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氮耦合处理对毛白杨纸浆林生长及土壤水养特征影响
1
作者 王亚飞 刘洋 +4 位作者 王凯 丁晓菲 续可心 贾黎明 席本野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5-97,共13页
【目的】明确毛白杨纸浆材培育末期的最佳灌溉施肥策略,为不同时期水肥管理提供依据,也为解决长期灌溉施氮造成水资源浪费和土壤酸化等问题提供参考。【方法】以华北平原沙地的三倍体毛白杨为研究对象,采用增广试验设计滴灌水氮耦合试验... 【目的】明确毛白杨纸浆材培育末期的最佳灌溉施肥策略,为不同时期水肥管理提供依据,也为解决长期灌溉施氮造成水资源浪费和土壤酸化等问题提供参考。【方法】以华北平原沙地的三倍体毛白杨为研究对象,采用增广试验设计滴灌水氮耦合试验,设置3种灌水处理(W20、W33、W45)和4种施氮水平(N0、NL、NM、NH),研究第5个生长季内(4—10月)各水氮处理的叶面积指数(LAI)、土壤体积含水率(SVWC)的时空动态变化以及生长季末林木生长、林地土壤养分特征。【结果】1)培育末期,经过4年滴灌水氮耦合培育,不同水氮条件下林木生长、林地蓄积和林地生产力无显著差异。2)滴灌水氮耦合并未改变整个生长季LAI的变化趋势,受风灾(6月1日发生)影响,LAI总体呈双峰状,分别在5月30日和7月15日前后达到峰值。3)春季(5月)W20处理主要增加根区土壤表层(0~50 cm)水分,W33和W45处理则主要增加100~180 cm深度土壤水分;夏季(7月)灌溉能够增加0~180 cm深度土壤体积含水率,且W20处理对土壤水分的补充优于W33和W45处理;秋季(10月)停灌后,在W20和W33处理下深层土壤水分得到补充,而秋季的表层土壤相比春、夏季变得更为干燥。4)毛白杨林地土壤养分主要积累在浅土层(0~40 cm土层),浅土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对水氮耦合的响应弱于有效磷,其中灌溉对有效磷的积累作用大于施肥;且在水分充足的条件下(W20和W33灌溉下),施氮量的增加将抑制土壤磷含量的积累。5)土壤速效磷含量与林木胸径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滴灌水氮耦合措施可调控土壤磷含量,进而影响林木生长。【结论】连续4年滴灌水氮耦合对毛白杨纸浆材培育末期林木生长及林地生产力无显著促进作用,且在灌水较多的水平下(W20和W33),高水平施氮(NM和NH)可能降低土壤有效磷积累,抑制林木生长。综合考虑经济成本和生态安全,在相近立地条件下,短轮伐期毛白杨纸浆材培育第5年停止施肥,保持充分灌溉(土壤水势-20 kPa时灌溉),土壤水分和养分维持在较高水平,实现地力可持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氮耦合 毛白杨 纸浆材培育末期 林木生长 土壤水养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苍山西坡常绿阔叶林乔木层优势种生态位特征及种间联结
2
作者 王李娟 马长乐 +5 位作者 杨建欣 龚买玉 龚郁舒 杨恒屹 刘佳 孙永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7-88,102,共13页
【目的】为了解苍山西坡常绿阔叶林乔木层优势种的生态位特征及种间关系,揭示优势种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特征,以便于进一步理解群落物种共存机制以及演替规律,为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样方调查数据,以苍山西... 【目的】为了解苍山西坡常绿阔叶林乔木层优势种的生态位特征及种间关系,揭示优势种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特征,以便于进一步理解群落物种共存机制以及演替规律,为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样方调查数据,以苍山西坡常绿阔叶林乔木层优势种群为研究对象,采用Levins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anka指数、Schoener指数对乔木层优势种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生态位相似性进行分析,并采用方差比率、χ^(2)检验、种间联结系数、Spearman秩相关检验等方法分析联结性特征。【结果】1)苍山西坡常绿阔叶林乔木层优势种为南烛Vaccinium bracteatum、尼泊尔桤木Alnus nepalensis、露珠杜鹃Rhododendron irroratum、马缨杜鹃Rhododendron delavayi、银木荷Schima argentea和元江锥Castanopsis orthacantha等。2)20个优势种所形成的190个种对中,生态位宽度最大的为南烛,最小的为银木荷;生态位均值为0.18,生态位重叠较小的种对占多数,说明乔木层优势种种群间分化程度高。3)乔木层优势种总体上呈正联结关系,但也有很大一部分呈负联结关系,差异性不明显,表明优势种间的关联性不够紧密,部分物种种间联结处于相对松散的状态。【结论】苍山西坡常绿阔叶林总体上处于演替中后期的相对稳定阶段。南烛的频度与生态位宽度最大,且具备强大的资源利用能力和环境适应性,有助于保持群落的稳定性。苍山西坡乔木层优势种生态位重叠较小的种对占多数,优势种间生态位分化程度高,种间竞争弱,乔木层优势种分布相对独立,种间关系较为稳定。在今后的植被恢复过程中,可补充具有正联结且生态位重叠值较低的物种,充分利用苍山独特的生态环境资源,以形成更为稳定的森林群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山西坡 优势种 常绿阔叶林 生态位 种间联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沙江干热河谷不同区段植被恢复对水土保持特征的影响
3
作者 阮长明 马绍东 +4 位作者 王必海 王猛 欧朝蓉 孙永玉 张春华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0-101,共12页
