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辽流域利用无人机技术开展水土保持监测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4
1
《中国水土保持》 2017年第12期58-60,共3页
自2013年开始,松辽流域率先利用无人机遥测技术在水土保持工作中开展了大量实践与探索。结合水土保持监测与信息化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总结了无人机遥测技术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性监测与天地一体化监管、水土流失治理工程... 自2013年开始,松辽流域率先利用无人机遥测技术在水土保持工作中开展了大量实践与探索。结合水土保持监测与信息化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总结了无人机遥测技术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性监测与天地一体化监管、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图斑化管理、典型小流域水土保持信息化和水土流失突发事件监测等工作中的应用情况,并提出了充实数据库指标内容、开展实时动态监测与建立快速评价系统,以及继续深入探索无人机遥测技术等方面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技术 水土保持 监测 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度松辽流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岩松 姜艳艳 +3 位作者 常诚 房含 李超君 杨胜天 《中国水土保持》 2019年第12期7-10,I0001,共5页
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已被提升到新的高度,水土保持工作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急需进一步深入推进。松辽流域泛指东北地区,在松辽流域开展水土流失年度动态监测工作至关重要,既是维护东北地区粮食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 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已被提升到新的高度,水土保持工作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急需进一步深入推进。松辽流域泛指东北地区,在松辽流域开展水土流失年度动态监测工作至关重要,既是维护东北地区粮食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也是强化东北地区协调绿色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步骤。在水利部组织下,松辽流域2018年积极开展了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实现了第一次流域全覆盖监测,并与2011年第一次全国水土保持普查结果相比较进行了动态变化分析。据统计,松辽流域2018年水土流失面积为27.53万km 2,主要以轻度、中度侵蚀为主,全境水土流失分布及变化与土地利用结构高度相关;东北黑土区与典型黑土区2018年的侵蚀面积分别是22.16万和8.50万km 2,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20.38%和25.94%,与2011年相比均有所下降。尽管2018年度松辽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尚存在不足,但在严峻的形势下仍准时、高质量地完成了全流域动态监测工作,为东北地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动态监测 结果分析 2018年度 松辽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黑土区水土保持措施减沙效益监测 被引量:19
3
作者 陈光 范海峰 +1 位作者 陈浩生 董国权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6年第6期13-17,共5页
为给大面积开展黑土地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在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试点工程中选择4条重点小流域设置28个径流小区,进行水土流失监测及措施保土效益对比分析。通过对2年监测成果的分析,认为:“试点工程”中所采取的几... 为给大面积开展黑土地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在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试点工程中选择4条重点小流域设置28个径流小区,进行水土流失监测及措施保土效益对比分析。通过对2年监测成果的分析,认为:“试点工程”中所采取的几种主要坡面治理措施,其保土减沙效益十分显著———水平梯田措施最好,减少土壤流失量高达99.5%;其次是地梗植物带和水平坑措施,减少土壤流失量为95.2%;荒山荒坡灌木埂措施为80.2%;改垄措施为64.6%;生态自然恢复稍低些,为4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黑土区 水土保持措施 减沙效益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的政府职能与法人义务 被引量:7
4
作者 牛崇桓 钟云飞 《中国水土保持》 2016年第2期8-11,共4页
作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基础性工作,水土保持监测分为监督性监测和管理性监测,监督性监测是政府主管部门承担的法定职责和义务,管理性监测是生产建设单位承担的法定职责和义务,两者的任务、内容、要求、作用等均有不同,既不重复,更不... 作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基础性工作,水土保持监测分为监督性监测和管理性监测,监督性监测是政府主管部门承担的法定职责和义务,管理性监测是生产建设单位承担的法定职责和义务,两者的任务、内容、要求、作用等均有不同,既不重复,更不矛盾,不能相互替代。