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松阳松阴溪湿地植被类型及分布特点
1
作者 丁俊 姚燊豪 +2 位作者 刘学文 徐跃良 张洋 《浙江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96-101,共6页
2022年4月—2023年12月,对浙江松阳松阴溪湿地开展野外植被调查。结果显示:该湿地植被可以划分为4个植被型组,9个植被型,57个群系。松阴溪湿地植被的分布除了取决于建群种和优势种的生长习性之外,还受基质、水流、水位等环境因子影响,... 2022年4月—2023年12月,对浙江松阳松阴溪湿地开展野外植被调查。结果显示:该湿地植被可以划分为4个植被型组,9个植被型,57个群系。松阴溪湿地植被的分布除了取决于建群种和优势种的生长习性之外,还受基质、水流、水位等环境因子影响,受外来物种入侵等生态因子以及干扰、环境污染、堤岸固化等人为因素的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植被 植被类型 干扰 松阴溪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阳县森林风景资源调查与评价
2
作者 吕律英 占拥法 +2 位作者 王丽慧 叶世斌 包亚晨 《花卉》 2020年第24期219-220,共2页
本文对松阳县森林风景资源数量、质量、分布情况进行调查,从生物景观、地文景观、水文景观、天象景观、人文景观资源等方面全面概述了松阳县风景资源状况,为该县森林风景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松阳县 森林风景资源 调查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松阳县公益林乔木层生物量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叶森土 许艳 +5 位作者 张川英 吴初平 袁位高 江波 朱锦茹 王志高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9期108-110,113,共4页
[目的]研究森林生物量的影响因素,探讨森林群落生产力的形成机制。[方法]以浙江省松阳县公益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分析了物种丰富度、结构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耦合效应对乔木层生物量的影响。[结果]乔木层个体数... [目的]研究森林生物量的影响因素,探讨森林群落生产力的形成机制。[方法]以浙江省松阳县公益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分析了物种丰富度、结构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耦合效应对乔木层生物量的影响。[结果]乔木层个体数、物种丰富度和结构多样性显著提高乔木层生物量,其中结构多样性的正向影响程度最大。结构多样性与环境因子无关,而地形和土壤因子及其相互作用显著影响乔木层个体数和物种丰富度。[结论]揭示了乔木层结构多样性、乔木层个体数和物种丰富度与环境耦合效应显著影响乔木层生物量,合理的林分结构调整和林地环境改善是提高森林群落生产力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方程模型 公益林 森林生物量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树名木移植技术探索与实践--以松阳县黄南水库工程淹没区古树移植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肖庆来 李新星 +5 位作者 曹雯 张深梅 李杰峰 章伟民 包向东 叶晓明 《浙江林业科技》 2022年第3期86-91,共6页
松阳县黄南水库工程项目淹没区涉及41株古树名木需要移植保护和依法处置,根据各古树名木的生长情况及可操作性对在常年运行水位324 m以下的23株古树名木进行了分区移栽保护,在常年运行水位324 m以上的2株古榧树Torreya grandis设计原地... 松阳县黄南水库工程项目淹没区涉及41株古树名木需要移植保护和依法处置,根据各古树名木的生长情况及可操作性对在常年运行水位324 m以下的23株古树名木进行了分区移栽保护,在常年运行水位324 m以上的2株古榧树Torreya grandis设计原地围坝砌坎保护,对剩余16株不便移植的古树名木进行依法采伐。通过对23株古树实施一树一策、移植点运送原生境土、起垄改造、提前断根、缩冠处理、大苗靠接、遮阴保湿、栽后管理等技术措施,提高古树移栽成活率,并对古树移植效果及整体成活率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移植的23株古树总体成活率达86.96%,其中库区公路外侧的成活率为86.66%,移民安置点的成活率为87.50%;移栽到与原生境差异较大的移民安置点的古树长势更好,移植一年后古树新枝数量及新枝长度均显著高于库区公路外侧的古树。合理的移植时间、充分的移植准备及科学的移植方案对古树移植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填补了大批量古树移植效果及成活率研究数据的空白,对国家重点工程涉及的古树名木依法移植保护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名木 移栽保护 一树一策 大苗靠接 成活率 松阳县黄南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阳县毛竹林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毛朝明 蒋灵华 《浙江林业科技》 2020年第2期65-70,共6页
