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恒温远红外提香技术在夏秋茶叶资源风味品质提升上的应用
被引量:
1
1
作者
严蒿峰
方林官
+1 位作者
楼舒琳
黄海涛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463-466,共4页
为了明确恒温远红外提香技术对低值夏秋茶叶资源香气和滋味品质的影响,以杭州市余杭地区的夏秋机采鲜叶原料生产的晒青白茶和炒青绿茶为初始样品,进行了不同温度和辐射距离的远红外提香处理,并对处理后样品进行了感官品质审评和理化成...
为了明确恒温远红外提香技术对低值夏秋茶叶资源香气和滋味品质的影响,以杭州市余杭地区的夏秋机采鲜叶原料生产的晒青白茶和炒青绿茶为初始样品,进行了不同温度和辐射距离的远红外提香处理,并对处理后样品进行了感官品质审评和理化成分检测。结果表明,晒青白茶采用处理1(温度80℃+辐射距离12 cm),感官品质中的香气和滋味品质评分均增加1.0分,粗味消失,香气更甜香,滋味更醇;炒青绿茶采用处理3(温度120℃+辐射距离15 cm)感官品质总分最高,较对照提升3.2分,香气由粗青气变得甜香,滋味由粗味变得较醇。生化成分分析表明,恒温远红外提香处理后的夏秋茶叶资源的水浸出物、茶多酚、可溶性蛋白等含量有所降低,炒青绿茶可溶性糖含量升高,改善了低值茶叶资源的香气和滋味品质缺陷问题,具有较好的风味品质提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秋茶
晒青
炒青
感官品质
生化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恒温远红外提香技术在夏秋茶叶资源风味品质提升上的应用
被引量:
1
1
作者
严蒿峰
方林官
楼舒琳
黄海涛
机构
杭州银泉茶业有限公司
杭州
径林
茶
业有限公司
杭州
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茶
叶研究所
出处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463-466,共4页
基金
杭州市科技特派员项目(20221122I17)
杭州市农业和社会发展重点项目(202203A06)。
文摘
为了明确恒温远红外提香技术对低值夏秋茶叶资源香气和滋味品质的影响,以杭州市余杭地区的夏秋机采鲜叶原料生产的晒青白茶和炒青绿茶为初始样品,进行了不同温度和辐射距离的远红外提香处理,并对处理后样品进行了感官品质审评和理化成分检测。结果表明,晒青白茶采用处理1(温度80℃+辐射距离12 cm),感官品质中的香气和滋味品质评分均增加1.0分,粗味消失,香气更甜香,滋味更醇;炒青绿茶采用处理3(温度120℃+辐射距离15 cm)感官品质总分最高,较对照提升3.2分,香气由粗青气变得甜香,滋味由粗味变得较醇。生化成分分析表明,恒温远红外提香处理后的夏秋茶叶资源的水浸出物、茶多酚、可溶性蛋白等含量有所降低,炒青绿茶可溶性糖含量升高,改善了低值茶叶资源的香气和滋味品质缺陷问题,具有较好的风味品质提升效果。
关键词
夏秋茶
晒青
炒青
感官品质
生化成分
Keywords
tea in summer and autumn
sun-dried tea
stir-fried tea
sensory quality
biochemical composition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恒温远红外提香技术在夏秋茶叶资源风味品质提升上的应用
严蒿峰
方林官
楼舒琳
黄海涛
《浙江农业科学》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