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地质-工程一体化的纠偏轨道优化设计及产能评价
1
作者
刘永升
豆子钧
+1 位作者
张金成
高德利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150,共9页
在页岩气开发过程中,如果水平井偏离计划轨道,将会加剧缝间干扰效应。为了减少产能损失,实钻井须高效、安全地返回到计划轨道上。基于此,建立考虑产能损失评价的纠偏轨道多目标优化设计模型。首先,建立压裂影响域与压裂深度的函数关系,...
在页岩气开发过程中,如果水平井偏离计划轨道,将会加剧缝间干扰效应。为了减少产能损失,实钻井须高效、安全地返回到计划轨道上。基于此,建立考虑产能损失评价的纠偏轨道多目标优化设计模型。首先,建立压裂影响域与压裂深度的函数关系,并结合体积流量思想得到多裂缝产能的计算公式;然后,基于“双圆弧”纠偏轨道设计模型,得到轨道纠偏后的产能损失计算方法;最后,结合轨道势能评价,建立以地质-工程一体化为核心的纠偏轨道多目标优化模型。结果表明:优化压裂深度、降低裂缝长度可以减弱纠偏井的缝间干扰效应,降低产能损失;最小曲率值将导致产能损失最大、轨道势能最小的纠偏轨道;综合考虑地质和工程评价目标,可以保证较低的钻井风险并获得较高的页岩气产能;通过整体优化钻井和压裂参数,纠偏轨道的轨道势能降低2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缝间干扰效应
产能损失
纠偏轨道
多目标优化
地质-工程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全球特提斯构造域及其时空分布
2
作者
辛仁臣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1-357,共17页
特提斯构造域及其时空分布是地学领域长期关注的热点科学问题。根据最新研究成果,特提斯构造域已远远超过休斯限定的时空范围。在时间上,特提斯构造域是罗迪尼亚超级联合古陆解体后,新元古代晚期以来,直到新近纪,南方(冈瓦纳)古陆与北方...
特提斯构造域及其时空分布是地学领域长期关注的热点科学问题。根据最新研究成果,特提斯构造域已远远超过休斯限定的时空范围。在时间上,特提斯构造域是罗迪尼亚超级联合古陆解体后,新元古代晚期以来,直到新近纪,南方(冈瓦纳)古陆与北方(劳亚)古陆群之间的古大洋及相关的大陆架。根据特提斯洋的演化历史,由早到晚,划分为原特提斯洋(540~400 Ma为主要扩张期,400~280 Ma为主要萎缩期)、古特提斯洋(400~280 Ma为主要扩张期,280~200 Ma为主要萎缩期)、中特提斯洋(280~200 Ma为主要扩张期,200~100 Ma为主要萎缩期)和新特提斯洋(200~100 Ma为主要扩张期,100~23 Ma为主要萎缩期)。空间上,特提斯构造域为北方古陆(劳伦、波罗地、西伯利亚古陆)的南缘与南方古陆(冈瓦纳:南美、非洲、澳大利亚、南极洲)的北缘及其间广阔的东西向廊带。根据地质特征,自西向东可以分为加勒比特提斯构造区、西地中海特提斯构造区、东地中海特提斯构造区、扎格罗斯(西亚)特提斯构造区、喜马拉雅特提斯构造区、东南亚特提斯构造区。特提斯构造域具有明显的时间上的阶段性和空间上的分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
特提斯构造域
特提斯洋
演化阶段
空间分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海北部神狐海域水合物储层沉积环境及其对水合物富集的指示意义
3
作者
陈雯霖
白辰阳
+3 位作者
苏丕波
徐小蕾
徐宏远
张镤文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6,共16页
绝大多数的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蕴藏于深水细粒沉积物中,在水合物形成的理化条件及气源条件之外,沉积环境的变化对水合物的富集起到潜在的控制作用。本研究选取位于南海北部神狐海域的SH-W07-16站位,基于水合物饱和度数据,同时利用沉...
