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文是一篇近两个月的锂电池文献评述,以“lithium”和“batter*”为关键词检索了Web of Science从2025年2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上线的锂电池研究论文,共有6847篇,选择其中100篇加以评论。正极材料的研究集中于高镍三元的掺杂改性和表...该文是一篇近两个月的锂电池文献评述,以“lithium”和“batter*”为关键词检索了Web of Science从2025年2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上线的锂电池研究论文,共有6847篇,选择其中100篇加以评论。正极材料的研究集中于高镍三元的掺杂改性和表面包覆,以及其在长循环过程中的结构演变等。负极材料的研究重点包括硅基负极材料制备优化以及黏结剂的制备以缓冲体积变化、复合金属锂负极的制备以及界面构筑与调控。固态电解质的研究主要包括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氯化物固态电解质和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的结构设计以及相关性能研究,电解液研究则主要包括不同电解质盐和溶剂对各类电池材料体系适配的研究,以及对新的功能性添加剂的探索。针对固态电池,正极材料的体相改性和表面包覆、复合正极制备与界面修饰、锂金属负极的界面构筑和三维结构设计也有多篇文献报道。锂硫电池的研究重点是硫正极的结构设计、功能涂层和电解液的改进,固态锂硫电池也引起了广泛注意。电池工艺技术方面的研究包括厚电极制备技术等。表征分析涵盖了正极材料的结构相变、锂沉积负极的界面演变等。理论模拟工作侧重于固体电解质钟的离子输运行为研究。展开更多
本文是一篇近两个月的锂电池文献评述,以“lithium”和“batter”为关键词检索了Web of Science从2024年10月1日至2024年11月30日上线的锂电池研究论文,共有6602篇,选择其中100篇加以评论。正极材料方面主要研究了高镍三元的包覆和掺杂...本文是一篇近两个月的锂电池文献评述,以“lithium”和“batter”为关键词检索了Web of Science从2024年10月1日至2024年11月30日上线的锂电池研究论文,共有6602篇,选择其中100篇加以评论。正极材料方面主要研究了高镍三元的包覆和掺杂改性,以及其在高电压下所发生的表面和体相的结构演变。合金化储锂负极材料的研究侧重于复合电极结构设计和各类黏结剂的开发,以缓解循环过程中负极材料的体积变化,维持电极完整性。固态电解质的研究主要包括对现有固态电解质的合成、掺杂、结构设计、稳定性和相关性能研究以及对新型固态电解质的探索。其他电解液和添加剂的研究则主要包括不同电解质和溶剂对各类电池材料体系适配的研究,以及对新的功能性添加剂的探索。固态电池方向更多关注于复合正极设计、界面改性和影响锂枝晶生长的因素,同时出现了更多关于固态锂硫电池的研究论文。关于电池产热和气体成分、失效机制、热失控、界面稳定性的电池模型、表征和分析论文也有多篇。理论模拟工作多是关于无机固体电解质中离子输运的研究。展开更多
该文是一篇近两个月的锂电池文献评述,以“lithium”和“batter*”为关键词检索了Web of Science从2024年12月1日至2025年1月31日上线的锂电池研究论文,共有5413篇。首选采用BERTopic主题模型分析其摘要文本,构建锂电池论文的研究主题图...该文是一篇近两个月的锂电池文献评述,以“lithium”和“batter*”为关键词检索了Web of Science从2024年12月1日至2025年1月31日上线的锂电池研究论文,共有5413篇。首选采用BERTopic主题模型分析其摘要文本,构建锂电池论文的研究主题图,再选择其中100篇加以评论。正极材料的研究集中于高镍层状材料和尖晶石结构LiNi_(0.5)Mn_(1.5)O_(4)材料的掺杂改性、表面包覆、结构设计等。负极材料的研究重点包括硅基负极的结构设计和性能提升、金属锂负极的界面和体相结构设计。固态电解质的研究包括对聚合物、硫化物和卤化物及其复合固态电解质的结构设计以及相关性能研究。其他电解液和添加剂的研究则主要包括不同电解质和溶剂对各类电池材料体系适配的研究,以及对新的功能性添加剂的探索。对固态电池,正极材料的体相改性、表面包覆和合成方法、锂金属负极的界面构筑和三维结构设计、无负极集流体的界面修饰有多篇文献报道。此外,锂硫电池和锂空电池也备受关注。电极中的锂离子输运和失效机制、锂沉积形貌和SEI结构演变、全电池热失控分析,电解质对CEI组分影响的理论模拟以及优化制造工艺的论文也有多篇。展开更多
