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白洋淀不同功能区上覆水和沉积物典型抗生素的赋存与生态风险评价
1
作者
沈娴
王识然
+3 位作者
李西西
任浩宇
李贺
姜霞
《湖泊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77-2089,I0006,I0007,共15页
白洋淀是中国华北平原重要的浅水湖泊。历史上白洋淀周边分布大量制药厂和水产养殖场,抗生素污染较为普遍。近年来白洋淀流域实施了强有力的污染治理工作,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但水体中长期累积的抗生素的空间分布变化及其潜在生态风险...
白洋淀是中国华北平原重要的浅水湖泊。历史上白洋淀周边分布大量制药厂和水产养殖场,抗生素污染较为普遍。近年来白洋淀流域实施了强有力的污染治理工作,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但水体中长期累积的抗生素的空间分布变化及其潜在生态风险研究甚少。本研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对白洋淀不同功能区上覆水体和沉积物中的喹诺酮类、磺胺类和大环内酯类3类13种抗生素进行检测,通过科学赋权方法——G1评价法计算了抗生素污染指数,利用生态风险熵方法评价了典型抗生素的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白洋淀上覆水抗生素浓度范围为15.52~256.72 ng/L,沉积物中抗生素含量范围为0.63~58.56 ng/g,大环内酯类及喹诺酮类抗生素为主要的抗生素污染类型。上覆水中主要抗生素种类为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罗红霉素和磺胺嘧啶,沉积物中的主要抗生素种类为氧氟沙星。从抗生素在白洋淀的空间分布来看,府河入淀区上覆水和沉积物中的抗生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区域。停止水产养殖后,白洋淀水体和沉积物中的抗生素污染情况改善明显,白洋淀上游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等再生水为淀区抗生素的主要污染来源。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和氧氟沙星对白洋淀生态环境具有较高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洋淀
抗生素
赋存
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用纯水提取-草酸冷冻还原法修复Cr(Ⅵ)污染土壤
2
作者
孟美真
王楠
+2 位作者
秦雨菲
于舒弋
康春莉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4-472,共9页
通过实验室模拟研究将纯水提取与冷冻法相结合修复Cr(Ⅵ)污染土壤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对于1000 mg/kg Cr(Ⅵ)污染土壤,利用纯水进行提取,总铬的提取率约为35%,该结果与常规的草酸提取法相近.向纯水提取液中加入草酸,使其浓度为500μmol/L...
通过实验室模拟研究将纯水提取与冷冻法相结合修复Cr(Ⅵ)污染土壤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对于1000 mg/kg Cr(Ⅵ)污染土壤,利用纯水进行提取,总铬的提取率约为35%,该结果与常规的草酸提取法相近.向纯水提取液中加入草酸,使其浓度为500μmol/L,冷冻结冰后,提取液中Cr(Ⅵ)的还原率达97%.NaCl,NaNO_(3),Na_(2)SO_(4)对Cr(Ⅵ)的去除效果有微弱的抑制作用.紫外吸收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红外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的作用原理为草酸提供H+,土壤中的溶解性有机质(DOM)作为还原剂,通过冷冻浓缩效应使土壤提取液中六价铬被还原.可见,纯水提取与草酸冷冻法相结合可用于异位修复Cr(Ⅵ)污染土壤,并可减少化学试剂的用量,有利于维护土壤理化性质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
土壤
纯水提取
草酸还原
冷冻
异位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土壤坡面侵蚀模型在水土流失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王识然
张琪
+2 位作者
崔佳慧
刘健
王宇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5期158-161,共4页
土壤坡面侵蚀模型是当前水土流失监测预报的重要工具,明确其应用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指导生产实践并提升水土流失监测与水土保持评价的科学性。采用同一数据源,对比研究三因子模型、USLE模型及CSLE模型的坡面侵蚀监测结果,揭示了3种模型侵...