为掌握松阳县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地土壤养分的基本情况及其变异特征,以地统计学半方差方法分析研究毛竹林地土壤的pH及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钾、速效钾、全磷、有效磷7个主要养分因子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毛竹林地土... 为掌握松阳县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地土壤养分的基本情况及其变异特征,以地统计学半方差方法分析研究毛竹林地土壤的pH及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钾、速效钾、全磷、有效磷7个主要养分因子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毛竹林地土壤pH平均值为4.75±0.28、有机质含量的平均值为42.94±10.47 g·kg^-1、全氮含量的平均值为2.15±0.96 g·kg^-1、碱解氮含量的平均值为159.79±70.49 mg·kg^-1、全磷含量的平均值为0.19±0.09 g·kg^-1、有效磷含量的平均值为2.27±1.45mg·kg^-1、全钾含量的平均值为10.01±2.95g·kg^-1、速效钾含量的的平均值为61.28±26.6mg·kg^-1;用经典统计学分析发现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钾、有效磷和全磷都有较大变异;利用地统计学半方差特征参数函数分析各养分的理论拟合模型发现,全氮和有效磷含量分布符合球状模型,有机质、全磷和全钾含量分布符合高斯模型,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分布符合指数模型;各养分的块金系数在25%~75%,为中等空间自相关性。结合该县毛竹林经营行为等综合因素分析认为,松阳县毛竹林土壤主要养分空间变异是自然过程和人为经营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人工经营、气候、林地破碎性和养分随水土的流失等原因改变了土壤原本的连续变化,是产生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林 土壤养分 地统计学 空间变异 松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公益型国有林场经营发展路径--以松阳县湖溪林场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蔡根金 蒋灵华 +1 位作者 曹雯 毛朝明 《防护林科技》 2022年第5期71-74,共4页
为了探讨公益型国有林场在“双碳”目标行动中的经营发展路径,介绍了碳减排工作的国际和国内背景,回顾了松阳县湖溪林场体制机制的历史变革,分析了森林资源的特点,提出了阔叶化改造、建设优质国家储备林基地、有序开展森林公园建设、做... 为了探讨公益型国有林场在“双碳”目标行动中的经营发展路径,介绍了碳减排工作的国际和国内背景,回顾了松阳县湖溪林场体制机制的历史变革,分析了森林资源的特点,提出了阔叶化改造、建设优质国家储备林基地、有序开展森林公园建设、做好森林灾害防治、维护生物多样性、配合建设碳汇研究基地等增加森林蓄积和碳汇总量的技术路径,把公益型国有林场建设成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效应 碳达峰 碳中和 森林碳汇 森林演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阳县松材线虫病危害与综合防治对策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丽慧 《绿色科技》 2020年第1期141-142,共2页
指出了2017年秋季,松阳县的松材线虫病大规模爆发,直接导致了当地大量松木发生枯萎死亡现象,间接使当地旅游业业绩和其他相关行业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对松材线虫及其致病机理、传播媒介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同时对目前松阳县的松材线虫病... 指出了2017年秋季,松阳县的松材线虫病大规模爆发,直接导致了当地大量松木发生枯萎死亡现象,间接使当地旅游业业绩和其他相关行业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对松材线虫及其致病机理、传播媒介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同时对目前松阳县的松材线虫病发生概况及其危害进行了详细地剖析,最终提出了对松材线虫病的防治对策,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病 松褐天牛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阳县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分析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1