水土保持主管部门应当进一步加强对生产建设项目的监测工作,充分发挥监测对监督管理的技术支撑作用;生产建设单位应当高度重视监测的水土保持管理功能,依法承担水土保持监测义务,及时组织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保障水土保持方案的全面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监测 职能 义务 生产建设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技术的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张继真 姜艳艳 张月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1期26-29,I0005,共5页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近年来面临水土流失严重、面积减小、土壤质量下降等问题,已成为目前土壤保护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以东北黑土区2018年和2022年两期遥感影像与水土保持措施的实地调查数据作为数据源,利用目视...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近年来面临水土流失严重、面积减小、土壤质量下降等问题,已成为目前土壤保护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以东北黑土区2018年和2022年两期遥感影像与水土保持措施的实地调查数据作为数据源,利用目视识别法开展影像解译,并通过中国土壤流失方程CSLE进行土壤侵蚀模数的计算,对东北黑土区的水土流失变化情况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耕地、草地、建设用地、其他土地面积减少,园地、林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增加,造林、种草、封育、地埂、水平阶/反坡梯田等面积共增加0.84万km^(2);对比2018—2022年东北黑土区的水土流失情况,整体呈向好趋势,土壤侵蚀面积共减少约1.01万km^(2);从侵蚀强度来看,除轻度侵蚀面积增加约0.45万km^(2)外,中度、强烈、极强烈、剧烈侵蚀面积分别减少约0.43万、0.24万、0.28万、0.51万km^(2);从不同省份侵蚀面积变化情况分析,内蒙古自治区东四盟的侵蚀面积减少最多,共减少约0.37万km^(2),辽宁省侵蚀面积变化最小,共减少约0.06万km^(2);耕地、建设用地等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减少,以及林地、交通运输用地等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增加,均可大幅减少土壤侵蚀面积,同时水土保持措施面积的增加也可有效阻止土壤侵蚀的发生。总体来看,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治理效果显著,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持续进行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治理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动态监测 遥感技术 中国土壤流失方程 东北黑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黑土区水土保持耕作措施防蚀机理及效果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宝桐 张锋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11,共3页
水土保持耕作措施对于防治土壤侵蚀、促进农业增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简要介绍国外水土保持耕作技术措施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东北黑土区应用较广的横坡垄作、垄作区田、少耕免耕、间混作、深松耕法、鼠道耕法等水土保持耕作措施的... 水土保持耕作措施对于防治土壤侵蚀、促进农业增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简要介绍国外水土保持耕作技术措施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东北黑土区应用较广的横坡垄作、垄作区田、少耕免耕、间混作、深松耕法、鼠道耕法等水土保持耕作措施的防蚀机理及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耕作措施 防蚀机理 防蚀效果 增产效果 东北黑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土区范围界定及水土保持防治策略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岩松 王玉玺 李洪兴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1-13,共3页
采用"3S"技术与野外踏勘、抽样调查与定位研究、科学试验、生态理论与经济理论相结合的集成研究和现有科研成果整合的技术路线,以GIS平台叠置分析技术为支撑,开展了典型黑土区、东北黑土区(广义黑土区)的范围界定和水土保持区... 采用"3S"技术与野外踏勘、抽样调查与定位研究、科学试验、生态理论与经济理论相结合的集成研究和现有科研成果整合的技术路线,以GIS平台叠置分析技术为支撑,开展了典型黑土区、东北黑土区(广义黑土区)的范围界定和水土保持区划,东北黑土区面积为103.02万km2,其中水蚀面积17.95万km2、风蚀面积3.40万km2、冻融侵蚀面积6.24万km2,针对各分区的特征提出了基本的防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区范围 水土保持 防治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黑土地重点治理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项目的实施管理 被引量:1
8
作者 钟云飞 郭睎尧 《中国水土保持》 2015年第9期64-65,78,共3页
东北黑土地重点治理区2010—2012年度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是松辽流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公告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了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项目的管理、分工、技术方法,指出水土保持监测项目管理具有目标性、层次性、动态性和整体性。根据... 东北黑土地重点治理区2010—2012年度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是松辽流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公告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了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项目的管理、分工、技术方法,指出水土保持监测项目管理具有目标性、层次性、动态性和整体性。根据监测成果分析认为,东北黑土地国家级重点治理区水土流失形势依然严峻。实践证明,开展水土流失流失动态监测对持续推进东北黑土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地 重点治理区 动态监测 管理 东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兴安岭山地丘陵生态维护保土区水土流失防治途径及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锋 姜艳艳 《中国水土保持》 2021年第10期37-38,共2页
