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拉林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刘洪超 吕军 +2 位作者 王铭 李兴丽 郭蒙 《中国水土保持》 2019年第6期38-41,I0003,共5页
拉林河为松花江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张广才岭山脉的老爷岭,流域内土地肥沃、人口密集,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基于TM卫星遥感数据及调查资料,对拉林河流域1976-2015年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及其生态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流... 拉林河为松花江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张广才岭山脉的老爷岭,流域内土地肥沃、人口密集,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基于TM卫星遥感数据及调查资料,对拉林河流域1976-2015年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及其生态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流域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流域内耕地面积和建设用地面积不断增加,林地、草地、水域、未利用地面积趋于减少;耕地是拉林河流域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林地、草地转为耕地是其最主要的土地利用转变类型;1976-2015年整个流域景观斑块数量呈现减少趋势,景观破碎度逐渐降低,集中分布的趋向性愈加明显。拉林河流域的土地利用变化导致了诸多环境问题,如土壤侵蚀加剧、水资源短缺、水质恶化、湿地面积萎缩、生态功能下降等,使流域生态环境更加趋于脆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环境 景观格局 拉林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熵值灰色预测法在生态环境胁迫性研究中的应用——以吉林省通榆县为例
2
作者 汪雪格 斯蔼 +2 位作者 魏春凤 吕军 王艳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0期259-262,共4页
以松嫩平原典型地区通榆县为例,在构建生态环境胁迫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熵值-GM(1∶1)对生态环境胁迫性进行评价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水资源短缺、沙漠化、盐碱化、草地退化和人口增加是通榆县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胁迫因子;19... 以松嫩平原典型地区通榆县为例,在构建生态环境胁迫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熵值-GM(1∶1)对生态环境胁迫性进行评价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水资源短缺、沙漠化、盐碱化、草地退化和人口增加是通榆县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胁迫因子;1994-2013年该区生态环境胁迫系数逐年增加,胁迫程度从Ⅲ级跃升到Ⅳ级。预测结果显示,如果不采取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胁迫系数仍会增长,胁迫程度仍会加重。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了河湖连通、水资源优化配置、防沙治碱、改良退化草地等措施,以减轻对生态环境的胁迫,促进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胁迫性 胁迫系数 熵值-GM(1∶1) 松嫩平原 通榆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流域模型及在中国环境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4
3
作者 蒋洪强 吴文俊 +4 位作者 姚艳玲 刘年磊 王金南 毕军 姚瑞华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39-546,共8页
流域水环境模型是研究流域水体黑臭、水体富营养化和水质超标问题的重要工具,流域水环境模型从概念上可以分为(半)机理模型和经验型模型,前者通过方程式和函数关系来刻画流域水动力和迁移转化规律,并通过实测数据校准获取本土化的参数系... 流域水环境模型是研究流域水体黑臭、水体富营养化和水质超标问题的重要工具,流域水环境模型从概念上可以分为(半)机理模型和经验型模型,前者通过方程式和函数关系来刻画流域水动力和迁移转化规律,并通过实测数据校准获取本土化的参数系数,后者力图寻求大数据量间的统计学规律。按照模拟对象的不同,流域水环境模型还可以划分为陆域的污染负荷模拟模型、水域的受纳水体模拟模型,以及水-陆耦合模拟模型。模型对整个流域系统及其内部发生的复杂地球化学过程进行定量化描述,污染负荷模型一般用来估算点源及非点源产生的污染负荷量,并计算出进入河道的污染负荷量,作为受纳水体模型的污染源边界输入条件;受纳水体模型一般用来模拟沉积物或污染物在河流、湖泊、水库、河口、沿海等水体中的运动和衰减转化过程,是水质预测、评价、分析的重要工具。传统的流域模型多用评价自然活动以及人类活动对水环境造成的影响,而当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将水环境模型与经济学模型进行耦合,开展基于水环境模型的环境政策设计和优化研究。