8
作者 吕律英 李新星 +1 位作者 占拥法 叶世彬 《宁夏农林科技》 2021年第5期58-61,共4页
保护森林生物多样性是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森林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已然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课题之一。本文通过分析松阳县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结合松阳县森林生物基本状况,针对松阳县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方... 保护森林生物多样性是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森林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已然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课题之一。本文通过分析松阳县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结合松阳县森林生物基本状况,针对松阳县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工作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旨在为松阳县森林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阳县 森林资源 生物多样性 保护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阳县松针褐斑病发病情况及分布规律 被引量:1
9
作者 泮樟胜 李平 +2 位作者 李永先 邹为民 何碧连 《福建林业科技》 2023年第4期100-105,共6页
于2022年,选取浙江省松阳县松针褐斑病发病严重的4个马尾松林分,从坡向、坡位和枝条方位3个维度,以病斑数为指标,分析病害的发生、发展进程。结果表明,坡向、坡位和枝条方位对松针褐斑病的影响大小分别为:南坡>北坡>东坡、西坡;上... 于2022年,选取浙江省松阳县松针褐斑病发病严重的4个马尾松林分,从坡向、坡位和枝条方位3个维度,以病斑数为指标,分析病害的发生、发展进程。结果表明,坡向、坡位和枝条方位对松针褐斑病的影响大小分别为:南坡>北坡>东坡、西坡;上坡>中坡>下坡>全坡;枝条东西向>南向>北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针褐斑病 坡向 坡位 枝条方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阳松阴溪湿地公园维管植物组成和区系分析
10
作者 丁俊 张亮 陈丹维 《现代园艺》 2024年第14期7-9,12,共4页
2022年2月-2023年3月,在松阳松阴溪湿地公园中采用样线法和重点区域调查法开展调查,共记录维管束植物132科367属528种(含21个变种、5个亚种、1个变型、8个栽培品种)。其中,野生植物351种,占种总数的66.48%,属于95科247属(包括13个变种,... 2022年2月-2023年3月,在松阳松阴溪湿地公园中采用样线法和重点区域调查法开展调查,共记录维管束植物132科367属528种(含21个变种、5个亚种、1个变型、8个栽培品种)。其中,野生植物351种,占种总数的66.48%,属于95科247属(包括13个变种,5个亚种)。园林栽培植物共177种,主要见于松阴溪不同流域景观节点绿地和堤岸绿化上,其中草本地被类植物52种,占29.38%;灌木类植物41种,占23.16%;乔木类植物63种,占35.59%;水生类植物9种,占5.08%。植物区系在科级水平以世界分布、泛热带分布的科为主,分别为45.56%和37.97%;在属级水平上,泛热带分布、北温带分布占总属数的58.57%,与世界分布一起构成了本区区系的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阴溪湿地 植物种类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宁木兰花蕾挥发性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11
作者 吴伟建 陈武 +4 位作者 仇建习 石从广 李凯 蒋明 王军峰 《浙江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53-58,共6页