小兴安岭是我国东北重要的生态屏障,近年来水土流失问题逐渐凸显。在系统分析小兴安岭山地丘陵生态维护保土区的水土流失现状、水土保持现状和水土流失危害基础上,提出了该区的水土流失防治途径和水土保持技术体系,希望为该区水土流失... 小兴安岭是我国东北重要的生态屏障,近年来水土流失问题逐渐凸显。在系统分析小兴安岭山地丘陵生态维护保土区的水土流失现状、水土保持现状和水土流失危害基础上,提出了该区的水土流失防治途径和水土保持技术体系,希望为该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兴安岭山地丘陵生态维护保土区 水土保持 防治途径 技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水土保持委员会的历史回顾与建议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宝桐 《中国水土保持》 2013年第1期7-9,共3页
新水土保持法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水土保持工作的统一领导"。在回顾我国水土保持委员会发展历程和所起作用的基础上,为实现"一家管、多家治、高层协调"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管理体制,统筹考虑区域水土保... 新水土保持法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水土保持工作的统一领导"。在回顾我国水土保持委员会发展历程和所起作用的基础上,为实现"一家管、多家治、高层协调"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管理体制,统筹考虑区域水土保持工作,协调水利、林业等部门共同搞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建议在实行水土保持归口管理的同时,恢复或成立各级水土保持委员会,强化"水保搭台、政府导演、部门唱戏、全社会参与"的良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管理体制 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宝桐 《中国水土保持》 2014年第6期52-53,共2页
西藏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和独特的生态环境特点。为保证西藏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质量,结合编制西藏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实践,提出了编制此类方案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包括原则上要强调预... 西藏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和独特的生态环境特点。为保证西藏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质量,结合编制西藏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实践,提出了编制此类方案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包括原则上要强调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理念;设计上要突出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少占地就是最优选择的理念;土石方平衡上要坚持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壤资源、最大限度减少土石方开挖的理念;措施配置上要遵循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荒则荒的理念;费用计取上要符合概(估)算编制规定、满足工程建设管理实际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建设项目 水土保持方案 编制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小流域土壤侵蚀影响因子遥感监测方法探讨——以黑龙江省宾县三岔河小流域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丹 李世泉 +3 位作者 王岩松 高燕 郭睎尧 张锋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3-44,53,共3页
RS、GIS技术支持下的小流域土壤侵蚀影响因子遥感监测,是实现小流域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高精度动态监测和预报的重要手段。以黑龙江省宾县的三岔河小流域为例,探讨了小流域土壤侵蚀影响因子的遥感监测技术方法。
关键词 RS GIS 土壤侵蚀 遥感监测 小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技术规范》解读
13
作者 张延玲 任明 +1 位作者 温磊磊 苏远航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11期65-67,共3页
《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技术规范》(SL/T 466—2024)经水利部2024年第5号公告批准发布,于2024年7月11日正式实施。此次修订注重与国内现有标准的协调性和一致性,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规范内容与相关法律法规保持一致,坚持“管用... 《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技术规范》(SL/T 466—2024)经水利部2024年第5号公告批准发布,于2024年7月11日正式实施。此次修订注重与国内现有标准的协调性和一致性,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规范内容与相关法律法规保持一致,坚持“管用实用”的原则,注重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主要特点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综合防治与系统治理、坚持因地制宜与技术创新、科学性和实践指导性强;从强化系统治理与协同推进、综合防治与生态修复并行、加强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完善监测评估与动态调整机制、加强宣传教育与公众参与等方面提出实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读 水土流失 综合防治 技术规范 东北黑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拜泉县水土保持新进展与效益评价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爱玲 钟云飞 陈祥伟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76-280,286,共6页