文章从系统控制的视角,主要总结了水量水质耦合流域模型在水资源管理政策、水环境管理政策中的应用,例如水资源有效分配、排污交易产生的水环境影响、基于成本-效益的水污染控制策略优化等。在此基础上文章对流域水环境模型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的展望,流域水环境容量控制策略、目标总量控制策略的水环境影响比较分析以及水环境模型的不确定性研究将是未来关注的重点所在,尤其不确定性问题经常存在于水污染物产排放预测和水环境质量模拟预测过程中,对于提升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量 水质 模型 污染负荷 环境规划 成本效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洋沙泡水库氟污染实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吴杰 张为中 +1 位作者 刘伟 刘洪超 《水资源保护》 CAS 2009年第1期74-78,共5页
洋沙泡水库是白城市"引嫩入白"供水工程中的反调节水库。针对水库中水质、底泥及水库周边土壤中氟离子含量高影响供水质量等问题,通过现场监测及室内实验研究,结合收集资料,分析氟污染程度,研究氟污染成因以及浸出规律,为氟... 洋沙泡水库是白城市"引嫩入白"供水工程中的反调节水库。针对水库中水质、底泥及水库周边土壤中氟离子含量高影响供水质量等问题,通过现场监测及室内实验研究,结合收集资料,分析氟污染程度,研究氟污染成因以及浸出规律,为氟浸出量计算提供依据,找出解决氟离子含量高的途径,为保证供水质量提供了解决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沙泡水库 氟污染 实验 反调节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花江流域主要干支流纵向连通性与鱼类生境 被引量:27
5
作者 吕军 汪雪格 +3 位作者 刘伟 王彦梅 魏春凤 吴计生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7年第6期155-160,174,共7页
基于松花江流域拦河建筑物现状,采用阻隔系数法,评价主要干支流的纵向连通性。结果表明:松花江干流和嫩江纵向连通性指数分别为0.21和0.27,连通性评价等级为良,第二松花江连通性指数为0.62,连通性评价等级为中等。嫩江支流中连通性最好... 基于松花江流域拦河建筑物现状,采用阻隔系数法,评价主要干支流的纵向连通性。结果表明:松花江干流和嫩江纵向连通性指数分别为0.21和0.27,连通性评价等级为良,第二松花江连通性指数为0.62,连通性评价等级为中等。嫩江支流中连通性最好的是嫩江,成为冷水性鱼与嫩江尼尔基以下河段交流的唯一通道;而甘河、雅鲁河、绰尔河和讷谟儿河连通性评价等级为良,洮儿河、霍林河和乌裕尔河连通性评价等级为劣。第二松花江支流中伊通河和饮马河拦河坝众多,鱼类洄游受阻,连通性等级为劣。松花江干流支流牡丹江、拉林河受梯级水电站开发影响,其评价指数为劣;倭肯河、汤旺河受河流沿岸灌区渠首闸坝、水库及水电站建设影响,评价等级为差,这些支流目前濒危珍稀鱼类已绝迹,也极少见到冷水性鱼类。整个流域内未建设过鱼设施,对鱼类洄游和种群交流产生阻隔,提出了补建和新建过鱼设施,必要时开展增殖放流的措施。建议对没有预留生态流量的拦河建筑物进行改造或者利用现有设施泄放生态流量,对预留生态流量的调整水库调度方案保证其下泄流量满足不同时间、空间鱼类生存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 纵向连通性 鱼类生境 阻隔系数法 松花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巴音布鲁克高寒沼泽湿地植物群落空间分布与环境解释 被引量:13
6
作者 徐娜 姚艳玲 +5 位作者 王铭 王升忠 曹议文 徐志伟 李鸿凯 董彦民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09-419,共11页
为探明巴音布鲁克高寒沼泽湿地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采用样线与样方结合的方法,于2014-2015年在天鹅湖沼泽湿地进行植物群落调查与环境因子测定.结果显示,巴音布鲁克天鹅湖沼泽湿地植物共有35种,隶属于19科27属.方差分析表明,地表... 为探明巴音布鲁克高寒沼泽湿地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采用样线与样方结合的方法,于2014-2015年在天鹅湖沼泽湿地进行植物群落调查与环境因子测定.结果显示,巴音布鲁克天鹅湖沼泽湿地植物共有35种,隶属于19科27属.方差分析表明,地表积水条件显著影响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随着地表积水减少,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指数呈现上升趋势,Pielou指数呈现下降趋势,说明随着地表积水的减少,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逐渐增加.冗余分析与偏冗余分析表明,所有环境因子共解释了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变异的67.9%.水位与土壤全氮含量对物种组成的总效应达到显著水平,土壤全氮含量的净效应达到极显著水平,但全磷含量和有机碳含量的总效应与净效应均未达到显著水平.研究表明,积水条件和土壤氮含量是巴音布鲁克天鹅湖沼泽湿地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和分布的主要环境驱动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群落 高寒沼泽湿地 环境因子 物种组成 巴音布鲁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水质实时预报系统开发及应用——以下辽河平原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杜超 肖长来 +1 位作者 吕军 田浩然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25-1632,共8页