为探究景宁木兰M.sinostellata不同大小花蕾中的挥发性化学成分,以阴干的Ⅰ~Ⅴ级花蕾为材料,利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化学成分。结果表明:景宁木兰花蕾中总共检测到醇类、芳香烃类、醛类、萜烯类、酮类和酯类6类、48种挥... 为探究景宁木兰M.sinostellata不同大小花蕾中的挥发性化学成分,以阴干的Ⅰ~Ⅴ级花蕾为材料,利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化学成分。结果表明:景宁木兰花蕾中总共检测到醇类、芳香烃类、醛类、萜烯类、酮类和酯类6类、48种挥发性物质,其中萜烯类最多,为37种。其次为醇类和芳香烃类物质,分别为5种和3种;酮类、酯类和醛类物质最少,均为1种。不同等级花蕾的质谱峰数量差异较小,其中Ⅱ级最多,为32个,其次为Ⅳ级和Ⅴ级,均为31个,Ⅰ级和Ⅲ级最少,为30个。不同等级花蕾挥发性化学成分种类数量大致相近,但所含种类却有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不同等级花蕾的共有物质有17种,特有物质2~3种。桉叶油醇在不同等级花蕾中的相对含量均为最高,莰烯在Ⅰ~Ⅳ级花蕾中的相对含量为第二高,而Ⅴ级花蕾中的桧烯相对含量为第二高。针对不同等级花蕾间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研究,可为后续景宁木兰的保护及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宁木兰 花蕾 挥发成分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MS的4种木兰属植物花蕾挥发油成分分析
12
作者 王军峰 吴伟建 +2 位作者 刘西 汤紫依 蒋明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969-972,共4页
以二乔木兰、天目木兰、望春木兰与玉兰的干燥花蕾为材料,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它们的成分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4种木兰属植物干燥花蕾挥发油中共有140种物质,二乔木兰最多,为86种... 以二乔木兰、天目木兰、望春木兰与玉兰的干燥花蕾为材料,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它们的成分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4种木兰属植物干燥花蕾挥发油中共有140种物质,二乔木兰最多,为86种,天目木兰最少,仅63种。萜烯类物质最多,在二乔木兰、天目木兰、望春木兰和玉兰花蕾中的数量分别为48、33、42和40种。27种物质为4种木兰属植物所共有,其中醇类化合物有桉叶油醇、β-萜品醇和δ-松油醇等,萜烯类有β-侧柏烯、莰烯和月桂烯等。本研究为后续进行木兰属植物药用成分的开发和利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兰属 花蕾 挥发成分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材线虫病防治方法与效果
13
作者 蔡伟飞 曹敏 +5 位作者 江丽娟 许艳 孟丽琴 叶国华 洪枢勇 阙建勇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9期2218-2222,共5页
通过连续3年研究疫木清理、疫木清理+树冠喷雾、疫木清理+打孔注药、疫木清理+打孔注药+树冠喷雾4种不同的防治方式对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发现:松材线虫病防治方法中,疫木清理防治效果可达60.94%,在疫木清理的基础上增加树冠喷雾... 通过连续3年研究疫木清理、疫木清理+树冠喷雾、疫木清理+打孔注药、疫木清理+打孔注药+树冠喷雾4种不同的防治方式对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发现:松材线虫病防治方法中,疫木清理防治效果可达60.94%,在疫木清理的基础上增加树冠喷雾措施的防治效果可达64.21%,在疫木清理基础上增加打孔注药措施防治效果可达71.73%,在疫木清理基础上同时增加打孔注药和树冠喷雾防治效果可达73.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病 防治方法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阳香榧发展现状和产业发展对策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杰峰 肖庆来 +5 位作者 叶晓明 叶国华 张深梅 程峰 谢君 周长献 《浙江林业科技》 2021年第3期115-122,共8页
自1987年松阳县首次从诸暨引种香榧Torreya grandis‘Merrillii’以来,松阳香榧产业逐步发展壮大,截至2020年,松阳香榧种植面积已达5645hm^(2),年青果产量约为250 t,年产值约1500万元,成为了浙江省香榧南扩的先行区和示范县。本研究通... 自1987年松阳县首次从诸暨引种香榧Torreya grandis‘Merrillii’以来,松阳香榧产业逐步发展壮大,截至2020年,松阳香榧种植面积已达5645hm^(2),年青果产量约为250 t,年产值约1500万元,成为了浙江省香榧南扩的先行区和示范县。本研究通过相关资料梳理与基地调查分析,汇总介绍了松阳县香榧产业的发展历程,从产业布局、种植模式、品牌建设、研究成效等方面叙述松阳香榧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松阳香榧产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建议推广"香榧+茶""香榧+多花黄精"生态复合高效经营模式,探索松阳县香榧全产业链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思路,为建设浙江省香榧特色产业示范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阳县 香榧 种植模式 产业发展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培育——松阳农业支柱产业的新路径
