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Ti和Nb微合金化对CuZr基相变增韧非晶复合材料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1
1
作者
赵燕春
姚文博
+5 位作者
董杰
吕志超
黄燕
张艺波
马东
杨铭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5-30,共6页
以典型B2相增韧非晶复合材料形成合金Zr_(48)Cu_(48)Al_(4)为基础,分别研究了Ti、Nb微合金化添加对其凝固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与基础合金相比,微合金化显著改变了B2相的组织形貌(包括大小、数量、形状),其中Ti微合金化降低...
以典型B2相增韧非晶复合材料形成合金Zr_(48)Cu_(48)Al_(4)为基础,分别研究了Ti、Nb微合金化添加对其凝固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与基础合金相比,微合金化显著改变了B2相的组织形貌(包括大小、数量、形状),其中Ti微合金化降低了B2晶体相的形核能力,提高了非晶和非晶复合材料的形成能力;而Nb微合金化则提高了B2相的稳定性,并大幅提高了非晶相与B2相的硬度以及非晶复合材料的强度和压缩塑性(分别达到了1470 MPa和21.5%)。本研究为非晶复合材料的成分设计与制备提供了实验依据,对开发高性能相变增韧非晶复合材料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复合材料
微合金化
非晶形成能力
相变诱导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Ti和Nb微合金化对CuZr基相变增韧非晶复合材料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1
1
作者
赵燕春
姚文博
董杰
吕志超
黄燕
张艺波
马东
杨铭
机构
兰州理工大学省部共建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国家重点
实验室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中子科学中心
中国原子能
科学
研究院计量与校准技术重点
实验室
出处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5-30,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130108,52101200,52061027)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1CX02C087)
+3 种基金
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22-ZD01)
甘肃省重点研发计划(22YF7GA155)
兰州市青年科技人才创新项目(2023-QN-91)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Y23E010002)。
文摘
以典型B2相增韧非晶复合材料形成合金Zr_(48)Cu_(48)Al_(4)为基础,分别研究了Ti、Nb微合金化添加对其凝固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与基础合金相比,微合金化显著改变了B2相的组织形貌(包括大小、数量、形状),其中Ti微合金化降低了B2晶体相的形核能力,提高了非晶和非晶复合材料的形成能力;而Nb微合金化则提高了B2相的稳定性,并大幅提高了非晶相与B2相的硬度以及非晶复合材料的强度和压缩塑性(分别达到了1470 MPa和21.5%)。本研究为非晶复合材料的成分设计与制备提供了实验依据,对开发高性能相变增韧非晶复合材料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非晶复合材料
微合金化
非晶形成能力
相变诱导塑性
Keywords
bulk metallic glass composites
microalloying
glass-forming ability
phase transformation-induced plasticity
分类号
TG139.8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Ti和Nb微合金化对CuZr基相变增韧非晶复合材料组织性能的影响
赵燕春
姚文博
董杰
吕志超
黄燕
张艺波
马东
杨铭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