[目的]对黑龙江省拜泉县近年来的水土保持工程保土效益定量进行评价,为进一步的水土保持规划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通过对拜泉县2008—2015年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情况的调查分析,利用遥感影像解译土地利用,采用土壤侵蚀模型... [目的]对黑龙江省拜泉县近年来的水土保持工程保土效益定量进行评价,为进一步的水土保持规划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通过对拜泉县2008—2015年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情况的调查分析,利用遥感影像解译土地利用,采用土壤侵蚀模型计算工程实施前后的土壤流失量评价拜泉县水土保持工程保土效益。[结果]2011—2015年该县土地利用变化不大,总体由耕地向居民点及工矿交通用地和林地流转,水土流失总面积减少193.8km^2,生态环境有所好转。2008—2015年,新增实施水土保持措施总面积103.49km^2,通过实施梯田、地埂植物带和改垄措施,共计保土507 338.86t,其中2008—2010年占总保土量的3.80%,2011—2015年保土量逐年递增,2015年占总保土量的34.04%。所有年份合计,梯田的保土量最多,占总保土量的40.21%,其次为改垄和地埂,分别为37.23%和22.56%。[结论]拜泉县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程效益显著,为进一步提高水土保持效益,应优化水土保持措施的分布,扩大梯田和地埂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措施 效益评价 黑龙江省拜泉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遥测技术在水土保持监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15
《中国水土保持》 2015年第9期73-76,共4页
从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督管理需求出发,在分析现有监管技术手段的基础上,提出了更为快捷、全面、准确的成果数据获取方式,即无人机遥测技术,并广泛应用于松辽流域大中型生产建设项目及国家级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项目中,成果种类丰富,数据内... 从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督管理需求出发,在分析现有监管技术手段的基础上,提出了更为快捷、全面、准确的成果数据获取方式,即无人机遥测技术,并广泛应用于松辽流域大中型生产建设项目及国家级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项目中,成果种类丰富,数据内容可靠。列举了各类项目的监管指标、过程及效果。无人机遥测技术的应用为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提高了水土保持监管信息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监督管理 无人机 遥测 生产建设项目 动态监测 松辽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升温和升温间歇期兴安落叶松径向生长与归一化植被指数的关系
16
作者 张羽 刘滨辉 苏远航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6-690,共15页
森林冠层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树木主干利用冠层生成的有机物进行形成层分裂与加厚,树木冠层的同化作用和树干的径向生长在气候变化过程是否同步变化存在争议,同步或差异性变化是否与这2个过程对气候因子响应特征有关也是... 森林冠层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树木主干利用冠层生成的有机物进行形成层分裂与加厚,树木冠层的同化作用和树干的径向生长在气候变化过程是否同步变化存在争议,同步或差异性变化是否与这2个过程对气候因子响应特征有关也是目前关注热点,尤其是同一树种在不同气候背景下仍待研究。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作为我国寒温带针叶林主要建群种,对气候变化比较敏感。因此,由南向北选取大兴安岭阿尔山(AES)、库都尔(KDE)和大白山(DBS)地区的兴安落叶松为研究对象,以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和年轮宽度指数(ring width index,RWI)分别代表树木冠层和主干生长状况,利用分段函数、相关分析等方法,探究不同气候背景下树木冠层和主干生长关系及驱动因子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快速升温期显著促进了树木冠层的生长,主要体现在生长季前期和生长季末期,但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可能更多用于冠层呼吸,从而抑制了树木径向的生长,导致该期间树木主干和冠层生长关系不显著。随着气温上升速率的减慢,树木冠层的生长主要体现在生长季中期和生长季末期,树木主干和冠层生长之间的关系呈现显著相关性(P<0.05)。全球气温上升速率导致森林主干与冠层生长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存在差异,这可能是造成树木主干与冠层生长关系不一致的根本原因。全球气温上升速率加快加大了兴安落叶松主干与冠层生长对气候响应的差异,相反会极大缩小两者对气候响应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安落叶松 径向生长 NDVI 气候变暖 大兴安岭 快速升温期 升温间歇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RU-Segformer模型的东北地区农作物智能化分类研究
17
作者 钟云飞 钟易辰 +1 位作者 刘建祥 张乃祥 《江西农业》 2025年第7期90-92,共3页