文摘该文是一篇近两个月的锂电池文献评述,以“lithium”和“batter*”为关键词检索了Web of Science从2025年2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上线的锂电池研究论文,共有6847篇,选择其中100篇加以评论。正极材料的研究集中于高镍三元的掺杂改性和表面包覆,以及其在长循环过程中的结构演变等。负极材料的研究重点包括硅基负极材料制备优化以及黏结剂的制备以缓冲体积变化、复合金属锂负极的制备以及界面构筑与调控。固态电解质的研究主要包括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氯化物固态电解质和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的结构设计以及相关性能研究,电解液研究则主要包括不同电解质盐和溶剂对各类电池材料体系适配的研究,以及对新的功能性添加剂的探索。针对固态电池,正极材料的体相改性和表面包覆、复合正极制备与界面修饰、锂金属负极的界面构筑和三维结构设计也有多篇文献报道。锂硫电池的研究重点是硫正极的结构设计、功能涂层和电解液的改进,固态锂硫电池也引起了广泛注意。电池工艺技术方面的研究包括厚电极制备技术等。表征分析涵盖了正极材料的结构相变、锂沉积负极的界面演变等。理论模拟工作侧重于固体电解质钟的离子输运行为研究。
文摘本文是一篇近两个月的锂电池文献评述,以“lithium”和“batter”为关键词检索了Web of Science从2024年10月1日至2024年11月30日上线的锂电池研究论文,共有6602篇,选择其中100篇加以评论。正极材料方面主要研究了高镍三元的包覆和掺杂改性,以及其在高电压下所发生的表面和体相的结构演变。合金化储锂负极材料的研究侧重于复合电极结构设计和各类黏结剂的开发,以缓解循环过程中负极材料的体积变化,维持电极完整性。固态电解质的研究主要包括对现有固态电解质的合成、掺杂、结构设计、稳定性和相关性能研究以及对新型固态电解质的探索。其他电解液和添加剂的研究则主要包括不同电解质和溶剂对各类电池材料体系适配的研究,以及对新的功能性添加剂的探索。固态电池方向更多关注于复合正极设计、界面改性和影响锂枝晶生长的因素,同时出现了更多关于固态锂硫电池的研究论文。关于电池产热和气体成分、失效机制、热失控、界面稳定性的电池模型、表征和分析论文也有多篇。理论模拟工作多是关于无机固体电解质中离子输运的研究。
文摘该文是一篇近两个月的锂电池文献评述,以“lithium”和“batter*”为关键词检索了Web of Science从2024年12月1日至2025年1月31日上线的锂电池研究论文,共有5413篇。首选采用BERTopic主题模型分析其摘要文本,构建锂电池论文的研究主题图,再选择其中100篇加以评论。正极材料的研究集中于高镍层状材料和尖晶石结构LiNi_(0.5)Mn_(1.5)O_(4)材料的掺杂改性、表面包覆、结构设计等。负极材料的研究重点包括硅基负极的结构设计和性能提升、金属锂负极的界面和体相结构设计。固态电解质的研究包括对聚合物、硫化物和卤化物及其复合固态电解质的结构设计以及相关性能研究。其他电解液和添加剂的研究则主要包括不同电解质和溶剂对各类电池材料体系适配的研究,以及对新的功能性添加剂的探索。对固态电池,正极材料的体相改性、表面包覆和合成方法、锂金属负极的界面构筑和三维结构设计、无负极集流体的界面修饰有多篇文献报道。此外,锂硫电池和锂空电池也备受关注。电极中的锂离子输运和失效机制、锂沉积形貌和SEI结构演变、全电池热失控分析,电解质对CEI组分影响的理论模拟以及优化制造工艺的论文也有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