土壤坡面侵蚀模型是当前水土流失监测预报的重要工具,明确其应用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指导生产实践并提升水土流失监测与水土保持评价的科学性。采用同一数据源,对比研究三因子模型、USLE模型及CSLE模型的坡面侵蚀监测结果,揭示了3种模型侵蚀强度分级的差异性。三因子模型与USLE模型的侵蚀等级划分结果相近,而CSLE模型划分的侵蚀等级偏高。CSLE模型划分的中度及以下等级侵蚀分布在3.0°以下坡耕地,5.0°以上坡耕地以强烈及以上侵蚀等级为主且极强烈和剧烈侵蚀面积占总侵蚀面积的80%以上,3.0°~5.0°的坡耕地各侵蚀强度等级所占比例相当,5.0°可以确定为东北地区坡耕地侵蚀强度由轻变重的临界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模型
坡面
水土流失监测
侵蚀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白洋淀不同功能区上覆水和沉积物典型抗生素的赋存与生态风险评价
1
作者
沈娴
王识然
李西西
任浩宇
李贺
姜霞
机构
中国
环境
科学研究院
松辽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
出处
《湖泊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77-2089,I0006,I0007,共15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C3204000)资助。
文摘
白洋淀是中国华北平原重要的浅水湖泊。历史上白洋淀周边分布大量制药厂和水产养殖场,抗生素污染较为普遍。近年来白洋淀流域实施了强有力的污染治理工作,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但水体中长期累积的抗生素的空间分布变化及其潜在生态风险研究甚少。本研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对白洋淀不同功能区上覆水体和沉积物中的喹诺酮类、磺胺类和大环内酯类3类13种抗生素进行检测,通过科学赋权方法——G1评价法计算了抗生素污染指数,利用生态风险熵方法评价了典型抗生素的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白洋淀上覆水抗生素浓度范围为15.52~256.72 ng/L,沉积物中抗生素含量范围为0.63~58.56 ng/g,大环内酯类及喹诺酮类抗生素为主要的抗生素污染类型。上覆水中主要抗生素种类为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罗红霉素和磺胺嘧啶,沉积物中的主要抗生素种类为氧氟沙星。从抗生素在白洋淀的空间分布来看,府河入淀区上覆水和沉积物中的抗生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区域。停止水产养殖后,白洋淀水体和沉积物中的抗生素污染情况改善明显,白洋淀上游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等再生水为淀区抗生素的主要污染来源。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和氧氟沙星对白洋淀生态环境具有较高风险。
关键词
白洋淀
抗生素
赋存
生态风险
Keywords
Lake Baiyangdian
antibiotics
occurrence
ecological risk
分类号
X5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82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纯水提取-草酸冷冻还原法修复Cr(Ⅵ)污染土壤
2
作者
孟美真
王楠
秦雨菲
于舒弋
康春莉
机构
吉林大学新能源与
环境
学院
生态环境
部
松辽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
出处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4-472,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1977314)。
文摘
通过实验室模拟研究将纯水提取与冷冻法相结合修复Cr(Ⅵ)污染土壤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对于1000 mg/kg Cr(Ⅵ)污染土壤,利用纯水进行提取,总铬的提取率约为35%,该结果与常规的草酸提取法相近.向纯水提取液中加入草酸,使其浓度为500μmol/L,冷冻结冰后,提取液中Cr(Ⅵ)的还原率达97%.NaCl,NaNO_(3),Na_(2)SO_(4)对Cr(Ⅵ)的去除效果有微弱的抑制作用.紫外吸收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红外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的作用原理为草酸提供H+,土壤中的溶解性有机质(DOM)作为还原剂,通过冷冻浓缩效应使土壤提取液中六价铬被还原.可见,纯水提取与草酸冷冻法相结合可用于异位修复Cr(Ⅵ)污染土壤,并可减少化学试剂的用量,有利于维护土壤理化性质的稳定.
关键词
铬
土壤
纯水提取
草酸还原
冷冻
异位修复
Keywords
chromium
soil
pure water extraction
oxalic acid reduction
freezing
ex-situ remediation
分类号
X1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土壤坡面侵蚀模型在水土流失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王识然
张琪
崔佳慧
刘健
王宇
机构
生态环境
部
松辽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
生态环境
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
吉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吉林省土壤肥料总站
吉林农业大学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5期158-161,共4页
基金
松辽流域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公告项目“水土保持业务”(126205012000150001)。
文摘
土壤坡面侵蚀模型是当前水土流失监测预报的重要工具,明确其应用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指导生产实践并提升水土流失监测与水土保持评价的科学性。采用同一数据源,对比研究三因子模型、USLE模型及CSLE模型的坡面侵蚀监测结果,揭示了3种模型侵蚀强度分级的差异性。三因子模型与USLE模型的侵蚀等级划分结果相近,而CSLE模型划分的侵蚀等级偏高。CSLE模型划分的中度及以下等级侵蚀分布在3.0°以下坡耕地,5.0°以上坡耕地以强烈及以上侵蚀等级为主且极强烈和剧烈侵蚀面积占总侵蚀面积的80%以上,3.0°~5.0°的坡耕地各侵蚀强度等级所占比例相当,5.0°可以确定为东北地区坡耕地侵蚀强度由轻变重的临界坡度。
关键词
土壤侵蚀模型
坡面
水土流失监测
侵蚀强度
Keywords
soil erosion model
slope
soil and water loss monitoring
erosion intensity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白洋淀不同功能区上覆水和沉积物典型抗生素的赋存与生态风险评价
沈娴
王识然
李西西
任浩宇
李贺
姜霞
《湖泊科学》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用纯水提取-草酸冷冻还原法修复Cr(Ⅵ)污染土壤
孟美真
王楠
秦雨菲
于舒弋
康春莉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土壤坡面侵蚀模型在水土流失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王识然
张琪
崔佳慧
刘健
王宇
《现代农业科技》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