地下水数值模拟需要大量的监测数据作为支撑,数据的录入耗时耗力,存在出错的可能,且不能第一时间进行实时快速预报。采用VB语言编程技术,以识别和验证后的下辽河平原地下水流数值模型和地下水溶质运移数值模型为基础,重新编译后的MF2K和... 地下水数值模拟需要大量的监测数据作为支撑,数据的录入耗时耗力,存在出错的可能,且不能第一时间进行实时快速预报。采用VB语言编程技术,以识别和验证后的下辽河平原地下水流数值模型和地下水溶质运移数值模型为基础,重新编译后的MF2K和MT3DMS为内核计算程序,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为数据库,开发了模型与地下水实时监测系统的接口,集成建立了下辽河平原地下水水质实时预报模型,并开发了操作界面下的操作系统,实现了下辽河平原地下水水质的实时预报功能。该系统将地下水实时监控技术与地下水数值模拟技术结合,操作简便、时效性强、出错概率小,能够实时获取地下水水位、水质监测数据,对地下水流场和地下水溶质浓度场的演化进行快速预报。同时,本系统预留了更新接口,可根据逐步积累的地下水监测数据和系统计算数据进行进一步验证,不断提高系统预报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预报系统 数值模拟 地下水水质 溶质运移 系统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花江流域1956—2014年径流量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8
8
作者 汪雪格 胡俊 +4 位作者 吕军 刘洪超 魏春凤 张正 张宇 《中国水土保持》 2017年第10期61-65,共5页
利用松花江流域内嫩江的尼尔基、大赉断面,第二松花江的丰满水库、扶余断面,松花江干流的哈尔滨和佳木斯断面等6个干流水文站,以及洮儿河的镇西断面、霍林河的白云胡硕断面等2个支流水文站的1956—2014年水文监测资料,采用Mann-Kendal... 利用松花江流域内嫩江的尼尔基、大赉断面,第二松花江的丰满水库、扶余断面,松花江干流的哈尔滨和佳木斯断面等6个干流水文站,以及洮儿河的镇西断面、霍林河的白云胡硕断面等2个支流水文站的1956—2014年水文监测资料,采用Mann-Kendal法分析了松花江流域主要干支流1956—2014年径流量变化规律和特征,结果表明:松花江流域干支流的径流量年际变化很大,经常出现连续丰水年和连续枯水年的情况,尤其是支流洮儿河和霍林河径流极值比非常大。松花江流域干支流径流量均有下降的趋势,其中嫩江、松花江干流、洮儿河和霍林河下降趋势较为明显,而第二松花江径流量下降趋势相对不显著。嫩江的突变点有两个,主要集中在1963和1991年;第二松花江没有突变点;松花江干流有两个突变点,分别是1967和1990年左右;洮儿河的突变点为1971和1995年;霍林河的突变点为1964年。松花江流域干支流研究水文站点的突变点均为减小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量 Mann-Kendal法 1956-2014年 松花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流域划分的拉林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物入河量估算 被引量:5
9
作者 汪雪格 刘洪超 +1 位作者 吕军 张正 《中国水土保持》 2016年第10期65-67,共3页
针对拉林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及气候特点,将输出系数模型和GIS技术相结合,以小流域为计算单元,对拉林河流域的非点源污染负荷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流域内COD负荷为16 454.83 t/a、TP负荷为668.80 t/a、TN负荷为1 319.08 t/a;灌区退... 针对拉林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及气候特点,将输出系数模型和GIS技术相结合,以小流域为计算单元,对拉林河流域的非点源污染负荷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流域内COD负荷为16 454.83 t/a、TP负荷为668.80 t/a、TN负荷为1 319.08 t/a;灌区退水对流域内非点源污染负荷的贡献相对较大,由灌区退水导致的COD负荷占总量的69.37%、TP负荷占总量的85.33%;子流域2、5、7、15是流域内水土流失非点源污染整治的重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 输出系数模型 子流域划分 拉林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花江流域河流湿地横向连通性分析
10
作者 吕军 汪雪格 +3 位作者 王彦梅 魏春凤 刘洪超 张正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2期65-69,共5页
河湖水系连通性包括纵向连通性、横向连通性和垂向连通性。横向连通性指在河流与河岸带、湖泊、湿地之间的通道连通程度。松花江流域中下游区域地势相对平坦,主要湿地类型为河流洪泛湿地,多分布于河流两岸的河滩地上。为了防洪而修建的... 河湖水系连通性包括纵向连通性、横向连通性和垂向连通性。横向连通性指在河流与河岸带、湖泊、湿地之间的通道连通程度。松花江流域中下游区域地势相对平坦,主要湿地类型为河流洪泛湿地,多分布于河流两岸的河滩地上。为了防洪而修建的堤防,阻断了河流与湿地之间的水流联系。选取嫩江尼尔基以下江段和松花江干流为研究对象,采用横向连通性指数法研究河流和洪泛湿地之间的纵向连通性。整个评价范围内河流湿地横向连通性为差,其中,嫩江段(尼尔基以下至三岔河口段)横向连通性等级为中,而松花江干流段横向连通性等级为劣。现状河流洪泛湿地多分布于堤外河滩地内,而堤内的湿地由于堤防的阻隔面积减少较多,堤内湿地与河流之间横向连通性较差;扎龙、向海、莫莫格等重要湿地建设有补水工程,河湖与湿地的连通性较好,而乌裕尔河沼泽湿地没有补水工程,河流与湿地的连通性较差。河湖连通工程的建设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湖水系连通 横向连通性 河流廊道 洪泛湿地 松花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嫩江流域湿地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汪雪格 刘洪超 吕军 《中国水土保持》 2020年第4期59-62,共4页