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粮仓,其粮食作物覆盖类型的空间分布特征对于调整供需、制定种植策略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是目前遥感影像智能化分类的两种主要方法。其中,深度学习需要大量的标注数据,这使得数据获取成本高昂。... 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粮仓,其粮食作物覆盖类型的空间分布特征对于调整供需、制定种植策略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是目前遥感影像智能化分类的两种主要方法。其中,深度学习需要大量的标注数据,这使得数据获取成本高昂。技术上,单时相影像在多类分类中易引发异物同谱问题,影响最终精度。针对上述数据量和精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SLIC数据增强与改进的GRUSegformer时序语义分割模型的半监督深度学习方法,用于东北地区农作物的智能化分类。研究结果表明,GRU-Segformer时序语义分割模型精度较高,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的分类精度分别为93.74%、95.12%、92.50%。该模型在有限数据量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和鲁棒性。同时,该方法有效利用了多时相影像,降低了异物同谱比例,从而提高了分类精度。研究可为不同领域的农作物识别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分类 遥感解译 数据增强 多时相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高光谱影像的田块尺度玉米估产与生育时期优选
18
作者 贾增慧 张继真 +4 位作者 郝航 张星宇 夏晨真 高强 张月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89,共11页
为实现东北黑土区田块尺度上玉米产量的精准估算与生育时期优选,本研究以我国东北黑土区的春玉米为研究对象,选取吉林省梨树县的长期定位玉米试验田,于2019、2020年利用无人机采集玉米3个关键生育时期(拔节期、吐丝期、成熟期)的冠层高... 为实现东北黑土区田块尺度上玉米产量的精准估算与生育时期优选,本研究以我国东北黑土区的春玉米为研究对象,选取吉林省梨树县的长期定位玉米试验田,于2019、2020年利用无人机采集玉米3个关键生育时期(拔节期、吐丝期、成熟期)的冠层高光谱影像,选取10种与产量显著相关的窄波段植被指数,并结合作物农学参数与施肥信息,分别采用逐步回归、随机森林(RF)和极度梯度提升树(XGBoost)算法构建玉米产量估算模型。最后通过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和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RMSE)对产量模型进行精度评价,以筛选出最优估产模型。结果表明:3种产量预测模型中XGBoost模型估算精度较优,其2019年吐丝期的R^(2)、RMSE和NRMSE分别为0.93、1054.17 kg·hm^(-2)和11.68%。同时,3种模型均表现为在吐丝期估算精度最优,最佳模型——2019年吐丝期的XGBoost模型中用于玉米产量估算的指示因子——植被指数R-M、作物农学参数与施肥信息的特征重要性分别为19.72%、4.70%、62.41%。研究表明,结合无人机影像与机器学习算法并融合多源辅助信息可提高田块尺度玉米产量的估算精度,为农业生产中的作物产量精准预估提供数据支撑与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高光谱影像 田块尺度 玉米 产量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土区三江平原水土流失变化趋势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世泉 张树文 +2 位作者 王岩松 李忠福 范海峰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4-37,共4页
三江平原是我国东北黑土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基于GIS和RS,结合美国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获得了三江平原1954、1976、1986、2000年4个时期的土壤流失量,并据此了解该区土壤侵蚀现状,分析水土流失变化趋势,为该区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和... 三江平原是我国东北黑土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基于GIS和RS,结合美国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获得了三江平原1954、1976、1986、2000年4个时期的土壤流失量,并据此了解该区土壤侵蚀现状,分析水土流失变化趋势,为该区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和政府宏观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RS USLE 水土流失 变化趋势 三江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数据与知识库耦合的土壤侵蚀监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胜天 高云飞 +2 位作者 李智广 王岩松 李丹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8年第3期13-17,23,共6页
以大兴安岭地区为研究区,应用"北京一号"卫星数据与同期TM数据进行交叉辐射定标,计算大兴安岭地区植被覆盖度,建立大兴安岭地区土壤侵蚀空间信息数据库。以修正后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为理论基础,结合地面调查,建立土壤... 以大兴安岭地区为研究区,应用"北京一号"卫星数据与同期TM数据进行交叉辐射定标,计算大兴安岭地区植被覆盖度,建立大兴安岭地区土壤侵蚀空间信息数据库。以修正后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为理论基础,结合地面调查,建立土壤侵蚀知识库,通过构建空间信息与知识库耦合的土壤侵蚀监测方法,对大兴安岭地区的土壤侵蚀强度进行分级。结果检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北京一号"能够满足中等分辨率的土壤侵蚀动态监测要求,取得的"北京一号"卫星影像定标参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一号 辐射定标 土壤侵蚀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 动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