此虫种群数最的大小、周围林分的生理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云杉小黑天牛具有很强的耐饥能力。最大飞行距离至少为900m,可扩散寻找适宜的寄主。1989年,云杉小黑天牛基本上不再侵染重度火烧林,主要向轻度、中度火烧林扩散蔓延。目前尚未向未过火林扩散。
关键词
天牛
云杉小黑天牛
火烧迹地
扩散
Keywords
Monochamus sutor L,,diffusion and extension,burned areas,mathematical model
分类号
S763.38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五针松疱锈病在我国适生性分析
被引量:
4
16
作者
宋玉双
机构
林业部森林植物检疫防治所
出处
《中国森林病虫》
1988年第2期27-30,共4页
文摘
五针松疱锈病发生及流行,除了需要足够数量的病原菌和大量的感病寄主外,关键在于气候条件是否适合病害的发生,即锈孢子和冬孢子萌发均需要20℃以下的温度是限制病害发生、流行及分布的关键因子,本文结合全国的气象资料,初步拟定出五针松疱锈病在我国的适生区。
关键词
五针松
适生区
马先
转主寄主
锈病
适生性分析
分类号
S7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杨天牛幼虫空间分布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
4
17
作者
赵铁良
赵秉义
赵石峰
机构
林业部森林植物检疫防治所
出处
《中国森林病虫》
1988年第2期9-10,8,共3页
文摘
作者对青杨天牛Saperda populnea L.幼虫,在杨树丰产林内树冠垂直高度上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个体间相互排斥,种群呈均匀分布,种群密度越高,分布越均匀。并将其运用到序贯抽样技术中,在检测树木受害程度和防治质量以及虫情监测时,只抽取样枝,与抽取样株相比具有省时、省力和应用简便的优点。
关键词
空间分布型
青杨天牛幼虫
最适抽样数
分类号
S7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兴安落叶松鞘蛾寄生性天敌及作用
被引量:
5
18
作者
王革
魏翰欣
机构
林业部森林植物检疫防治所
出处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31-33,共3页
文摘
本文共调查、收集我国兴安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 dahurica Fikv的寄生蜂16种,其中有7种是国内在兴安落叶松鞘蛾上首次发现的天敌种类。通过对辽宁省抚顺地区优势种天敌,和不同生境中天敌种群的组成及作用的调查研究,探讨了我国兴安落叶松鞘蛾天敌资源的利用问题。
关键词
落叶松
鞘蛾
寄生性天敌
生物防治
分类号
S763.95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松突圆蚧自然扩散距离研究初报
被引量:
5
19
机构
林业部森林植物检疫防治所
综防测报室
出处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4-25,共2页
文摘
利用捕虫器在不同距离上监测松突圆蚧 Hemiberlesia pitysophial Takagi的自然扩散情况,结果在距离虫源地8000米处,收集到蚧虫;借氢气球携带捕虫器在200米高空捕到蚧虫。
关键词
松突圆蚧
自然扩散距离
监测
防治
分类号
S763.350.3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杨树六种溃疡病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4
20
作者
宋玉双
机构
林业部森林植物检疫防治所
出处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7-10,共4页
文摘
本文对六种杨树溃疡病的症状、病原茵、分布、寄主感病性、发生规律等作了比较研究,对于识别病害、掌握发生规律、指导防治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杨树
溃疡
发生规律
综合防治
分类号
S763.11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落叶松八齿小蠹综合防治的研究
于诚铭
张庆贺
伍祥德
梁晓东
孙宝仁
张忠山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松材线虫在我国的适生性分析及检疫对策初探
宋玉双
臧秀强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1989
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落叶松八齿小蠹综合防治中的饵木设置技术
张庆贺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1989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伏虫隆防治赤松毛虫试验初报
刘篆芳
初冬
孙玉剑
刘洁
刘国良
尚德法
《辽宁林业科技》
199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浅谈微型电子计算机在森林病虫害测报中的应用(下)
赵清山
《中国森林病虫》
198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灭杀毙缓释剂防治松突圆蚧试验初报
宫亚军
张天栋
熊惠龙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199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溴甲烷熏蒸对松材线虫致死作用的初步试验
王玉嬿
舒超然
李海燕
王晓云
朋全和
王庆前
冯忠轩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198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松褐天牛引诱试验初报
王玉嬿
舒超然
孙永春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
3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落叶松八齿小蠹雄虫空间分布型及群居危害机理
张庆贺
刘篆芳
初冬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松毛虫的杂交遗传试验
赵清山
邬文波
吕国平
袁星
李善奎
蒋家城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落叶松八齿小蠹在落叶松火烧木上的垂直分布
张庆贺
刘篆芳
孙玉剑
姜海臣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影响大兴安岭火烧迹地干部害虫发生的生态因子
刘篆芳
张庆贺
初冬
孙玉剑
盛茂领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大兴安岭火烧迹地蛀干害虫天敌种类调查
盛茂领
刘篆芳
崔振强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落叶松八齿小蠹聚集信息素在繁殖和为害行为中的作用
张庆贺
于诚铭
伍祥德
梁晓东
孙宝仁
《辽宁林业科技》
199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云杉小黑天牛在火烧迹地扩散蔓延的规律
初冬
刘篆芳
张庆贺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五针松疱锈病在我国适生性分析
宋玉双
《中国森林病虫》
198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青杨天牛幼虫空间分布型及其应用
赵铁良
赵秉义
赵石峰
《中国森林病虫》
198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我国兴安落叶松鞘蛾寄生性天敌及作用
王革
魏翰欣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198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松突圆蚧自然扩散距离研究初报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198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杨树六种溃疡病的比较研究
宋玉双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198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