金沙江干热河谷植被稀疏,土壤板结,水土流失严重,导致该区域生态环境及功能退化。探明金沙江干热河谷上、中、下游天然林、人工林和稀树灌草丛土壤的水土保持特征,对该区域植被恢复和水土保持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在金沙江干热河谷上、中... 金沙江干热河谷植被稀疏,土壤板结,水土流失严重,导致该区域生态环境及功能退化。探明金沙江干热河谷上、中、下游天然林、人工林和稀树灌草丛土壤的水土保持特征,对该区域植被恢复和水土保持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在金沙江干热河谷上、中、下游共设47个样地,通过野外调查、样品采集和室内分析,研究金沙江干热河谷上、中、下游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土保持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土保持能力为:天然林>人工林>稀树灌草丛;2)上、中、下游的水土保持能力为:上游>中游>下游,中、下游土壤水土保持能力差异不显著;3)表层与次表层土壤水土保持能力为:表层>次表层。金沙江干热河谷上、中、下游天然林、人工林和稀树灌草丛土壤水土保持特征因植被生长状态及覆盖度、土壤孔隙度、土壤持水性等因素的异质性表现出较大差异。其中,人工林下土壤水土保持能力有显著提升,表明人工造林措施对水土保持及生态恢复具有促进作用。稀树灌草丛水土保持能力最差,在生态恢复和水土保持研究时需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恢复 水土保持 土壤孔隙度 土壤持水性 干热河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栲胶十二烷基酯的凝胶性能和钻井液防沉应用
4
作者 杨小芳 王茂功 +3 位作者 梁凤倩 汪瑞妍 徐不烦 韩春蕊 《林产化学与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58,共7页
栲胶是一种富含酚羟基的林产资源,通过烷基疏水化改性,可拓展其在油水乳液体系如油基钻井液领域的应用。以马占相思树皮栲胶为原料,与十二酰氯经一步反应,得到栲胶十二烷基酯(CTM)。CTM可与多种油/水混合溶剂形成乳液凝胶,其中,在白油/... 栲胶是一种富含酚羟基的林产资源,通过烷基疏水化改性,可拓展其在油水乳液体系如油基钻井液领域的应用。以马占相思树皮栲胶为原料,与十二酰氯经一步反应,得到栲胶十二烷基酯(CTM)。CTM可与多种油/水混合溶剂形成乳液凝胶,其中,在白油/水(体积比5∶3)混合溶剂中,其最小成胶质量浓度(MGC)为15 g/L,乳析指数(CI)为18.75%。经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分析发现,在氢键和范德华力等作用下,CTM分子诱导液滴聚集,形成油/水乳液凝胶。CTM在以白油/水为溶剂条件下形成的乳液凝胶具有典型黏弹性流变特性和优良机械稳定性,对钻井液加重剂重晶石可形成良好视觉分散悬浮效果。当CTM添加量为2%,白油/水(体积比5∶3)为溶剂时制备的油基钻井液基浆,180℃老化16 h后其破乳电压仍高达1320 V,静态沉降因子仅为0.508,由此可见,CTM具有优良重晶石防沉和保持钻井液体系耐高温流变稳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多酚 乳液凝胶 油基钻井液 防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情景下百日青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预测 被引量:3
5
作者 李福泷 李瑞 +4 位作者 马长乐 杨建欣 王李娟 柴勇 孙永玉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44,63,共8页
研究气候变化情景下百日青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有助于未来保护策略的制定。基于39个有效分布点和19个气候变量数据,利用MaxEnt模型、ArcGIS、R软件预测当前(1970—2000年)和未来(2050s、2070s)不同发展路径(SSP126、SSP245、SSP370、SSP... 研究气候变化情景下百日青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有助于未来保护策略的制定。基于39个有效分布点和19个气候变量数据,利用MaxEnt模型、ArcGIS、R软件预测当前(1970—2000年)和未来(2050s、2070s)不同发展路径(SSP126、SSP245、SSP370、SSP585)下百日青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定量分析其适生区的时空变化规律以及质心迁移轨迹,并采用ROC曲线下的面积AUC值来确定模型精确性。结果表明:(1)各组模型的AUC值均大于0.972,模型预测结果极好。(2)温度季节性变化、最干季度降水量、平均温度变化度范围、年平均气温、最湿月的降水量是影响百日青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3)当前气候条件下,百日青的总适生区面积为89.39×104km2,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9.3%,主要位于西南、华南以及华东部分区域。(4)未来气候情景下,百日青的总适生区面积变化幅度较小(10%以内)。(5)气候变化情景下,百日青潜在适生区的主要变动区域集中在四川东南部、广西西部、贵州中部、云南北部,从当前到未来百日青适生区质心变化大体方向是先向东南迁移,再向西北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日青 Maxent模型 气候变化 适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热河谷木棉树采种和育苗技术
6
作者 唐宗勇 李金仙 孙永玉 《种子科技》 2024年第9期33-35,共3页
干热河谷是横断山区乃至我国植被修复的重点难点区域,造林成功的关键是选择适宜的乡土树种,加之科学合理的采种和育苗技术,培育良种壮苗是植被恢复成功与否的关键。木棉树是干热河谷重要的乡土生态经济树种,也是地区植被建设的重点发展... 干热河谷是横断山区乃至我国植被修复的重点难点区域,造林成功的关键是选择适宜的乡土树种,加之科学合理的采种和育苗技术,培育良种壮苗是植被恢复成功与否的关键。木棉树是干热河谷重要的乡土生态经济树种,也是地区植被建设的重点发展对象。基于此,对干热河谷木棉的采种技术、育苗关键技术、苗期管理和起苗技术进行了详细汇总,以期为木棉种植业的发展及干热河谷生态修复提供技术依据和科技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河谷 木棉 采种 扦插 嫁接 播种育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