15
作者 鲍健青 蒋灵华 毛朝明 《防护林科技》 2020年第1期60-62,共3页
松阳县将茶叶、香榧、油茶培育列入三大支柱产业,计划到2020年实现茶叶、香榧、油茶各6666.7 hm^2的规模目标。通过对该县油茶产业发展现状调查分析,提出种植新品种油茶,大力改造老品种油茶,将油茶产业打造成农业支柱产业,以产业发展实... 松阳县将茶叶、香榧、油茶培育列入三大支柱产业,计划到2020年实现茶叶、香榧、油茶各6666.7 hm^2的规模目标。通过对该县油茶产业发展现状调查分析,提出种植新品种油茶,大力改造老品种油茶,将油茶产业打造成农业支柱产业,以产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松阳 农业经济 支柱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与生根剂对琴叶榕扦插繁育的试验初报 被引量:1
16
作者 阙建勇 胡青素 +4 位作者 张深梅 曹敏 周伟龙 陈世通 叶邦宣 《浙江林业科技》 2024年第3期93-97,共5页
试验采用3种生根剂及不同基质进行琴叶榕Ficus pandurata扦插繁育研究。结果表明:采用300 mg·L-1ABT2号处理30 min,琴叶榕扦插繁育效果最佳,其成活率达91.67%,生根数为17.33条,根长为11.74 cm,新梢数为8.82个,新梢长为10.57 cm。... 试验采用3种生根剂及不同基质进行琴叶榕Ficus pandurata扦插繁育研究。结果表明:采用300 mg·L-1ABT2号处理30 min,琴叶榕扦插繁育效果最佳,其成活率达91.67%,生根数为17.33条,根长为11.74 cm,新梢数为8.82个,新梢长为10.57 cm。不同基质的繁育试验,以“黄心土4份+废菌棒3份+有机肥3份”基质配方扦插繁育的效果最佳,琴叶榕成活率达93.89%,生根数为10.24条,根长为10.69 cm,新梢数为11.40个,新梢长为23.03cm。琴叶榕扦插繁育,宜采用生根剂ABT2号,基质配方为“黄心土4份+废菌棒3份+有机肥3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琴叶榕 基质 生根剂 扦插繁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乡土树种利用的龙丽温高速公路生态廊道改造 被引量:1
17
作者 潘建林 毛朝明 丁敏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1期54-59,95,共7页
为提升高速公路生态廊道森林景观效果,建立了美丽生态廊道森林群落评价指标,调查了龙丽温高速公路廊道植被状况后发现,多年的人工经营改变了森林原有的自然植被特征,各种纯林脆弱与不稳定的缺陷,给森林可持续经营带来风险。根据森林演... 为提升高速公路生态廊道森林景观效果,建立了美丽生态廊道森林群落评价指标,调查了龙丽温高速公路廊道植被状况后发现,多年的人工经营改变了森林原有的自然植被特征,各种纯林脆弱与不稳定的缺陷,给森林可持续经营带来风险。根据森林演替规律,提出充分利用乡土树种,对不同群落使用间伐改造、补植、定向抚育等措施,增加森林群落内具有明显层次、叶色、花色和果色的乡土阔叶树种品种和数量;对容易发生森林火灾区域,种植耐火阔叶树种;清除外来有害生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建设目标。通过改造,构造不同的景观斑块,形成具有空间和时间变化的异质景观,各种景观彼此镶嵌,季相变化明显,形成丰富多彩、美学价值高、生态功能强的美丽生态廊道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树种 生态廊道 森林健康 森林景观 植物群落 生态美学 森林演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空间和统计特征的CNN-GRU臭氧浓度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杨雨佳 肖庆来 +1 位作者 陈健 曾松伟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22-332,共11页
近年来,空气污染问题备受关注,近地面臭氧逐渐成为我国部分城市的首要污染物,因此对臭氧浓度的精准预测尤为重要.为了进一步提高臭氧浓度预测的精度,提出一种融合空间特征和统计特征的卷积神经网络和门控循环单元(Convolutional Neural ... 近年来,空气污染问题备受关注,近地面臭氧逐渐成为我国部分城市的首要污染物,因此对臭氧浓度的精准预测尤为重要.为了进一步提高臭氧浓度预测的精度,提出一种融合空间特征和统计特征的卷积神经网络和门控循环单元(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and Gate Recurrent Unit,CNN-GRU)臭氧浓度组合预测模型.