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及综合生物指数的乌伦古湖生态健康评价
1
作者 窦乾明 王乐 +5 位作者 赵章国 姚艳玲 王慧博 黄晓丽 赵晨 霍堂斌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7723-7738,共16页
基于2019—2021年乌伦古湖28个采样点底栖动物及环境因子的调查数据,采用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及综合生物指数(CBI)对乌伦古湖进行生态健康评价,并确定影响2种生物指数的关键环境因子。通过对34个候选指标的逐步筛选,最终确定M23(F... 基于2019—2021年乌伦古湖28个采样点底栖动物及环境因子的调查数据,采用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及综合生物指数(CBI)对乌伦古湖进行生态健康评价,并确定影响2种生物指数的关键环境因子。通过对34个候选指标的逐步筛选,最终确定M23(Family Biotic Index,FBI指数)、M24(Biological Monitoring Working Party,BMWP指数)、M26(直接收集者个体相对丰度)、M30(Shannon⁃Wiener指数)和M34(黏附者个体相对丰度)五个构成春季核心指标,M14(摇蚊个体相对丰度)、M21(耐污类群个体相对丰度)、M24、M30和M34五个构成夏季核心指标,M14、M24、M30和M34四个构成秋季核心指标。采用比值法统一指标量纲,基于参照点B⁃IBI指数分布的25%分位值作为健康评价标准。采用熵权法确定Margalef、Shannon⁃Wiener、Pielou、Simpson、FBI、BI(Biotic Index)、BMWP等7种生物指数的客观权重,累积加权构建CBI指数并以所有样点95%分位值作为健康评价标准。结果表明:B⁃IBI、CBI指数均认为中海子生态环境状况较为健康,73km小海子于健康至一般波动,骆驼脖子介于亚健康至较差状态,吉力湖和布伦托海湖西部整体处于一般至较差水平。时间角度上,乌伦古湖春、夏季的健康状况优于秋季。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CBI、B⁃IBI指数及7种生物指数相关性良好。通径分析表明,高锰酸盐指数和亚硝态氮是共同影响B⁃IBI指数的关键环境因子,盐度和溶解氧是共同影响CBI指数的关键环境因子。冗余分析表明,盐度和无机氮是影响不同季节CBI、B⁃IBI指数的重要环境变量。完整性指数与综合生物指数的结合对乌伦古湖的生态健康评价参考性较高,未来应通过控制外源污染,限制富营养物质及有无机污染物的汇入,降低湖区水体矿化度等措施改善乌伦古湖的生态环境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熵权法 生物完整性 环境因子 乌伦古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洋沙泡水库底泥总铁迁移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2
作者 杨微 高金花 徐航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2-127,共6页
为深入了解吉林省西部洋沙泡水库底泥中总铁释放迁移规律,通过室内模拟实验进行了在不同pH值、水温、溶解氧、水动力条件下底泥总铁迁移影响因素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第10天时,pH值为9的总铁浓度为0.120 mg/L,pH值为6的总铁浓度为0... 为深入了解吉林省西部洋沙泡水库底泥中总铁释放迁移规律,通过室内模拟实验进行了在不同pH值、水温、溶解氧、水动力条件下底泥总铁迁移影响因素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第10天时,pH值为9的总铁浓度为0.120 mg/L,pH值为6的总铁浓度为0.535 mg/L,是pH值为9的5.57倍;第1天在4℃下总铁浓度为0.024 mg/L,25℃下总铁浓度为0.037 mg/L,是4℃下的1.54倍;第10天在4℃下总铁浓度为0.043 mg/L,25℃下总铁浓度为0.153 mg/L,达到了4℃下的3.56倍;在好氧状态下,第1天总铁浓度为0.037 mg/L,第10天总铁浓度为0.153 mg/L,较第1天提升了3.14倍,在厌氧状态下,第1天总铁浓度为0.089 mg/L,第10天总铁浓度为0.447 mg/L,较第1天提升了4.02倍;当振荡时间为24 h时,0 rad/min下总铁浓度为0.037 mg/L,80 rad/min下总铁浓度为0.249 mg/L,是静止状态下的6.73倍;150 rad/min下总铁浓度为0.513 mg/L,是静止状态下的13.86倍。由此可见碱性环境对底泥中总铁迁移有抑制作用;低温条件下总铁迁移速率慢;溶解氧含量与总铁迁移量成负相关;扰动是底泥中总铁迁移的主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沙泡水库 底泥 总铁迁移 总铁释放 PH值 水温 溶解氧 水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