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药剂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田间效果试验
1
作者 范颖洁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4年第10期31-34,共4页
茶产业是松溪县主要经济支柱产业,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生态茶园建设,为进一步推进松溪县绿色、优质、高效生态茶园建设,建立和实现茶园生态系统平衡,实现茶园不使用化学农药,保障茶叶生产安全、品质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 茶产业是松溪县主要经济支柱产业,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生态茶园建设,为进一步推进松溪县绿色、优质、高效生态茶园建设,建立和实现茶园生态系统平衡,实现茶园不使用化学农药,保障茶叶生产安全、品质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促进茶叶生产绿色可持续发展。在茶叶生产管理中推广应用绿色防控技术,以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实现茶叶生产零化学农药投入,可以有效提升茶园病虫害防治的科学管理水平,实现茶园生态系统平衡,并确保茶叶食品安全、提高茶叶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支柱产业 科学管理水平 化学农药 松溪 茶叶食品 生态环境安全 福建省南平市 茶叶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水稻白叶枯病和细条病比较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种藏文 肖锋 +7 位作者 王长方 卢学松 林朝重 余永钰 邱乐忠 蔡慧娟 应德文 黄茂进 《福建农业科技》 1998年第6期1-4,共4页
系统总结福建省水稻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生流行、分布为害、病区划分及防治对策,并比较其异同。白叶枯病主要发生在60~70年代;细条病则以80~90年代为主。品种抗性、菌源多寡、气候是否适宜,是决定病害流行的重要条... 系统总结福建省水稻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生流行、分布为害、病区划分及防治对策,并比较其异同。白叶枯病主要发生在60~70年代;细条病则以80~90年代为主。品种抗性、菌源多寡、气候是否适宜,是决定病害流行的重要条件。病原菌蛋白质图谱测定,其相似系数越大的菌株致病性越相近。菌源除稻种、稻草、稻桩外,还存在于杂草寄主,白叶枯病菌的杂草寄主种类比细条病菌的多。常规稻抗白叶枯病的品种,一般也抗细条病;杂交稻抗白叶枯病的组合,一般不抗细条病。在药剂防治上,新农药乙霜青,对细条病药效较好,对白叶枯病效果较差。两病防治均以推广抗病品种为中心,杜绝菌源为基础,结合健稻栽培和及时药剂保护的综防控病为上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细菌性条斑病 白叶枯病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水稻细条病和白叶枯病综防控病模式的探讨
3
作者 种藏文 肖锋 +6 位作者 王长方 卢学松 余永钰 邱乐忠 席常辉 蔡慧娟 陈榕华 《福建农业科技》 1997年第4期26-27,共2页
福建省水稻细条病和白叶枯病综防控病模式的探讨收稿日期:1997-02-251种藏文2肖锋1王长方1卢学松1余永钰3邱乐忠3席常辉4蔡慧娟4陈榕华(1福建省农科院植保所350013;2福建省农业厅植保植检站;3松溪县植... 福建省水稻细条病和白叶枯病综防控病模式的探讨收稿日期:1997-02-251种藏文2肖锋1王长方1卢学松1余永钰3邱乐忠3席常辉4蔡慧娟4陈榕华(1福建省农科院植保所350013;2福建省农业厅植保植检站;3松溪县植保植检站;4仙游县植保植检站)水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细条病 白叶枯病 综合防治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种农药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简报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常春 黄加海 +1 位作者 王郁 林祥华 《上海农业科技》 2015年第5期124-124,106,共2页
水稻纹枯病是福建省松溪县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为筛选出防治水稻纹枯病更高效、安全的新农药,2014年在福建省松溪县河东乡进行了五种新农药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用4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15g、250g/L丙环唑乳... 水稻纹枯病是福建省松溪县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为筛选出防治水稻纹枯病更高效、安全的新农药,2014年在福建省松溪县河东乡进行了五种新农药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用4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15g、250g/L丙环唑乳油30mL、36%氟环唑·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悬浮剂18g、30%吡唑醚菌酯·井冈霉素悬浮剂50mL防治水稻纹枯病,第2次药前(第1次药后15d)各处理的防效分别为56.58%、66.14%、76.22%、71.21%,第2次药后10d各处理的防效分别为63.59%、79.97%、85.23%、83.21%,对照农药每667m2用5%井冈霉素水剂200mL第2次药前和第2次药后10d的防效分别62.40、73.18%。各药剂防效均较好,且安全性较高,可作进一步试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纹枯病 药剂 防效 松溪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药剂防治水稻稻飞虱药效试验 被引量:2
5
作者 范颖洁 《福建农业科技》 2017年第11期7-8,共2页
2017年进行8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剂、80%噻虫·吡蚜水分散粒剂、25%吡蚜酮水分散粒剂防治稻飞虱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施用8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剂8g、80%噻虫·吡蚜水分散粒剂7g的2个处理防治水稻稻飞虱... 2017年进行8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剂、80%噻虫·吡蚜水分散粒剂、25%吡蚜酮水分散粒剂防治稻飞虱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施用8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剂8g、80%噻虫·吡蚜水分散粒剂7g的2个处理防治水稻稻飞虱持效性均较好且安全无药害,药后7d校正防效分别为88.4%、92.2%,药后14d校正防效分别为89.8%、91.3%;25%吡蚜酮水分散粒剂30g处理的防效略差。生产上可轮换使用8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剂和80%噻虫·吡蚜水分散粒剂防治水稻稻飞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剂 稻飞虱 田间药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虫苯甲酰胺和氟虫双酰胺防治水稻和蔬菜害虫试验示范及推广 被引量:1
6
作者 席常辉 邱乐忠 《安徽农学通报》 2013年第15期80-82,共3页
介绍了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作用机理,即激活昆虫鱼尼丁受体,导致钙离子失控性释放,刺激昆虫肌肉持续收缩,最后僵索死亡。在松溪县推广应用这两种农药防治水稻和蔬菜害虫达0.65万hm2,示范推广措施有力,防治效果好,667m2增产节本增效... 介绍了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作用机理,即激活昆虫鱼尼丁受体,导致钙离子失控性释放,刺激昆虫肌肉持续收缩,最后僵索死亡。在松溪县推广应用这两种农药防治水稻和蔬菜害虫达0.65万hm2,示范推广措施有力,防治效果好,667m2增产节本增效计1 566.21万元,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虫苯甲酰胺 氟虫双酰胺 水稻及蔬菜害虫 防治效果与效益 松溪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5%噻虫胺颗粒剂防治甘蓝黄曲条跳甲药效试验 被引量:1
7
作者 席常辉 《福建农业科技》 2015年第2期24-25,共2页
为筛选高效、低毒的新型颗粒杀虫剂,进行0.5%噻虫胺颗粒剂防治甘蓝黄曲条跳甲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0.5%噻虫胺颗粒剂对黄曲条跳甲成虫和幼虫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幼虫的防治效果达到90.47%以上。
关键词 甘蓝 黄曲条跳甲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虫克防治茶树假眼小绿叶蝉试验
8
作者 席常辉 《福建农业科技》 2002年第3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害虫 多虫克 防治 茶树 假眼小绿叶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