首先,通过对时空因素以及其他大气污染物与臭氧浓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利用基于统计域的方法和克里金插值法对臭氧浓度时序数据进行预处理来提取臭氧浓度数据的时空特征,采用并联杂交CNN和GRU结构的组合预测模型得到最终的臭氧浓度预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CNN-GRU组合预测模型预测未来一小时的臭氧浓度可决系数、均方根误差和均方误差的值分别为0.9598,11.9508和8.2753,未来两小时的臭氧浓度可决系数、均方根误差和均方误差的值分别为0.8985,18.5373和13.0045,优于独立的CNN、长短期记忆(LongShortTermMemory,LSTM)网络、GRU、卷积-长短期记忆网络(Convolutional LSTM Network,ConvLSTM)、CNN-LSTM和CNN-GRU预测模型,这是由于CNN-GRU组合预测模型融合了空间和统计特征,可以多角度提取特征并采用并联杂交的网络结构,所以预测精度较高,且具备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浓度预测 卷积神经网络 门控循环单元 空间特征 统计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别山山核桃坚果种仁主要营养及功能性成分含量变异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代英超 夏国华 +2 位作者 朱先富 张深梅 黄坚钦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59-968,共10页
【目的】探讨不同地理种源大别山山核桃种仁主要营养物质及功能性成分多样性以及变异规律,为大别山山核桃种质资源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对大别山山核桃主产区19个天然种群198个单株的11个坚果种仁主要营养物质及功能性成分进行测定,... 【目的】探讨不同地理种源大别山山核桃种仁主要营养物质及功能性成分多样性以及变异规律,为大别山山核桃种质资源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对大别山山核桃主产区19个天然种群198个单株的11个坚果种仁主要营养物质及功能性成分进行测定,进行单因素方差、多重比较、相关性、主成分等分析。【结果】大别山山核桃天然种群坚果种仁主要营养及功能性成分含量多样性丰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表明大别山山核桃11个性状在种群间存在丰富变异(p<0.01);表型分化系数表明种群间平均分化系数为68.68%,种群间变异是主要变异来源。大别山山核桃营养及功能性成分含量变异幅度为2.30%~25.18%,平均变异系数为13.46%,其中脂肪含量的变异幅度最小,β-维生素E含量的变异幅度最大,JGXZ种群的多样性最为丰富;相关性分析表明种仁性状各成分之间达到显著相关的共10对,脂肪含量与其他组分的相关性最显著,淀粉、δ-维生素E含量与其他性状均不存在相关性;11个性状的主成分分析中前4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78.742%,各营养及功能在成分中均占有重要位置。【结论】大别山山核桃天然种源种仁主要营养物质及功能性成分遗传变异丰富,选择育种潜力大,脂肪含量最为稳定;遗传多样性保护及种质资源收集应尽可能增加种群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山山核桃 营养物质 功能性成分 表型变异 多样性 天然种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榧加工前处理技术及含水率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曹雯 肖庆来 +6 位作者 叶晓明 张深梅 叶卫军 涂川林 朱旭黎 喻卫武 李杰峰 《浙江林业科技》 2022年第6期81-86,共6页
为了让香榧Torreya grandis ‘Merrillii’种植户了解和掌握香榧加工前处理技术,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效益和香榧产品的加工质量,笔者通过走访诸暨、嵊州等香榧主产区,学习总结香榧采收、脱蒲、堆制后熟、清洗、晾晒等技术经验,并对香榧堆... 为了让香榧Torreya grandis ‘Merrillii’种植户了解和掌握香榧加工前处理技术,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效益和香榧产品的加工质量,笔者通过走访诸暨、嵊州等香榧主产区,学习总结香榧采收、脱蒲、堆制后熟、清洗、晾晒等技术经验,并对香榧堆制过程中单宁的变化规律及堆制处理后种仁的含水率进行测定分析,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香榧加工前处理技术要点。研究结果表明:在堆制后熟过程中,种衣及种仁的可溶性单宁均呈现下降趋势,在堆制后期,种仁单宁含量稳定在3~4 mg·g^(-1);不同厂家处理后的香榧种仁含水率存在较大差异,利用称量法测得的含水率为7.8%~17.8%,最高含水率为最低含水率的2.28倍,平均含水率为11.9%,变异系数为21.7%;采用LDS-1G谷物水分测定仪测得的含水率在5.0%~13.8%,所得数值低于称量法,但变化趋势一致,且两者具有强正相关关系,用LDS-1G谷物水分测定仪测定香榧种仁的含水率,重现性良好,重复间变异系数均趋于0.01。因此,LDS-1G谷物水分测定仪可适用于香榧加工前种仁含水率的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榧 后熟 单宁 加工前 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