嫩江流域是我国湿地集中分布区之一,湿地主要分布在嫩江流域的上游及中下游的河流沿岸及尾闾区域。为揭示嫩江流域湿地变化的特征,将研究区划分成17个评价单元,分析各评价单元湿地的面积及其变化,结果发现:湿地的减少主要受人类活动的影... 嫩江流域是我国湿地集中分布区之一,湿地主要分布在嫩江流域的上游及中下游的河流沿岸及尾闾区域。为揭示嫩江流域湿地变化的特征,将研究区划分成17个评价单元,分析各评价单元湿地的面积及其变化,结果发现:湿地的减少主要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其主要表现为开垦湿地为耕地,耕地化率为54.6%,主要集中在嫩江中、上游区域;其次是压缩湿地生态需水而导致的湿地退化、盐碱化,退化率和盐碱化率分别为31.8%和2.5%。湿地退化的主要原因为:①人类生活、工业和农业需水量增大,占用了一部分湿地的生态需水;②水利工程的阻隔,减少或切断了河流与湿地的水力联系;③人类开发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湿地反补地下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耕地化率 退化率 盐碱化率 嫩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国家尺度生物多样性综合评价概况及启示 被引量:15
12
作者 陈平 田竹君 +1 位作者 李曌 刘朋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30-1139,共10页
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国,日本通过制定并修订生物多样性国家战略、颁布《生物多样性基本法》等政策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2008年,日本成立生物多样性综合评价委员会,应用DPSIR概念模型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由14项原因评价指标和16项... 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国,日本通过制定并修订生物多样性国家战略、颁布《生物多样性基本法》等政策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2008年,日本成立生物多样性综合评价委员会,应用DPSIR概念模型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由14项原因评价指标和16项状态评价指标构成,共计30项评价指标;使用行政统计、国土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及科学研究等104种数据,对1950s以来50 a间日本全境的生物多样性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日本生物多样性综合评价的管理特征和综合特征十分突出。评价方式是利用已有调查和监测数据(定量数据),分析因果关系,得出趋势结论,提出相应对策,为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趋势分析之综合评价方法。评价区域分为森林、农田、城市、陆地水域、沿岸和海洋、岛屿(离岛)六大生态系统类型区,分析了造成日本生物多样性损失的四次大的危机。探讨了其对中国生物多样性评价工作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保护 DPSIR概念模型 生态系统类型 综合评价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0年三江平原农业气象条件空间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宏伟 田竹君 +1 位作者 杨伟 李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0期4493-4496,4525,共5页
[目的]研究近50年三江平原农业气象条件的空间分布特征。[方法]利用三江平原不同气象站点的气象观测资料,并使用这些数据计算各个站点的积温、潜在蒸散量等;采用克里金插值方法,生成了近50年三江平原多种气象要素的空间插值图,并对这些... [目的]研究近50年三江平原农业气象条件的空间分布特征。[方法]利用三江平原不同气象站点的气象观测资料,并使用这些数据计算各个站点的积温、潜在蒸散量等;采用克里金插值方法,生成了近50年三江平原多种气象要素的空间插值图,并对这些气象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三江平原年平均气温为2.5~4.5℃,气温随着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且呈带状分布;降水空间分异明显,多年平均降水为500~600 mm,降水基本以西北-东南方向左右对称;多年平均风速为3.0~3.6 m/s,其空间分布与地形地貌的空间格局十分吻合;夏半年空气相对湿度较大,都在65%以上;;一年中该地区最大光照时数的分布与太阳赤纬的周年变化曲线类似,均呈正态分布,同时呈现出地理纬度差异性;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持续日数为135~146 d,呈现明显的纬向分布趋势。[结论]该研究为三江平原农业生产的合组安排与气象灾害的有效防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平原 气温 农业气象条件 日平均气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