绝大多数的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蕴藏于深水细粒沉积物中,在水合物形成的理化条件及气源条件之外,沉积环境的变化对水合物的富集起到潜在的控制作用。本研究选取位于南海北部神狐海域的SH-W07-16站位,基于水合物饱和度数据,同时利用沉积物样品的粒度参数、全岩及黏土矿物组分、地球化学和生物组分数据,分析识别出水合物储层及非储层段的沉积过程及物源差异,分析沉积层段海平面、气候及季风等古海洋环境变化趋势,以期揭示沉积环境对水合物富集成藏的控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水合物储层受细粒浊积过程控制,形成于气候寒冷、低海平面、冬季风盛行的冰期;而非储层受控于等深流等牵引流过程,形成于气候温暖、高海平面、夏季风盛行的间冰期;洋流活动影响不同沉积时期的物源供应,使得非储层段沉积物含有更多对水合物形成起到抑制作用的伊蒙混层,不利于水合物成藏。洋流、气候、季风等古环境变化通过引起沉积过程及物源的转换,影响储层及非储层之间沉积物组成来控制水合物形成,为揭示细粒沉积物中水合物富集成藏规律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古海洋环境
沉积过程
沉积物源
神狐海域
南海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地质-工程一体化的纠偏轨道优化设计及产能评价
1
作者
刘永升
豆子钧
张金成
高德利
机构
极地
地质与
海洋
矿产
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中国
石化石油工程研究院
中国
石油
大学
(
北京
)石油工程
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150,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72362,U176221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379202408)
深地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24ZD1000401)。
文摘
在页岩气开发过程中,如果水平井偏离计划轨道,将会加剧缝间干扰效应。为了减少产能损失,实钻井须高效、安全地返回到计划轨道上。基于此,建立考虑产能损失评价的纠偏轨道多目标优化设计模型。首先,建立压裂影响域与压裂深度的函数关系,并结合体积流量思想得到多裂缝产能的计算公式;然后,基于“双圆弧”纠偏轨道设计模型,得到轨道纠偏后的产能损失计算方法;最后,结合轨道势能评价,建立以地质-工程一体化为核心的纠偏轨道多目标优化模型。结果表明:优化压裂深度、降低裂缝长度可以减弱纠偏井的缝间干扰效应,降低产能损失;最小曲率值将导致产能损失最大、轨道势能最小的纠偏轨道;综合考虑地质和工程评价目标,可以保证较低的钻井风险并获得较高的页岩气产能;通过整体优化钻井和压裂参数,纠偏轨道的轨道势能降低23.9%。
关键词
页岩气
缝间干扰效应
产能损失
纠偏轨道
多目标优化
地质-工程一体化
Keywords
shale gas
inter-fracture interference effect
production loss
deviation-correction trajectory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integration of geology-engineering
分类号
TE122.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球特提斯构造域及其时空分布
2
作者
辛仁臣
机构
极地
地质与
海洋
矿产
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
(
北京
)
中国地质大学
(
北京
)海南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
(
北京
)
海洋
学院
出处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1-357,共17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全球重点领域油气地质与富集规律研究”(2016ZX05029-001)。
文摘
特提斯构造域及其时空分布是地学领域长期关注的热点科学问题。根据最新研究成果,特提斯构造域已远远超过休斯限定的时空范围。在时间上,特提斯构造域是罗迪尼亚超级联合古陆解体后,新元古代晚期以来,直到新近纪,南方(冈瓦纳)古陆与北方(劳亚)古陆群之间的古大洋及相关的大陆架。根据特提斯洋的演化历史,由早到晚,划分为原特提斯洋(540~400 Ma为主要扩张期,400~280 Ma为主要萎缩期)、古特提斯洋(400~280 Ma为主要扩张期,280~200 Ma为主要萎缩期)、中特提斯洋(280~200 Ma为主要扩张期,200~100 Ma为主要萎缩期)和新特提斯洋(200~100 Ma为主要扩张期,100~23 Ma为主要萎缩期)。空间上,特提斯构造域为北方古陆(劳伦、波罗地、西伯利亚古陆)的南缘与南方古陆(冈瓦纳:南美、非洲、澳大利亚、南极洲)的北缘及其间广阔的东西向廊带。根据地质特征,自西向东可以分为加勒比特提斯构造区、西地中海特提斯构造区、东地中海特提斯构造区、扎格罗斯(西亚)特提斯构造区、喜马拉雅特提斯构造区、东南亚特提斯构造区。特提斯构造域具有明显的时间上的阶段性和空间上的分带性。
关键词
全球
特提斯构造域
特提斯洋
演化阶段
空间分带
Keywords
global
Tethys tectonic domain
Tethys Ocean
evolutionary stage
spatial zoning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海北部神狐海域水合物储层沉积环境及其对水合物富集的指示意义
3
作者
陈雯霖
白辰阳
苏丕波
徐小蕾
徐宏远
张镤文
机构
极地
地质与
海洋
矿产
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
(
北京
)
海洋
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
(
北京
)海南研究院
广州
海洋
地质
调查局三亚南海
地质
研究所
出处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6,共1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南海北部细粒型水合物储层沉积物属性对水合物富集的控制作用”(4237621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与环境效应研究”(3-7-10-2025-0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天然气水合物动态成藏与高效开发实验模拟关键技术”(2024YFC2814700)。
文摘
绝大多数的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蕴藏于深水细粒沉积物中,在水合物形成的理化条件及气源条件之外,沉积环境的变化对水合物的富集起到潜在的控制作用。本研究选取位于南海北部神狐海域的SH-W07-16站位,基于水合物饱和度数据,同时利用沉积物样品的粒度参数、全岩及黏土矿物组分、地球化学和生物组分数据,分析识别出水合物储层及非储层段的沉积过程及物源差异,分析沉积层段海平面、气候及季风等古海洋环境变化趋势,以期揭示沉积环境对水合物富集成藏的控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水合物储层受细粒浊积过程控制,形成于气候寒冷、低海平面、冬季风盛行的冰期;而非储层受控于等深流等牵引流过程,形成于气候温暖、高海平面、夏季风盛行的间冰期;洋流活动影响不同沉积时期的物源供应,使得非储层段沉积物含有更多对水合物形成起到抑制作用的伊蒙混层,不利于水合物成藏。洋流、气候、季风等古环境变化通过引起沉积过程及物源的转换,影响储层及非储层之间沉积物组成来控制水合物形成,为揭示细粒沉积物中水合物富集成藏规律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古海洋环境
沉积过程
沉积物源
神狐海域
南海北部
Keywords
gas hydrates
paleoenvironment
sedimentary processes
sediment provenance
Shenhu area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分类号
P736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地质-工程一体化的纠偏轨道优化设计及产能评价
刘永升
豆子钧
张金成
高德利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全球特提斯构造域及其时空分布
辛仁臣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南海北部神狐海域水合物储层沉积环境及其对水合物富集的指示意义
陈雯霖
白辰阳
苏丕波
徐小蕾
徐宏远
张镤文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